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初中入學條件
⑴ 常德中考學校選擇與招生方法
芷蘭實驗學校目前應該說是最好的.我原來是那裡高中畢業的..是第二屆!那一年有一同學就考上了清華...勵志班需要去考試.在中考後,會有勵志班的招考,需要你自己在網上多注意了噢..
⑵ 沒有常德市戶口孩子要在常德市上小學需要哪些證件
沒有常德市戶口孩子要在常德市上小學所需證件如下:
1、申請就學適齡兒童與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的戶口簿(原件和復印件)。
2、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不動產證、購房合同及購房發票、房屋租賃合同(原件和復印件),入讀學位緊張的學校需提供相關入住證明材料。
3、兒童預防接種情況審核報告等相關證件。
4、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具有常德市居住證的適齡兒童入學的還請提供在常德市市本級依法繳納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記錄(滿一年,且處於正常參保狀態)。
(2)常德初中入學條件擴展閱讀
《常德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規定:
第三條 嚴格規范招生行為。
嚴格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規定。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後,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
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⑶ 常德市白馬湖中學怎樣招生啊具體點
白馬湖中學今秋開始招生
來源:常德晚報 時間:2011-04-05 09:08 星期二 作者:黃雲霞專 蔣毅剛 常德晚報訊 (記屬者 黃雲霞 通訊員 蔣毅剛) 4月2日,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今秋,常德市白馬湖中學(暫名)將開學招生。目前,基礎建設已經進入沖刺階段,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框架的不斷拉大,市城區人口迅速增加,現有教育基礎設施和教學規模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城區群眾對「學有所教」的需求。為緩解這一矛盾,2009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市城區西片新區投資新建白馬湖中學。白馬湖中學佔地面積160畝,設計辦學規模48個教學班,可容納學生2400人,是一所集初、高中教育為一體的全日制完全中學。為避開和其他學校的同質競爭,借鑒外地做法,擬將白馬湖中學辦成一所外語教育特色的完全中學,開設4門以上的外語,力爭在短時間內辦成一所師資力量強大、教學水平一流的示範性學校。
⑷ 常德四中初中一年級招生公告一
市四中 武陵大道以東,建設路以南,沅江一橋以西,沿安路以北,綠島小區、沙河小區;體育東路以南;洞庭大道以東,青年路以南,啟明路以西,竹山路以北。
⑸ 今年常德市五中初一新生招生標准有那些要求
你在這里問很難問到標準的答案,建議你自己查詢常德市五中的電話,自己打招生辦問,得到的回答比這里問的更可靠。懂?
⑹ 常德英語實驗學校 錄取要求
錢錢就是要求啊!
⑺ 常德市·2014年小升初常德市十一中的招生范圍,看看我是否符合范圍
可以進,我一個同學剛好和你住在一個院子,他沒找關系就進了十一中
⑻ 求常德芷蘭中學入學條件 給回報
上常德人論壇搜。
⑼ 湖南省常德市芷蘭中學(初中)什麼時候對外招生
湖南省常德市芷蘭中學,正式名稱是:常德芷蘭實驗學校,設有: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2015年秋季招生簡章:
初中一年級以招收本校及市城區優秀小學畢業生為主,也面向區縣市招生。所有有意向的學生自簡章發布之日起開始報名登記,報名截止時間為7月5日。前來報名時必須提供市網和國網兩個學籍號。市城區學生需帶學生手冊和各種獲獎證書的原件、復印件到學校招生辦報名登記,報名截止後對相關成績和材料進行審核,綜合評價後錄取;報名登記的區縣市學生於7月12日上午9點前帶本人學生手冊、各種獲獎證書和一寸照片一張來校參加面試,綜合評價後錄取。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2015年5月21日
⑽ 小孩馬上一年級了,但不是本地的戶口,如果在常德武陵區哪個學校可以上學的
你好!在你居住地附近都可以呀!你只要准備好:拿暫住證,戶口本,身份證,務工證明就近入學,證件齊全可以上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