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生進副高的條件
㈠ 鄉鎮衛生院護理進副高職稱所需條件
副高申報條件
1、獲得博士學位後,受聘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滿2年。
2、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畢業後,受聘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滿5年。
3、大學普通班畢業後,受聘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滿5年。
4、大學專科畢業後取得本科以上學歷(專業一致或相近專業),受聘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滿7年。
5、1970年底以前大專畢業,受聘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滿5年。
6、1984年底以前大專畢業,受聘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滿7年。
(1)基層醫生進副高的條件擴展閱讀:
患病護理
(1)搞好老人的自身衛生。
(2)經常幫助老人洗澡,並防止滑倒。
(3)注意口腔衛生,每天要刷牙或漱口。
(4)照顧好老人的大小便,注意清潔,並防止便秘及尿瀦留。
(5)幫助卧床病人按時更換體位,防止褥瘡發生,保持血液循環和肺部呼吸通暢。
(6)經常活動各部位關節,按摩各組肌肉,以防僵直或肌力衰退。
(7)保持居室溫度適宜,避免穿堂風。
(8)做好合理的營養搭配,飲食避免過冷過熱、過飽,一日以四餐為好。
(9)注意精神護理,經常和老人聊天,使老人精神愉快、生活充實。
卧床護理
1.床單位的設置
卧床病人的床單位設置應盡量考慮病人的方便、舒適、安全等條件,床的寬度,視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習慣等而定,通常較一般用床寬10~30cm,床旁應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鏡、手錶、收音機、梳子、小鏡子、痰杯等)之處。
2.基礎護理
(1)晨間護理:可促使病人血液循環和保持口腔衛生,使病人感到清潔舒適,有利於預防並發症;能通過觀察疾病的進展情況,為診斷、治療和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內容包括:口腔、臉、手、足、皮膚、床單位的清潔,以及頭發梳理(男病人剃須)和按摩受壓處。
(2)晚間護理:可使病人舒適、清潔,促進睡眠。在晚飯後為病人作一次晚間護理。內容包括:除重復晨間護理內容外,給病人擦背與臀部、用熱水泡腳;女病人沖洗會陰、剪指(趾)甲(修剪指甲形狀應與指尖相同,足趾應平剪,剪後應用控刀磨平)、整理床鋪.注意保暖。
(3)協助病人進餐:先排尿、洗凈雙手,用棉被或大枕頭托注病人腰部,雙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協助病人進餐,餐後洗手並整理用物。對於不能取坐位進餐者,可採用側卧位進食方法。
㈡ 主治醫師晉升副高的條件
每個省的要求都不太一樣,總結來看,論文是必須的,省級課題或者專利內二選一。年限跟容學歷有關系,要求是取得主治醫師後的年限。再就是計算機,英語的考核,還有筆試,筆試考試類似於主治的考試,最後是評審了,名額有一定的限制。公立醫院給的名額比民營醫院葯多一些。如果是在私立醫院工作,也有直出的衛生系統的副高
㈢ 醫生晉升高級職稱需要哪些條件
一、申報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醫德和敬業精神,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二、有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任務的專業,申報人應當按有關規定完成下基層工作任務。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報:醫療事故責任者3年內;醫療差錯責任者1年內;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四、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學歷和資歷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6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二)副主任醫師
1、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4、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2年。
5、臨床醫學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出博士後流動站前。
(三)主任醫師
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四)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經考核合格,可認定主治醫師任職資格:
1、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3年。
2、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五)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申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任職資格不受上述學歷和任職年限的限制。
1、獲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主要完成人。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及以上獎的主要完成人。
五、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外語能力的要求:
1、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要掌握一門外語,並能通過臨床醫學專業外語職稱等級考試,取得相應級別的合格證書。
2、長期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人員,外語的要求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當放寬。
拓展資料
《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是為發展我國醫葯衛生事業,充分調動衛生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衛生技術人員提高技術水平、學術水平和履行相應職責的能力,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以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根據中央和國務院關於改革職稱評定,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的文件精神制訂。由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於1986年3月15日轉發並實施。
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關於轉發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和《實施意見》的通知
職改字〔1986〕第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總政治部,各人民團體,衛生部:
經研究,同意衛生部《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和《關於〈衛生技術人員職務試行條例〉的實施意見》。現發給你們,請遵照試行,並結合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試行中有何修改意見,望告衛生部,以便制定《衛生技術人員職務條例》等文件,經中央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後,報國務院正式發布執行。
㈣ 醫師進副高職稱的條件
申報條件
第六條申報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醫德和敬業精神,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第七條有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任務的專業,申報人應當按有關規定完成下基層工作任務。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報:醫療事故責任者3年內;醫療差錯責任者1年內;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第九條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學歷和資歷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6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二)副主任醫師
1.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4.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2年。
5.臨床醫學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出博士後流動站前。
(三)主任醫師
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四)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經考核合格,可認定主治醫師任職資格:
1.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3年。
2.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五)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申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任職資格不受上述學歷和任職年限的限制。
1.獲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主要完成人。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及以上獎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條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外語能力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要掌握一門外語,並能通過臨床醫學專業外語職稱等級考試,取得相應級別的合格證書。
(二)長期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人員,外語的要求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當放寬。
㈤ 醫師副高職稱報考條件
申報條件
第六條申報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醫德和敬業精神,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第七條有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任務的專業,申報人應當按有關規定完成下基層工作任務。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報:醫療事故責任者3年內;醫療差錯責任者1年內;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第九條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學歷和資歷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6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二)副主任醫師
1.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4.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2年。
5.臨床醫學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出博士後流動站前。
(三)主任醫師
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四)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經考核合格,可認定主治醫師任職資格:
1.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3年。
2.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五)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申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任職資格不受上述學歷和任職年限的限制。
1.獲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主要完成人。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及以上獎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條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外語能力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要掌握一門外語,並能通過臨床醫學專業外語職稱等級考試,取得相應級別的合格證書。
(二)長期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人員,外語的要求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當放寬。
㈥ 由主治進到副高需要什麼條件
副高也就是副主任醫師,年限和畢業學歷也有關的,參考如下規定:
申報人應當符合版下列學歷和資歷的權要求。
(一)主治醫師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6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㈦ 基層衛生人員報考護理副高級職稱條件
、 九品論文,專業的論文發表。
申報條件(一)學歷和資歷要求。1、申報主任醫(葯、護、技)師資格者應具備相應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及以上學位,取得相應副主任醫(葯、護、技)師資格,並被聘用副高級職務5年以上。2、申報副主任醫(葯、護、技)師資格者,其學歷和資歷條件按以下情況分別對待:(1)具備相應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被聘用中級職務7年以上,其中:屬市級及其以上醫療衛生機構的預防醫學、衛生技術、葯學(包括西葯和中葯)、護理專業的技術人員,可申報相應專業的任職資格;屬縣級及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的臨床醫學(包括西醫和中醫)、預防醫學、衛生技術、葯學(包括西葯和中葯)、護理專業的技術人員,可申報相應專業的任職資格。(2)具備相應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被聘用中級職務5年以上。(3)具備相應專業碩士學位,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被聘用中級職務4年以上;具備相應專業博士學位,取得相應中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被聘用中級職務2年以上;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出博士後流動站前。3、申報全科醫學專業副主任醫師任職資格的,除須具備申報副主任醫師資格所應具備的學歷和資歷條件外,還須同時具備以下申報條件:(1)在城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縣級以下(不含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工作須滿3年;(2)已獲得的中級任職資格必須是臨床醫學(包括西醫和中醫)專業;(3)已獲得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合格證(已獲得全科醫學中級資格的不須提供此證)。(二)專業理論成績要求。申報者須達到當年專業理論考試成績申報合格分數線才能申報。申報合格分數線由省職改辦根據當年評審要求劃定。(三)執業資格准入要求。申報醫師類高級任職資格者,必須具備執業醫師資格並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申報專業的類別應與醫師執業資格類別(臨床、公共衛生、口腔、中醫)相一致。從事醫技(放射、超聲、檢驗、心電、腦電、病理、康復、核醫學等)專業的,如果申報的是醫師類任職資格,必須具備執業醫師資格並經注冊取得《醫師執業證書》。只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不能申報醫師類高級職稱。申報護理類高級任職資格者,必須具備護士執業資格並經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四)論文要求。1、申報副、正高級任職資格人員,根據其工作單位級別不同,須按下表要求分別提交任現職以來的論文。論文要求工作單位副 高正高市級及其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的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的論文2篇。提供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的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的論文至少3篇。縣及縣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2篇,其中必須有1篇是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的專業期刊上公開發表的論文,另外1篇可以是在省或省級以上學術會議上宣讀的論文,也可以是專業工作研究文章或市級以上科研成果應用分析文章。提交的公開發表的論文必須是發表在國內外醫葯衛生類或相關專業正式期刊上的論文。國內正式期刊為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並可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http://www.gapp.gov.cn/)上查詢到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期刊。省衛生廳職改辦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國內正式期刊目錄,編輯了我省認可的國內醫葯衛生類正式期刊目錄共1147種(目錄編輯截止時間為凡發表在此目錄以外的國內期刊上的論文,在評審時不予認可。論文若發表在國外刊物上,刊物是否為正式期刊,由專家組鑒定。縣級及縣以下醫療衛生單位提交的「宣讀的論文」和「工作研究文章或科研成果分析文章」應分別達到以下要求。(1)宣讀的論文應是在省級專業學術會上宣讀,字數不少於1500字的未公開發表論文。申報者須提供《論文宣讀證書》原件和學術會議論文集(包含所宣讀的論文原文),以證實其論文宣讀情況。(2)工作研究文章或科研成果分析文章是申報者本人的科研成果或運用、推廣他人科研成果的報告(不是年度業務工作總結)。字數在3000字以上。工作研究文章或科研成果分析文章須在單位宣讀並提供《工作研究文章或科研成果分析文章內容概括及宣讀情況表》(見附件1),宣讀情況表上要有單位負責人對宣讀論文的評價意見,並有單位蓋章和兩名負責人簽字。2、申報人員必須指定一篇論文作為論文代表作(在所刊登的期刊封面上標明)。論文代表作必須復印一式兩份,並貼上填寫好的「論文代表作封面」(見附件2)。復印論文代表作時,必須隱去論文作者單位及姓名等個人信息(包括英文信息)。3、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不能作為申報高級職稱的論文。4、提交的論文內容必須與所申報的專業一致。(五)下基層服務要求。在城市(市、州人民政府所在地)二級以上醫療衛生單位申報副主任醫師任職資格的臨床醫學(包含西醫和中醫)醫務人員,任現職以來至申報前必須到縣或鄉鎮(社區)醫療衛生單位連續服務6個月以上,並考核合格。申報人員須報送《城市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到農村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定期服務工作考核手冊》或《衛生技術人員下基層(縣、鄉)醫院服務登記表》(見附件3)。凡未完成下基層服務任務的,不能申報。個人弄虛作假者,取消其3年申報資格;單位工作人員幫助作假者,除追究申報者責任外,還要追究工作人員相關責任;單位有組織弄虛作假的,除追究分管領導和具體責任人相關責任外,評審機構停止受理該單位申報材料一年。(六)外語(醫古文)和計算機能力要求。1、外語(醫古文)水平要求。申報者須提供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成績通知書(衛生類或綜合類),申報正高者須提供A級成績,申報副高者須提供B級或A級成績;申報中醫、中葯、民族醫葯、中西醫結合類的人員可提供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成績或醫古文考試成績。有關外語(醫古文)免試、降分、放寬成績的條件詳見湘人發〔2007〕56號文件。符合條件的須提供相關證明材料。2、計算機能力要求。根據省人事廳《關於參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規定,凡申報高級(含正高、副高)職稱的須獲得3個科目(模塊)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證。原取得省人事廳頒發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考核中級合格證,認可為一個科目(模塊)。有關計算機應用能力免考條件詳見湘人發〔2003〕39號文件,符合免試條件的,須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七)繼續教育學分要求。根據《湖南省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辦法(試行)》(湘衛科教〔2001〕6號)規定,申報人員應提供《湖南省專業技術職務繼續教育登記證書》(衛生類)和繼續醫學教育學分證書,達到規定學分才能申報。(八)破格申報條件。學歷或資歷不符合正常申報條件,要求破格申報者,除須具備一般申報條件外,還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任現職以來的年度考核結論均為「合格」等次以上,且有一年為「優秀」等次;2、任現職時間應達三年以上;3、應具備突出的工作業績和學術成果。具體要求見《破格申報衛生系列高級任職資格參評條件》(附件4)。各地人事、衛生行政部門對破格申報要從嚴審核把關。(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報:1、發生醫療事故負主要或完全責任者未滿3年的;2、受行政處分且仍在處分期內的;3、考試違紀處分決定中明確規定不得申報的人員。二、專業理論考試凡准備申報衛生系列高級任職資格的人員都須先參加衛生系列高級專業理論考試。(一)報考條件。按規定需要下基層服務的醫務人員須完成下基層服務任務後才能報考。(二)專業設置。衛生系列高級專業理論考試共設70個專業(見附件5),報考未列入以上設置專業的可報考相近的專業。(三)報考程序。1、符合報考條件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執業證書(報考臨床、護理專業人員提供)、學歷證書、現有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證書、單位聘書(或聘用合同)原件和填寫好的《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專業理論考試報名表》(見附件6)及近期白底免冠正面一寸照片3張(1張貼在報名表上,另2張貼在報名表上方空白處備用)到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託管單位)報名;2、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託管部門)要對報考人員的報考資格進行認真審核,對符合報考條件人員的《考試報名表》加蓋單位人事部門(或檔案託管部門)公章後於5月7日上報縣(市)衛生局人事(職改)部門;3、縣(市)衛生局人事(職改)部門對報名人員資格進行核實,並匯總報名信息。在合格人員《考試報名表》上簽署意見、蓋章,填寫《衛生系列高級任職資格專業理論考試報名匯總表》(見附件7)並蓋章,於5月11日前上報市(州)衛生局人事(職改)部門;4、市(州)衛生局人事(職改)部門對報名信息進行核實、審查,在合格人員《考試報名表》簽署意見並蓋章,填寫《衛生系列高級任職資格專業理論考試報名匯總表》並蓋章,將上述《報名表》、《報名匯總表》(含電子表格信息)於5月14日前上報省衛生廳職改辦。5、省直、廳直單位報考信息(匯總表須提供電子表格信息)於5月10日前直接報省衛生廳職改辦。(四)考試時間、地點。衛生高級職稱專業理論考試擬定於7月11日上午8:00—11:00進行(如無變故不再另行通知);考試地點在長沙市(詳細地址見准考證)。(五)准考證領取。准考證由省衛生廳職改辦統一製作,由各市州衛生局列印和發放,報考人員於7月5日至9日到市(州)衛生局領取准考證(省直、廳直單位直接到省衛生廳職改辦領取)。(六)考試成績合格線及有效期。省衛生廳職改辦將於7月底公布考試成績,達到申報合格線者方能申報。考試合格成績當年有效,取消既往考試合格成績二年有效的規定。三、申報材料要求(一)申報材料項目。1、《參評資格審查材料》(包含的目錄見附件8,須按規定的順序裝訂成一冊,目錄須裝訂在首頁);2、《任職資格評審材料》(包含的目錄及相關表格見附件9,須按規定的順序裝訂成一冊,目錄須裝訂在首頁);3、《參評人員資格審查意見表》一份;4、《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評審表》一式兩份;5、申報臨床醫學(含中醫)專業的人員報送反映本人業務水平的臨床原始病歷5份(近5年的,每年一份);申報非臨床專業的人員報送任職以來反映本人解決復雜疑難問題能力和水平的實例報告5份(需附證明實例真實性的相關原始資料)。
㈧ 主治醫師升副高職稱要哪些條件越詳細越好!
滿足以下條件哦。
第六條申報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醫德和敬業精神,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
第七條有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任務的專業,申報人應當按有關規定完成下基層工作任務。
第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報:醫療事故責任者3年內;醫療差錯責任者1年內;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第九條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學歷和資歷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6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二)副主任醫師
1.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7年。
2.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4年。
4.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2年。
5.臨床醫學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出博士後流動站前。
(三)主任醫師
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不少於5年。
(四)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經考核合格,可認定主治醫師任職資格:
1.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3年。
2.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五)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申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任職資格不受上述學歷和任職年限的限制。
1.獲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主要完成人。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及以上獎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條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外語能力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要掌握一門外語,並能通過臨床醫學專業外語職稱等級考試,取得相應級別的合格證書。
(二)長期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人員,外語的要求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當放寬。
㈨ 醫生副高職稱需要條件
醫學副高級職稱申報條件為:
1、具有碩士學位,擔任年以上主治醫師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碩士學位,擔任主治醫師6年以上;大學本科畢業,擔任7年以上主治醫師職務.
2、具有本專業較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並應用於實際工作。
3、工作成績突出,具有較豐富的臨床和技術工作經驗,能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具有指導和組織本專業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導和培養中,初級衛生技術人員的能力.
4、取得副主任醫(葯,護,技)師任職資格。
副主任醫師是醫生職稱的一種,職位居主任醫師之下主治醫師之上,為副高級職稱。
(9)基層醫生進副高的條件擴展閱讀:
醫學副高級(副主任醫師)報名條件:
1、獲得博士學位後,2007年底以前受聘中級技術職務(滿2年)。
2、2004年7月底前取得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後,2004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5年)。
3、大學普通班畢業後,2004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5年)。
4、大學專科畢業後,2009年7月底以前取得本科以上學歷(專業一致或相近專業),2002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7年)。
5、1970年底以前大專畢業,2004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5年)。
6、1984年底以前大專畢業,2002年底以前受聘中級職務(滿7年)。
㈩ 2016年社區基層醫進升副高級職稱報考條件
2016年晉升正副高級職稱的條件是什麼
來源: 人事考試資訊網 發布:2015-09-28
1、晉回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在任答職期內至少有2篇均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的具有學術意義的論著性論文。
2、晉升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三級醫療衛生單位(含三甲、三乙)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在省級及以上科技類期刊發表論文2篇,限前2名作者,其中至少1篇作為第1作者發表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字數1500字以上;②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項。③完成科研項目(指主持完成省級科研項目一項,為第一完成人,並通過有關部門鑒定或評審;或主持完成市級科研項目兩項,其中一項為第一完成人,並2項通過有關部門鑒定或評審)。
3、今年二級、一級醫療衛生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晉升副高不要求發表論文,但須提供2篇參評論文,要求是個人專業技術工作的成果論述、心得體會或實踐總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