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

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

發布時間: 2021-02-08 11:43:38

Ⅰ 簡述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是什麼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第I部類的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之和,必須等於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即I(V+M)=IIC。由此基本實現條件可引申出另兩個實現條件:I(C+V+M)=IC+IIC,II(C+V+M)=I(V+M)+II(V+M)。

Ⅱ 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1、第一部類原有可變資本的價值、追加的可變資本價值與本部類資本家用於個人消費的剩餘價值三者之和,必須等於第二部類原有的不變資本價值與追加的不變資本價值之和。用公式表示為:Ⅰ(v + Δv + m/x) = Ⅱ(c + Δc)。

2、第一部類全部產品的價值必須等於兩大部類原有不變資本價值和追加的不變資本價值之和。用公式表示為:Ⅰ(c + v + m)=Ⅰ(c + Δc)+ Ⅱ(c + Δc)。

3、第二部類全部產品的價值必須等於兩大部類原有的可變資本價值、追加的可變資本價值,以及資本家用於個人消費的剩餘價值之和。用公式表示為:Ⅱ(c + v + m)=Ⅰ(v +Δv + m/x)+ Ⅱ(v +Δv + m/x)。

在這三個實現條件中,第一個條件是基本條件,第二條件和第三個條件則是由第一個條件派生而來的。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三個實現條件共同表明了保持兩大部類適當比例關系的重要性。

(2)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擴展閱讀:

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剩餘產品或剩餘價值全部用於非生產性消費。簡單再生產是擴大再生產的基礎和出發點,是擴大再生產的現實因素。沒有簡單再生產,也就談不上擴大再生產,只有在原有的生產規模得到保證的基礎上,才談得上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因此,在安排擴大再生產所需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時,必須首先保證簡單再生產對這些資源的需要,以利於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Ⅲ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是什麼

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兩大部類的產品是通過三個方面的交換實現的:首先是第1部類內部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交換,實現了第I部類內部在生產資料(不變資本)上消耗的補償;其次是第Ⅱ部類內部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交換,實現了第Ⅱ部類內部資本家和工人對消費資料的需求;第三是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實現第1部類內部資本家和工人對消費資料的需求,實現第Ⅱ部類在生產資料(不變資本)上消耗的補償。經過上述三個方面的交換,社會總產品的各個部分在價值上得到補償,在實物上得到替換,從而下一年的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就可以正常進行。上述交換過程表明,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應具備的基本實現條件是:第1部類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餘價值之和必須等於第Ⅱ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即I(v+m)=Ⅱc。這個條件反映兩大部類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即兩大部類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從這個基本實現條件可以引申出另兩個實現條件:其一是I(c+v+m)=Ic+Ⅱc。這個條件反映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供給和社會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的內在聯系。其二是Ⅱ(c+v+m)=I(v十m)+Ⅱ(v+m)。這個條件反映整個社會的消費資料的供給和社會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上三個條件,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客觀要求的比例關系。這些客觀要求的比例關系遭到破壞,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就不能順利進行。

參考:中國經濟知識網 http://yl.xjkunlun.cn/ncsyzs/jjzs/2014/4254858.htm

Ⅳ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和實現條件是什麼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過程,即實現兩大部類的總產品的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過程是通過三方面交換而實現的。

首先是第一部類內部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交換;其次是第二部類內部各部門各企業之間的交換;第三是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之和,必須等於第二部類不變資本價值。用公式表示是: I(v+m)=IIc。

第二個條件是:第一部類所生產的全部生產資料價值,必須等於兩大部類所消耗掉的不變資本的價值總和。用公式表示是: I(c+v+m)= Ic+IIc。

第三個條件是:第二部類所生產的全部生活資料的價值,必須等於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的總和。用公式表示為: II (c+v+m)= I(v+m)+ II (v+m)。

(4)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擴展閱讀: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現實意義:

通過對資本主義再生產理論的系統闡述以及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於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研究成果來看,馬克思再生產理論包含了許多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再生產的一般規律,也對於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具有指導意義。

1、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與貨幣作用:

貨幣資本積累是市場經濟再生產的起點這一規律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再生產的起點是先完成貨幣資本積累,然後運用這些資本去購買相應的經濟資源,使之變成生產要素,進而組織生產。

正因為如此,改革開放初期至2007年底,資金問題仍然是全國各個地區以及各個部門發展經濟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是貨幣資本積累是市場經濟形態下再生產的起點這一規律在發揮作用。

2、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與積累、消費的比例問題

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包含了結構均衡和總量均衡的分析,在社會再生產條件下,市場經濟中的各個經濟部門都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因此必須按照比例協調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社會資本再生產

Ⅳ 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

C.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第I部類的可變資本與剩餘價值之和,必須等於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即I(V+M)=IIC.

Ⅵ 社會簡單和擴大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

社會簡單和擴大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
政治經濟學書上寫的社會簡單再生專產實現條件為:I(v+m)=IIc
社會擴大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為:Iv+Δv+(m/x)=II(c+Δc)
這兩個公式的含義是1、要保證社會簡單再生產的實現,第一部類(生產資料生產)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和必須等於第二部類(消費資料生產)的不變資本,也就是說消費資料生產部門生產出來的商品要能夠滿足第一部類生產者的基本需要;2、要保證擴大再生產的實現,第二部類生產的不變資本包括追加部分要滿足第一部類生產者包括多僱傭的人的基本需要。

Ⅶ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包括( )

社會資本簡單復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包制括: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重點在於理解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經濟學含義,不能只記形式。Ⅰ(v+m)=Ⅱc是基本條件;Ⅱ(c+v+m)=Ⅰ(v+m)+Ⅱ(v+m)和Ⅰ(c+v+m)=Ⅰc+Ⅱc是推導出的條件。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