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收益法使用的條件是房地產的

收益法使用的條件是房地產的

發布時間: 2020-11-18 00:37:37

㈠ 房產評估的收益法都需要什麼

總的來說,收益法適用於有收益性的房地產的價格評估。在實際評估中,估價人員普遍認為只有目前存在有收益的房地產才能算作是有收益性的房地產,才能用收益還原法進行估價,而沒有現實收益的房地產是不能用收益還原法估價的。我們認為, 「有收益性」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現實存在的有收益性的房地產,例如正在經營的商店、賓館,已出租的房屋等;二是存在有潛在性收益的房地產,例如一塊將產生預期收益的空地,新建的還未出租或經營的房地產,這些都屬於沒有現實收益,但有潛在收益的房地產。收益法評估由於是以房地產的預期收益為基礎,因此,潛在性的收益也應屬於收益還原法中「有收益性房地產」的范圍之列。自有房地產也存在「有收益性」。傳統上認為自有房地產屬於業主自己使用,它既沒有出租也不從事經營,因此也就不存在有收益,所以不能用收益法來對其估價,但根據西方經濟學中的「機會收益」原理思想,可把自有房地產當作出租性房地產看待,即業主的租金節省就相當於他的租金收入,從而它就產生了收益。

㈡ 採用收益法評估房地產價格時的適用條件

1、收益性物業首選收益法
2、其他方法不適用
3、收益各項資料可客觀量化

㈢ 運用收益法來評估房地產的價值要確定哪些相關因素

運用收抄益法來評估房地產的襲價值要確定以下幾個因素:
1、首先要明確剩餘收益的年限n、是否存在租約,房地產的租金水平、出租率等情況;
2、要根據市場調研提取或根據經驗,得出房地產項目的收益率Y及租金的增長率g;
3、房屋的原始購買成本或登記價,用來計算房產稅;
4、當地房地產的稅費,例如營業稅、教育稅附加、城市建設維護稅、印花稅、房屋租賃管理費、維修管理費、租賃手續費、保險費等的取值比例及計稅方式;
5、最後根據上述確定數據,計算房地產評估總值=年租金純收益/(Y-g)×(1-((1+g)/(1+Y))n)

㈣ 房產評估的收益法都需要什麼

運用收益法來評估房地產的價值要確定以下幾個因素:
1、首先要版明確剩餘收益權的年限n、是否存在租約,房地產的租金水平、出租率等情況;
2、要根據市場調研提取或根據經驗,得出房地產項目的收益率Y及租金的增長率g;
3、房屋的原始購買成本或登記價,用來計算房產稅;
4、當地房地產的稅費,例如營業稅、教育稅附加、城市建設維護稅、印花稅、房屋租賃管理費、維修管理費、租賃手續費、保險費等的取值比例及計稅方式;
5、最後根據上述確定數據,計算房地產評估總值=年租金純收益/(Y-g)×(1-((1+g)/(1+Y))n)。

㈤ 運用收益法來評估房地產的價值要確定哪些因素

運用收益法來評估房地產的價值要確定以下幾個因素:
1、首先要明確剩餘收益的年限n、是否存在租約,房地產的租金水平、出租率等情況;
2、要根據市場調研提取或根據經驗,得出房地產項目的收益率Y及租金的增長率g;
3、房屋的原始購買成本或登記價,用來計算房產稅;
4、當地房地產的稅費,例如營業稅、教育稅附加、城市建設維護稅、印花稅、房屋租賃管理費、維修管理費、租賃手續費、保險費等的取值比例及計稅方式;
5、最後根據上述確定數據,計算房地產評估總值=年租金純收益/(Y-g)×(1-((1+g)/(1+Y))n)

㈥ 企業資產評估中,收益法運用的條件

使用收益法的前提條件是:
1、要能夠確定和量化資產的未來獲利能力、凈利潤或凈現金流量;
2、 能夠確定資產合理的折現率。對於收益可以量化的機器設備,可用收益法評估,如生產線、成套化工設備等。
收益法的優點在於它可以充分考慮資產的各種貶值因素,並且,由於是用未來收益來衡量資產的價值,其結果較容易被投資者所接受。其局限性是,大多數設備因為所預測的現金流量是由包括房屋、機器設備在內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土地、無形資產等整體資產帶來的,很難量化到單台機器設備上。預測未來收益和確定折現率的主觀因素較大,兩者直接影響評估結果的准確性和可信性。
在運用收益法評估時,應注意其收益期限不能是無限期;要考慮設備的技術含量、技術進步是否有提前淘汰被評估設備的可能性。稍有疏乎即將帶來風險。鑒於以上受到收益預測的限制等因素,故在評估工作中,收益法多作為一種補充法,用來確定設備的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同時用來分析企業是否存在無形資產。

㈦ 怎麼用收益法計算該房地產的估價

現在的地稅根本不論房子的價值,他只按市場價評估,不然地稅過不去,實際上評估要折房齡,樓層,地點這幾個條件評估的,現在30年的房子你要評估低了,即使你買的低也得高繳稅,他們吃共產黨的,一定不會便宜你。

㈧ 1. 假設開發法,市場法,收益法的本質,理論依據,適用對象,條件是什麼各種方法估價如何操作

假設開發法也稱為剩餘法、預期開發法、開發法、是預測估價對象開發完成後的價值和後續開發建設的必要支出及應得的利潤,然後將開發完成後的價值減去後續開發建設的必要支出及應得利潤來求取估價對象價值的方法。

假設開發法的本質:與收益法相同,是以房地產的預期未來收益(具體為預測的開發完成後的價值減去預測的後續開發建設的必要支出及應得利潤後的余額)為導向來求取房地產的價值。

假設開發法的理論依據:與收益法相同,是預期原理。

假設開發法適用的估價對象:凡是具有開發或再開發潛力並且其開發完成後的價值可以採用市場法、收益法等方法求取的房地產,都適用假設開發法估價,包括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包括生地、毛地;熟地,典型的是房地產開發用地)、在建工程(或者稱為房地產開發項目)、可重新裝飾裝修改造或改變用途的舊的房地產(包括重新裝飾裝修、改建、擴建,如果是重建就屬於毛地的范疇)。

運用假設開發法估價條件:①要有一套統一、嚴謹及健全的房地產法規;②要有一個明朗、穩定及長遠的房地產政策,包括有一個長遠、公開的土地供應計劃;③要有一個全面、連續及開放的房地產信息資料庫,包括有一個清晰、全面的有關房地產開發建設和交易的稅費清單或目錄。如果這些條件不夠具備,在運用假設開發法估價時會使本來就難以

預測的房地產市場的客觀方面,人為地摻人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使未來的房地產市場變得更加不可捉摸,從而對開發完成後的價值以及後續必要支出的預測也會更加困難。

運用假設開發法估價一般分為以下6個步驟:

①調查分析待開發房地產狀況;

②選取最佳的開發利用方式,確定開發完成後的房地產狀況;

③預測後續開發經營期;

④預測開發完成後的價值;

⑤預測後續必要支出及應得利潤;

⑥進行具體計算,求出待開發房地產的價值。


市場法也稱為比較法、市場比較法、交易實例比較法,就是選取一定數量、符合一定條件,發生過交易的類似房地產,然後將它們與估價對象進行比較,對它們的成交價格進行適當的處理來求取估價對象價值的方法,測算出的價格稱為比准價格 本質是以房地產的實際成交價格為導向來求取房地產價值

市場法的理論依據:替代原理,同一種商品在同一個市場上具有相同的市場價格

市場法適用的估價對象 :同類房地產較多,且交易活躍。如:住宅寫字樓商鋪、標准廠房 房地產開發用地

市場法估價需要具備的條件 :在估價時點的近期有較多的類似房地產的交易

市場法估價的操作步驟:

  1. 搜集交易實例;

  2. 選取可比實例 ;

  3. 對可比實例的成交價格進行適當的處理(即修正;

  4. 求取比准價格

三類修正:

交易情況修正——實際交易情況與正常交易情況不同

市場狀況調整——成交日期與估價時點不同(兩個時點上的房地產市場狀況不同)

房地產狀況調整——可比實例房地產狀況與估價對象房地產狀況不同


收益法也稱為收益資本化法、收益還原法,是根據估價對象的預期未來收益來求取估價對象價值的方法。 將預測的未來收益轉換為價值,類似於根據利息倒推本金,稱為資本化。

收益法的本質:是以房地產預期未來收益為導向求取房地產價格,測算出的價值稱為收益價格

收益法的理論依據: 預期原理——決定房地產當前價值的,重要的不是其歷史價格、開發建設已花費的成本或者過去的房地產市場狀況,而是房地產基於市場的未來所能帶來的收益。

收益法的適用的估價對象:是有經濟收益或有潛在經濟收益的房地產。它不限於估價對象本身現在是否有收益,只要估價對象所屬的這類房地產有獲取收益的潛在能力即可。

收益法估價需要具備的條件:房地產未來的收益和風險都能夠較准確地量化(預測)

收益法的操作步驟:

  1. 搜集並驗證可用於預測估價對象未來收益的有關數據資料。

  2. 預測估價對象的未來收益(凈收益)。

  3. 求取報酬率或資本化率、收益乘數。

  4. 選用適宜的收益法公式計算收益價格。

㈨ 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場比較法在資產評估中的適用范圍和基本條件是什麼

前提條件
市場法:
1、需要有一個充分發育活躍的資產市場;
2、公開市場上存在在功能、面臨的市場條件上與被評估資產可比的資產及交易活動(參照物),且參照物成交時間與評估基準日時間間隔不長。參照物與被評估資產可比的指標、技術參數等資料是可以收集到的。
3、參照物的基本數量至少為3,參照物成產成交價格必須真實,參照物成交價應是正常交易的結果,參照物與被評估資產之間大體可替代
成本法:
1、被評估資產的實體特徵、內部結構及其功能必須與假設的重置全新資產具有可比性;
2、應當具備可利用的歷史資料。成本法的應用是建立在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的,如復原重置成本的計算、成新率的計算等,要求這些歷史資料可以收集;
3、形成資產價值的各種損耗是必要的;
4、被評估資產必須是可以再生的或者是可以復制的。被評估資產能夠繼續使用並且在持續使用中為潛在所有者或控制者帶來經濟利益。
收益法:
1、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計量。要求被評估資產與其經營收益之間存在著較為穩定的比例關系。
2、資產的擁有者獲得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計量。
3、被評估資產預期獲利年限可以預測。

適用范圍
市場法,只適用於以市場價值為基礎的資產評估業務。只要滿足市場法的3個前提條件就可以運用市場法。但下列情況不宜採用市場法:1)因資產具有特定用途或性質特殊,很少在公開市場出售,以致沒有公開市場價格的資產,如專用機器設備,或無法重置的特殊設備都不宜採用市場法;2)對於大多數無形資產而言,因其具有保密性、不確定性及不可重復性等特點,所以其交易價格資料往往不對外公開,評估人員無法收集其價格資料,因此不宜採用市場法。
成本法,適用范圍最為廣泛,原則上說,對於一切以資產重置、補償為目的的資產業務都適用。具體而言,除單項資產和特殊用途資產外,對於那些不易計算未來收益的特殊資產及難以取得市場參照物的資產評估業務都可用此法進行評估。
收益法,一般適用於企業整體價值的評估,或者能夠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資產或者無法重置的特殊資產的評估活動,如企業整體參與的股份經營、中外合作、中外合資、兼並、重組、分立、合並均可以採用收益法。此外,可以單獨計算收益的房地產、無形資產也可以應用此法。

㈩ 什麼是收益法收益法適用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收益法(income approach,income capitalization approach ),也稱收益資本化法、收益還原法,是房地產評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收益法是預計估價對象未來的正常凈收益,選擇適當的報酬率或資本化率、收益乘數將其折現到估價時點後累加,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預測估價對象的未來收益,然後利用報酬率或資本化率、收益乘數將其轉換為價值來求取估價對象的價值的方法。

收益法適用的前提條件:

1、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計量。要求被評估資產與其經營收益之間存在較為穩定的比例關系。

2、資產的擁有者獲得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計量。

3、被評估資產預期獲利年限可以預測。

(V:房地產價格,a:房地產年凈收益,r:折現率,n:剩餘收益年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