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口譯的條件
Ⅰ 畢業後想做口譯,本科階段要做哪些准備
「畢業後想從事口譯工作,本科階段要做哪些准備?」很多同學問過我這個問題。所以這個貼只是針對未來想學口譯做口譯的同學,而不是針對所有本科階段的法語同學的。
我自己在本科階段並沒有準備做一輩子口譯,實際上那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只是課內學習跟著老師走,課外學習跟著感覺走。
所以我根據自己當年的哪些做法對後來的口譯工作有益和後來成為口譯老炮兒後「回頭看」本科時應該做些什麼准備兩方面梳理了一下:
一
學好法語
首先,依從老師,築牢基礎。我在讀本科時並沒有怎麼自主學習法語,按照每門法語課的老師的要求完成課業任務已經很繁重了。還要留出時間來學其它課程,公共課、二外、三外、計算機什麼的。
零起點的同學一、二年級的語言基礎一定要築牢學實,把課本上的課文、詞彙、語法點都要吃透記牢。
其次,我在低年級學法語時對口譯直接有益的一個做法就是朗讀,每天朗讀四十分鍾,最早是變位,後來是課文。應該是從一年級堅持到二年級,因為我記得朗讀到馬老師《法語》的第四冊。二年級以後就開始做兼職導遊了,說法語的機會暴增,就不怎麼朗讀了。
當年的朗讀幫助自己形成法語語感,形成講法語的肌肉記憶,到現在很多脫口而出的表達法都得益於當年的朗讀功夫。
二
學好中文
所有講如何做好翻譯的人都會強調學好中文。這里我想強調兩個方面:
1、雙語思維,快速反應。
從做好口譯的角度看,學好中文首先是建立雙語思維。我們在初學英語、法語時,老師都會要求建立「外語思維」,就是「用外語去思考」,不要總是想著中文怎麼說。
但是要想做口譯的話,就要既想著外文怎麼說,也想著中文怎麼說,而且重要的是建立中外文之間的等值互譯條件反射。
我從初一零起點學英語時把本子中間對折出一道線,左邊寫英文,右邊寫對應的中文,然後看著左邊說中文,看著右邊說英文,反復練習,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式的互譯。後來學法語也是這樣實踐的,直到現在。這種條件反射最早是詞彙層面,後來到了表達法、整句甚至整段的層面。這種練習後來發現對口譯幫助很大,節約了現場口譯的時間和精力。
2、專業譯員用得最多的中文是哪個領域的?
答案是中、外官方話語。然後才是每場會的主題所涉及的各領域各專業的話語。因為不管什麼主題的會議,前面都會有有政界人士出面做政治演講,後面才是專業討論和交流。在本科階段(實際上在人生各個階段都)不可能對所有領域和專業的中文加以學習,所以本科階段要想為日後做口譯做准備,就要先從官方話語入手。
一是多讀中法高級領導人的演講稿,外交部網站上會有國家領導人的一些演講的中法文文字稿。甭多了,本科高年級的學生把中法文對照的演講稿精讀十篇,你的翻譯水平就會上一個大台階兒。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公眾號和微博里經常分享中法領導人和大使的演講稿,並且掰開揉碎、萬紫千紅的分析,因為這是口譯員的通識和日常。
二是把政治課學好。把政治課當中文課學,這對未來做口譯時說出漂亮的中文也非常重要。
三是把所有的中文公共課和選修課都當中文課來學。我上本科時北外的公共課里有《大學語文》,介紹名家名篇和寫作的,現在不知還有沒有這門課。沒有的話就要自己讀一些名家名篇了。
四是養成讀報、聽新聞的習慣。讀報是提高中文水平、提高邏輯分析能力和擴大知識面的利器。別讀太深的和太淺的報。比如北京的《北京青年報》就深淺適中。如果說讀報的重要性在於思想層面的建設,那麼聽新聞對口譯工作本身就有直接的益處,聽多了很多話語就能出口成章。
五是可以積累一些古詩詞名句、諺語俗語、成語典故、名人名言、時代口號的法文譯法。這些內容雖然在口譯中並不經常出現,但是往往是一篇演講的點睛之筆,翻得漂亮很容易為譯員加分。
三
學好英語
這點不用多說了吧。
四
聽口譯經驗分享講座
看口譯經驗分享文章
我上本科時學校和系裡從來沒有組織過職業譯員的經驗分享講座,也沒有看過相關的文章,出去做口譯的老師在課上只會只言片語的提到一些經驗,非常不系統。所以畢業後自己摸索了很多年,也走過彎路。
現在的本科同學就有巨大的優勢了,公眾號、微博上分享口譯經驗的文章很多很多,這個十條規律,那個八項注意什麼的,還有純粹的口譯工作的記錄和感想,英語譯員寫的居多,我也寫過不少。此類文章包括下面說的專業譯員的講座提煉出來的精神、規律、實踐都是英法通用的。
聽專業譯員的經驗分享講座或者短期的課程本質上和看專業譯員的經驗分享文章並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問答環節可以和主講人面對面溝通,解決掉自己心中的一些個性化的小困惑。
想學口譯的同學們在本科階段看到這些文章、聽到這些講座,對了解口譯行業和譯員職業,學習口譯技術操作和各種套路,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從事口譯工作,以及解決自己的一些困惑和疑問,都會有很大幫助,聽多看多了可以達到無師自通的程度,至少可以少走彎路,不走彎路。
五
多聽專業譯員或老師們的口譯
這點是通過「回頭看」總結出來的。我讀本科時沒有條件去聽前輩譯員的口譯。現在的年輕人則有大量機會聽到專業譯員或自己的老師們做的口譯了,在網上、參加各種法語活動時、聽法語講座時、到各單位實習等等,都是機會。還有每年兩會期間外交部幾位譯員在記者會上的中英口譯。聽的時候就可以產生很多感性體會。對以後讀口譯專業快速理解老師們介紹的理論、思路、技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
參加口譯實踐
這點雖然排在最後,但卻是最高效的。聽別人口譯和自己親自上陣做口譯的學習沖擊效果有很大不同。參加口譯實踐的好處就是一下子就會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裡,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同時可以開始總結口譯工作的規律。這比前五點都有效,都直接。
舉個例子:我在本科就沒有正式做口譯的機會,但是我畢業第二天就到非洲給局長做口譯去了,第三天就見部長去了。第一次做口譯,馬上就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同時對口譯工作的方方面面就有直觀切膚的理解:
-一是外交上的禮貌用語和固定的辭令沒學扎實(實際上老師從來沒教過);
-二是一下子體會到了譯前准備的重要性。因為雖然一開始外交寒暄部分翻得很生澀,但是後來談到我們項目的正題就翻得還可以了,因為出國前已經把關於我們這個項目的兩國官方往來文件和歷史檔案都搞得門兒清了。
-三是筆記可以不記那麼多,甚至可以不記筆記。前提是對這個項目了如指掌。這個感性認識直接顛覆了我當年對翻譯筆記的認識,我當時和現在很多人一樣,都以為翻譯筆記要像速記那樣記得越全越好呢。
-四是心理上不用太慌張。因為我是這堆人里最年輕的,我有犯錯誤的權利,大家也很照顧我。
所以就這一、兩次的口譯實踐,馬上就能感知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繼續修煉、總結出做好口譯的一些規律、以及體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可見真刀真槍的實踐對正確認識口譯的幫助有多大。
七
盡可能擴大知識面
這點是老生常談了,無需多著筆墨了吧。
總結
如果未來想學口譯做口譯,本科階段除了完成好應該完成的課業外,可以
Ⅱ 想學同聲傳譯,去哪裡學怎麼學需要具備什麼要求、條件
同聲傳譯的門檻非常之高,人才相當的匱乏,想當「同傳」,一個字「難」。版
同傳工作現場
進入同權聲傳譯的門檻相當高,理想的狀況是接受正規的會議口譯培訓,打好良好的語言、技巧基礎,之後再通過實際的翻譯任務,積累經驗。
除了具備扎實的語言功底、成熟的會議經驗之外,進入同傳行業還需要有很強的求知慾望,由於職業的需要,譯員在做翻譯的同時也往往要與很多領域的知識打交道,因此有人稱「同傳是任何領域的半個專家」,掌握廣博的知識是做好同傳的重要前提。
課程
學位課:
(1)語言學 (2)政治 (3)西方經濟學
同聲傳譯
(4)二外(法/日) (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必修課:
(1)商務英語閱讀 (2)商務翻譯理論與實踐
(3)高級商務英語寫作 (4)朗誦及英漢公共演講
(5)英語時文閱讀與寫作 (6)分析性時文聽力(中英)
(7)口譯(I) (8)口譯(II)
(9)視譯 (10)國際會議口譯(中英)(11)英漢同聲傳譯
(12) 模擬訓練
對外經貿大學同聲傳譯在職研究生課程。
Ⅲ 口譯應該怎麼學呢
學口譯和學游泳很像。學游泳應該怎麼學?到游泳池去學,從淺水區慢慢游到深水區。膽子大的,可以直接到江河湖海里學,但是最好找個伴或請個救生員。假如一個人去大海里學游泳,那叫自殺。這種自殺行為才是學不會口譯的罪魁禍首。
學口譯,也要到游泳池去學,這個游泳池就是國家人事部口譯考證。膽子大的,也可以直接考證,考下了,你就可以做口譯,很多口譯員都是這樣自學成才的。膽子小的,可以報班,但要報個貨真價實的班並不容易,因為現在是山寨版時代,即使天子腳下也魚目混珠,難辨真偽。找一個閨蜜或好友一起學是很好的辦法,因為一個人走路很孤獨,尤其是碰到困難的時候,而口譯路上的困難比你想像的要多很多。
口譯是個技術活,涉及聽力理解,記憶力訓練,信息處理(筆記)和表達四個環節,這些環節從開始模仿到熟練運用,需要1000個磁帶小時,也就是讀研的訓練量。什麼是磁帶小時?就是聽一段錄音,自己口譯,再聽一段,再口譯,這個磁帶的長度就是磁帶小時。如果你上了貨真價實的班,你的老師會陪你走過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上百個磁帶小時,這是你的入門階段。這個入門階段教給的方法步驟,口譯感覺和對問題的處理,會讓你窺探口譯的原理,驅趕你對口譯無知而自然會有的恐懼感。
怎麼選擇呢?是從三級開始,還是二級開始?先學筆譯,還是先學口譯?從考證設置來說,三級針對本科生,特別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二級針對研究生,尤其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從職業需求來說,口譯筆譯是個整體。假如你將來想考研學口譯,你也要先過筆譯關,並在研一主要學習筆譯。所以,先學口譯,還是先學筆譯,應該是根據自己情況定的,揚長避短效果會好些。比如,詞彙量大的,閱讀優勢的,可以先學筆譯,這樣你的優勢或許能幫助你在翻譯班裡找到一些自信或成就感,這種自信或成就感會幫助你從筆譯考證順利過渡到口譯考證。聽說優勢的,可以從口譯開始學,找到感覺和自信後再逐步過渡到筆譯。
學口譯的最佳時間段是大三以前。不管你想考研學口譯,還是找口譯工作,還是出國留學學同傳,你都應該在大三的時候考證。然後根據考證的結果,選擇你的口譯之路。愛迪生說,成功=1%的靈感+
99%汗水,1%的靈感是決定性的。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口譯,關鍵是看你能否找到口譯的靈感。
Ⅳ 好的口譯人員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很多朋友也一直詢問我成為職業的會議口譯人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下面就用簡短的語言從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給大家介紹一下。本文僅以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口譯為例。根據本人的實際經驗和對眾多職業會議口譯員的觀察,我認為要想成為一名職業的國際會議口譯員,應該具備如下素質:1. 優秀的英語和漢語聽力、理解和表達能力。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口譯人員接觸的講英語的人可能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口音,所以聽力練習的時候要聽各個不同國家的人講的英語,而不只是電台電視台那種純正的英語。最好找一些會議現場的錄音來聽。就漢語來說,很多初學者誤認為自己已經學了幾十年的漢語,所以漢語能力沒有問題。但在口譯培訓班遇到的情況是,很多人理解了英語的意思,可是說出來的漢語卻沒法聽懂。還有一種情況是,很多人連中國發言人講話的意思也不能准確把握。所以,漢語的聽力、理解和表達能力也同樣重要。2. 出色的忍耐力和毅力。我在口譯培訓班遇到的情況是,很多學員沒聽多久就感覺不耐煩,覺得內容枯燥乏味,就不願意繼續聽下去。所以,很多人即便是有一定的天份,最終也不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職業會議口譯員。可以說,職業會議口譯員遇到的話題多數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你聽也聽不下去就沒法從事這項工作。所以,有志於從事職業口譯的人員應該至少具備連續4個小時的聽力-理解-翻譯-表述的能力,因為一般半天的會議就是3-4個小時。有時候會連著5天的會議,內容各不相同,如果半天都承受不了,5天就更不用說了。除了忍耐力之外,毅力也很重要。一般午飯之後,比較容易犯困,口譯員需要具有很大的毅力堅持下去,不能絲毫放鬆,稍微一放鬆,可能就錯過了發言人的講話。3. 良好的職業道德。從事國際會議口譯工作的人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主要包括:良好的時間觀念,應按照和客戶約定好的時間提前趕到會場,一般至少提前半個小時;為客戶保守秘密,因為口譯人員經常參與高層會談,所以有機會接觸到很多重要的機密信息,但口譯員應嚴格保守秘密,不能對任何外人提起,相關文件應小心存放;會議現場不亂作評價,發言人的風格千差萬別,有的人邏輯清晰,有的人邏輯混亂,廢話連篇,口譯員在經歷了眾多會議之後,聽到邏輯混亂的演講人容易發生不滿情緒,可能會在會議現場對演講人進行評論,我覺得口譯人員不應該在會場內對演講人做負面評價;負責任的態度,經常遇到一些剛入門的口譯學員自己都沒有把握就上場去做會,這對自己和客戶都不負責任,這個職業要求上了會場就不能出問題,如果自己對會議主題沒有把握,就不應該輕易去接受工作,否則既毀了自己的聲譽,也會給客戶帶來損失。4. 快速的學習能力。口譯員面臨的主題五花八門,有時候一周內可能涉足5個不同的領域,而且,現在很多客戶都不能預先提供資料,這就要求口譯員必須具有快速的學習能力,包括根據會議議程所做的准備工作和到會議現場後從周邊環境中進行學習。沒有快速學習的能力,恐怕很難勝任這個工作。5. 良好的身體素質。口譯是一項對腦力和體力都有著很高要求的工作,經常需要加班到深夜准備材料。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空難很好的勝任這項工作。還有,做口譯的人不能輕易感冒,如果感冒了,就容易咳嗽,這樣讓客戶聽到的聲音效果就不好。6. 合理的知識結構。過去認為口譯員應該是一個通才。現在的發展趨勢是,口譯員不僅要是通才,而且應該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才。現在的專業技術會議日益增多,經常看到口譯員有捉襟見肘的感覺。所以,我認為,如今的口譯員,不僅需要各個領域的知識都知曉一點,還應在一兩個領域具有深入豐富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滿足市場的需求。
Ⅳ 學口譯有什麼英語水平的要求
學習口譯基礎還是挺需要的,英專和非英專的同學呢,對口譯感興趣還是主要的。
Ⅵ 口譯到底要學什麼
口譯員的工作要在抄至少兩種語言之襲間進行轉化,因此必須具備過硬的雙語功底。譯員的雙語能力不僅指通曉基本語言知識,如語音語調、語法結構、詞彙語義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如何運用聽、說、讀、寫、譯等語言知識的技能。此外,譯員還應該了解各種文體或語體風格和語用功能,掌握一定數量的術語、委婉語、習語、略語、詩詞等的翻譯方法。
Ⅶ 想要學口譯都要具備什麼條件
1.扎實的語言基本功。 一名優秀的譯員應具備良好的英語修養和扎實的漢語基本功,掌握英漢兩種語言的特點和互譯規律,擁有快速、准確地遣詞造句的能力。譯員要有良好的語音基本功,掌握英漢兩種語言基礎,敏銳的聽力,超常的詞彙量,良好的語感,靈活的表達能力以及廣闊語言文化背景知識。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譯員的聽力理解能力他是口譯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一名譯員的綜合語言和知識水平的反映。在口譯過程中,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有六個:口音、語感、詞彙量、知識面、注意力以及音量與干擾。英語是世界性的大語種,口音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有些連英美人自己都聽不清楚。譯員不僅會接觸到標准規范的英語,也會接觸到非標准、非規范的英語;不但會聽到英、美口音,也會聽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國的口音;不但會聽到英語民族的口音,也會聽到非英語民族人的講話,如南亞人、東南亞人、非洲人、中東人、北歐人、南歐人、拉美人等。他們的英語都不同程度地帶著自己母語的烙印。要聽懂這五花八門的口音,譯員必須在平時就注意多聽一些英語的口音、方言及變體,注意總結其特點和規律,並學會邏輯推理和判斷講話的前因後果,正確判斷說話人所要傳達的信息,領會其意向、目的、態度,從而作出果斷、正確的選擇。 2.廣博的知識面。 譯員光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是遠遠不夠的。常常有譯員因缺乏主題知識或網路知識而出現「卡殼」的現象。譯員的接觸面很廣,接待的對象在職業、年齡、身份、階層、志趣、愛好、生活習慣、民族性格、社會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異,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遇到各種話題。因此,譯員必須掌握豐富全面的網路知識,例如專業常識、社會常識、法規政策常識、國際常識以及背景知識、國情地情、風土人情、名勝古跡、花草樹木、昆蟲動物等網路知識,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能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博古通今,並熟悉各行各業,努力做一個「雜家」或「萬事通」。鑒於口譯實際上是一種跨文化交際,譯員還應有較強的跨文化意識,使自己的翻譯地道明白,達到應有的溝通效果。 3.出眾的記憶力。 譯員需要有非凡的記憶力,這一點是由口譯工作的特點所決定的。首先,譯員在口譯過程中不可能有機會查閱詞典和工具書,或請教別人,因此,譯員必須記住大量的詞彙(包括專業詞彙)、成語、典故和縮略詞等。其次,譯員要把講話人所講的內容准確詳盡地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也必須有相當好的記憶力。口譯筆記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受時間的限制,譯員所記錄的內容只能是重點內容,至於怎樣把整個講話連貫地表達出來,則完全要靠譯員的記憶力。因此作為一名譯員,必須要有出眾的記憶力。
Ⅷ 學英語口譯譯專業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條件 認識的這個專業畢業的老師也就說什麼鍛煉左右腦長時間記憶 多看外刊之類的
Ⅸ 同聲傳譯是不是很難,學口譯有什麼門檻
口譯主要是聽力咯
Ⅹ 翻譯資格考試報考口譯有什麼條件 要求嗎
翻譯資格考試報考口譯的條件如下:
1、初級口譯或初級筆譯。
通過者雖未經職業翻譯訓練,但可承擔一般性會談的口譯工作或可承擔一般性材料的翻譯工作。考試對象為英語專業大專及本科二年級以上學生、非英語專業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者和其他具有同等水平的各類英語學習者(工作者)。
2、中級口譯或中級筆譯。
通過者有一定的職業翻譯訓練基礎,可以勝任多種場合的口譯工作,口譯質量較高;或基本勝任各種非專業性材料的翻譯工作,翻譯質量較高。考試對象為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或研究生和其他具有同等水平的各類英語學習者(工作者)。
3、高級口譯或高級筆譯。
通過者受過嚴格的職業翻譯訓練,有一定的口譯實踐,可以勝任各種場合的口譯或同聲傳譯工作,口譯質量高;或勝任各種文件的翻譯工作,翻譯質量高。考試對象為英語專業本科優秀畢業生或研究生和其他具有同等水平的、有一定翻譯實踐經驗的各類英語學習者(工作者)。
考試證書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和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頒發。各個類別和級別的證書都是獨立的,考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取考試類別和級別。
報考注意事項:
1. 注冊時上傳的電子照片務必真實,該照片將用於准考證、考場座次表、證書、證書查詢認證系統,一經上傳不得修改。
2. 在線核驗原則上需24小時,考生須在報名前預留充足時間、提前完成用戶注冊和學歷學位信息補充,以免錯過報名。
3. 在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中有違紀違規行為被記入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誠信檔案庫且在記錄期內的報考人員,不適用告知承諾制報考,須在9月18日前向報名所在地人事考試機構現場提交證明材料(附件3),核查無誤後,方可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