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於洪小學入學條件
① 在沈陽上小學條件
只要戶口滿三年就可以
等到上學年齡只要拿著戶口本到片區的小學就可以,而且現在還不收取任何的學雜費用
如果要上片區以外或好的小學那是一定要收不等的費用。
② 沈陽市於洪區於洪小學怎麼樣
簡介:沈陽市於洪區於洪小學(簡稱:於洪小學),坐落在沈陽市西郊,迎賓路零公里路南東專湖屬街2號,是一所具有多年歷史的老學校。 於洪小學始建於1912年,當時的校名為「於洪小學堂」,只有三十多名學生分三組進行復式教學。1948年沈陽解放後,學額增加、校園擴大,學校改名為「於洪完全小學校」。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學校定名為「於洪中心小學」。
注冊資本:776萬人民幣
③ 於洪區有幾家外地孩子可以上學的小學
3家
④ 外地戶口在沈陽上小學一年級都需要什麼證件
戶口本,現在居住地證明,或者現在單位的證明,您如果在學區內購有住房最好,到內房管局開個證明容(孩子報名開始3天內房管局大廳集中辦理),房產證,某些學校還會讓您攜帶近一年內的水電費條子!你是本地人嗎?本地人會好辦很多,請您在孩子打算要上的學校門口多留意學校貼出的招生簡章!
⑤ 我家是於洪區的,想給孩子去個好小學,問哪些小學是不看戶口的。
現在的學校好像都需要戶口吧,不需要戶口的學校會是好學校嗎?現在已不是10年前咯,現在上學動不動都要學區房,沒學區房學校都難進,找關系的話就另說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⑥ 於洪新城第一小學今年什麼入學政策
答--您想要問什麼? 所有的公立小學都是國家9年義務教育的基地,都是在學校附近招生的,所以沒有好和不好的。
⑦ 沈陽於洪區教育局關於孩子上小學的戶口問題有什麼規定
戶口所在地的小學是按片分的 謝謝 如果戶口不在當地 上小學需要異價 多話一萬左右
⑧ 沈陽於洪區花城小學東校區(原長江小學),這個學校好嗎
一、相關規定(一)根據《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試行)》第三章第六條規定:城區小學新生劃片就近入學實行「三對口」原則,即學齡兒童與父(母)的戶口、房管證(或房屋產權證、或購房合同)和實際居住地一致。(二)根據《渝北區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入學的相關規定》,進城務工人員憑戶口薄、身份證、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流動人口居住證、租房合同、一份書面申請、學籍證明(轉學)即可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子女入學申請,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安排到指定學校就讀,並辦理入學手續。二、處理情況1、鑒於以上規定,按照屬地劃分原則,渝北區三亞灣建工錦綉華城屬於渝北區農業園區實驗學校招生范圍。如果家長將父母和小孩的戶口遷到購房所在地就可以到劃片學校報名入學。2、如果家長是在渝北區務工,符合渝北區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入學條件的,根據《渝北區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入學的相關規定》,進城務工人員憑戶口薄、身份證、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流動人口居住證、租房合同、一份書面申請即可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子女入學申請,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安排到指定學校就讀,並辦理入學手續。
⑨ 小學入學報名需要什麼證件
一、上私立小學,沒有特殊的所需證件的限制。
二、上公立小學,入學條件有所限制,需要如下證件:
1、凡需接受義務教育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均需辦理相關居住證件,其父母或父母一方須持有1年及以上有效的《居住證》及務工證明。
2、《戶口本》
3、有房產證,則一定要帶著《房產證》或者購房協議或購房收據;沒有房產證,則要有在房產局備案的租房合同。
4、帶好戶口本和房產相關證件,到你的戶口本上所在的鄉鎮中心小學,找到值班人員告知要辦理《外出就讀證明》,並加蓋中心小學的公章和縣城教育局的公章(跨縣區的必須有縣區的教育局的公章)。
5、《學前教育畢業證》。
6、《出生醫學證明》。
7、居住證:流動人口申領居住證的,應提交以下書面《流動人口居住信息登記表》、出租人的居民身份證、流動人口的居民身份證、出租單位的證明或租賃(用工)合同。
8、其他需要准備的還有,《幼兒疫苗接種證明》、連續三個月的水電費繳費發票或收據。
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條件:
1、父母至少一方有市、區工商營業執照或市、區勞動保障主管部門備案的勞動合同,並原則上務工一年以上;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公安部門核發的居住證或居住登記證明;
3、父母一方的房產證明或在房產主管部門備案的房屋租賃證明;
4、學生及其父母戶口簿;
5、原學校學籍檔案(小學一年級需要提供戶籍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外出就讀證明,初中一年級需要提供學籍證明或小學畢業證)。
(9)沈陽於洪小學入學條件擴展閱讀:
小學報名之後入學有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那就是「就近入學」和「劃片入學」。
為保障我國義務教育的正常實施,早在1986年,國家在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九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適當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的設置,由設區的市級或者縣級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小學的設置應當有利於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這些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政策在法律上的明確規定。這些規定,明確了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的權利,明確了地方各級政府保障其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權利的義務和責任。就近入學的政策目標就是為每一個兒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確保教育的公平原則。
「就近入學」的「就近」是指離你家相對就近。但是存在著中、小學學校布局及各中學招收學生人數不同等因素影響,所以有時候教育局會根據情況來進行調配,但是最終還是盡量將學區的學生盡量分配到離小區最近的學校入學,都叫「就近入學」。
」劃片入學「是指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導統籌下,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學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學原則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為每一所初中合理劃定對口小學,小學生根據自己就讀的小學升入對口初中就讀。
2014年各重點大城市應制訂完善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到2015年,重點大城市所有縣(市、區)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