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的必備條件

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的必備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2-07 23:42:19

Ⅰ 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要點是

所有的心理問題發展到嚴重程度,要考慮是不是精神上面有問題。假如心理問題嚴重到一定程度就產生精神問題,那麼嚴重的心理問題和精神科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應該到精神科去解決,主要看大腦的組織結構到底是不是有了問題。嚴重的心理問題,當然可以到心理科去看,心理科常用的葯物來進行治療。但是不管怎樣,既然是心理問題,就應該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心理問題三個問題,一、心理問題,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找心理醫生疏導,或者接受心理科的普及教育。第二、心理障礙的問題,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疏導,不吃葯也可以。第三、重度的心理問題,應該找心理醫生用葯物和心理疏導同時進行治療,有時出現了精神症狀還要找精神科醫生去看。
嚴重心理問題是由相對強烈的現實因素激發,初始情緒反應強烈、持續時間較長、內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
嚴重心理問題,有時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心理沖突時常形的,持續時間限在半年之內。臨床上,社會功能破壞程度,也可以作為參考因素予以考慮,如果出現「嚴重心理問題」後的一年之內,求助者在社會功能方面出現嚴重缺損,那麼,應作為可疑神經症或其他精神障礙對待
1、引起嚴重心理問題的原因,是較為強烈的、對個體威脅較大的現實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礙,求助者分別體驗著不同的痛苦情緒(如悔恨、冤屈、失落、惱怒、悲哀等)
2、從產生痛苦情緒開始,痛苦情緒間斷或不間斷地持續在兩個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強度越大,反應越強烈。多數情況下,會短暫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後來的持續時間里,痛苦可以逐漸減弱,但是,單純地依靠「自然發展」或「非專業性的干預」

Ⅱ 心理診斷的嚴重心理問題

(一)分析求助者是否經歷過較強烈的現實性的刺激。
(二)分析求助者的內心沖突是否屬於道德性質或現實意義,是否有求治的願望。
(三)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響。
(四)分析求助者問題是否有器質性的病變作基礎。
(五)綜合以上分析、排查,與神經衰弱、神經症或其他精神病鑒別。 (一)健康心理咨詢的心理診斷,力求與典型的神經衰弱。神經症相鑒別。
(二)心理沖突的性質,對鑒別診斷有重要意義。
(三)通常情況下,對青年人來說,關繫到個人發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屬於高強度刺激。
嚴重心理問題的特點
1、較強烈的現實性的刺激
2、內心沖突是屬於道德性質
3、反應持續時間較長(2月—半年)
4、反應泛化
5、社會功能部分受損
6、有時伴有人格的改變
7、自身難以克服。
8、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作基礎
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的區別
一般心理問題:
病程連續一個月,間斷2個月,問題未泛化,情緒反映不強烈,是現實性沖突引起,社會功能完整。
嚴重心理問題:
病程連續3個月,間斷半年,問題出現泛化,情緒反映強烈,社會功能部分受損
神經症性的心理問題
概念:神經症的早期,或接近神經症。 (1)一般發生了比較嚴重的生活事件;
(2)症狀充分泛化;
(3)精神症狀比較嚴重;
(4)個人難以理智控制;
(5)痛苦程度重;
(6)社會功能損害嚴重。
一般問題 嚴重問題 神經症性問題
刺激 明確(現實) 強烈(現實) 變形沖突
持續時間 1-2月 2-6月 短或長
是否泛化 無 泛化 有或無
人格缺陷 常無 常有 常無
自知力 有 有 有 與精神病相鑒別:
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精神病的特點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統一,自知力喪失,一般也不主動就醫,常常表現出幻覺,妄想,邏輯思維紊亂及行為異常等。
而對於知情意協調、一致、有自知力,主動求治,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與抑鬱性神經症相鑒別:
抑鬱性神經症多表現為情緒低落、精力減退、消極悲觀,有自殺企圖和自殺行為。
對於雖然出現抑鬱症狀,但抑鬱的程度不嚴重,潛意識有自殺意象,意識層面害怕自殺。可以排除抑鬱性神經症。
與恐怖性神經症相鑒別:
恐怖性神經症的特點是害怕與處境不相稱,對所怕處境迴避。
對於恐怖是害怕自己會得精神病,害怕自己會自殺,是應該恐怖的內容,且有明確的自知力,有強烈的求助願望,故可排除恐怖性神經症
與一般心理問題相鑒別:
一般心理問題是近期發生的,內容未泛化,反應強度不太強烈的情緒問題。
那些對現實刺激反映強烈,內容已泛化,飲食、睡眠以及學習和交往均受到影響,而且自身難於克服。故可排除一般性心理問題。
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症性心理問題的區分
分類 心理活動的性質 心理沖突的性質 問題持續時間
一般心理問題 正常 不健康狀態 常型沖突 較短一個月內
嚴重心理問題 正常 不健康狀態 常型沖突 較長二個月內
神經症性心理問題 正常 不健康狀態 開始變形 較長三個月內
(可疑神經症)
神經症 異常 非精神病性障礙 變形沖突 很長三個月以上 一般心理問題 尚未泛化
嚴重心理問題 已經泛化
(類似、相關的刺激也能引起症狀反應)
神經症性心理問題 泛化嚴重
(可疑神經症) (無關、不類似的刺激開始引起症狀反應)
神經症 完全泛化
(無關、不類似的刺激持續引起症狀反應) 一般心理問題 基本未影響社會功能
嚴重心理問題 已導致社會功能輕度受損
神經症性心理問題 已導致社會功能中度受損
(可疑神經症)
神經症 已導致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Ⅲ 請問此案例應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還是嚴重心理問題,依據是什麼,是否需要做心理測試,如需要應選擇做哪種

表現為一般心理問題,但是問題的根源是女生性格和家庭教育方式所致。

Ⅳ 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要點有哪些

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
1、 求助者經歷過較強烈的現實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沖突專是
屬於現實意義有明顯屬的道德性質求助者體驗到痛苦情緒如悔
恨、失落、惱怒、悲哀等
2、 痛苦的情緒體驗持續時間在2個月以上半年以下。
3、 對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難以解脫。
4、 痛苦情緒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
5、 多次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

Ⅳ 我認為自己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怎樣判斷

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是不同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解決內,心理疾病就必須通過治容療來解決。診斷一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需要專業人士使用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測量工具獲得足夠的數據再進行分析最終才能做出診斷。你可以到所在省/市的精神衛生中心去掛號看診。

Ⅵ 一般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時間是兩個月以內,心理沖突的常形,不影響正常的社會功能,主客觀一致,知情意協調,人格基本完善。

Ⅶ 心理健康診斷標准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是:①身體、智力以及情感十分調和;②適應環境;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中能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條標准: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並能恰當地評價自己的能力;③能與周圍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④生活的理想切合實際;⑤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⑥善於從經驗中學習;⑦能保持適當和良好的人際關系;⑧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⑨能在不違背團體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個性;⑩能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適度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台灣學者王沂釗歷經多年的研究,認識到唯有健康的心理,才會有健康的生活習慣與身體的健康,能在社會上保持較高的效能,而提出以下六項衡量個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准則:①要有工作而且樂於工作(這是人性最高的心理需求,和快樂的來源);②要有朋友而且樂於與他人交往(透過與人分享心情,體會愛的幸福感,能夠穩定情緒)③要適當的了解自己並且悅納自己;④能客觀地評估他人與認可他人;⑤能與現實環境維持良好的接觸;⑥經常保持滿意的心情。
台灣學者黃堅厚在1982年提出了衡量心理健康的四條標准:樂於工作,能在工作中發揮智慧和能力,以獲取成就和滿足;②樂於與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與人相處時正面態度多於反面態度;③對自己有適當的了解和悅納的態度;④能與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並能運用有效的方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以上關於心理健康的概念與標準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其實,心理健康是一個相對概念,從不健康到健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正常與異常是相對的,不象生理健康那樣具有精確的、易於度量的指標。人的心理健康可以從相對不健康變得健康,也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是固定不變的。心理健康的標准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動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慾,並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解決問題,獲得成就。
2、了解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能對自己的優缺點作恰當的評價,不苛求自己,生活的目標和理想切合實際,對自己基本感到滿意,很少自責、自怨、自卑、自我否定,心理相對平衡。
3、能協調、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情緒狀態總是占優勢的,雖然也免不了因挫折和不幸產生悲、憂、愁、怒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不會長期處於消極情緒狀態中,善於適度地表達、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社會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縮畏懼,爭取在社會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心境積極樂觀。
4、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樂意與人交往,與人為善,對他人充滿理解、同情、尊重、關心和幫助,有良好而穩定的人際關系,並能在其中分享快樂,分擔痛苦,社會支持系統強而有力。
5、獨立、自主、有責任心。對周圍的人與事均有獨立自主的見解,不盲從,熱愛並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學習、事業,有強烈的責任心,並能在負責的工作中體驗生活的充實和自己存在的價值。
6、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能正確地認識環境和處理個人與環境的關系,能保持與環境的良好接觸,善於將自己融入到不同的環境中,是自己的心理需要與社會協調統一,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Ⅷ 心理問題的診斷標准

2周內是一般心理問題,2個月內是嚴重心理問題,超過6個月是神經症。

Ⅸ 有個案例 被診斷為是一般心理問題,如何給他一些建議呢

可以嘗試用合來理情緒療法。1.通過談源話技巧讓他意識到是自己認知模式中的不合理因素導致了不良情緒反應;用合理的認知取代原有不合理的成分,情緒強度自然會緩解或改變。2.幫助他自己找到不合理的認知:成績必須好,業績必須出色,領導必須要贊賞我,不能批評我;一次工作失誤就意味著整個努力和業績都無效,領導的一次批評就意味著他再也不欣賞我接受我了;我的這次工作的失誤意味著我整個工作歷程和人生歷程都失去了希望了。等等。我不一一列舉。3,通過辯論幫助和啟發他逐一找到合理的認知取代原有的不合理認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