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名師條件
① 北京初中物理有哪些名師(求推薦)
下面我介紹一下幾位老師!附圖可能顯示不了見諒!
牛穎老師:
簡介: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物理高級教師,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初中部主任,市級骨幹教師,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命題教師,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市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兼職研修員、命題中心組成員、東城區名師工作室成員;第三屆全國物理教學改革創新大賽一等獎,多年參與人教社教材、教師用書編寫工作及全市范圍內的教材培訓工作,十餘篇論文獲國家級、市區級一二三等獎,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
風格:語言清新自然,善於歸納總結,授課思路清晰,既結合實際又針對考點有的放矢,思維嚴謹虛實並舉,高效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②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學校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君簡介
王君,女,現任教於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學校。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全國中語專優秀教師,全屬國中語「教改新星」,省優秀班主任,省骨幹教師,全國多所師范大學特聘「國培」專家教師、兼職碩士生導師。多家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多次獲得全國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省級一等獎以上表彰50多項。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文章200多篇,12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入選2008年教育部語文出版社「名師出版工程」。著有《青春之語文—語文創新教學探索手記》、《教育與幸福生活》、《王君講語文》、《青春課堂—王君與語文教學情境創設藝術》等專著。應邀到全國各地及新加坡、香港等地講學上百場。
③ 北京市育英學校的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特級教師22人,省市級教學能手14人、海淀區骨幹及學科帶頭人87人,其中畢業於內清華、北容大、人大、中科院、社科院、南開等知名院校的博士、碩士有155人。強大的師資隊伍,成為育英學校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
為了給有學科特長或有志於參加大學自主招生的學生搭建更廣闊的發展平台,學校成立了專業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教練隊伍,目前各科總教練6人:化學學科由被譽為「北京化學第一人」的特級教師楊進基老師領頭;物理學科由特級教師梁吉峰、張適老師,李俊鵬老師共同擔當;數學是特級教師宋榮祿老師、奧賽金牌教練張欣然老師共同掛帥。2013年學校還成立了特級教師領銜的囊括眾多學科博士生老師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辦公室」,不僅統籌學校各學科的創新競賽課程,還為學生提供翱翔計劃的正式培養與自主發展相結合的廣泛成長之路,為大學的自主招生及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搭建了廣闊、多元的平台。
④ 北京市 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聯系方式
姓名:婁湘生
性別:男
學科:小學語文
工作單位:首師大初教版院
電子郵件:權[email protected]
李明新
男
北京小學
語文
馬麗英
女
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
語文
喬亞孟
女
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二部
語文
唐富春
女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語文
薛曉光
女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語文
楊德倫
男
密雲縣教研中心
語文
楊紅兵
女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語文
張增甫
男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
語文
鄭小平
女
密雲縣第二小學
語文
朱凌霞
女
懷柔區教科研中心
語文
斯霞(已故)
靳家彥(天津)
於永正(江蘇)
支玉恆(山東威海)
竇桂梅(北京)
孫雙金(江蘇南京)
周益民(江蘇南通)
丁筱青(江蘇揚州)
王崧舟(浙江)
李吉林(江蘇)
丁有寬
周一貫(浙江)
王燕驊(杭州)
賈志敏(上海)
薛法根(江蘇)
袁浩
劉軍
王紅(浙江)
吉春亞(北京)
許漢(廣東)
張偉(山東)
武瓊(北京)
楊麗娜(北京)
俞國娣(浙江)
袁瑢
霍懋征
杜蘊珍
王雷英(浙江)
孫建鋒(浙江)
張志芳(上海)
楊明明(浙江)
胡軍(浙江)
洪志明(浙江)
⑤ 中公教育北京分校的北京名師
李海軍,男,中公教育資深講師,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數理學院,數學碩士,曾兩次獲「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銅獎」,一次獲「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獎」,在校期間多次獲「校級優秀幹部」、「校級三好學生」等。
2009年在濟南當數學實習老師半年;
2011年在中國對外翻譯公司擔任編輯,曾任主任助理,並出版圖書一本;
2012年初,在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資深講師; 基本簡介
高欄,女,1985年生,中公教育資深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院。
個人履歷
2008年中美網聯教育控股集團教學部長;
2010年中公教育行測老師; 個人簡介
白蘇君,男,中公教育集團研究院教學五部部長,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曾獲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二等獎」。現從教於中公教育集團,任行測研究院教學五部部長。對行測考試有自身獨特見解。
個人履歷
2008年在中科心理所擔任培訓師
2009年在奇勝教育擔任教學部主任
2010年至今,在中公教育擔任教學五部部長
2012年參與北京市教委組織的「高校巡迴公益講座」活動,在數十家知名高校演講。 基本簡介
韓曉盼,女,中公教育行測研究院講師。畢業於河北大學數計學院基礎數學專業。從事公務員教學多年,經驗豐富,授課深入淺出。
個人履歷
2009年,擔任北京中公未來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行測講師。
2011年,擔任講師及題庫負責專員。
2012年至今,擔任行測研究院總監助理。 個人簡介
李忠秋,女,碩士,中公教育集團行測研究院資深講師,行測研究院師資培訓部總監助理。畢業於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曾做過記者、編輯,並在北京東方學院擔任過演講學教師。
個人履歷
2007—2008任北京東方研修學院演講學教師,對於演講理論及演講技巧有深入的研究。
2008—2009年任《中國乳業》雜志記者,其間有多部作品被《中國教育報》轉發
2009年任中公教育集團行測教師,主要負責行測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與面試的授課與研發工作。
2012-至今擔任中公教育集團行測培訓訓部總監助理一職。 王笑南,女,中公教育集團研究與輔導專家,中共黨員,2010年5月加入中公教育集團。主要從事行政能力測驗邏輯部分的授課工作,教學經驗豐富,對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均有深入研究。
⑥ 北京(高中)特級教師都有誰,越詳細越好,最好有所在學校
市著名特級教師名單(篩選)
龔正行(生物特級教師)
幾十年來他一直在工作中堅持學習不斷研究。在生物學、學習科學,中學超常教育以及學校的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高中生的學習方法與能力培養》課題曾獲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他所負責的《超產兒童的鑒別和教育》集體課題,三次獲省部級獎,並為國家培養了200餘名少年大學生。
在人民教育雜志上發表了「運用數理化知識教好高中生物學」等多篇文章,他的專著《中學生學習方法指導》被定為北京市高中選修課教材,而《求真務實錄》一書真實地總結了他的辦學思想。
擔任全國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青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生物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教育學院兼職教授、首都師大兼職碩士生指導教師等職。
鄭忠斌(化學特級教師)
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十多年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工作,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努力作到「少而精」和高效率,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擔任北京市化學奧校兼職教練員,所輔導的學生,在北京市、全國和國際競賽中多次獲獎。 被國家教委聘為「高中化學新大綱」編寫組成員,還參與了高中教科書同步輔導的編寫工作。是北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西城區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化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首師大兼職碩士生指導教師。
王永惠(生物特級教師)
王永惠老師是市、區兩級生物學科兼職教研員,西城區生物學科帶頭人。參加過全國統編高中生物教材、較慘的編寫、修改、審定工作。北京市初中生物教材、較慘的編寫、修改、審定工作。先後在《生物學通報》《學科教育》等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和專業文章;出版科普讀物、教學參考書等;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市區電教館拍攝教學錄像4部(主講),做出了貢獻。兼任首飾大碩士生指導教師。
1994年獲「北京市科技園丁獎」,「西城區科技園丁獎」。1996年獲「西城區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1991年獲「北京市生物教學研究會教研活動先進個人」稱號。1994年獲第三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優秀教練」稱號。五次獲「西城區生物澳校優秀教練員」稱號。1987年被評為「西城區科協積極分子」。撰寫的論文分別獲北京市一等獎、三等獎。
劉運秀(語文特級教師)
劉雲秀,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任北京八中語文教研組長、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從教於超常教育實驗班的十年中,追求短時高效,並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用四年時間成功的完成了八年的教學任務,所教班級在歷屆高考中名列北京市前茅。多次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授課或舉辦作文系列講座,有六張教學光碟在全國發行;教學論文曾獲全國二等獎、北京市特等獎。主編了《超常少年成長的搖籃》一書,參與了《中學學科教學教法精粹》等三本論著的編寫,在《中學語文教學》、《現代特殊教育》等報刊發表過多篇論文;曾參加過香港、美國、西班牙的國際教育會議並宣講論文。參加過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語文教材及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新教材的編寫;獨立編寫了《中學超常教育語文教學大綱》。曾被全國中語會教學藝術研究中心評為「全國優秀語文教師」,曾被評為西城區首批學科帶頭人、北京市首批中青年骨幹教師,參加首批國家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
李存(音樂特級教師)
李存同志在教學一線工作四十年,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極為敬業。工作努力、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用音樂特有的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在美中陶冶情操。多年來,潛心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不斷更新觀念,意識超前。1980年他就為高中開設音樂課,這在當時是全國首例。為了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在音樂教學中,他要求學生逐漸做到會欣賞、會唱歌、會演奏、會創新、會評論。為此,他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編寫了大量相應教材,開展了大量課內外活動。他輔導的合唱團多次在全國、全市獲獎。他堅持讓所用學生參與活動,發展他們的潛質,獲得藝術上的成就感。形成了較完整的、特有的教學藝術思想。他參與編寫多本教材,參加了全國音樂教學大綱的修改工作。2000年參加了教育部《國家音樂教育課程標准》的起草工作,為音樂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被聘為全國音樂教師培訓專家,赴全國各地講學。
北京市特級教師名單
姓名 性別 工作單位 任教學科
白 潔 女 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地理
唐桂春 女 通州區教師進修學校 地理
丁博敏 女 西城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地理
韓 磊 女 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地理
石桂梅 女 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 地理
李俊和 男 北京市第四中學 英語
王淑香 女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英語
趙書梅 女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英語
申小瑾 女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英語
鄭寧華 女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英語
趙 科 男 順義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 英語
馬志雄 男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英語
季 燕 女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英語
蘇明義 男 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物理
劉 敏 女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學 物理
許鐵成 男 延慶縣第一中學 物理
王 琦 女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物理
王 鋼 男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物理
周 崗 男 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物理
張 國 男 北京匯文中學 物理
梁學軍 男 順義區第八中學 物理
段寶明 男 平谷區教育科研中心 物理
張世義 男 通州區潞河中學 物理
徐偉念 男 北京景山學校 化學
白無暇 女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化學
吳 瓊 女 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化學
趙向軍 男 順義區第一中學 化學
商曉芹 女 懷柔區第一中學 化學
王淑香 女 大興區興華中學 化學
田玉鳳 女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化學
陳 紅 女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歷史
成學江 男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歷史
范桂英 女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歷史
姜淑琴 女 懷柔區第三中學 歷史
蘇萬青 女 北京師范大學良鄉附中 歷史
王樹清 女 順義區第一中學 歷史
邢 軍 男 北京市第九中學 歷史
江建敏 女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 生物
荊林海 男 北京市第一○一 中學 生物
劉啟憲 男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生物
馬延年 男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 生物
宋 立 女 崇文區教育研究中心 生物
田樹林 女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 生物
王偉光 男 北京市第十四中學 生物
谷 丹 女 北京市第四中學 數學
何乃忠 男 昌平區第一中學 數學
蔣金生 男 北京匯文中學 數學
金寶錚 男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數學
李有毅 女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數學
連春興 男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 數學
梁麗平 女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數學
劉美倫 男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數學
陸劍鳴 女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數學
孟宜安 男 延慶縣第一中學 數學
邱繼勇 男 北京市日壇中學 數學
隋麗麗 女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數學
王保東 男 密雲縣第二中學 數學
王文傑 男 北京市第二中學 數學
王燕春 男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數學
吳江媛 女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數學
張 毅 女 北京市第五中學 數學
張 鶴 男 北京市十一學校 數學
高 萍 女 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數學
柏繼明 女 昌平區城關小學 數學
姜利民 女 大興區第二小學 數學
李耀民 男 西城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數學
劉可欽 女 海淀區中關村第四小學 數學
趙美榮 女 通州區教師進修學校 數學
周愛東 男 順義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 數學
諸葛梅 女 門頭溝區大峪第二小學 數學
田麗利 女 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 數學
白素雲 女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語文
邊 境 女 西城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語文
董華林 男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 語文
董曉平 男 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語文
付 華 女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語文
李玉華 女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語文
劉德水 男 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 語文
穆秀穎 男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 語文
王大堃 男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語文
吳繼烈 女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 語文
楊建宇 男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語文
張 傑 女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語文
袁志勇 男 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 語文
吳偉民 男 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 語文
李樹方 男 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 語文
李明新 男 北京小學 語文
馬麗英 女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語文
喬亞孟 女 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二部 語文
唐富春 女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語文
薛曉光 女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語文
楊德倫 男 密雲縣教研中心 語文
楊紅兵 女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語文
張增甫 男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 語文
鄭小平 女 密雲縣第二小學 語文
朱凌霞 女 懷柔區教科研中心 語文
梁志順 男 北京市平谷中學 綜合實踐
徐 瑋 男 東城區青少年科技館 校外教育
張 軍 男 北京市第八中學 信息技術
張文清 男 豐台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教育學
趙子余 男 延慶縣第一職業學校 烹飪
周 放 男 朝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科學
周又紅 女 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 科技、環保教育
馮惠燕 女 北京市第一幼兒園 幼教
汪亞勤 女 北京教育學院西城分院 品德與社會
姚春平 女 豐台區第五小學 品德與社會
周德林 男 昌平區教師進修學校 特殊教育
朱小娟 女 北京市第五幼兒園 幼教
杜毓貞 女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政治
高玉麗 女 北京小學 德育
張 泉 男 朝陽區芳草地小學 德育
崔占國 女 北京市平谷中學 政治
梁 俠 女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政治
劉 進 男 延慶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德育
靳忠良 男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政治
馬丁一 女 東城區西中街小學 思想品德
沙曉燕 女 房山區良鄉中心小學 思想品德
王 蘋 女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政治
蔚國娟 女 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二部 政治
吳國通 男 北京小學 德育
閆長珍 女 北京市第五中學 政治
於榮學 男 懷柔區紅螺寺中學 德育
趙 錚 男 北京市第三中學 德育
張民蘭 女 通州區潞河中學 政治
韓 玲 女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體育
胡凌燕 女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體育
林德森 男 北京匯文中學 體育
索玉華 女 北京石油學院附屬中學 體育
文 岩 女 北京市幼兒師范學校 體育
薛 貴 男 通州區潞河中學 體育
張建中 男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體育
高 華 女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音樂
任 弘 女 北京市育英學校 音樂
譚天靜 女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音樂
張亞紅 女 北京市第八一中學 音樂
李桂英 女 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 音樂
何墨榮 女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 美術
胡明亮 男 東城區和平里第四小學 美術
劉存惠 男 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 美術
劉月娥 女 西城區展覽路第一小學 美術
楊廣馨 男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美術
楊瑞珵 男 北京教育學院豐台分院 美術
王 平 女 宣武區少年宮 美術
張文琦 女 北京市第八中學 美術
⑦ 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的特級教師
1963年畢業於江西大學(今南昌大學)數學系。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中學特級教師。原任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數學教研組組長,主持昌平區教委設立的數學特級教師工作室(設在北京市高中示範校昌平一中校內)。曾任北京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1998—2002年),北京市昌平縣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委員(1994—1998年)。
1993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並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獎章。
曾任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北京市昌平縣教育學會數學分會副會長(1983—1996年)、北京數學會培訓學校兼職教師,北京師范大學《高中數理化》雜志特邀編委。
從事中學數學教學與研究40餘年,業績突出。教育思想與教學藝術是: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創新發展能力。1983—1986年進行的「數學自學輔導法」教改實驗,被北京市列為「10年來全市較有影響的教改項目」之一。1987年獲北京市評優課的「優秀課獎」(最高獎項)。1993年被評為昌平縣首批數學學科帶頭人。教研論文多次獲北京市優秀論文獎和昌平縣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所教學生多次獲北京市高中學生數學競賽一、二等獎和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及美國數學邀請賽優勝獎。《科技日報》(1994年2月23日)載文《閃光的紅蠟燭》介紹其先進事跡(由新華社主任記者黃威采寫)。
在《數學通報》、《數學通訊》和《高中數理化》等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另有論文《立足教材,提高教學質量》收入「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之一」的《北京市中小學優秀教師教育思想與教學藝術評介叢書·數學卷》。主編或參編出版數學教學和科普著作《教與學的邏輯藝術》、《高中數學基礎知識全書》、《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全書》、《高中應試導航·數學》、《中學教師輔導叢書·初中數學》、《名師名題對錯雙解叢書·高中數學》、《三S學習叢書·高一數學,高二數學》、《初等數學導讀叢書·四邊形,列方程解應用題》、《投針求π》、《皇帝出的幾何題》和《初等代數習題集及解答》(譯)等25種約400餘萬字。
其主持的昌平區數學特級教師工作室,正帶領青年教師開展有關數學新課程改革的專題研究與實踐。 劉鐵錚老師是北京昌平一中語文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昌平中學語文研究會會長,兼北京市中學語文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少年寫作研究會理事。劉鐵錚老師196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1970年分配到昌平一中任教,是一位有著35年教齡的老教師。多次被評為區的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並在199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語文教師,2001年9月被授予北京市特級教師的光榮稱號。2001年11月,區教委、區教師進修學校舉行了「劉鐵錚老師教學思想研討會」。2002年8月獲昌平區「學科帶頭人」獎。2003年9月獲北京「昌平區科技教育拔尖人才」榮譽稱號。2004年被聘為北京市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評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2005年4月被評為北京「昌平名師」,2005年9月授予北京「福田標兵教師」光榮稱號。2005年在昌平區教委開辦的「特級教師工作室」工作至今,並擔任昌平區兼職督學。
劉鐵錚老師工作多年,業績突出,主要有:
教學成績突出,自恢復高考以來,他擔任過15屆高考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均取得優秀成績。曾兼任昌平縣高三語文教研員,負責全縣高考語文指導工作,當年的高考語文(理科)成績列遠郊區縣第一名。
指導學科競賽成績顯著。他指導的學生有四人獲得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一人獲北京市徵文一等獎。另外他指導的學生習作有上百篇分別發表在《北京日報》等報刊雜志上。
教改成果豐碩,他在教改實驗中,先後總結出分類型「語文自學指導法」、「作文定式變式教學法」、「語文坑式教學法」等,這幾個課題多次在市、縣做過交流。其論文分別刊登在《中國教育報》、《中小學教材教學》、《招生通訊》等報刊雜志上,並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余精思錄》一書中。
做為一名學者科研型的教師,撰寫論文數十篇,其中獲全國一等獎一篇,市特等獎一篇,市一、二等獎五篇,區級一等獎十篇。發表的編著共29本(其中個人編著8本,與人合作21本),主要有《以人為本,挖坑導學》、《中學語文基礎全書》、《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作文辭海》(中學版)、《高考雙等級作文備考指要》、《高中演講作文》、《想像的技巧》、《三十六計趣談》、《雛鳳聲清》和《中學語文300問》等,編著文字超過500萬字。
培養青年教師方面卓有成效,先後帶區內外徒弟二十幾人,他堅持「四字為綱(嚴、勤、導、成),做到四個公開(課堂公開,經驗公開,材料公開,思想公開),被指導教師都感到大有收獲,有了長足的進步。有兩人破格晉升中學高級教師,十幾人被評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兩人的課被評為市級優秀課。
教研組工作出色,他曾帶出了一個團結向上、勇於開拓的教研組。擔任教研組長20幾年,創建了良好的組風,這就是「團結、互助、鑽研、上進」。他領導的教研組先後被評為北京市先進教研組和「文明昌平人標兵集體」。
做為一名特級教師,劉鐵錚老師的教學觀可概括為八個字:以人為本,挖坑導學。
在「以人為本」方面,劉老師重點強調了三個方面:第一,以人為本,送去四季風。春風拂煦,把春風的溫暖送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熱風吹雨,在火熱的成長季節里,為學生吹來陣陣及時雨;金風送爽,讓學生品嘗到收獲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西風蘊育,在嚴格的管理中,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好作風。教育就像四季風,經歷過春夏秋冬的洗禮,才能培養出朝氣蓬勃的一代新人。第二,以人為本,做好三服務。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在教學中要堅持三個服務。課前服務備學生,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心理需求,作好預設工作;課中服務重過程,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以變應變,相機而動,讓教學成為一潭活水,使教學生成水到渠成,漸入佳境;課後服務在提高,在「復盤」中「憶得、知法、思悟、質疑」。第三,以人為本,教人兩明白。一個是小明白,一個是大明白。「小明白」指的是具體的、系統的學科知識,「大明白」則是指的是「道」與「法」。真正的素質教育,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形成學生的精神力量。教會小明白,悟出大明白,這是教育教學的理想境界。「挖坑導學」是劉鐵錚老師獨創的一種教學法,其主要內容是狠抓四個環節(挖坑、掉坑、爬坑、填坑),了解三大心理特徵(學生的務實性、求新性、挑戰性),實施雙向反饋教學(效果反饋、思維反饋),創造一種和諧氛圍(民主、平等、合作、寬容、幽默、有序)。該項課題經過20多年的實驗研究,已日臻完善,其課題論文獲得北京教科論文一等獎,並在全國教育家大會上作為百篇重點論文交流。
劉鐵錚老師的教育、教學實踐體現了這樣一種精神,銳意進取,勇於開拓,他具有能充分體現時代精神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這就是在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好務,在轉變學生思想,提高學生能力上狠下功夫,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上,他強調教師應具備八個意識,即人本意識、人文意識、學科意識、創新意識,場的意識、導學意識、反饋意識及學習意識。
劉鐵錚老師富於個性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其獨特的教學風格。他的教法不拘一格,講解、討論、質疑、表演、訓練,融教育學、心理學、兵法學、社會學等為一爐,適合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
劉鐵錚老師受邀為北京、內蒙、廣西等地的教師做輔導報告,並深入區里各中小學聽課指導,受到了廣泛歡迎和好評。
總之,劉鐵錚老師是昌平這塊沃土培養出來的、並在北京市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一位學者型教師。(2008.5) 北京市化學特級教師,北京市十三屆人大代表,昌平區第三屆人大代表 常委會委員,民進北京市委委員。
昌平區名師 昌平一中副校長座右銘: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在多年的教學中,她始終堅持「二突」、「三從」「二不」的教學原則。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發展出發;不嬌慣任何一個優秀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困生」。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從不因學生提出的問題淺薄而敷衍;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不因為出現的問題細小而輕易放過;副校長的行政事務性工作很多也很雜,但是她仍然擔任兩個班的課,並且從沒有因為行政工作而耽誤了教學工作。外出開會或學習,總是提前把課調好上完再走,或者回來補上。白天備課時間少,就利用晚上或節假日,經常是備課到子夜。教學工作深受校領導和師生好評,學生滿意率高,教學效果好,成績突出。
在任教務主任期間,她同時擔任班主任工作。班級工作注重以人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發展出發,以培養學生成人為第一目標。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心要放正——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把工作做到學生心裡。
2.情要真切——以一顆真誠寬容的心面對每一個學生,一言一行要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真誠,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美德。
3.理要服人——說話辦事要以理服人,不能搞管、卡、壓,更不能諷刺挖苦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學生健康成長。
4.事要做細——不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機會,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將育人滲透到各個環節,使學生成事、成人、成才。
5.德要示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增強文化底蘊,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把學生培養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由於她工作努力,所帶班級每學期都被評為校級先進班級體或區級先進班級體。
在培養青年教師、帶徒弟上她做了大量工作。她對兩個徒弟毫無保留地傳幫帶,課前與他們一起備課,聽他們講課,課後與他們一起分析,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兩位青年教師教學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除他們兩個以外,她還為青年教師提供聽推門課的機會。自己的課,青年教師可以隨時聽,不用打招呼。不但該校青年教師如此,外校青年教師也是如此。她的教案毫無保留地與青年教師共享,她的資料與青年教師共用,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
任教務處主任及副校長以來,圓滿地完成了市區教委在昌平一中舉行的各項活動,圓滿地完成了校領導布置的各項工作。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深入教研組參加教研活動。學校教學工作扎扎實實,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⑧ 北京市黃岡名師在線學校電話是什麼
北京市黃岡名校名師在線學校電話是什麼?你可以撥打移動公司的114查詢電話,他們就會告訴你的。
⑨ 小學數學名師有誰
一個能引導小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老師就是好老師。
名師未必就是好老師!
小學數學要說難確實很難,簡單確實簡單。小學只是起引導和思路。所以水準未必比初中老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