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遵循的條件是
1. 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什麼如何理解
廠商從事生產或出售商品不僅要求獲取利潤,而且要求獲取最大利潤,廠商利潤最專大化原則就是產量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原則。即MR=MC。
實現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最終目標,影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兩個方面:
1、擴大產品收入,利潤是收入創造的,沒有收入上量的屬保障,利潤是無從談起的。
2、嚴格控製成本和費用支出,在利潤增加的同時,成本和費用的支出的越少,利潤就越大。
對MR=MC這一利潤最大化原則,可用數學推導加以證明:
設π為利潤,Q為廠商產量,TR為廠商總收益,TC為廠商總成本,則
π(Q)=TR(Q)−TC(Q)
利潤極大化的必要條件是π對Q的一階導數為零。
而TR對Q的一階導數就是邊際收益MR,同樣,就是邊際成本MC。所以,當MR=MC,即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利潤極大。
利潤最大化的充分條件還要求π的二階導數為負數,即它表示,利潤最大化要求邊際成本函數的斜率要大於邊際收益函數的斜率。一般來說,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中,邊際成本函數的斜率為正值,而邊際收益函數的斜率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為零,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為負值。
2. 在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的過程中,為什麼說生產的第二階段是合理的階段
因為第一階段還無法確定投入於產出哪個更合適,而且沒有生產經驗,所以在第二階段經驗豐富以後再增加產投比是合理的。
3. 實現利潤最大化是理性廠商追求的目標對嗎
「經濟人」中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
樓主的話 是對滴
4. 利潤最大化的條件為什麼是MR(邊際收益)=MC(邊際成本)
1因為對於壟斷企業,不同於競爭市場,他們對於價格有著決定的權利,因此如果邊際成本比邊際收益要大,壟斷廠商就不願意生產了,如果邊際成本比邊際收益小就會使廠商可以生產更多數量的產品,以增加自己的利潤。再用數學計算式可以根據兩階求導得出MU=MC時有最大利潤
2微觀經濟學認為,廠商行為是利己的,他們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而進行生產.為了達到 這一目的,廠商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邊際收入等於邊際成本,即MR=MC.
這一條件不僅適用 於廠商的短期均衡,也適用於長期均衡;不僅適用於完全競爭市場,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市場. 所以 MR=MC 是市場均衡的一般條件.
證明如下:
收益是廠商出售產品的收入,收益函數 R= R(q)表示收益與產量之間的關系.
成本是用於生產的生產要素價格,其中包括所謂的正常利潤,成本函數 C=C(q)表示成本與產量之間的關系.
以π代表利潤,則按照定義有π=R(q) -C(q) 要使利潤達到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 dπ/dq=0 即 dπ/dq=dR/dq-dC/dq=0 所以 dR/dq=dC/dq
dRdq 即邊際收益 MR, dC/dq 即邊際成本 MC.所以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 MR=MC.
如 果 MR>MC,表明每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收益大於生產這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成本,這 時還有潛在的利潤沒有得到,廠商增加生產是有利的.所以,廠商必然增加生產,其結果是 供給增加,價格下降,邊際收益減少,邊際成本增加,直到 MR 和 MC 二者相等時,廠商才不 再增加生產.
如果 MR<MC,表明每多生產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收益小於生產這一單位產品所 消耗的成本,這時有虧損.廠商減少生產,直到 MR=MC.只有在 MR=MC時,廠商把該賺到的利潤都賺到了,這對廠商最有利.此時廠商就實現了利潤最大化,即不增加生產也不減少生產.
這里是經濟理論,是理想上的,不是實際的
5. 論述題: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廠商短期均衡及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MR=MC 這時廠商是贏利還是虧損
不矛盾的。無論是哪種市場結構,完全競爭還是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都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即MC=MR。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產品具有同質性,所有廠商生產的商品完全相同,價格都是P,且廠商的邊際收益MR就是單位產品的價格P。所以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利潤最大化時,滿足MC=MR=P。建議你看一下微觀經濟學,裡面有關於這方面的詳細講解。
6. 短期、長期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什麼
短期:MC=MR 邊際成本=邊際收益
長期:LMC=LMR
7. 怎麼理解理性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
您好,如三樓所說的,您的問題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無差異曲線是解決組合最優配比的問題。但從經濟學角度,您的問題也並非不可解。
首先,我們假設您所述的廠商的確追求利潤最大化,除「利潤」外,「其他」一切的改變都不能增加或減少他的效用。(極端假設)因此,可以再圖上畫一個坐標軸,X=其他;Y=利潤。我們可以得到廠商的無差異曲線就是與Y軸重合的直線。如此的話,無論X軸「其他」數值如何變化,都不影響其效用的增減,效用只隨利潤的增減而增減。
然後,再推此廠商的成本線,假設此廠商獲得的「其他」增加後,得到的「利潤」相應減少。(合理假設)因此該廠商的成本線是一條斜線,與X、Y都有交點。
最後,此廠商的「無差異曲線」和「成本線」交點在Y軸上。即表示該廠商願意用所有的「其他」來換取「利潤」的最大化,已達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8. 急求:微觀經濟學中廠商利潤最大化的充分條件怎麼求
書本上介紹的是平均成本曲線和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確定產量,也是在平均成本的最低點。
9. 請分析在短期生產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廠商一般會面臨哪幾種問題
在短期生產中,廠商根據MR=SMC這一利潤最大化或虧損最小化的原則進行生產。
在實現MR=SMC原則的前提下,廠商可以獲得利潤即π>0,也可以收支平衡即π=0,也可以虧損即π<0,其盈虧狀況取決於廠商的生產技術、成本以及市場需求情況。
當π>0和π=0時,廠商會繼續進行生產,這是毫無問題的。但是,當π<0時,則需要進一步分析廠商是否應該繼續生產這一問題。
在短期生產虧損的情況下,如果TR>TVC(即AR>AVC),則廠商就應該繼續生產。這樣,總收益在彌補全部總可變成本以後,還可以彌補一部分固定成本。也就是說,生產比不生產強。如果TR=TVC(即AR=AVC),則對廠商來說生產與不生產都是一樣的結果,即全部固定成本得不到任何彌補。
如果TR<TVC(即AR<AVC),則廠商就應該停產。因為在TR<TVC的情況下還堅持生產,連總可變成本都得不到彌補,就更談不上對固定成本的彌補了。
綜上所述,任何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廠商在短期生產中都會面臨五種典型的情況,第一種情況為π>0,廠商繼續生產。第二種情況為π=0,廠商也繼續生產。第三種情況為π<0,但TR>TVC,則廠商繼續生產。第四種情況為π<0,但TR=TVC,則廠商生產與不生產都一樣。第五種情況為π<0,TR<TVC,則廠商停產。
10. 為什麼都是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但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不一樣呢
每一個廠商肯定是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收益。但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並不一樣,有的可能是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有的是可能壓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