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初級職稱報名條件
Ⅰ 什麼是醫師的初級職稱
衛生部、國家人事部針對衛生系列進行的資歷考試,包括助師(初級)、醫師(中級)等等。衛生職業資格考試檔次相對要低一些,從業資格性質的。
類別
護理: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
葯學:初級葯士,初級葯師,中級主管葯師、副主任葯劑師、主任葯劑師
中葯學:初級中葯士,初級中葯師,中級主管中葯師,副主任葯劑師、主任葯劑師
檢驗:初級檢驗技士,初級檢驗技師,檢驗主管技師、副主任檢驗師、主任檢驗師
放射:初級放射技士,初級放射技師,放射主管技師、副主任放射技師、主任放射技師
醫師:醫士、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康復技師:康復治療士、初級康復治療師、中級治療師、高級治療師
(1)醫師初級職稱報名條件擴展閱讀:
考試范圍
(一)適用人員范圍:經國家或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醫療、預防、保健、葯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以下簡稱「技術」)專業工作的人員。
(二)專業及級別范圍: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葯學、護理、技術專業分為初級資格(含士級、師級)、中級資格。全科醫學專業起點為中級資格。
(三)考試科目設置:初、中級衛生職稱考試設置「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
Ⅱ 職稱,職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專業技術資格又稱為職稱,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和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
而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種類和級別不同: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的級別一般分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四個級別。根據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名稱,比如高等學校教師,又分為正高級教授,副高級副教授,中級講師,初級助理講師等。
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一般無具體等級之分,指的是從事某一行業所需要的必備的從業資格證或者職業資格。比如教育部認證的教師資格;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認定的注冊消防工程師;財政部認證的注冊會計師等。
三,認證機構不同:專業技術資格一般是行業內的等級考試,為該行業的上級領導機構所認證。
而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通過學歷認定或考試取得。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
(2)醫師初級職稱報名條件擴展閱讀
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鑒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通過學歷認定或考試取得。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
職稱最初源於職務名稱,在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和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就學術而言,它具有學銜的性質;就專業技術水平而言,它具有崗位的性質。
專業技術人員擁有何種專業技術職稱,表明他具有何種學術水平 或從事何種工作崗位,象徵著一定的身份。在中國的現狀下,職稱主要代表社會地位,有高職稱的人享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和福利待遇,與實際技能未必有直接關聯。職稱通過申報、評審,由主管部門授予,一般認為決定是否授予職稱是由主管部門領導決定,評審主要是形式。
Ⅲ 我醫師資格證是2000年的,學歷本科,現報名醫師中級職稱,其中取得初級職稱幾年怎麼填
醫師中級職稱也就是主治醫師了,這個工作年限是根據你取得執業醫師證上面的時間來算的~
Ⅳ 醫師初級進中級考試年限是以醫師執業證時間還是以醫師資格證時間算
是以醫師執業證書時copy間算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要求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才可以報考。
(4)醫師初級職稱報名條件擴展閱讀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九條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要求:
1、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
2、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十條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要求如下: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Ⅳ 請問初級醫師職稱級別和工資標准
醫生的職稱分初、中、高三級:
初級職稱為醫士、住院醫師;
中級職稱:主治醫師;
高級職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工資標准各地標准不同。取決於本地政策。
Ⅵ 醫生的初級醫師職稱是怎樣評定的
您好,本科生、中專、大專生有所不同,你所在的醫院或者衛生局審核後會給你的職稱級別,但想評定職稱一定要先有執業醫師證,沒有執業醫師證是不能評定職稱的。
Ⅶ 考過執業醫師,是不是就要報考初級職稱
醫師資格考試過了就是初級職稱。等著考中級吧,大本四年,專科6年,中專七年。
Ⅷ 康復治療師(初級士、初級師、中級)報考條件
康復治療師(初級士、初級師、中級)報考條件:也就是康復治療技士、技師、中級師報名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人員,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敬業精神,同時具備下列相應條件:
(一)參加葯(護、技)士資格考試
取得相應專業中專或專科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
(二)參加葯(護、技)師資格考試
1、取得相應專業中專學歷,受聘擔任葯(護、技)士職務滿5年;
2、取得相應專業專科學歷,受聘擔任葯(護、技)士職務滿3年;
3、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或碩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
(三)參加中級資格考試
1、取得相應專業中專學歷,受聘擔任葯(護、技)師職務滿7年;
2、取得相應專業專科學歷,受聘擔任葯(護、技)師職務滿6年;
3、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受聘擔任葯(護、技)師職務滿4年;
4、取得相應專業碩士學位,受聘擔任葯(護、技)師職務滿2年;
5、取得相應專業博士學位。
(8)醫師初級職稱報名條件擴展閱讀:
針對老人、兒童、殘疾人、亞健康者及有功能障礙者進行專業的功能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與患者及家屬共同確定康復目標(短期目標、長期目標),由康復團隊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計劃,以最大可能的恢復患者功能情況,最終達到回歸家庭或者回歸社會的目的。
工作內容
1、康復功能評估、確定康復目標、制定康復計劃,實施治療計劃,康復評估貫穿治療始終,以最大可能的恢復患者功能情況。
2、與臨床醫生相配合,確定治療的方式、強度、療程,嚴防差錯事故,做好醫療安全工作;
3、注意觀察病情、治療效果及反應,如有反應及時處理;
5、做好康復宣教,指導病人及家屬掌握部分自主康復訓練、了解注意事項、預防並發症。
Ⅸ 執業醫師後幾年能考主治醫師
一、執業醫師報考主治醫師需要一定的學歷和執業年限,具體要求如下:
1、取得醫學中專學歷,受聘擔任醫師職務滿7年。
2、取得醫學大專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6年。
3、取得醫學本科學歷,從事醫師工作滿4年。
4、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從事醫師工作滿2年。
5、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參加內科學專業技術資格的考試:
1、醫療事故責任者未滿3年。
2、醫療差錯責任者未滿1年。
3、受到行政處分者在處分時期內。
4、偽造學歷或考試期間有違紀行為未滿2年。
5、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9)醫師初級職稱報名條件擴展閱讀
晉升條件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七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六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五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四年。
5、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從事初級(師)專業技術職務工作不少於3年
6、取得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
職稱分類:住院醫師(助教,二級教師,助理工程師,實習研究員) 主治醫師(講師,一級教師,工程師,助理研究員)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高級教師,高級工程師,副研究員)主任醫師(教授,特級教師,研究員工程師,研究員)
參考資料:網路——主治醫師
Ⅹ 醫生的職稱是怎麼分類的
醫生一般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是臨床的職稱評定級別,通過考試後每5年晉升一級。
醫生的職稱不以其所在醫院級別相掛鉤,不同級別醫院相同級別的醫師,資格是一樣的。一位正規醫學院本科畢業的學生,是這樣走上職業之路的。首先來到醫院實習一年,一年後,具備資格申報執業醫師。在通過了全國統一考試之後,第二年獲得執業醫師證書。
獲得執業醫師證書五年後,有資格申報醫師資格,也就是中級職稱,前提是必須通過嚴格的全國英語和計算機考試。評審通過後,可以獲得主治醫師資格。
在獲得主治醫師資格後,五年後,發表三篇省級論文,參加兩項科技進步獎活動,並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英語考試之後,可以申報副主任醫師職稱,也就是高級職稱。評審通過後,可以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
(10)醫師初級職稱報名條件擴展閱讀:
醫生職稱晉升制度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臨床醫學專業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條件(試行)》的規定根據醫療機構專業設置的實際情況,臨床醫學專業評審條件分為兩個部分:
一、按二級學科分類的評審條件,用於按二級學科設置的臨床醫學專業崗位,共分為十四個專業:全科、家庭醫學、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病與性病、精神病、腫瘤、病理、醫學影像、計劃生育。
二、按三級學科分類的評審條件,適用於三級學科設置的臨床醫學專業崗位,共分為三十二個子專業: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血液病、結核病、傳染病、風濕與臨床免疫、老年醫學、急診醫學、普通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經外科。
泌尿外科、小兒外科、燒傷外科、整形外科、麻醉、運動醫學、康復醫學、婦科、產科、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口腔整形、核醫學、放射治療、醫學檢驗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