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復旦大學三位一體條件

復旦大學三位一體條件

發布時間: 2020-11-18 20:37:10

⑴ 如何看待傳統與現代化

由西方引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訊、充分發揮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

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越來越快地把人類推向了不可救葯的死亡邊緣。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這是近代以來西方在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讓人類對自然充滿激情和干勁;現代化則讓人類對自然極盡瘋狂;中國傳統文化卻會讓人類重新恢復理智,融入、回歸自然。

現代化,只有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才能調理出根治地球資源環境危機的妙葯良方。

我相信,人類的「後現代化」,一定是中國傳統文化唱主角的時代。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轉自網路知道
maozhongquan六級採納率25%

⑵ 復旦大學三位一體2016錄取通知書網上什麼時候公布

一本和二本通知書已經發放,接下來是發3本和專科和各職業院校的通知書,不專要急,問下老師屬或者在家裡繼續等待都是可以的!
另外:各個省市區、各個批次的錄取通知書的發放時間不一樣,從本月15日前後到8月底一直在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一批(提前批、一本)已經或就要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15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二批(二本)16日前後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21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第三批(三本)21日前後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27日前後就能發放錄取通知書。
高職高專(包括)專科要到本月底下月初才能開始錄取,正常情況下應該在下個月就能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有的要到中下旬才能發放通知書。
通知書一般通過郵局的EMS特快專遞郵遞到你在填報志願時預留的通訊地址。

⑶ 2020復旦大學浙江三位一體哪些專業

2020年復旦大學三位一體綜合評價計劃招生人數不超過205名,具體專業如下:
專業組內1計劃45人:英語、容新聞傳播學類、法學、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社會科學實驗班、歷史學類;
專業組2計劃65人:自然科學試驗班(物化方向)、軟體工程、航天航空類、技術科學實驗班、數學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工科試驗班(新工科本研貫通);
專業組3計劃35人:經濟管理試驗班、經濟學類、生物科學類;
醫學專業組1計劃40人:臨床醫學(5年制,卓越醫生計劃)、臨床醫學(8年制本碩連讀,卓越醫生計劃);
醫學專業組2計劃20人:公共事業管理、預防醫學、葯學、口腔醫學。
具體三位一體信息,歡迎關注公眾平台「博學三位一體」

⑷ 復旦大學三位一體招生簡章2015

2015年復旦大學開放所有專業進行三位一體招生,對浙江招生80名,對上海本地招生540名,具體信息過幾天網上會出。

⑸ 2017年復旦大學三位一體浙江考場設哪裡

還有看其他會考的學考等級的情況,一般三位一體不得有E,有些要求所有C以上。
就目前5A的情況地方性高校、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院校基本可以報考。紹興文理、湖州師范、台州學院、衢州學院、麗水學院,浙大寧波理工,浙大城院,萬里,樹人等。
其他院校如浙師大部分專業,杭師部分專業,水利水電、農林,浙江科技、浙江海洋、中國計量大學、溫州大學部分專業,寧波大學部分專業。
如果有奧林匹克和作文等全國性的獎項大部分院校都可以報考。
還有不清可以在咨詢我。

⑹ 復旦三位一體招生報名要到陽光高考平台去報嗎

復旦大學三位一體報名方式與選拔程序
(一)4月16日至5月4日考生可登錄復旦大學招生網網上報名系統注冊,登錄後按要求准確、完整地完成網上報名。考生需在線提供個人基本信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及其他反映個人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二)學校組織專家組審核考生報名材料。
(三)5月中旬公布通過報名審核的考生名單。
(四)考生參加一類科目高考。
(五)6月11日左右組織通過報名審核的考生進行校測(筆試)。依據校測成績,分文、理、醫(參照往年在浙錄取文、理、醫考生比例)劃定不超過招生計劃數4倍的考生進入面試。入圍面試考生名單及面試成績按教育部有關規定公示,並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備案。
面試採取專家與考生多輪一對一面試模式。面試專家將在考慮性別、專業等因素的基礎上每天隨機分組,每組包含文、理、醫各領域共5名專家;考生按校測平均成績組間無差異原則,每10人隨機分組;面試當日專家與考生各類通訊方式全部屏蔽;專家組與考生組臨場抽簽配對;專家與考生一對一面試,每輪面試時間15分鍾,共計75分鍾;面試結束後每位專家獨立評判打分,對每位考生排序,然後合計每位考生的面試成績。如一組實際面試考生不足10人,按線性映射折算。面試成績滿分折算為300分。
面試成績=∑[(31-每位專家排名)×2]
(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折算如下11門科目等第成績: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其中各科成績按A=100分、B=90分、C=80、D=60分折算。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滿分折算為100分。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各科折算成績÷11)
(七)根據高考成績(60%)、面試成績(30%)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0%)三者形成考生綜合總分(滿分1000分)。
綜合總分=高考成績×600÷810+面試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八)最終按綜合總分高低將考生排序,由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按招生計劃審定錄取考生名單後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審核,並按教育部有關規定公示錄取考生名單。6月25日前完成投檔錄取。考生高考成績必須達到浙江省本科第一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其他高校的志願填報和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浙江省統一高考志願填報和錄取。

⑺ 復旦大學三位一體面試

復旦三位一體面試主要以單獨面試來展開,就是考生分別與多名考官進行面試交流,面試涉及內容非常廣泛,要求考生有較好的知識面和良好的心裡素質,建議可關注優朗了解三位一體面試資訊。

⑻ 復旦大學2016三位一體審核通過名單

<
其實可以去貼吧的。
網路貼吧裡面是學生之間經常交流的。
去裡面問一下試試看。

⑼ 復旦大學三位一體里社會活動信息怎麼填

我正好也在填。不過這種問題你來知道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