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和原因
Ⅰ 絕對地租的產生條件
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的資本有機構成。絕對地租從形式上來看,是來自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高於其生產價格的差額。
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有兩種情況:
第一,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定歷史時期中,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工業,因而農產品的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而農產品按價值出售,絕對地租就來自農產品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第二,在近代,農業資本有機構成接近工業,絕對地租就來自於農產品生產價格以上的加價,即來源於社會剩餘價值的一部分。
既然租種各級土地都必須交納絕對地租,那麼,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就必須高於它的生產價格。因為只有這樣,租種劣等地的資本家在獲得平均利潤之外,才能有一個余額用於交納絕對地租。但是,農產品如果按照這么高的價格出售,是否意味著違反了價值規律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談起。
我們知道,在剩餘價值率(m/v)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的生產部門由於資本的有機構成高低不同,同量資本所帶來的剩餘價值是不相同的: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帶來的剩餘價值少;有機構成低的部門,帶來的剩餘價值多。資本主義農業,由於種種原因,它的技術裝備水平,從而它的資本有機構成,一般是低於工業的。因此,同量資本投在農業里,就會比投在工業里能帶來較多的剩餘價值,這部分多餘的剩餘價值,便可以用來交納絕對地租。
但是,如果僅僅說到這里,,問題並沒有解決。如上所說,在工業中同樣也有資本有機構成低的部門存在,然而它們的較多的剩餘價值,卻不能留在本部門內部,而是通過部門之間的競爭,通過資本在各部門之間的自由轉移,結果把這部分利潤平均化了,即由各種資本家按照其資本的大小而均分了。如果農業的情況也象工業這樣,那麼剛才所說的這個用來作為絕對地租的「多餘的剩餘價值」,豈不就又沒有了嗎?
實際情況是這樣的:農業中所生產的較多的剩餘價值,並不會通過工、農業兩大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的自由轉移而平均化,它會固定地留在農業內部,並構成絕對地租的來源。所以能夠這樣,這是由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決定的。土地私有權的存在,固然不能排除競爭和資本在工農業之間的自由轉移,但卻為這種競爭和資本轉移設下一道障礙,這就是:任何人要投資農業,即使是租種劣等地也必須交納地租。而由於必須交納地租,勢必就使農產品必須按照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價值出售。這樣一來,農業中的較多的剩餘價值就被留在農業內部了。
可見,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乃是形成絕對地租的原因;而農業資本的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則是形成絕對地租的條件。
讓我們舉例說明這個問題:假定工業資本的有機構成是80c:20v,農業資本的有機構成是60c:40v,剩餘價值率為100%,那麼,如果各消耗資本100,則工業提供的價值為80c+20v+20m=120,農業提供的價值為60c+40v+40m=140。假定平均利潤率為20%,則工業的生產價格為120,與價值相等;農業的價值為140,生產價格為120。如上所說,由於土地私有權的存在,農產品必須按照以價值為基礎的市場價格出售,農業資本家則除了收回100資本並獲得20的平均利潤之外,還能獲得20的超額利潤。農產品價值與社會生產價格的這個差額,就轉化為絕對地租。
馬克思主義的絕對地租理論,有著重大的革命意義。馬克思說:「依照我的關於絕對地租的見解,土地私有權(在一定的歷史情形下)確實會使原生產物(指農業、林業、礦業等土地生產物——編者)的價格變得昂貴。這一點,從共產主義的立場說,是極有用的」。①由於絕對地租使得糧食和農業原料的價格變得昂貴,這不僅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而且對於資本主義工農業的發展也是有害的。絕對地租理論既然揭明了土地私有制對於社會生產力的嚴重阻礙作用,這就為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土地私有制、實現土地公有制提供了理論根據。
《資本論》第3卷第6篇第45章「絕對地租」專門闡述了這一理論。在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里,只有級差地租理論,而絕對地租理論是馬克思對地租理論的獨特貢獻。
Ⅱ 論述題題目: 資本主義級差地租形成的條件、原因和源泉是什麼
級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因為:第一,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經營優等地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都能獲得超額利潤。這是因為農產品的市場價值是由經營劣等地的農業資本家決定的。第二,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農業中可以長期穩定地獲得表現為級差地租的超額利潤。 級差地租的源泉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級差地租的形態:級差地租Ι是等量資本投入不同質量的地塊,經營中等地和優等地的農業資本家所獲得的超額利潤;級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塊土地上連續追投資提高勞動生產率所獲得的超額利潤。 絕對地租。絕對地租是租種任何土地都需要交納的地租。它是地主憑借其土地所有權所獲得的地租。 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水平。其產生的原因是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這是因為:第一,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使農產品的價值高於生產價格的余額,有可能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使農產品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余額必須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 絕對地租的源泉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
Ⅲ 絕對地租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資本主義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是資本主義農業中的土地私有權壟斷。
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的資本有成低於工業,或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成。在資本主義農業中,形成絕對地租的原因在於資本主義農業中的土地私有權壟斷。
絕對地租是指由於土地私有權的存在,租種任何土地都必須繳納的地租,其實是農產品價值超過社會生產價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額利潤,即土地所有者憑借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所取得的地租。土地所有者對於他的土地,不論是優等地或劣等地,總要取得一定的地租,否則,他寧願讓土地長期閑置,也不肯讓別人無償使用。這種導源於土地私有權壟斷的地租,馬克思稱之為絕對地租。
絕對地租是資本主義地租的一種形式。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由於土地為地主所私有,因此不論租種上等地或者租種土質最壞的地,地主都要收取地租。這種由於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不論租種好地壞地都絕對必須交納的地租,馬克思把它叫做絕對地租。
Ⅳ 絕對地租的產生原因
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是土地的所有權。絕對地租是農產品價值扣除生產成本和平均利潤以後的余額,是高於平均利潤的那部分超額利潤,它來自農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不過,超過平均利潤的這個余額,同形成級差地租的那個余額不同,它並不產生於生產價格之內,即不表現為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而表現為農產品的價值超過生產價格以上的余額。因此,地租是農產品價格昂貴的原因。由絕對地租造成農產品價格的昂貴,不僅使廣大勞動人民生活狀況惡化,而且也使雇傭工人的勞動力價值提高,使資本家必須墊支更多的可變資本,從而不利於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正是因為如此,有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才主張實行資本主義的土地國有化,以消除絕對地租。但是,由於土地私有制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一個構成部分,而且越來越多的資本家也已成為土地私有者,所以,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土地國有化始終沒有成為現實。
(1)絕對地租的產生原因。
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就在於土地所有權壟斷本身。馬克思對絕對地租的研究,以劣等地為出發點。在研究級差地租時,假定劣等土地只提供平均利潤,而不提供任何地租。這個假定等於說,土地所有權在劣等地上並不存在。實際上,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存在土地所有權壟斷,包括劣等地在內的全部土地都必須向土地所有者交納地租。既然劣等地也要交納地租,那麼,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就不能由它的生產價格來調節,而應該在生產價格以上再加上一個可以用來交納地租的余額。也就是說,經營劣等地不僅要提供平均利潤,而且要在平均利潤以上提供一個超額利潤,以便轉化為地租。在這里,土地所有權本身就是引起農產品市場價格上漲到生產價格以上的原因,也是要在平均利潤以上提供超額利潤的原因。所以,馬克思講:「土地所有權本身已經產生地租。」(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851頁,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馬克思把這種包括劣等地在內的全部土地都絕對地要交納的地租叫作絕對地租。
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實現的形式。土地所有權在地租形成上具有決定性作用。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存在各生產部門之間的競爭,各部門由於資本有機構成不同等形成的特殊利潤率,都要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不管各部門產品的價值如何,大家都按生產價格出賣,從而只能獲得平均利潤,某些部門的超額利潤並不能長期穩定存在。但在農業部門,由於基本生產條件的土地的有限性,形成土地的私有權的壟斷,阻礙了競爭,排斥資本自由流入,遂使農業部門的利潤不參加社會上利潤率的平均化,並使有可能產生的超額利潤長期穩定地保留在農業中而轉化為地租。但是,土地所有權壟斷在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級差地租場合,土地所有權的作用僅在於把由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或者說僅在於把農產品價格中並不是由於土地所有權的作用就已經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形式。在絕對地租場合,如前所說,土地所有權本身就是引起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也是由於農產品價格上漲所構成的超額利潤本身產生的原因,從而也是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
Ⅳ 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交通和距市中心的遠近。
Ⅵ 絕對地租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1)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同量資本在農業中可以推動更多的活勞動,在剩餘價值率相同的情況下,所創造的剩餘價值量就高於工業部門,農業產品的價值便會高於其社會生產價格。農產品按照價值出售,因高於社會生產價格而產生的超額利潤,便形成絕對地租。
(2)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權壟斷。由於農業中存在著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因而礙著其他部門的資本自由轉入農業部門,所以農業部門的剩餘價值不參加利潤的平均化過程。這樣,農產品就不能夠按照社會生產價格出售,而是按照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價值出售。於是,農產品價值高於生產價格的余額,或者說剩餘價值高於平均利潤的余額而形成的超額利潤,就有可能保留在農業部門,轉化為絕對地租,被土地所有者佔有。
(3)絕對地租的源泉。形成絕對地租的超額利潤,是農產品價值的一部分,它是來自農業工人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
Ⅶ 請論述極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原因和源泉有何異同
一、極差地租
1、極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
①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經營優等地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都能獲得超額利潤.這是因為農產品的市場價值是由經營劣等地的農業資本家決定的.
②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農業中可以長期穩定地獲得表現為級差地租的超額利潤.
2、極差地租的源泉
極差地租的源泉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二、絕對地租
1、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
①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同量資本在農業中可以推動更多的活勞動,在剩餘價值率相同的情況下,所創造的剩餘價值量就高於工業部門,農業產品的價值便會高於其社會生產價格.農產品按照價值出售,因高於社會生產價格而產生的超額利潤,便形成絕對地租.
②絕對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權壟斷.由於農業中存在著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因而礙著其他部門的資本自由轉入農業部門,所以農業部門的剩餘價值不參加利潤的平均化過程.這樣,農產品就不能夠按照社會生產價格出售,而是按照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價值出售.於是,農產品價值高於生產價格的余額,或者說剩餘價值高於平均利潤的余額而形成的超額利潤,就有可能保留在農業部門,轉化為絕對地租,被土地所有者佔有.
2、絕對地租的源泉
絕對地租的源泉.形成絕對地租的超額利潤,是農產品價值的一部分,它是來自農業工人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
Ⅷ 地租產生的條件和原因
地租是自然壟斷的結果
在可以被佔有的各種自然的要素中,土地是主要的要素。對於使用土地所付的報酬,叫做地租。
某種質量或位置的土地,如果其數量不少於需求,這樣的土地就不能產生地租
某一土地的地租由其收獲超過已耕作的最劣等土地的收獲的部分構成或者由超過在最不利情況下使用的資本的報酬的部分構成
http://www.iwep.org.cn/chinese/mingzhu/zzjjxyl/zzjjx33.html
絕對地租是農產品按照價值出售,價值超過社會生產價格以上的超額利潤;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權的壟斷;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資本主義地租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來源於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級差地租產生(1)條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別和同一塊土地上連續投資勞動生產率不同。(2)原因: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因為:第一,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得經營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都能獲得超額利潤。第二,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農業中獲得的超額利潤可以長期穩定地存在。(3)源泉:超額利潤。它是來自耕種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工人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它是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與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2、絕對地租產生(1)條件: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2)原因: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是農產品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有可能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使農產品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必須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3)源泉:超額利潤。它是農產品的價值高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http://qingyouxiaoyu.blogcn.com/
Ⅸ 絕對地租的形成條件
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
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同量資本在農業中可以推動更多的活勞動,在剩餘價值率相同的情況下,所創造的剩餘價值量就高於工業部門,農業產品的價值便會高於其社會生產價格.農產品按照價值出售,因高於社會生產價格而產生的超額利潤,便形成絕對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