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方案經濟比較的可比條件
A. 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遵循工程經濟分析的原理
工程經濟分析的比較原理
一、滿足需要可比原則
(一)產量可比
1.產量相等時,其投資和經營成本直接比較。
2.產量不等且差別不顯著時,可用單位產品投資額和單位產品經營成本相比較。
3.產量不等且差別顯著時,可重復建設一個方案,再用上述方法比較。
(二)質量可比
1.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准;
2.當某一技術程序設計案的產品質量很大提高,對方案的比較有顯暑影響時,應作質量可比的修正運算:
(三)品種可比
產品品種是企業在計劃期產品品種的名稱、規格和數量。
二、消耗費用可比原則
在計算比較費用指標時,不僅要計算和比較方案本身的各種費用,還應考慮相關費用,並且應採用統一的計算原則和方法來計算各種費用。
三、價格可比原則
必須採用合理的一致的價格。
? 「合理價格」:價格必須正確反映產品價值,各種產品之間的比價必須合理。
? 「一致價格」:價格種類的一致。
分析近景技術方案時,應統一使用現行價格,而在分析遠景技術方案,則應統一使用遠景價格。
四、時間因素可比原則
(一)經濟壽命不同的技術方案作經濟效益比較時,必須採用相同的計算期。
1.壽命周期有倍數關系時取最小公倍數;
2.沒有倍數關系,取20年為計算期;
3.投入期、服務期、退役期不一致導致壽命周期不同,應採用相同的計算期。
(二)不同時期發生的費用必須考慮時間價值
B. 工程經濟分析的比較原理與原則
第一節 經濟效益的概念
一、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是指指實踐方案的「所得」同「所費」的比較,或者說是「產出」與「投入」的比較。
? 經濟效益=有用成果/勞動耗費
? 經濟效益=有用成果-勞動耗費
勞動耗費: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和佔用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
活勞動消耗:生產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和生產經驗,並掌握一定生產技能的人的有目的的腦力和體力消耗。
物化勞動消耗包括:一指原材料、燃料、動力、輔助材料在投入生產過程中一次被消耗掉,失去原有形態,改變物理和化學性能,轉化另一種形態和性能使用的過程;另一方面指廠房、機器設備技術裝備等生產工具的投入生產過程中循環使用,逐漸磨損或失效,把凝結在其中的社會平均勞動量,逐步以價值形式轉移到它所產生的新產品中去,成為新產品的一部分。
物化勞動佔用:指生產工具和原資料、燃料、動力等在生產使用前有相當一段時間處於被佔用(儲備),形成物化勞動佔用。
勞動力佔用:指在一定生產周期內所佔用的全部勞動力的數量。
有用成果:在生產活動中消耗與佔用勞動後創造出來的對社會有用的成果。
例題5:勞動耗費是指生產過程中( )。
A.消耗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 B.佔用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
C.消耗和佔用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 D.消耗和佔用的物化勞動
【答案】C
【解析】勞動耗費: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和佔用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第二節 經濟效益評價的指標體系經濟效益指標體系: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相互配合,較全面地反映或說明與特定技術方案相聯系的特定對象的經濟效益的一系列有機整體性指標。
反映收益的指標有產量、質量、品種、利潤;反映勞動耗費的指標有投資、產品成本和時間等;反映收益和勞動耗費指標有勞動生產率、材料利用率、流動資金周轉次數、固定資金利用率;綜合性指標有:靜態投資收益率、靜態差額投資回收期等。
一、反映收益類的指標
(一)數量指標
1.商品產值
企業在計劃期內生產可供外銷的產品、半成品以及工業性作業的價值。
計算公式:商品=供外銷的成品半成品數量×出廠價格+來料加工+工業收入
2.總產值
總產值=商品產值+訂貨者來料加工的來料價值+(期末在製成品余額-期初在製成品結余額)
3.凈產值
(1)生產法:工業凈產值=總產值-各種物質消耗價值
(2)分配法:工業凈產值=工資+稅金+利潤+其他屬於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費用。
(二)品種指標
品種數、新產品增加和代替老產品百分數、產品配套率和產品自給率。
(三)質量指標
產品的質量:指產品性能、功用和滿足使用者要求的程度
產品質量特性:適用性、可靠性、經濟性
生產工作質量的統計指標:產品合格率、等級品率、廢品率
(四)利益指標
利潤總額、利潤率
二、反映勞動耗費類的指標
(一)年總成本費用指標
總成本費用是在一定時期內為生產和銷售產品而花費的全部成本和費用。
(二)投資指標
投資指標的兩種形式:
1.投資總額;
2.單位產品投資額 ;
(三)時間指標
產品研製同期、項目壽命周期、工程建設周期、產品生產周期、新建或擴建、改建企業投產後達到設計能力的時間等。
三、反映收益和勞動耗費類的綜合指標
(一)絕對的經濟效益指標
1.勞動生產率
全員勞動生產率=總產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總產量/生產平均人數
2.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產品產量/材料總消耗×100%
3.設備利用率
設備利用率=生產實際使用的機器設備數/企業擁有全部機器設備數×100%
設備利用率=設備實際使用的時數/機器設備日歷時數×100%
4.固定資產盈利率
固定資產盈利率=全年盈利總額/年平均佔用的固定資產總額
5.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流動資金周轉次數=年商品銷售收入/年流動資金平均佔用總額
(二)相對的經濟效益指標
1.靜態差額收益率(具體見第三章)
2.靜態差額投資回收期第三節 工程經濟分析的比較原理
一、滿足需要可比原則
(一)產量可比
1.產量相等時,其投資和經營成本直接比較。
2.產量不等且差別不顯著時,可用單位產品投資額和單位產品經營成本相比較。
3.產量不等且差別顯著時,可重復建設一個方案,再用上述方法比較。
(二)質量可比
1.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准;
2.當某一技術程序設計案的產品質量很大提高,對方案的比較有顯暑影響時,應作質量可比的修正運算:
(三)品種可比
產品品種是企業在計劃期產品品種的名稱、規格和數量。
二、消耗費用可比原則
在計算比較費用指標時,不僅要計算和比較方案本身的各種費用,還應考慮相關費用,並且應採用統一的計算原則和方法來計算各種費用。
三、價格可比原則
必須採用合理的一致的價格。
? 「合理價格」:價格必須正確反映產品價值,各種產品之間的比價必須合理。
? 「一致價格」:價格種類的一致。
分析近景技術方案時,應統一使用現行價格,而在分析遠景技術方案,則應統一使用遠景價格。
四、時間因素可比原則
(一)經濟壽命不同的技術方案作經濟效益比較時,必須採用相同的計算期。
1.壽命周期有倍數關系時取最小公倍數;
2.沒有倍數關系,取20年為計算期;
3.投入期、服務期、退役期不一致導致壽命周期不同,應採用相同的計算期。
(二)不同時期發生的費用必須考慮時間價值
例題6:根據價格可比的要求,在分析近期技術方案時,應統一使用( )。
A.現行價格 B.批發價格
C.遠景價格 D.出廠價格
【答案】A
【解析】分析近景技術方案時,應統一使用現行價格,而在分析遠景技術方案,則應統一使用遠景價格。第四節 資金的時間價值
一、資金等值計算
等值:在同一投資系統中,處於不同時刻的數額不同的兩筆或兩筆以上的相關資金,按一定利率和計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時刻所得的資金數額是相等的。
折現:將未來某一點的金額折算成與現在時點相等值的金額。
現值:未來時點上的資金折到現在時點上的價值。
未來值(或終值):資金現值按照一定利率,經過一段時間間隔後的資金新值。
資金等值的三個因素:①資金的金額大小;②資金金額發生的時間;③利率的大小。
表2-1
名稱 已知→未知 公式 資金流量圖
整付終值公式 P→F
整付現值公式 F→P 等額分付終值公式 A→F
等額分付償債基金 F→A 等額分付現值公式
A→P
等額分付資本回收 P→A 註:P→F對應的系數為(F/P, i, n);F→P對應在系數為(P/F, i, n);未知的值在前,已知在後。
分析與計算過程:先畫出資金流量圖,對比已知公式,找出關系再計算。例題7:一企業擬從銀行一次性貸款投資新項目,年利率為8%,分兩次償還。第一次在貸款後第5年年末償還300萬元,第二次在第10年年末償還600萬元。
(1)該企業一次性貸款為多少萬元?
(2)如果改為10年內每年年末等額償還,每年又應償還多少萬元?
【答案】
(1)
(2)例題8:某企業投資一開發項目,一次性投資100萬元,項目的經濟壽命為10年,前5年年平均收入為45萬元,後5年年平均收入90萬元,年利率為8%,試計算:
(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當不考慮償還投資時,該項目10年末的總收入是多少?
(2)10年末一次性償還投資是多少?
【答案】
(1)
(2)
(F/P,8%,5)=1.469 (P/F,8%,5)=0.6806 (F/A,8%,5)=5.867 (A/F,8%,5)=0.17046
(A/P,8%,5)=0.25046 (P/A,8%,5)=3.993 (F/P,8%,10)=2.159 (P/F,8%,10)=0.4632
(F/A,8%,10)=14.487 (A/F,8%,10)=0.06903 (A/P,8%,10)=0.14903 (P/A,8%,10)=6.710
(F/P,8%,1)=1.080 (P/F,8%,1)=0.9259 (F/A,8%,1)=1.000 (A/F,8%,1)=1.000
C. 請論述不同技術方案的比較要有哪幾個可比基礎
你好,
1.
何為技術經濟學?
技術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使技術實踐活動正確選擇回和合理利用有限資源,
挑選最答佳活動方
案,從而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的學科。
2.
技術經濟學的要素有哪些?
投資、成本;收入、稅金、利潤
3.
簡述技術經濟學的基本原理?
目的:提高技術實踐活動的經濟效果
技術與經濟的關系:
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經濟是技術進步的目的,
技術是達到經濟目標的
手段,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技術與經濟還存在相互制約和相互矛盾的一面。
技術創新
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4.
簡述技術與經濟之間的關系
重點是科學預見活動的結果
技術經濟分析是對技術實踐活動的系統評價
技術方案比較的前提:滿足可比條件
5.
技術方案比較的前提有哪些?
可比性:產出成果使用價值的可比性、時間因素的可比性
、價格的可比性、定額標準的可
比性、評價參數的可比性
D. 工程經濟的四個比較原則
工程經濟分析的比較原理就是要遵循四個可比原則,它們是滿足需要可比原則、內消耗費用可比原則、容價格可比原則、時間因素可比原則
(1) 滿足需要可比原則,是指相比較的各個技術方案滿足同樣的社會實際需要。它包括產量可比、質量可比和品種可比幾方面。
對於產量可比是指各技術方案實際滿足社會需要的產品產量相等,當產量不等且差別不顯著時,可用單位產品投資額和單位產品經營成本相比較。當產量不等且差別顯著時,可重復建設一個方案再進行比較。
(2) 消耗費用可比原則,是指在計算和比較費用指標時,不僅要計算和比較方案本身的各種費用,還應考慮相關費用,並且應採用統一的地計算原則和方法來計算各種費用。
(3) 價格可比原則:是指在對技術方案進行經濟計算時,必須採用合理的一致的價格。
(4) 時間因素可比原則:一是經濟壽命不同的技術方案進行比較時,應採用相同的計算期作為基礎;二是技術方案在不同時期內發生的效益與費用,不能直接相加,必須考慮時間因素。
E. 為什麼工程經濟學分析注重可比條件
在技術的先進性和其經濟的合理性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的矛盾.為了保證工程技術回很好的服務經濟建答設,最大限度的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時滿足企業角度的最大化的決策和社會角度出發的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就必須注意經濟和技術的關系.
F. 方案經濟效果評價需要滿足什麼可比條件
方案經濟效果評價的可比條件
1.滿足需要的可比性 . 需要或使用價值相同回。功能或使用答價值的等同化。 需要或使用價值相同。功能或使用價值的等同化。
2.消耗費用的可比性 . 各種消耗費用的計算范圍、計算基礎的一致性, 各種消耗費用的計算范圍、計算基礎的一致性,以及計算原則和方法的 統一性。
G. 技術方案經濟比較的可比條件
技術方案經濟比較的可比條件:重點是投資回收期,其中主要涉及投資和收益
H. 技術經濟分析的可比性原理 簡述一下,
1.在技術分析中,除了抄要對單個技術襲方案本身的投入與產出,業績所費與所得經濟分析評價來確定其經濟效果的優劣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把它同其他方案進行比較分析,以確定它在這些方案中技術經濟效果的優劣。因此,怎樣選取比較的基準來對比技術方案的技術經濟效果的優劣顯得尤為重要。在研究不同的技術方案的可比性時,首先要確定比較的對象,方案要遵循的條件及原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各方案之間具有可比性或者在什麼情況下方案不具可比性,更為重要的是在不具備可比性情況下,如何將不可比性因素化為可比性因素來比較方案的技術經濟效果。2.技術經濟分析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案例分析在實踐工作當中,我們要對技術經濟的問題的解決有兩種情況:根據需要找出一個具體技術方案假設在華東缺電,有專家提出要改區域建設核電站,這便是一個技術方案。為了分析評價這一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除了要測算比較方案本身所得與所費之外,更重要的是拿此方案與其他方案-如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進行比較,這里的其他的方案就是替代方案。
I. 技術經濟比較原理包括那些內容,舉例說明
技術經濟比較原理是指對多種技術方案進行經濟比較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滿足需要可比包括產量或勞務量可比和質量功能可比兩個部分。
2、消耗費用可比包括:①應從系統和社會全部消耗的觀點出發,在技術方案的消耗費用中既考慮方案本身的費用,同時又考慮與方案有關的其他費用,還要考慮鄰近部門(如原材料、燃料、動力、運輸等部門)的各種費用。②對綜合利用方案的全部消耗費用進行分攤以後,才能同某個只能滿足單方面需要的方案進行比較。③被比較的各個技術方案的消耗費用指標,無論是投資指標,還是成本指標,都應具有可比性。如同樣是噸煤投資,但由於煤的質量不同、熱值不同,就不可比,只有把它們折成噸標准煤投資以後才能相比。
3、價格可比包括:①技術方案的產品價格要可比。②技術方案消耗費用計算中所用的各種產品價格,特別是成本費用中的能源、原材料和運輸等價格要可比。③不同技術方案應該採用相應時期的價格指標。
4、時間可比包括:①不同技術方案經濟比較應以相同的計算期作為比較的基礎。②應考慮不同技術方案由於人力、物力、財力、運力和自然力的投入以及效果發揮的時間不同,對整個國民經濟引起的經濟影響大小也不盡相同。③時間可比不僅指主要工程,而且還包括配套工程。
J. 經濟壽命不同的的方案做經濟效益比較時必須以相同的什麼為基礎
必須復滿足可比的原則或者基礎:制
○ 1滿足需要可比原理:數量(產量)可比、品種可比、質量(功能)可比;
○ 2消耗費用可比原則 :就是在計算和比較個方案的費用指標是,不僅要考慮項目方案本生的生產費用,還要考慮項目壽命周期成本(總成本)的可比性;相關費用的可比性;各種費用的計算要採取統一的規定和方法;
○ 3價格可比原則:是指在計算各個對比方案的工程經濟效益時,必須採取合理一致的價格。價格一致:是指由於科技進步和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產品的價格要發生變化,在計算和比較工程技術方案的經濟效益是注意採用相應時期的價格指標;
○ 4時間可比原則:一是對經濟壽命不同的備選方案進行比較是,應採用相同的計算期;二是的技術方案在不同時刻(時間)發生的費用支出和經濟效益不能簡單地相加,必須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