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條款和條件的修改
1. 股份支付公允價有利修改發生在行權日後會計處理
股份支付公允價有利修改後應當按照修改後的股份支付進行會計處理。
2. 股份支付的處理
股份支付的處理
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應當以真實、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協議為基礎。
一、授予日
除了立即可行權的股份支付外,無論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或者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在授予日都不進行會計處理。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協議獲得批準的日期。其中「獲得批准」,是指企業與職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協議條款和條件已達成一致,該協議獲得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的批准。
二、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
股份支付在授予後通常不可立即行權,一般需要在職工或其他方履行一定期限的服務或在企業達到一定業績條件之後才可行權。
業績條件分為市場條件和非市場條件。市場條件是指行權價格、可行權條件以及行權可能性與權益工具的市場價格相關的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股價至少上升至何種水平才可行權的規定。非市場條件是指除市場條件之外的其他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達到最低盈利目標或銷售目標才可行權的規定。
等待期長度確定後,業績條件為非市場條件的,如果後續信息表明需要調整等待期長度,應對前期確定的等待期長度進行修改;業績條件為市場條件的,不應因此改變等待期長度。對於可行權條件為業績條件的股份支付,在確定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時,應考慮市場條件的影響,只要職工滿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場條件,企業就應當確認已取得的服務。
1.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取得的職工提供的服務計入成本費用,計入成本費用的金額應當按照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
對於權益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授予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成本費用和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確認其後續公允價值變動;對於現金結算的涉及職工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確定成本費用和應付職工薪酬。
對於授予的存在活躍市場的期權等權益工具,應當按照活躍市場中的報價確定其公允價值。對於授予的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期權等權益工具,應當採用期權定價模型等確定其公允價值,選用的期權定價模型至少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1)期權的行權價格;
(2)期權的有效期;
(3)標的股份的現行價格;
(4)股價預計波動率;
(5)股份的預計股利;
(6)期權有效期內的無風險利率。
2.等待期內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根據最新取得的可行權職工人數變動等後續信息作出最佳估計,修正預計可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在可行權日,最終預計可行權權益工具的數量應當與實際可行權數量一致。
根據上述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和預計可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計算截至當期累計應確認的成本費用金額,再減去前期累計已確認金額,作為當期應確認的成本費用金額。
三、可行權日之後
1.對於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權日之後不再對已確認的成本費用和所有者權益總額進行調整。企業應在行權日根據行權情況,確認股本和股本溢價,同時結轉等待期內確認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對於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在可行權日之後不再確認成本費用,負債(應付職工薪酬)公允價值的變動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 再問關於股份支付市場條件的問題
我也想問這個問題,為什麼市場條件沒有滿足還要確認費用啊?
4. 股份支付的環節以及可行權條件包括哪些內容
典型的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個環節:(1)授予;(2)可行權;(3)行權;(4)出售。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協議獲得批準的日期。其中「獲得批准」,是指企業與職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協議條款和條件已達成一致,該協議獲得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的批准。這里的「達成一致」是指,在雙方對該計劃或協議內容充分形成一致理解的基礎上,均接受其條款和條件。如果按照相關法規的規定,在提交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之前存在必要程序或要求,則應履行該程序或滿足該要求。
可行權日是指可行權條件得到滿足、職工或其他方具有從企業取得權益工具或現金權利的日期。有的股份支付協議是一次性可行權,有的則是分批可行權。只有已經可行權的股票期權,才是職工真正擁有的「財產」,才能去擇機行權。從授予日至可行權日的時段,是可行權條件得到滿足的期間,因此稱為「等待期」,又稱「行許可權制期」。
行權日是指職工和其他方行使權利、獲取現金或權益工具的日期。例如,持有股票期權的職工行使了以特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本公司股票的權利,該日期即為行權日。行權是按期權的約定價格實際購買股票,一般是在可行權日之後到期權到期日之前的可選擇時段內行權。
出售日是指股票的持有人將行使期權所取得的期權股票出售的日期。按照我國法規規定,用於期權激勵的股份支付協議,應在行權日與出售日之間設立禁售期,其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不得低於兩年。
由於 授予日公允價值條件已經考慮,市場條件是否得到滿足不不影響企業對預計可行權情況的估計,所以。。只要職工滿足了所有其他非市場條件,企業就應當確認已取得服務。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作為對價進行結算的交易服務。最常用的工具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分為兩類: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識別和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1.測量如果是在交易所支付職工服務的股份:授(1)的日期,而不是立即行使股份為基礎的支付:授予日至可行權日屬於等待期。授予日是沒有必要的治療。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的等待期需要處理:借:管理費用或生產成本(權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貸:資本公積 - 其他資本公積演習日期:借:銀行存款(收付款)資本公積 - 其他資本公積貸:股本資本公積 - 股本溢價(2)對股份支付的補助立即可行權日:借:銀行存款(收到的錢)和其他貸款費用:權益資本公積 - 股本溢價2.如果換取性服務(如技術,勞動力等)的股份支付會計處理的其他各方為過,但根據其他股份為基礎的付款確認入賬價值所提供的服務的公允價值。
5. 在股份支付中,市場條件和非市場條件怎麼區別
這需要根據定義區分:
市場條件是指行權價格、可行權條件以及行權可能性與專權益工具屬的市場價格相關的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股價上升至何種水平職工可相應取得多少股份的規定。企業在確定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時,應考慮市場條件的影響,而不考慮非市場條件的影響;市場條件是否得到滿足,不影響企業對預計可行權情況的估計。非市場條件是指除市場條件之外的其他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達到最低盈利目標或銷售目標才可行權的規定。對於可行權條件為業績條件的股份支付,在確定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時,應考慮市場條件的影響,只要職工滿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場條件,企業就應當確認已取得的服務。區分市場條件與非市場條件您可以從是否與市場價格有關。常見市場條件:最低股價增長率、股東報酬率等;常見非市場條件:服務期限、凈利潤增長率、最低盈利目標、最低銷售目標等。
6. 股份支付中的市場條件和非市場條件 什麼就市場條件,什麼是非市場條件市場條件和非市場條件如何區分
市場條件是指來行權價格、可行權條自件以及行權可能性與權益工具的市場價格相關的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股價至少上升至何種水平才可行權的規定。
非市場條件是指除市場條件之外的其他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達到最低盈利目標或銷售目標才可行權的規定。
7. 股份支付條件的種類有哪些
股份支付條件的種類:
市場條件是指行權價格、可行權條件以及行權可能性與權益工回具的市場價格相關的答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股價至少上升至何種水平職工可相應取得多少股份的規定。企業在確定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時,應考慮市場條件的影響,而不考慮非市場條件的影響。但市場條件是否得到滿足,不影響企業對預計可行權情況的估計。
非市場條件是指除市場條件之外的其他業績條件,如股份支付協議中關於達到最低盈利目標或銷售目標才可行權的規定。企業在確定權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時,不考慮非市場條件的影響。但非市場條件是否得到滿足,影響企業對預計可行權情況的估計。對於可行權條件為業績條件的股份支付,只要職工滿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場條件(如利潤增長率、服務期限等),企業就應當確認已取得的服務。
8. 股份支付中,對於條款和條件的不利修改,為什麼要視同從未發生過
如果修改的內容對股東不利,股東可以提起異議之訴
9. 企業會計准則關於股份支付都有哪些規定要求
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股份支付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 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
股份支付分為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服務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作為對價進行結算的交易。
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服務承擔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為基礎計算確定的交付現金或其他資產義務的交易。
本准則所指的權益工具是企業自身權益工具。
第三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准則:
(一)企業合並中發行權益工具取得其他企業凈資產的交易,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二)以權益工具作為對價取得其他金融工具等交易,適用《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第二章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第四條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提供服務的,應當以授予職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
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確定。
第五條 授予後立即可行權的換取職工服務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在授予日按照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相應增加資本公積。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協議獲得批準的日期。
第六條 完成等待期內的服務或達到規定業績條件才可行權的換取職工服務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 ,應當以對可行權權益工具數量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和資本公積。
在資產負債表日,後續信息表明可行權權益工具的數量與以前估計不同的 ,應當進行調整,並在可行權日調整至實際可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
等待期,是指可行權條件得到滿足的期間。
對於可行權條件為規定服務期間的股份支付,等待期為授予日至可行權日的期間;對於可行權條件為規定業績的股份支付,應當在授予日根據最可能的業績結果預計等待期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