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是包括什麼條件
Ⅰ 財務審計人員應該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審計人員是指審計機關或者其他審計機構中從事審計工作的專門人員。版審計人員應當具備權與從事的審計工作相適應的專門知識和業務能力。審計人員執行職務的原則有以下三項:
一是迴避原則。審計人員在辦理審計事項時,與被審計單位或者審計事項有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二是保密原則。審計人員對其在執行職務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的義務。
三是受法律保護原則。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拒絕,阻礙審計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不得打擊報復審計人員。
歡迎登錄會計學堂官網,免費領取10G會計學習資料;關注會計學堂,學習更多會計知識。
Ⅱ 做審計需要什麼條件呢
審計是指由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回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答前和事後的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
審計員的工作內容:
1、審查企業各項財務制度的落實情況,協助審計主管擬訂審計計劃或方案 2、負責完成資產、負債、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單項業務的審計工作
3、按照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案,獲得充分的審計證據,支持審計發現和審計建議,為企業運營提供增長服務 4、審查財務收支項目、費用開支與報銷等工作 5、審查發票、憑證、賬冊、報表的真實性以及其填制是否符合企業財務制度的要求
6、檢查、復核審計證據,做出單項審計評價意見
7、針對所有涉及的審計事項,編寫內部審計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8、進行企業保密工作,按規定使用所獲取的財務資料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Ⅲ 成立審計事務所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1、有2名以上的合夥人;
2、有書面合夥協議;
3、有會計師事務所的版名稱;
4、有固定的權辦公場所。
Ⅳ 在審計工作需要什麼條件
內審人的特質:
1> 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一個審計師需要能夠沉下心來,埋頭於大堆的數據中,理解這些數據的來龍去脈,排出輕重先後,挑出合適的樣本,既不會多到做不完測試,也不會少到漏過重要項目 (我從來不用那些所謂的選樣工具,基本上這些工具都不是審計老法師設計的,而是一些搞數理統計的人憑著對審計的一知半解拼湊出來的。選出來的樣本多到讓你抓狂,最後不得不為了應付草草抽樣了事。還不如瀏覽一遍所有數據,有針對性的選出30個樣本來的有效果)。
此外,審計師經常面對不同行業的公司和與之相配套的大相徑庭的流程,你要能夠通過閱讀報表、了解公司政策和以及與管理層的簡單溝通中抓住這個行業的重心,理解各項流程,看出風險點和潛在的問題。
2> 言簡意賅的報告能力。內審報告是給管理層看的,簡單來說就是給「老闆」們看的,老闆們大都不非常熟悉業務流程的具體細節,但又沒有時間來看連篇累牘的大段審計描述,所以如何通過最精煉(concise)的文字,讓老闆知道發生了什麼,應該是怎麼做的,事實上出現了什麼問題,有什麼影響,審計建議如何改進,這還是需要具備一定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字功底的。
3> 良好的溝通能力。審計師的溝通往往是承上啟下的,一方面要在實質性審計中與低級別員工作大量溝通,了解詳細的業務流程,告訴他們你要什麼資料並理解你拿到的是什麼資料(這兩點經常矛盾,由此而來的返工是導致大多數審計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而且經常要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作進一步追問但又要適可而止(有時候低級別的員工真的只知道這些,或者因為不了解事件背景,而給出誤導性的陳述);另一方面又要在獲取一定的審計證據後與管理層溝通,從他們這里明晰事實真相和事件背景(big picture),告訴他們問題出在哪裡,分析他們的解釋是否與低級別員工不同,還有最難的一點就是說服他們按你設想的方向來改進。這些都是溝通。
其實單單這3點特質就難於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員工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事情,經理很樂於把一些繁復的分析性工作交給他們,但寫報告這事只能經理自己來;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人滔滔不絕,侃侃而談,他到哪裡都很能引起別人的共鳴,但這些人一旦碰到需要花心思潛心做事的工作,就開始抓耳撓腮。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這些特質對大腦能力的要求都截然不同:
- 數據分析和理解能力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耐心和仔細
- 報告能力需要的更多是智商——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字功底
- 口頭溝通能力則更多的需要情商——理解和說服別人,以及即興語言表達能力。
這三項能力各自對大腦有不同的要求,這也難怪它們較少的集中在一顆大腦上面
4> 較為廣博的知識結構和社會常識。並不是要求審計師對什麼事情都了如指掌,但廣博的知識和常識能夠讓我們了解社會萬物之間千絲萬縷的基本關系,能夠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新事物。如果一個銷售經理跟你說北京的代理商經常介紹攀枝花的客戶生意,而你因為不知道攀枝花在哪裡而不會產生「為什麼北京的代理商在遙遠的攀枝花有那麼多關系」的疑慮,那麼就很可能漏掉一個審計發現;一個新客戶是做超聲/紅外探傷設備的,而如果你對紅外/超聲的基本特性完全不懂,那客戶會感覺在對著一塊門板介紹,可想而知要建立起客戶對審計師的「尊重」就難上加難了。不要以為什麼時候「網路」都可以幫你。有時候就算你來得及網路,也不一定看得懂。
5> 全局籌劃,周密思考,做一步想三步。比如早在內審計劃的時候,審計師就應該預見到這次可能會有哪些方面的審計發現,如果直接管理層不配合或信息有限,集團內的哪位高層能夠幫忙。既然這樣,就應該盡早向這些高管通報審計安排,讓他們心裡有數,以避免到時要他們幫忙,他們卻連有審計這件事都不知道的尷尬;在審計中,如果感覺到這會是一項審計發現,那就要馬上判斷哪些資料需要掃描復印或進一步索取以支持審計報告,而不是聽過算數。到時候被審計單位翻案,卻發現自己拿不出確鑿證據,還要再花時間重新索要憑證。這個尷尬,我想不用多說大家應該都有過體會。
另外,及時獲取掃描件(我個人喜歡掃描,不喜歡復印,1. 環保 2. 那玩意容易丟 3. 不會一直隨身攜帶)或進一步索取材料,可以讓你在寫報告的時候有更多素材。我想不少審計師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審計現場工作的時候覺得對這件事情已經了解的很透徹了,而且對自己的記性很自信,但回到自己辦公室後真正坐下來寫報告了,卻發現這樣那樣的疏漏,比如沒有記下涉事問題供應商的名字全稱,用來佐證報告的數據沒有拿全,相關直接經手人員的職務或者名字不足夠清楚等。這樣打斷了寫報告的思路,會感覺很不爽。
6> 「度」的把握。上面這5點一點比一點深入,讓你在內審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越深而越容易鑽牛角尖。這個時候,你需要跳出來,從宏觀上看一看每個審計發現應該怎麼說,說到哪一步適可而止。這裡面既有給管理層保留顏面的考慮,畢竟人家是高管,大家也是同事,既然來日方長,何須現在趕盡殺絕;也有審計效率的考慮,畢竟內審往往人數較少,時間有限。我個人比較喜歡點到為止,畢竟大家都是聰明人,你想表達什麼意思大家都看得懂。當然,審計報告上我不全說,並不意味著就沒事。在管理層針對每一項審計發現所作的「管理層回復和改進計劃」中,我要求他們要把我沒表達的意思也考慮在改進計劃中。往往這個改進計劃要讓我完全滿意才會通過。
內審不是警察。內審最重要的作用是給股東創造價值,這種價值創造既可以是節流,也可以是開源,甚至是「改道」(流程再造)。如果把自己當警察,每件事情都刨根問底窮追猛打,大家就逐漸對內審敬而遠之了。試想這樣的審計環境如何支持今後的工作呢?
度的把握還體現在對每一個審計程序的審計深度,我始終堅持內審的價值觀要和管理層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如果管理層關注企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主要項目,那審計也應該抓大放小。我很喜歡論壇里有位兄妹說過的一句話:內審不可以有潔癖。尤其在中國,小事上的靈活處理不可避免。內審還是應該把握二八原理,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價值創造的重點領域中。
內審的特質當然還有很多,比如對企業和業務的了解,對企業內部資源的運用能力等等。這些是對內審的最基本要求,相信各位同行也有所領悟,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總體來看,做一個好內審,不要求某些專項出類拔萃,但要求面面俱到,沒有短板。如果在此基礎上能夠有一兩項特別出眾,那麼就能稱其為一個優秀內審了。但相信你看到這里也會感嘆,像這樣的人恐怕實在是不多見。而且我要告訴你,像這樣的人一旦出現,也很快會被企業注意到,而提拔到企業里更重要的崗位。所以,只有能力強,又對內審有很大熱情的人,才會在較高的內審級別上做很長時間。
Ⅳ 審計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從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看,禹晚期具備了審計產生的條件,禹所處的時代是原始社會末專期(今人劃分)奴隸社會的開屬始,屬承上啟下時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發展,部落發展已趨於國家形態,部落沖突中被捕獲的俘虜,已不被處死,而成了奴隸,人們獲取的物質財富有了剩餘,已產生了剝削,形成了財富積累,也便產生了對戰爭、治水、農業、工業的管理與考評。據史料載,禹作為部落聯盟長的時候,是我國原始社會走到了盡頭,階級社會來臨了;禹家很富有,禹的父親鯀為保護自己的財產,修築了土城,這表明私有制已經產生,生產有了剩餘,財富有了積累。約公元前2200年,禹被舜帝確定為繼承人,「即位居冀」,隨之遷都安邑,禹執政後,作大夏樂昭明成功,建旃施以等級,以五音聽治,備諫鼓於朝,劃九州定貢賦,頒夏時以利農耕(足見當時的農業發展),鑄(足見當時的工業冶煉技術發展)九鼎象物使民知神奸,作禹刑(足見當時的司法發展)懲處亂政之徒。禹會諸侯於塗山、茅山,「執玉帛者萬國」。禮樂治邦,誠如舜帝臨政時的「天下咸服」之景象,柳宗元在《塗山銘》中稱禹「自塗山而會諸侯大政立焉。」其稽驗、考功無不滲於政要。
Ⅵ 什麼是審計的基礎和基本要求
職業懷疑和職業判斷是審計的基本要求。
(一)職業懷疑是一種態度,要求注冊會計師:
1、採取質疑的思維方式:
擯棄「存在即合理」的思維,尋求真相;
不應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證據和解釋,過分相信理想的結果和太多的巧合
2、保持警覺:
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
對可靠性產生懷疑的信息;
可能存在舞弊的情況;
需要實施審計准則規定外的其他審計程序的情形。
3、對審計證據審慎評價:
相互矛盾的審計證據;
考慮詢問答復和文件記錄的可靠性;
對可靠性懷疑和有舞弊跡象時,做進一步的調查;
不要因為困難、時間、成本而省略不可替代的審計程序,並滿足於說服力不足的審計證據。
4、客觀評價管理層和治理層:
不要依賴以往對管理層和治理層形成的判斷;
即使相信管理層和治理層正直、誠實,也要保持職業懷疑,不要滿足於說服力不足的審計證據。
(二)職業懷疑的作用范圍:
幫助注冊會計師:設計恰當的風險評估程序;
幫助注冊會計師:恰當設計進一步審計程序;
幫助注冊會計師:審慎評價審計證據;
幫助注冊會計師:對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保持警惕。
確定重要性,識別和評估中重大錯報風險;
確定審計程序;
評價審計證據;
評價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得出個別審計結論;
識別、評估、應對對職業道德基本原則不利的影響。
(三)職業判斷的作用:
(四)衡量職業判斷的質量:
1、准確性和一致性(不同的注冊會計師對同一問題);
2、一貫性和穩定性(同一個注冊會計師針對同一項目的不同問題,或在不同時點針對相同問題)
3、可辯護性(理由充分、思維邏輯、程序合規等)
Ⅶ 中國的審計要求有哪些
您好:
我國現行的審計法律法規主要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版法;權
2.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3.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監督暫行辦法;
4.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
5.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
6.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
7.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
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開展審計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2001〕88號);
9.國務院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中央預算審查監督的決定》的通知(國發〔2000〕39號);
10.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於審計機關是否有權要求國有商業銀行提供存款電子數據的意見(國法函〔2003〕42號);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准則
審計的具體要求都在法律法規和政府文件中有所體現
Ⅷ 會計,出納,審計各是什麼,有什麼區別,都有什麼要求
出納崗位職責 一、負責現金收入管理,檢查和清點每日各收款點交來的現金,填制送款簿,及時存入銀行。 二、負責簽收和整理各種支票、匯票等,填制送款簿,及時送存銀行。 三、檢查一切收、付、繳款業務憑證,做到有憑證,有審批,手續完備,項目內容清楚齊全,大小寫金額相符。對檢查無誤的憑證及時辦理款項收、付、繳業務。 四、負責管理外幣資金、本幣資金、備用金,掌握結算付款的管理規定。 五、負責編制「公司每日資金日報表」和「銀行存款每日報告表」。 六、每日上班打開保險櫃,由主管監督(或由二人互相監督) 取出各收款員交來的「交款袋」與交款簽名單,核對是否相符; 如出現不相符現象,應立即查找原因。 七、在總出納與銀行送款員互相監督下,將每個「交款袋」逐一打開,不能與其他款項相混,清點現金及支票,與「交款袋」 上已填妥的現金數字核對是否相符;如不相符,應及時讓有關人員查找,弄清情況,直到相符為止。 八、將現金、支票分別填寫「送款簿」,連同「信用卡」匯總單的送款簿一起送交銀行辦理結算轉賬,對必須辦理托收的外幣支票、匯票,須逐一填寫托收憑證,並妥善保管,到銀行通知托收入賬時,與轉賬憑證一起轉給財務辦公室銀行出納會計。 九、審查外匯券、現金的送款簿存根,各種支票、匯票、送款簿的存根,收據存根,匯款憑證等,並以此作為「銀行存款每日報告表」的原始憑證,再按本幣、外幣分別匯總編制,報總會計師審查批准、簽章,然後存檔。 十、嚴格執行現金清點盤點制度,每日核對庫存現金,做到賬款相符,確保現金的安全。 十一、妥善保管各種收、付款憑證和公司「每日收入報告表」,每日及時整理歸檔,做到有條不紊。 十二、完成財務部經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Ⅸ 考審計師要具備哪些條件
根據《審計署、人事部關於修訂印發〈審計專業技術初、中級資格考試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審人發〔2003〕4號)、人事部、審計署《關於印發 < 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 > 的通知》(人發〔2002〕58號)精神和審計署、人事部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的安排,結合北京地區實際情況,現將2006年度審計專業技術初、中級資格考試和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價工作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參加審計專業技術初、中級資格考試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遵守國家法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
2、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及有關財經法規和制度,無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
4、從事審計、財經工作。
(二)參加初級資格考試人員除具備上述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教育部門認可的中專以上學歷。
根據人事部辦公廳《關於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安排和考試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廳發〔2004〕45號)文件精神,應屆畢業生參加本年度審計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的,報名時尚未獲得學歷證書的應屆畢業生,應持能夠證明其在考試年度可畢業的有效證件(如學生證等)和學校出具的應屆畢業證明,到指定報名點辦理報名手續。
(三)參加中級資格考試人員除具備報考條件中規定的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大學專科學歷,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5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4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2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審計、財經工作滿1年;
5、取得博士學位。
(四)參加高級資格評價考試人員應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各項法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博士學位,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 2年;
2、獲得碩士學位,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4年;
3、大學本科畢業,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5年;
4、大學專科畢業,取得審計師或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後,從事審計工作滿6年。
上述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是指會計師、經濟師、統計師、工程師等。 報考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或學位;從事審計、財經相關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該項工作時間的總和,截止日期為 2006年年底。
(五)根據人事部《關於做好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內地統一舉行的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部發 〔 2005〕9號 )文件精神,自 2005年度起,凡符合 審計 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有關規定的香港、澳門居民,均可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報名參加相應專業考試。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參加 審計 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在報名時應向報名點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相應專業學歷或學位證書,以及相應專業機構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年限的證明。
Ⅹ 做審計有什麼要求,審計工作的要求
審計工作的要求:
有相關工作資格
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有足夠的審計工作能力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