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統計師考試條件
A. 中級統計師報考條件
初中級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基本條件:
擁護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遵紀守法;熱愛本職工作,能夠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任務,遵守職業道德。
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報名參加統計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高中畢業以上學歷。
(二)報名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6年;
2、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4年。
3、獲第二學士學位後或研究生班結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2年。
4、獲碩士學位後從事專業工作滿1年;
5、獲博士學位。
B. 想我這樣的條件可以參加統計師中級考試嗎
貌似不行的,專業是本科,四年工作經歷是符合了,但是必須是統計相關從業經版驗的,會計或權者審計的工作經驗都可以。其實職稱類的考試都是要有工作經驗條件的,因為職稱就是為了說明你在這一個行業中已經具備了一定職業經驗。
(二)報考統計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者除具備上述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中專畢業,從事統計及相關專業工作滿10年,取得統計專業初級資格。
2.大專畢業,從事統計及相關專業工作滿6年。
3.大學本科畢業,從事統計及相關專業工作滿4年。
4.獲得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從事統計及相關專業工作滿2年。
5.獲碩士學位後從事統計及相關專業工作滿1年。
6.獲得博士學位。
(三)報考統計初級專業技術資格除具備上述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高中畢業及以上學歷。
C. 我能中級統計師考試嗎
報考條件
(一)北京地區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在統計崗位上從事統計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報名參加統計專業初、中級資格考試,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遵紀守法。
2、熱愛統計工作,能夠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任務,遵守職業道德。
(二)報名參加統計專業初級資格考試人員,還須具備高中畢業以上學歷。
根據人事部辦公廳《關於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安排和考試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廳發〔 2004〕45號)文件精神,應屆畢業生參加本年度 統計 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的,報名時尚未獲得學歷證書的應屆畢業生,應持能夠證明其在考試年度可畢業的有效證件(如學生證等)和學校出具的應屆畢業證明,到指定報名點進行報名。
(三)報名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人員,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六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四年。
2、獲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從事專業工作滿二年。
3、獲碩士學位,從事專業工作滿一年;獲博士學位。
4、實行資格考試制度前,已擔任統計師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符合上述第(一)條基本條件中規定的要求,如本人自願,也可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
(四)上述報考條件中有關學歷的要求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正規學歷,從事專業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報名人員取得規定學歷前後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截止日期為考試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
(五)根據人事部《關於做好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內地統一舉行的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部發〔 2005〕9號)文件精神,自2005年度起,凡符合統計 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有關規定的香港、澳門居民,均可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報名參加相應專業考試。
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參加 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在報名時應向報名點提交本人身份證明、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相應專業學歷或學位證書,以及相應專業機構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年限的證明。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你不符合報考中級的要求。。
我的建議:
1、2009年你到當地統計局報名統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考試。(這是考統計師必須的。)
2、2010年有了從業資格證後,馬上報中級統計師。證明(就是報名表)由單位出。只要你證明你已經從事統計工作4年了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自己單位是不會不蓋章的(雖然工作年限有點假)。至於你學什麼專業,沒什麼特別要求。
3、報中級統計師就2本書:一本是基礎知識及相關理論,一本是實務。不是太好考。通過率也就是14-20%。我是2008年考的。我們煙台及格率在15%左右。
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直接發網路消息。
D. 中級統計師總分多少,多少分通過,謝謝!!
中級統計師考試各科目的合格標准一般均為72分(各科目試卷滿分均為120分)
一、考試介紹
統計師,國家統計局和人事部成立全國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負責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組織實施和考務工作,考試辦公室設在國家統計局人事司。國家統計局設立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考試用書編寫暨命題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考試大綱、考試用書的編寫和命題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國家統計局人事司負責。北京市人事考試中心負責北京地區考試的具體組織與實施工作。考試日期及時間統計專業初級資格和中級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日期一般設在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分在兩個半天進行,考試時間均為2.5小時。
統計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考試堅持客觀、公正、規范的原則,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大綱、統一考試用書、統一試題、統一評分標准。本考試每年舉行一次。
現在企業、事業、國家機關和團體單位統計崗位上工作並符合國家規定報考條件的人員,均可報考。
考生須在1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考試科目的考試,考試合格者可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表明其已具備擔任相應職務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頒發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和國家統計局用印的《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證書全國范圍內有效。統計專業技術資格不與工資待遇掛鉤。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條件決定獲得統計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的職務和工資待遇。
二、考試科目
初級資格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為:《統計學和統計法基礎知識》、《統計專業知識和實務》,其代碼分別是"1"和"2"。
中級資格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為:《統計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 統計工作實務》,其代碼分別是"1"和"2"。
高級資格考試時間及考試科目為:《高級統計實務與案例分析》
三、考試方式
初級、中級資格考試採取閉卷筆答方式。
高級資格考試採取開卷筆答方式。
四、考試時間
2015年統計師考試時間為10月18日
統計專業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日期一般設在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五、報名時間
各省、市統計師的考試報名工作一般在每年的4月開始,各地報名時間不同,一般採用網上和現場報名兩種方式。
六、報名條件
初中級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基本條件:
擁護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遵紀守法;熱愛本職工作,能夠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任務,遵守職業道德。
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報名參加統計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高中畢業以上學歷。
(二)報名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6年;
2、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4年。
3、獲第二學士學位後或研究生班結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2年。
4、獲碩士學位後從事專業工作滿1年;
5、獲博士學位。
(三)報名參加統計專業高級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高級資格考試報考條件:
1、獲得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下同)博士學位後,擔任統計師專業職務滿2年;
2、獲得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碩士學位,擔任統計師專業職務後,或者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統計師、會計師、審計師或者經濟師資格(以下簡稱中級資格)後,從事統計專業工作滿3年;
3、獲得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本科學歷或者學士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後,從事統計專業工作滿4年;
4、獲得非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上述學歷、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後,其從事統計專業工作的年限相應增加1年。
5、對不具備上述學歷或任職年限規定條件,但統計工作業績突出的人員,允許破格報名。破任職年限者,只准比規定的年限最多提前2年。破學歷者,大專學歷需從事統計專業工作工齡滿20年,中專學歷需滿25年。學歷和任職年限不得雙重破格。
七、免試條件
根據《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第八條規定:「已具備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會計與統計核算、統計實務專業大專,統計學類、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學位)的人員,可免於參加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科目的考試。統計學類、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專業以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統計用)》為准。」
具體規定如下:
1、自2007年6月1日起,已具備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會計與統計核算、統計實務專業大專可免於參加《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科目的考試,但必須參加《統計法基礎知識》科目的考試,經考試合格,才能申領《統計從業資格證書》。
2、自2007年6月1日起,其他專業的大專(即會計與統計核算、統計實務專業大專以外的大專專業)必須參加全部科目的考試(即必須參加《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和《統計法基礎知識》兩科的考試)經考試合格,才能申領《統計從業資格證書》。
3、自2007年6月1日起,已具備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統計學類、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學位)的人員,可免於參加《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科目的考試,但必須參加《統計法基礎知識》科目的考試,經考試合格,才能申領《統計從業資格證書》(詳見附件中的目錄)
4、自2007年6月1日起,其他專業本科(即統計學類、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專業以外的本科)必須參加全部科目的考試(即必須參加《統計基礎知識與統計實務》和《統計法基礎知識》兩科的考試),經考試合格,才能申領《統計從業資格證書》。
八、資格評審
申請參加高級統計師資格評審的人員,在擔任統計師專業職務或者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統計師、會計師、審計師或者經濟師資格(以下簡稱中級資格)後,應當具備本條件一、二、三項中的各1項條件。
1、主持或者作為主要參加者,完成統計業務工作項目
(一)、設計1項國家級、省部級或者2項地市級綜合性、常規性的統計調查方案。
(二)、組織實施1項國家級、2項省部級或者3項地市級較大規模的統計調查項目;或者在縣級機構、企事業單位,組織實施5項國家、上級下達或者自行設計的統計調查項目。
(三)、組織編輯3本(年)全國、全行業(部門)、省級統計資料,或者4本(年)地市級統計資料;或者5本(年)縣級、企事業單位統計資料。
(四)、完成1項國家級、省部級或者2項地市級科研課題研究項目。
2、主持或者作為主要參加者,取得統計工作業績成果
(一)、在本單位、本專業工作期間,2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三等以上獎項,或者3次獲得地市級二等以上獎項,或者4次獲得行業主管部門的專項獎勵。
(二)、設計的1項統計調查方案被國家級或者省部級主管部門採納;或者設計的2項統計調查方案被地市級主管部門採納。
(三)、編輯的統計資料2次獲得省部級二等以上獎項;或者3次獲得省部級三等以上獎項。
(四)、完成的科研課題研究成果或者撰寫的統計分析報告,1 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二等以上獎項,或者2次獲得國家級或者省部級三等以上獎項;或者研究成果、政策建議3次被主管部門採納,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經兩位以上高級統計師鑒定,具有國內先進水平及應用價值的統計或者相近專業研究成果
(一)、在正式出版社出版了有統一書號(ISBN)的統計或者相近專業著作(譯著),本人獨立撰寫不少於5萬字;或者參加編寫已投入使用的統計或者相關專業書籍,本人獨立撰寫不少於8萬字(對未註明作者撰寫章節的書籍、著作,不能作為研究成果)。
(二)、在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核心類報紙、期刊上,或者在有國際統一刊號(ISSN)的國外報紙、期刊上發表獨立完成的統計或者相關專業論文、統計分析報告不少於2篇(每篇不少於2000字,下同)。
(三)、在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非核心類報紙、期刊上發表獨立完成的統計或者相近專業論文、統計分析報告不少於3篇。
(四)、在省部級內部刊物上發表的獨立完成的統計分析報告、課題研究報告不少於5篇;或者在地市級綜合刊物上發表獨立完成的統計分析報告、課題研究不少於7篇。
註:本條件中有關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獎項的要求,是指頒布獎項或者作出獎勵決定單位的級別。
九、成績查詢
根據往年情況統計師考試成績一般會在考後兩個月內公布(12月份)。考生可於登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各地統計局網站」或者「各地統計信息網」的"成績查詢"欄目查詢考試成績。
十、成績管理
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為非滾動考試,即每個考生兩個科目必須一次考試全部合格方可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統計專業初級資格和中級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全部考試科目合格者,授予由人事部統一印製、全國范圍內有效的《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統計專業中級資格乙種考試成績採用單科累積的方式,每個科目考試合格,由省(區、市)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辦公室發給單科合格證明。規定的科目全部合格後,由國家統計局頒發統計專業中級資格乙種考試合格證書。乙種考試各單科合格證只在四年內申辦合格證書有效,逾期該科目必須重考。
十一、合格標准
統計師考試初級、中級各科目的合格標准一般均為72分(各科目試卷滿分均為120分),高級合格標准一般為90分(試卷滿分為150分)。
十二、證書領取
全部考試科目合格者,授予由人事部統一印製,人事部和國家統計局用印的《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全國范圍內有效。
E. 中級統計師的難度如何
1、中級考試的難度還好,它和高數聯系的不是太多啊!倒是財會有很多財會的知識。另外數學都是一些統計分析的基礎。在概率論這塊是有一點難度
2、其次專業知識和統計條文倒是多了一些。
3、在參加中級統計考試時計算題和分析題中,統計口徑應該牢記,這是統計數據的基礎。
4、記住各個數據的統計規范口徑後,才能根據做答。
中級統計師《統計基礎理論及相關》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統計專業技術人員綜合運用統計方法、經濟學基礎理論、會計基礎知識等有關理論和實踐經驗,根據不同要求進行數據描述、參數估計、假設檢驗,並對數據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據統計和會計資料進行經濟判斷和分析。
二、考試基本要求
(一)方法
⒈根據定義,掌握統計學中的幾個基本概念(變數、數據、數據類型),了解數據來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數據的方法、特點及應用條件。
⒉根據數據的類型,選擇不同的統計圖表對數據進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統計量反映數據的集中趨勢、離散程度。
⒊根據樣本統計量的抽樣分布,對總體參數進行估計;根據影響樣本量的主要因素,確定恰當的樣本量。
⒋根據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對總體參數(均值、比例)進行假設檢驗。
⒌根據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對現象之間的數量關系進行研究和分析。
⒍運用時間序列的分析指標、分析方法,對社會經濟現象隨時間變化的狀況進行研究和預測。
⒎根據統計指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編制綜合指數,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的綜合變動情況。
(二)經濟學基礎知識
1.需求、供給和市場機制的作用
⑴根據恩格爾系數分析需求結構和富裕程度,根據恩格爾曲線分析可支配收入對於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響。
⑵運用需求函數和價格需求彈性分析價格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
⑶根據供給法則、供給函數和價格供給彈性分析價格對供給量的影響,包括理解供給法則例外的幾種商品。
⑷根據供求法則推導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變動。
2.市場失靈與政府的微觀經濟政策
⑴根據外部性壟斷、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對稱分析導致市場失靈的原因與後果。
⑵運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觀經濟政策和產權制度改革;從政府對壟斷進行公共管制分析國家反壟斷經濟政策;從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兩個方面界定政府幹預的范圍。
3.宏觀經濟運行與生產總量的衡量
⑴根據宏觀經濟流程分析不同部門在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作用;根據三個國民經濟恆等式分析不同部門框架下宏觀經濟均衡關系;根據儲蓄與投資差關系分析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成因。
⑵根據國民經濟恆等式分析國民經濟總量的平衡關系,衡量支出法GDP和收入法GDP;根據潛在GDP與實際GDP的關系分析宏觀經濟「過冷」和「過熱」的原因;根據核算的全面性和國民福利角度分析以GDP為核心的國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4.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與國民收入的決定
⑴根據總需求與總產出的關系分析均衡產出及存貨變動機制;根據消費函數分析收入與消費的關系,根據邊際消費傾向分析收入變動對消費的影響;根據儲蓄函數分析收入與儲蓄的關系;根據政府部門在國民收入決定中的作用分析政府採取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根據邊際消費傾向分析投資乘數和政府購買乘數;運用乘數原理分析政府赤字預算對於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
⑵根據貨幣需求的種類分析總體貨幣需求;根據貨幣需求函數分析利率和收入對貨幣需求的決定作用,根據貨幣需求分析流動性陷阱的形成及其危害;根據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分析貨幣供給,根據貨幣乘數分析存款准備金率對貨幣供應的影響。
⑶運用投資函數分析利率與投資的關系;根據利率變動與國民收入變動的關系分析利率作為經濟杠桿的重要作用;根據產品市場均衡和貨幣市場均衡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5.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⑴根據四大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內涵分析宏觀經濟政策的互補關系和替代的關系,特別是經濟增長與充分失業之間的互補關系以及短期內充分就業與穩定價格之間的替代關系;通過這些關系分析經濟政策目標選擇的依據。
⑵根據財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和類型分析緊縮性和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作用及其適用條件。
⑶根據貨幣政策的工具和類型分析不同類型的貨幣政策的作用及適用條件。
⑷根據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產生作用的途徑分析其不同效應和兩種政策組合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四種組合基本方式的適用條件。
6.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運行
⑴根據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關系分析國際間經濟交易的主要途徑和對外經濟關系;根據實際匯率、購買力平價和利率水平分析匯率變化的短期因素和長期因素;根據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分析匯率變化對於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
⑵根據凈出口函數分析影響進、出口貿易的因素。
⑶根據凈資本流出函數分析利率水平與國際資本流動的關系;根據進口規模與儲備資產的關系界定適度儲備資產的規模。
⑷根據溢出效應和回振效應分析國家間經濟互動。
7.通貨膨脹
⑴根據價格水平上漲的數量界限劃分不同類型通貨膨脹;根據收入分配、經濟效率和產出分析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各種影響;根據短期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分析短期內和長期內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關系。
⑵根據需求拉動、成本推動和結構性通貨膨脹理論分析通貨膨脹的成因。
8.經濟增長與經濟波動
⑴運用主要的經濟增長模型分析各種因素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⑵運用經濟增長理論分析中國科教興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涵以及經濟增長方式轉換的途徑。
⑶運用經濟周期理論分析反經濟周期政策的適應條件。
(三)會計基礎知識
⒈根據會計的基本職能、基本原則、核算內容、核算程序,分析判斷基層單位會計核算基礎及對經濟統計數據質量的影響。
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法律規定,分析判斷企業會計核算規范化及對統計工作的影響。
⒊正確判斷會計與統計採用的核算單位。
⒋根據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成本費用明細核算表)編制方法和會計項目,按照統計制度要求,正確判斷會計核算項目與財務統計指標、國民經濟核算之間的相關關系。
⒌根據會計的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確認標准、資產和負債分類、折舊政策等,准確把握基層單位會計與宏觀統計對資產負債的核算方法、價格和核算范圍。
⒍根據會計利潤表、成本費用核算表,分析判斷會計與經濟統計的生產范圍,掌握利潤表、成本計算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核算資料在宏觀統計,特別是GDP核算中的應用。
⒎根據會計報表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獲利能力,正確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效益。
中級統計師《統計工作實務》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考察統計專業技術人員運用中國現有統計調查設計與管理、統計管理體制、統計標准與分類、國民經濟核算、專業統計調查制度、住戶調查和統計整理與分析報告等統計實務知識進行宏觀經濟分析的能力;根據統計和國民核算資料解決統計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統計及相關法律法規依法統計和處理統計違法案件的能力。
二、考試基本要求
(一)統計法規
⒈把握統計法律規范的基本特徵、效力和基本原則。
⒉把握統計行政許可項目的法律依據、認定機關及許可程序。
⒊把握統計執法檢查的對象、主要內容、機構和統計執法檢查員的主要職責和職權以及依法查處統計違法案件。
⒋根據統計行政處罰的特徵、基本原則及實施機關,判斷適用統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種類,採取相應的統計行政處罰措施。
⒌根據統計行政處分的適用對象、實施機關,判斷適用行政處分的違法行為種類,採取相應的統計行政處分措施。
⒍把握統計法關於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有關規定。
⒎把握統計行政復議機構、范圍及有關復議的管轄和復議程序。
⒏根據統計行政訴訟的起訴,受案范圍,依法進行統計行政應訴。
(二)統計實務
1.統計調查設計與管理
⑴根據中國現有統計調查設計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步驟,分析判斷統計調查設計在提高中國統計數據質量中的作用。
⑵根據中國現有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即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綜合運用全面調查、重點調查等方法),分析判斷該體系對提高中國統計數據質量的作用。
⑶根據中國現有統計調查的主要方法(普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以及其他非全面調查),分析判斷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判斷在統計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范圍和作用。
⑷根據中國現行統計數據管理與發布制度,分析判斷其對提高中國統計數據生產透明度的作用。
⑸根據中國現有統計標准和分類,分析這些統計標准和分類之間的相互關系,並在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中正確使用。
2.國民經濟核算
⑴根據國內生產總值三種核算方法,分析判斷三種方法的基本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分析GDP在宏觀經濟分析和中長期規劃制定中的作用。
⑵根據中國投入產出表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分析投入產出表的平衡關系及其與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關系,編制投入產出表,判斷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⑶根據中國資金流量表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分析資金流量表的平衡關系;分析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總收入、國民可支配總收入之間的關系;分析居民總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關系;應用資金流量表進行經濟分析;編制資金流量表,判斷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⑷根據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在計算國民總收入和國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作用,分析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
⑸根據中國資產負債表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分析資產負債表的結構、主要平衡關系以及資產負債差額、國民財產的計算關系。
3.國民經濟行業統計
根據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內容、統計范圍、調查單位和調查方法,計算主要統計指標,判斷統計口徑范圍,分析和判斷它們在國民經濟核算和宏觀經濟分析中的影響和作用。
4.專業統計
根據專業統計的統計范圍、調查單位和調查方法,計算主要統計指標,判斷統計口徑范圍,分析和判斷它們在國民經濟核算和宏觀經濟分析中的影響及作用。
5.住戶調查與價格統計
根據城鄉住戶調查和價格統計的目的和主要內容,計算主要統計指標,判斷指標關系,選擇基礎數據的調查方法,分析判斷它們在國民經濟核算和宏觀經濟分析中的影響和作用。
F. 中級統計師的評審條件
報名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要擁護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遵紀守法,熱愛統計工作,能夠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任務,遵守職業道德。除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十年,取得統計專業初級資格;
(二)大學專科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六年;
(三)大學本科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四年;
(四)獲第二學士學位後或研究生班結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滿二年;
(五)獲碩士學位後從事專業工作滿一年;
(六)獲博士學位。
(6)中級統計師考試條件擴展閱讀:
統計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考試堅持客觀、公正、規范的原則,實行全國統一組織、統一大綱、統一考試用書、統一試題、統一評分標准。
按照《關於印發《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國統字[1995]46號)文件有關規定,從1995年起統計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制度。
G. 統計師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六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四年。2、獲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從事專業工作滿二年。3、獲碩士學位,從事專業工作滿一年;獲博士學位。
H. 關於中級統計師報考
報名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回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答工作滿六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四年。
(2)獲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結業,從事專業工作滿二年。
(3)獲碩士學位,從事專業工作滿一年;獲博士學位。
(4)實行資格考試制度前,已擔任統計師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符合上述第1條基本條件中規定的要求,如本人自願,也可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考試。
I. 請問中級統計師報考的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遵紀守法。
二、熱愛統計工作,能夠版履行崗位權職責,完成本職工作任務,遵守職業道德。
1、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六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滿四年。
3、獲碩士學位,從事專業工作滿一年;獲博士學位。
取得大專學位,符合相應的工作年限條件即可直接報考中級統計資格考試。
J. 報考初級統計師的條件是什麼
凡初中畢業工作滿十年;高中畢業以上學歷的在崗統計工作人員均可報考初級統計師。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統計師的報考條件。
初級統計師報考條件
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統計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熱愛統計業務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統計行業操守,高中畢業以上學歷的在崗統計工作人員均可報考初級。
根據人事部辦公廳《關於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安排和考試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人廳發〔 2004〕45號)文件精神,應屆畢業生參加本年度統計
專業初級資格考試的,報名時尚未獲得學歷證書的應屆畢業生,應持能夠證明其在考試年度可畢業的有效證件(如學生證等)和學校出具的應屆畢業證明,到指定報名點進行報名。
中級統計師報考條件
凡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統計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熱愛統計業務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統計行業操守,並具備以下條件者,均可申請參加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在崗統計工作人員均可報考中級:
1.初中畢業工作滿二十年,專業工作滿十五年,任初級職務滿四年;
2.高中或中專畢業,專業工作滿十五年,任初級職務滿四年;
3.大學專科畢業,專業工作滿六年;
4.大學本科畢業,專業工作滿四年;
5.研究生班結業或獲得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工作滿兩年;
6.獲得碩士學位,專業工作滿一年。
高級統計師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在崗統計工作人員均可報考高級:
1.獲得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下同)博士學位後,擔任統計師專業職務滿2年;
2.獲得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碩士學位,擔任統計師專業職務後,或者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統計師、會計師、審計師或者經濟師資格(以下簡稱中級資格)後,從事統計專業工作滿3年;
3.獲得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本科學歷或者學士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後,從事統計專業工作滿4年;
4.獲得非統計學或者相近專業上述學歷、學位,取得中級資格後,其從事統計專業工作的年限相應增加1年。
(10)中級統計師考試條件擴展閱讀
統計師報考條件中的「從事專業工作」,在理論上講是統計相關專業,但事實上並不一定是指從事統計類的工作,只要是與所報考專業有點相關的崗位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