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人際關系形成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是

人際關系形成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是

發布時間: 2020-12-12 14:36:16

❶ 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過程

D.穩定情感交換階段

❷ 人際關系建立與發展的4個階段

人際關系發展階段分5個階段:

選擇或定向階段
人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從各個方面評價對方,根據這些觀察決定是否與之建立繼續發展。

試用和探索階段
人們有意識地努力尋找共同興趣或經歷,通過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價值觀,觀察對方的反應來進行試驗。在這一階段,每一件事似乎都很愉快的、輕松的和非批評性的。許多人際關系也都停留在這一階段。

加強階段
雙方花更多時間在一起,他們喜歡相互陪伴,也開始相互信任、坦白。談話中出現共同期望和假設。在這一階段,開放是一種風險,因為自我袒露既可以相互關系加強,也可能受到傷害。

融合階段
不僅相互包容,理解,而且能更好地相互預測和解釋對方行為。這一階段通常為最好朋友,戀人,父母和孩子

盟約階段
最後一個階段時雙方做出某種正式承。
人們聯接在一起基礎是承諾和溝通。
真不容易呀!成為知己、戀人都不容易哦!寫下這些是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嘻嘻!

❸ 心理健康作業,求大神解答!

一、 心理健康對個人成長的意義
1. 在每個人的成長歷程中,不可能說一帆風順,必然或多或少的會遇到一些坎坷,而在那時具備健康的心理就顯得尤為重要。健康的心理可以幫助人在困境中積極地適應艱難的環境,快速調整不佳心理狀態,從而為最終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並在最終達到目的。
2.相反的,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必定會取得一些值得慶賀的成果,而在歡騰之後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也是極其重要。有些人取得成就後會變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驕奢淫逸,在個人發展的道路上止步不前。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表現,根源就在於這些人的缺乏理性面對成就的健康心理。但是具備健康心理素質的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他們多數會在歡慶完自己的成果後,採取一些截然不同的做法,譬如:狀態恢復到取得成就前一樣,甚至更加的積極去迎接新的挑戰,而不是止步不前,在個人的發展道路上不斷取得人生中的累累碩果。
3.除了上述兩方面,每個人都會是生活在一個或幾個朋友圈裡,而當朋友圈裡的朋友遇到了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知所措時候,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的時候。這時具備了健康心理素質的其他人就可以向這些人伸出援助之手,在心理上給與莫大的安慰。這樣做,對於那些提供幫助的人來說,他們自己不僅玫瑰送出去了,而且自己的手裡也留有了余香。他們的真情、善良、美意不僅給力於社會的和諧,也使他們的個人修養、素質更上了一層樓。從而對他們個人的健康發展錦上添了花,意義非凡。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標准
1.情緒
隨著整個社會環境的競爭加劇,給大學生的情緒造成一定的紊亂和適應的無所適從外,學生的學習成績,將來的擇業就業環境則成為影響大學生情緒的主要原因。人需要一個內在舒服的環境,這來自成功感、有動力、有目標。情緒穩定的人可應付壓力,這就是為何有人能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安然度過,這是因為內在環境穩定的因素所帶來的結果。所以,穩定的情緒為大學生成人成才提供了堅強的後盾。
2.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保證和身心發展的重要條件,不是生來就有的,特別是良好的意志品質,更需要在後天教育和實踐活動中有目的的加以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大學生構建穩定的內在素養,從而加強大學生意志品質的目的性,獨立性,果斷性,堅定性,和強有力的自製力。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大學生成人成才的頂梁之柱。
3.人際關系
當今大學生,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不是學習和就業,而是人際交往。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常常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以及主觀認知、情緒、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誤區,以至出現像自卑、孤獨、嫉妒、報復等交際障礙。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心理病態大多是由於人際關系失調所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與別人交往越積極,越符合社會的期望,與別人的關系也越深刻。通過尊重,寬容,互利合作,理解,平等等原則,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從而促進大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和融洽交往環境的形成,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所以,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成人成才,實現人生價值的橋梁。
4.人格
不管在常識上、心理學意義上或法律意義上,人格一詞都有相當重要性,與人密切相關;或品性之不修,或個人特質之不具,或法律人格之不備,則均難以稱之為完整的人。心理學中人格的定義是: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統合模式,這個模式包括了個體獨具的、有別於他人的、穩定而統一的各種特質或特點的總體,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功能性。個人絕非僅僅是環境的消極反應者。相反,個人行為的產生全在於它的人格結構本身。具有完整,健全的人格,是作為人是否健全健康的先決條件,這就決定了,這也是大學生成人成才所必備的前提。
三、遇到心理問題求助方式
1、可以和父母交流;
2、知心朋友尋求幫助;
3、心理醫生

❹ 論述人際關系的形成和破裂過程

無論人們在結婚時感到多麼美滿和幸福,都擺脫不了一個事實,這就是現在結婚的人們當中,將有相當一部分人最終離婚。

親人之間,雖親緣、手足或骨肉關系,也不足以使親情總受幸福之光的籠罩。

愛情、友情甚至是親情,在現實的生活中,都會受到關系破裂的威脅。

如果我們了解了這些與願望背道而馳的情感歷程,就可以在人際關系走向終結的開始階段防微杜漸。

人際關系的本質是情感的相互聯系、相互捲入、相互擁有,也就是說,捲入關系的雙方必須有共同的情感,共同情感存在,彼此的關系就存在,共同的情感消失,彼此的關系就破裂。

人際關系從融洽狀態走向終結,通常要經歷五個過程。

一、分歧

分歧是共同情感消失的開端,這意味著人際關系雙方不同點擴大,心理距離增加和彼此的接納性下降。

也許在以前的節假日,你和老公(妻子)都喜歡出去旅行,而這次的假期,你主張留在家裡休息,而老公(妻子)執意要去雲南遊玩,雙方互不遷就,難以達成共識,那麼你們的分歧就已經開始了。

隨著分歧而來的,是雙方在知覺和理解上都朝不利於雙方關系的方面傾斜,都感到開始難以准確的判斷對方。這是因為當出現分歧時,雙方情感的融洽程度下降,才會對對方的情感和動機狀態沒有把握。

二、收斂

分歧開始後,關系開始出現裂痕,溝通量也會出現下降,談話會高度注意、高度選擇,並且都試圖減少彼此的緊張和不一致。

在這一階段,關系的發展還沒有使雙方明確表示對彼此的關系不再有興趣,情感上的拒絕水平也還較低,雙方再表面上仍試圖維持關系狀態良好的印象,但實際上,此時彼此的關系已出現明顯的困難。

自發溝通的減少,自然會降低雙方情感融洽的程度。一般而言,如果第一階段出現的分歧沒有得到順利的解決,雙方將以較長時期都以收斂的方式交往,關系將出現進一步的惡化。

三、冷漠

這一階段,雙方開始放棄增進溝通的努力,關系的氣氛將變得冷漠,此時,人們已不太願意進行直接的談話,而是多憑非語詞方式來實現必要的溝通和協調。比如說:往傢具上粘紙條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是這個時候的非語詞溝通是缺乏熱情的,目光冰冷,也沒有熱情的期待。這一階段維持的時間一般都較長。

一方面是因為期望關系能朝好的方向發展,而不願意一下子就明確終止關系。另一方面是考慮到自身的利益,人們在情感和實際的生活中很難一下子適應突然失去某種關系的支持。

四、逃避

隨著關系的進

❺ 為什麼說人際關系是在雙向的,互惠的,積極主動的交往中形成和發展的

什麼是人際呢?只有經常保持聯系才行,還有就是應該是兩個人都要付出才行,否則一方付出另一方總是不付出,時間長了就會現矛盾,自然而然就疏遠了,不聯系了就不能說是交際了。

❻ 人際關系形成通常認為有哪三個前提條件

可以啊。。。

❼ 社會交往中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有哪幾個階段

(一)覺察階段
覺察是人際關系發展的前提,誰也不會生下來就有朋友,總是從互相以對方作為知覺和交往對象開始的。在茫茫的人海之中,有的對面相逢;有的擦肩而過,由於沒有交往的動機,沒有特別注意,時過境遷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只有一方已覺察到另-方的存在,並進行詳細的知覺和判斷,才說明有了結交的表示,有了面對面的交往。
(二)表面接觸階段
這是人際間最為普遍的關系。如一般同學、同事和鄰居,雖然經常見面、經常打交道,但只此而已。來則聚之,去則散之,只是角色性的接觸而無進一步感情上的融合。
(三)親密互惠階段
經過一個階段的交往彼此從熟悉到了解,從了解到主動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對方。這種親密互惠的關系又可分為三種水平。
第一種是合作水平。比如科研團體的成員;業余興趣小組的成員,同班同學;同一教研組的老師,等等。這種以共同行為聯結起來的人際關系,感情的依賴性不是很強的,分開後,可能就彼此淡漠了。只是在共同活動過程中,能夠互相融洽相處。
第二種是親密水平。這時,彼此情感的依賴性較大而內心溝通不足。雙方不僅共同活動,平時也常在一起相處,不分彼此,在一塊生活、學習和工作感到很愉快;分離時,彼此惦念,久不見面十分想念。
第三種是知交水平。這時,彼此在對方心目中佔有極高的地位,無話不談、相互引為知音、心心相印
。雙方不僅有著強烈的情感依戀,而且在觀點態度、志向目標上都趨向一致。任何外力都難以拆散。

❽ 人際關系發展的階段有哪些

人際關系階段
勒溫格(G •Levinger)等人認為,關系的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專是單向注意階段,對方沒有互屬動。第二是表面接觸階段,雙方有初步的、淺層的互動,但是還沒有相互捲入,也就是說沒有走進彼此的私我領域。一般的泛泛之交就停留在這一階段。第三是相互捲入(mutuality)階段,雙方向對方開放自我,分享信息和感情,這是友誼發展的階段。

❾ 人際關系的產生、變化與發展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什麼

雙方心理需要滿足的程度。

主要表現在交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反映回著個人或群體在答尋求滿足社會心理需要、事業需要的心理狀態,人際關系的產生、變化和發展決定了雙方心理需要滿足的程度

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由於交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關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