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已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
A. 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但已發出商品在用友中如何處理
"庫存商品"科目來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 設置「發出商品」科目來核算企業商品銷售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但已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發出商品」核算的是不滿足會計收入確認條件,由「庫存商品」轉到「發出商品」。如果滿足會計收入確認`條件,就不由「庫存商品」轉到「發出商品」。庫存商品會計分錄過程:庫存商品包括庫存的外購商品、自製產成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工業企業接受來料加工製造的代製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製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後,視同企業的產成品,屬於庫存商品;可以降價出售的不合格品,也屬於庫存商品,但應當與合格商品分開記賬。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商品,不屬於庫存商品;已經完成銷售手續並確認銷售收入,但購買單位在月末未提取的商品,應作為代管商品處理,單獨設置「代管商品」備查簿進行登記,不屬於庫存商品。發出商品會計分錄過程: 1.對於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發出商品,應按發出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借:發出商品貸:庫存商品 2.發出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應結轉銷售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貸:發出商品 3.發出商品如發生退回,應按退回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借:庫存商品貸:發出商品上述內容就是庫存商品會計分錄過程和發出商品會計分錄過程,庫存商品明細賬應按企業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設置明細賬;發出商品應當按照購貨單位及商品類別和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B. 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但商品已經發出的情況,企業不需要進行賬務處理,只需在備查簿中登記即可。( )
錯誤。
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但商品已經發出的情況,通過「發出商品」科目核算。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C. 已經發出但不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會計的十三項原則其中一個原則是謹慎性原則,
謹慎性原則又稱穩健性原則,是指在會計核算中應當考慮到企業的風險,對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作出合理的預計,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在經營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風險,所以遵循謹慎性原則,合理核算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盡量降低經營風險,使會計信息更加可靠。
對已經發出但不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應該暫不做賬.
我個人認為這樣,上述意見只作參考.
D. 企業對於已經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庫存商品發出去了應該要做帳.但應該借記什麼
發出商品時:
借:發抄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如果該項業務的納稅義務已發生,則應確認增值稅,即同時作: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確認收入時: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註:如果稅已確認,則不用此)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發出商品
E. 企業已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
企業已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情形有
1.採取托收承付和委託銀行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發出貨物但未辦妥托收手續時,
2.採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有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
3.生產銷售生產工期超過12個月的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等貨物,為收到預收款或者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確立銷售
4.委託其他納稅人代銷貨物,未收到代銷單位的代銷清單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貨款且發出代銷貨物未滿180天
F. 企業對於已經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
B發出商品。如果銷售商品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處理:如果企業售出商品不符合回銷售商品收入確認的5個條件答中的任何一條,均不應確認收入。企業應增設「發出商品」等科目,核算已經發出但尚未確認銷售收入的商品成本。
發出商品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借:發出商品。貸:庫存商品。如果已開發票(如果未開發票,就無需編制下面這個分錄)。借:應收賬款。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發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額應並入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反映。待發出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借: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借:主營業務成本。貸:發出商品
G. 企業對於已經發出但尚未確認銷售收入的商品成本,應借記的會計科目是什麼
應借記的會計科目是:發出商品。
因為銷售商品收入不符合5個確認條件中版的任何一條的,都不權應該確認收入,已經發出的商品,通過「發出商品」等科目核算。
商品發行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應當結轉銷售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該科目。採用計劃成本或銷售價格核算的,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額或應分攤的貨物購銷差額。
借記「產品成本差額」或「商品購銷差額」項目。記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差額的,記入相反的會計分錄。
(7)企業對已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擴展閱讀:
會計分錄的方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H. 企業對於已經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其成本借記的科目是什麼
應是發出商品來。自
I. 企業對於已經發出但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商品,應該從庫存商品中減少,那借方記入什麼分錄呢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因為發出商品科目是資產,此項業務說明是:資產內部的一增一減。
J. 企業採用分期收款銷售的方式,在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但商品已經發出的情況下
A
通過發出商品科目核算
借 應收賬款
貸 發出商品
等收款時再確認主營業務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