做上師的條件
A. 做金剛上師的條件為什麼必須是佛
金剛上師是要帶弟子即生成佛的,那麼就象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要找一個熟悉整條道路的向導。那麼成佛的路上誰是掌握了整條道路的向導呢,當然是佛。頂禮上師!
B. 第一次見上師要求以及流程
這個 好像是第23集裡面。。。你去看吧。。我都忘記了- -
C. 密宗的上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可以做上師
上師是指佛學的老師,是在寺院教育或佛學教育當中最權威、直接、無上的導師。因為他的慈悲高尚、智慧無上,因為他對佛弟子所傳授的心法乃是最殊勝、最圓滿、最上層的教育,所以稱他為上師,或最無上的引導者。
D. 在佛教里怎樣的人 才是上師
何謂金剛上師和如何觀察上師,請具體看慈誠羅珠堪布寫的《金剛上師與灌頂》一文http://www.ebud.net/mizong/mizong_20030603_18.html,就應該明白了。
我這里先簡單摘抄一點吧。合十祝吉祥,阿彌陀佛。
作金剛上師的條件
做金剛上師只具備上述的最低標準是不夠的。無垢光尊者的弟子智悲光尊者,是寧瑪巴一位非常偉大的成就者。他著的《功德寶藏論》里收集了很多顯宗、密宗對金剛上師的要求。之後,他作了一首偈子,其中講到:因為現在是末法時代,眾生的福報淺薄,要找一位非常完美、如佛陀或大菩薩一樣的金剛上師,恐怕難而又難。故尊者說:且不談很高的要求,對金剛上師比較低一點的要求是:
第一,三戒一定要清凈。三戒是指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
1)別解脫戒清凈。別解脫戒分為在家和出家兩種。故從這個角度而言,金剛上師既可是在家人,也可是出家人。在家的金剛上師首先要具足圓滿、清凈的居士戒。
2)菩薩戒清凈。作金剛上師一定要有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說到菩薩戒,我要強調漢地存在的一個問題。現在,漢地很多學佛人都認為,我曾在某法會上受了菩薩戒,所以我肯定有菩薩戒。但實際上,他們得到菩薩戒了嗎?很難說。問題在於,獲得菩薩戒的關鍵是什麼?若舉辦一個非常隆重的法會,並邀請一些高僧大德,由他們為大家舉行一個授菩薩戒的儀式,是否就得到菩薩戒了呢?從外緣上講,很多條件都具備了:傳戒上師是有菩薩戒的高僧大德;他懂得怎樣傳菩薩戒;儀軌也准確無誤;我們去參加了;法會也非常隆重,種種外緣十分圓滿。但得菩薩戒的關鍵是內因而非外緣。內因就是我們從心靈深處是否發過菩提心。比如說,參加授戒法會後,我們應捫心自問:現在我做的一切,是為了利益自己,還是為了利益眾生?若是為了利益眾生,就要有為了度眾生而成佛的念頭。若大部分修法的動機是這種念頭,就可以得到菩薩戒。反之,若處處都是為了我自己的解脫,那你根本沒有菩提心,又怎麼會有菩薩戒呢?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這時,首先要煅煉、調整自己的內心?也就是按加行里講的發菩提心的方法,先修四無量心,再發菩提心。佛法再三強調,所有行持要從內心出發,從內心開始。內在沒有任何基礎、沒有菩提心,只是參加授菩薩戒的法會有什麼用呢?傳戒法師雖是高僧大德,福德、智慧都很圓滿,但是他的圓滿對我們有什麼用呢?我們自己不發菩提心,他也沒有辦法強迫把我們變成菩薩,如果有這種可能,釋迦牟尼佛早就這樣做了。所以得菩薩戒也沒有那麼容易。一旦得了菩薩戒,就要護持使之清凈。
3)密乘戒清凈。獲得密乘戒需要得到真正的灌頂。現在,我們也會說:我是受了灌頂的,有密乘戒。但是否真正得到要看三個方面:第一、給你灌頂的人有沒有灌頂的資格和能力,再進一步說,他自己有沒有密乘戒。第二、你本身有沒有受灌頂的資格。第三、舉行的灌頂儀式是否如法。如果能保證這三個方面都沒有問題,才可以說我已經入了金剛乘。否則,是不是金剛弟子還是值得懷疑的。
做金剛上師的第一個條件是三戒清凈。第二,要廣聞佛法。例如,有些修行人(以前某些在山洞裡修行的老喇嘛),修行相當好,戒律清凈,又很虔誠,對上師非常有信心。在智慧上,他還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但是,要給別人傳法就很困難。因為佛法跟世間學問不同。比如,雖然你只精通世間所有學問的一部分,但在這個圈子裡,你就是權威。而佛法不是這樣,只有精通了整個佛法後,你才可以融會貫通,了解佛教的真實意趣,若只看了一兩部經典,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因為佛法可分為了義和不了義兩種。佛傳法時,要考慮聽眾的根器,傳對他們有利的相應之法。如果講實話,而有人不能理解,佛是不會這么做的。假如實際上不是這樣,但若暫時這樣講,可使大家都能理解,都很開心,又由這個開心,都能夠走上解脫之道,那麼,佛就讓大家開心,先講一個方便法。這難道是佛打妄語么?不是,佛要觀察眾生的根器,應機施教。眾生的根機各種各樣,因此佛說的法也各種各樣。而所有這些法中,真正的佛的思想是什麼呢?這只有在精通了很多經論後才會明了。這是佛教與其它學問的不同之處。所以若要給別人傳法,就必須廣聞多學。
第三,要有大悲心。因為,作為金剛上師就要以悲心攝受其他人。若某修行人戒律清凈,又懂得一些顯密教法,但他只是獨自在山洞裡修行,拒絕跟所有的人接觸,不願意攝受他人,那麼,他雖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卻不具備做金剛上師的條件。
第四,要精通顯密儀軌。特別在密宗里,有很多事業法,它們是度化眾生的方便,可以遣除修行的障礙。但這些全是依照儀軌來做的。若什麼儀軌都不懂,就缺少了許多度生的方便,所以要精通這些儀軌。
博通經論和顯密儀軌是從學識方面講的,但更重要的一點是:
第五,要有證悟。譬如要灌一個大幻化網的灌頂。在大幻化網中有一百位本尊,其中有五十八位忿怒本尊,四十二位寂靜本尊。授灌頂者不但要將所有的本尊都觀想清楚,甚至連每尊佛的手裡持有什麼法器、結何手印、身上有何裝飾也要清晰地觀想出來。若做不到這一點,他怎麼給人灌頂呢?所以做金剛上師一定要有證悟。又如,給別人傳講大圓滿,首先自己必須證悟大圓滿。如同為人帶路,他首先要把路了解得清清楚楚,才可能引人走上正確之路。若帶路人都是糊塗的,他怎麼為人帶路呢?同樣,若上師自己都沒有證悟,他講什麼大圓滿呢?所以傳大圓滿、傳竅訣的人必須是證悟者。
這里的證悟,不要求斷掉所有的煩惱,也不要求證悟圓滿的智慧,只要求或多或少地斷除了煩惱、證悟了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世智辨聰,也不是文字上的知識,而是通過修證得來的。
第六,要懂得四攝法。即四種大乘菩薩攝受眾生的方法。若不懂四攝法,也沒有辦法度化眾生。
對金剛上師較低的要求,就是以上六點。具備這些條件的稱為俱德上師。
E. 達真堪布: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得到上師善知識的攝受
即使我們已經皈依了佛門,但是佛法廣大奧妙,沒有上師善知識的攝受,我們無法能夠領悟佛講的這些道理。 師已攝受不是只給你灌個頂、傳個法,而是需要具備一些條件:第一,你是求解脫、求成佛的,上師善知識要有能力讓你解脫,讓你成佛。若是他沒有能力讓你解脫成佛,就不能依止。第二,雖然上師善知識有能力,但若是你沒有機緣和條件跟他溝通或者交流,這樣也不能依止。師已攝受很難,上師善知識要具備條件很難,弟子要具備條件也很難。 下面是觀察上師善知識方面要具備的條件: 1、具有廣大的智慧。若是不精通佛理,沒有修證,沒有智慧,不能幫助眾生解脫、成佛,不能依止。 2、具有無偽的慈悲心。若是只精通佛理,有一點智慧與修證,卻沒有無偽的慈悲心,不能依止。 3、清凈的戒律。若是有智慧,也有慈悲,但是自己三門不清凈,持戒不清凈,不能正確地引導弟子,不能依止。 4、有攝受弟子的能力和善巧方便。若是其他的條件都具足了,但是沒有攝受弟子的能力,沒有善巧方便,總是用一種方法攝受弟子,也不能依止。有智慧、有慈悲、有清凈的戒律、有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這叫有能力。 5、弟子要能隨時與上師善知識親近、溝通。如果上師善知識有這些能力,但是弟子沒有機緣與上師親近、溝通,不能依止。 下面是觀察弟子方面要具備的條件: 1、一心一意。依止了上師善知識以後,要一心一意地依止,不能三心二意,否則會影響自己的成就。如果心總是飄忽不定的,上師善知識就無法攝受你。一心一意就是信心堅定。 2、依教奉行。真正皈依了上師以後,要依教奉行。有一句諺語說:「上師所說即是法,手指之處都是東。」意思是說,上師所說的一切都是法,他的手指指的所有的方向都是東方,不是西方和南方。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意思是依教奉行。 這就是上師善知識以及自己方面要具備的條件,完全具備這些才是師已攝受,之前沒有師已攝受。有人說:「我已經有師父、有上師了。」不一定!拿剛才的標准衡量一下,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有師父、有上師了,是不是已經有師已攝受了。如果真正有師已攝受就好了,解脫就不難了,成就也快了。 綜上所述,上師善知識要具備的條件:第一、有能力;第二、有機緣。弟子要具備的條件:第一、一心一意;第二、依教奉行。這四個條件都兼備了,才是師已攝受。之前你還是一個流浪的孩子,沒有找到上師,沒有找到師父。 ------------------------------------------------ 祈願上師加持入心間 ---- 達真堪布 這幾年我一直在講經說法,在利益眾生,對少數人來說有幫助,但是我覺得這都是上師的加持。若是沒有上師的加持,我也不會有廣大的攝受力,不會有感動人心的德行。所以,不論是我以前在修行的過程中,還是現在做一些弘法利生事業的過程中,真是深深地感覺到了上師三寶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加持! 我在每次講法的時候,都盡量憶念上師,甚至和他融為一體。所以我覺得我的身口意就是他老人家的身口意。有時候連我自己都無法想像,講出來的很多東西都不是我自己的,那怎麼能講出這些呢?就是上師在加持我啊!我雖然對自己不是那麼有信心,但是我對上師特別有信心,所以我覺得我講的法絕對能利益無數的眾生。因為這都是上師如意寶晉美彭措法王的事業!與其他的佛菩薩不一樣,與其他的上師善知識也不一樣,上師如意寶的弘法利生事業現在是最興盛的時候,所以我每次都憶念他老人家,身口意三門都和他相應。 我每次整理開示或出書的時候,也是在憶念上師,祈願上師的加持融入到每個字里行間,凡是看到的眾生都能夠深受法益。在錄制開示、製作光碟的時候也是,祈願上師的加持融入到這些光碟里,融入到每一句話里,每一個聽到的眾生都能受益,都能得到解脫。雖然他老人家已經離開了世間,但是我覺得他並沒有離開我。一切都是他的事業,都是他的加持,我從內心裡有這樣一種感覺。很多書里也這樣講,很多大德高僧也這樣講,但是我不是學著他們說的,而是自己一種深深的體驗! 我現在能有一點成就,能為眾生做一點事情,和那些大德高僧的功德以及弘法利生的事業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比如說上師如意寶的事業,猶如大海,那我所做的這些事業就好比是一滴水。但我覺得這一滴水和大海是一體的。因為所有這些都來自於他老人家的事業和功德,所以雖然微不足道,但是我覺得一定能利益更多的眾生,一定會對眾生有所幫助。 我對自己雖然不是很有信心,但對上師的信心堅定不移。我真的相信上師三寶,相信上師的加持,相信上師的力量,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會圓滿的。雖然不可能人人都能來學,都來修,但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在末法時期,人人都能來學修這個法,人人都有一定的成就,那就不正常了。因為在這個時期要弘揚正法,肯定有很多的違緣和障礙,所以不可能人人都能來學修,也不可能人人都能受益。尤其弘揚大圓滿,肯定有難度,但是我相信上師,我覺得他老人家時刻都沒離開我。 所以我們在修行遇到障礙和違緣,或者身體某個地方突然疼痛,無法控制,感到恐懼害怕時,一定要祈請上師,一定要堅持下去,不會有事的。當時肯定會很難受,這是業力現前,是你的業障,也是你修行的魔障。如果你有正知正見,通過自己的修行和智慧能夠控制是最好的;如果情況太復雜,實在控制不了的時候,也不能害怕,不能停止修行,更不能放棄,而應該下定決心,一心一意地祈請上師三寶加持,一定會好的。要相信上師三寶無處不在,相信上師的加持不可思議,一定要對上師有堅定的信心。
F. 開壇灌頂的上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開壇灌頂的金剛上師需要具備《上師五十頌》中所說的十三種德相和雙十知識。十三種德相是版:一、嚴守戒律權;二、具大智慧;三、具足忍德;四、思想誠實;五、無欺詐行為;六、掌握用密咒和葯物消除邪魔的法術;七、對眾生有慈悲心;八、精通三藏義理;九、掌握雙十知識;十、會塑造繪畫壇城;十一、善於解說密法;十二、對佛法,特別是對宗乘信念堅定;十三、保持五根清凈而心情溫和。
G. 佛教中藏宻傳承上師應具備的條件
依據彌勒菩薩《大乘庄嚴經》的要求,顯教上師應具備的條件包括:
戒律清凈、具足禪定、具足智慧、德才超勝、勤奮努力、學識廣博、通達無我、愛心育人、具備耐心、教導有方。
現在的時代要完全具備的並不容易,至少具備慈悲和戒律。
依據馬鳴菩薩《事師五十頌》的要求,密乘上師應具備的條件包括:
守持戒律、具足智慧、正直、無欺、住安忍、精通咒續配置、具足慈悲、博通經綸、通達真如、純熟布壇、通曉儀軌、信心清凈、諸根調柔。
舊派對上師應具備的條件要求如下,摘自《普賢上師言教》:
如今正處在五濁惡世,當然,眾多續部寶典中講的所有法相樣樣具全的上師實在是難以尋覓,但一般來說,可以依止的上師必須具備以下這些功德:一、相續清凈:從來沒有違犯過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與密乘三昧耶戒;二、廣聞博學:通曉經續論典;三、具大悲心:對無邊眾生就像母親對獨子般慈愛;四、通達顯密:精通外三藏、內密四續部的儀軌;五、現前斷證依靠修持實義於自相續中現前殊勝的斷證功德;六、圓滿四攝:以布施、愛語、同行、共事四攝法攝受具善緣的弟子。
尤其是宣說密宗金剛乘甚深竅訣要點的上師,必須具備一切續部寶典中所講的下列條件:一、獲得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成熟相續;二、沒有違犯灌頂時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凈持律儀;三、煩惱和分別念微弱——相續調柔;四、精通密宗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精通密宗;五、面見本尊等依修之相都已盡善盡美——依修圓滿;六、現量證悟實相之義——解脫相續;七、心相續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八、斷除了今生世間的貪執——瑣事鮮少;九、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精進修持;十、現見輪回的痛苦,生起強烈厭離心,並且勸勉他人生起厭離——厭世勸他;十一、以各種各樣善巧方便攝受調伏弟子——攝伏弟子;十二、依照上師的言教行持,具有傳承加持——具有加持。
比較詳細的解說可以參考下文:
http://www.xiaba.org/?action-viewnews-itemid-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