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企業內部條件分析

企業內部條件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1-18 00:31:24

❶ 企業內部條件分析可以使企業確定.a,應該做什麼 b,能做什麼 c,應該完成什麼

企業內部條件分析可以使企業確定能做什麼。分析的目的是判別企業財務狀況是否良好,並為今後制定籌資、投資、盈餘分配等政策提供依據。通過這種分析可使管理當局知道企業的資金是結余還是短缺,企業資金的流動狀況如何,企業的財務結構怎樣,這些都是在制定政策時所必須知道的。

這種分析不僅要利用財務會計所提供的會計資料,也要利用管理會計和其他方面所提供的經濟資料,是對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面分析。



(1)企業內部條件分析擴展閱讀

企業內部環境包括企業的物質環境和文化環境。它反映了企業所擁有的客觀物質條件和工作狀況以及企業的綜合能力,是企業系統運轉的內部基礎。

因此,企業內部環境分析也可稱為企業內部條件分析,其目的在於掌握企業實力現狀,找出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關鍵因素,辨別企業的優勢和劣勢,以便尋找外部發展機會,確定企業戰略。

如果說外部環境給企業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機會的話,那麼內部條件則是抓住和利用這種機會的關鍵。只有在內外環境都適宜的情況下,企業才能健康發展。

❷ 企業內部因素應該分析什麼

就是企業自身的因素,與外界環境無關。

如:企業的產品結構、組織機構、領導者的領導能力、員工的素質狀況、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等,都屬於企業內部因素。

❸ 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應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外部環境方面:法律法規、外部相關方、技術、競爭、市場、文化、社會和經濟環境因素等以及其目標和關注點;
a.法律法規;
b.外部相關方:監管部門、供應商、客戶、第三方;
c.技術:新領域、新設備、新工藝;
d.競爭:公司市場佔有率、市場領先趨勢、顧客增長趨勢、市場穩定性;
e.市場:市場容量、競爭力、價格風險;
f.文化:主要銷售區域消費習慣
g.社會:本地失業率、安全感、教育水平、公共假日、工作時間;
h.經濟:經濟走向、匯率的變動、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信貸可得性、利率的變動;
內部環境方面:公司運營管理、財務狀況、資源、與內部相關方的關系以及相關方的理念、價值觀等以及其目標和關注點;
a.公司運營:管理方面、生產能力、售後服務;
b.財務狀況:費用支付、資金回收;
c.人力資源:人員的流動、員工業務素質、績效考核;
d.設施、環境:基礎設施管理、公司運行環境;

❹ 如何進行企業內部條件的分析

(一)企業一般情況分析
根據企業制定經營戰略和經營計劃的要求,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內容可多可少。一般情況的分析包括以下內容:
1.領導者素質和職工素質分析。
2.企業發展情況分析。主要弄清企業總體發展水平是處於上升時期,還是穩定階段,或已進入衰退階段。
3.企業管理素質分析。企業管理水平是高還是低;各級管理者的管理知識、管理智能、管理技術是強還是弱;是靠經驗管理,還是靠科學管理。
4.企業技術素質分析。主要指企業設備水平、各種工藝裝備、測試和計量儀器的水平、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的能級結構等。
5.企業生產條件分析。企業生產過程組織和勞動組織是否適應市場的需求,能力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是否相適應;生產計劃、現場管理等水平是高還是低。
6.企業營銷情況分析。主要指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市場份額、產品銷售的渠道情況、產品定價情況、銷售服務情況和顧客的反應等。
7.企業財務、成本和經濟效益分析。
8.企業資源供應分析。
9.企業組織結構分析。包括對專業化協作化程度進行分析;判斷經濟規模的合理化程度;對企業的管理組織結構進行分析等。
(二)企業經營實力分析
企業是否存在著優勢,集中反映在企業的經營實力上。這個方面的分析包括以下內容:
1.產品競爭能力分析。主要對產品素質高低進行分析,看產品素質水平是否符合顧客的需求,是否比對手高出一籌。
2.技術開發能力分析。企業對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的難易程度分析。
3.生產能力分析。主要判斷如果開發出適銷對路的新產品,企業是否有足夠的生產能力保證生產出來。
4.市場營銷能力分析。一是分析企業選擇銷售渠道的能力;二是分析企業自銷的能力。
5.產品獲利能力分析。一是對產品進行盈虧分析;二是分析產品的資金利潤率,看其是否高於或低於銀行貸款利息率,以判斷產品獲利能力的強弱。

❺ 企業內部環境都包括什麼

企業內部環境由企業家精神、企業物質基礎、企業組織結構、企業文化構版成,四者相互權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企業家精神是內部環境生發器,物質基礎和組織結構構成企業內部硬環境,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部軟環境. 企業內部環境的形成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演化過程.企業內部環境管理的目標就是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企業利潤目標營造一個有利的內部條件與內部氛圍。

(5)企業內部條件分析擴展閱讀

企業分析內容:

1、成長階段分析

就是分析企業處於成長階段模型的哪一個階段,然後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對症下葯。

2、企業歷史分析

包括企業過去的經營戰略和目標、組織結構、過去五年財務狀況、過去幾年的人力資源戰略以及人力資源狀況包括人員的數量及質量等。

3、企業現狀分析

包括企業現行的經營戰略和目標、企業文化、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人力資源狀況、財務狀況、企業研發能力、設備狀況、產品的市場競爭地位、市場營銷能力等。

❻ 三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內部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其中,S、W是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

❼ 企業內部環境戰略分析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內部環境是指企業內部的物質、文化環境的總和,包括企業資源、企業能力、企業文化等因素,也稱企業內部條件。即組織內部的一種共享價值體系,包括企業的指導思想、經營理念和工作作風。
企業內部環境分析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如組織結構、企業文化、資源條件、價值鏈、核心能力分析、SWOT分析等。按企業的成長過程,企業內部環境分析又分為企業成長階段分析、企業歷史分析和企業現狀分析等。

成長階段分析
就是分析企業處於成長階段模型的哪一個階段,然後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對症下葯。
企業歷史分析
包括企業過去的經營戰略和目標、組織結構、過去五年財務狀況、過去幾年的人力資源戰略以及人力資源狀況包括人員的數量及質量等。
企業現狀分析
包括企業現行的經營戰略和目標、企業文化、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人力資源狀況、財務狀況、企業研發能力、設備狀況、產品的市場競爭地位、市場營銷能力等。

般說來以上各種各樣的分析方法可歸納成兩大類:縱向分析和橫向比較分析。
縱向分析
即分析企業的各方面職能的歷史演化,從而發現企業的那些方面得到了加強和發展,在哪些方面有所削弱。根據縱向分析的結果,在歷史分析的基礎上對企業各方面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
橫向比較分析
即將企業的情況與行業平均水平作橫向比較。通過橫向比較分析,企業可以發現相對於行業平均的優勢和劣勢。這種分析對企業的經營來說更具有實際意義。對某一特定的企業來說,可比較的行業平均指標有:資金利稅率、銷售利稅率、流動資金周轉率、勞動生產率等。

❽ SWOT是進行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分析,從而尋找二者最佳可行戰略組合的一種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戰略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其中,S、W是內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

❾ 簡述企業內部經營環境分析的基本內容

A、分析企業的目標與戰略
B、分析經營的各種營運范疇
C、分析企業的市場競爭地位
D、分析企業的制度與組織結構
E、分析的文化因素

❿ 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應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一、企業外部環境分析應從以下2個方面進行分析:

1、宏觀環境分析

宏觀環境一般包括四類因素,即政治、經濟、技術、社會文化。另外還有自然環境,即一個企業所在地區或市場的地理、氣候、資源分布、生態環境等因素。由於自然環境各因素的變化速度較慢,企業較易應對,因而不作為重點研究對象。

2、微觀環境分析

微觀環境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具體環境。與宏觀環境相比微觀環境因素更能夠直接地給一個企業提供更為有用的信息,同時也更容易被企業所識別。

二、企業內部環境分析應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分析:

1、企業資源分析

企業的任何活動都需要藉助一定的資源來進行,企業資源的擁有和利用情況決定其活動的效率和規模。企業資源包括人、財、物、技術、信息等,可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兩大類。

2、企業文化分析

企業文化分析主要是分析企業文化的現狀、特點以及它對企業活動的影響。企業文化是企業戰略制定與成功實施的重要條件和手段,它與企業內部物質條件共同組成了企業的內部約束力量,是企業環境分析的重要內容。

3、企業能力分析

企業能力是指企業有效地利用資源的能力。擁有資源不一定能有效運用,因而企業有效地利用資源的能力就成為企業內部條件分析的重要因素。

(10)企業內部條件分析擴展閱讀:

宏觀環境政治、經濟、技術、社會文化這四類的介紹:

1、政治環境

在穩定的政治環境中,企業能夠通過公平競爭獲取正當權益,得以生存和發展。國家的政策法規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具有控制、調節作用,相同的政策法規給不同的企業可能會帶來不同的機會或制約。

2、經濟環境

衡量經濟環境的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就業水平、物價水平、消費支出分配規模、國際收支狀況,以及利率、通貨供應量、政府支出、匯率等國家財政貨幣政策。

3、技術環境

在知識經濟興起和科技迅速發展的情況下,技術環境對企業的影響可能是創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壞性的,企業必須預見這些新技術帶來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應對。

4、社會文化環境

社會文化環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文化水平會影響人們的需求層次;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可能抵制或禁止企業某些活動的進行;人口規模與地理分布會影響產品的社會需求與消費等。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