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科生自考本科需要什麼條件
⑴ 我是一名大專生,專業是會計,想要自考本科該怎麼辦啊
在校期間以自己專業為主!
自考本科,就在大學期間就讀,自考課程是業余制度的,一般周六周末上課,所以和你專業課不沖突。自考的話,在校生,自製力好點就自學,不用報培訓班(因為培訓班費用高),自己弄的話,帶上身份證,學生證,藍底照片去考試院自己報名,這樣報名費一科是38塊錢吧。很省錢。因為學生時代腦子好使,所以這樣建議。
如果個人不能很好把控自己,就報培訓班,而且,一般的培訓班都有考前輔助什麼的。比較好的輔助。通過容易些。
入學後過半年就可以報。剛剛入學,新鮮勁都沒過,不用那麼著急報。。
⑵ 自考會計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
會計考研都考的科目是:英語、綜合能力(包括財數學、語文與邏輯),復試政治,專業課以及英語聽力和口語。其中政治,專業課由各校單獨組織命題,另兩門為全國統考
一、會計學碩士考試初試科目:1.政治100分。2.英語一100分。3.數學三150分。4.會計學或管理學150分(綜合考察會計、管理學和經濟學方面的知識)
二、會計專業碩士初試考試科目:1.英語二100分。2.管理學聯考綜合能力200分。其中數學基礎(只考察初等數學,無高等數學)75分;邏輯推理60分;寫作65分(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論說文35分)。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⑶ 自考本科會計專業需要考哪些科目
不同地區考試科目可能會有不一樣.你上當地自考網上去查一下吧,上面都有介紹哪個學校開考會計本科專業,該專業要考哪些課程的詳細信息,很容易找到的.
⑷ 會計自考本科的學士學位的條件是什麼
1、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畢業生,符合申請學士學位條件的,由有學位授予權的主考院校授予相應的學士學位。
2、授予學士學位的學科門類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
3、申請學士學位的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法律、法規,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優良;
(2)在學期間,公共課、基礎課和專業主幹課程平均成績在70分以上,其中三門學位課程考試一次通過,且成績達到75分;
(3)參加由省學位辦統一組織的外國語考試成績合格。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者,可免外國語統一考試。英語專業本科生考其他外國語。
4、申請學士學位的辦法:
凡達到上述條件和要求的本科畢業生,在領取畢業證的當年,向其學籍所在學校或主考學校的有關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填寫有關表格。繳納一定的考務、評審等費用。對往屆本科畢業生,沒有獲得學士學位者,一律不再補授學位。
⑸ 自考本科會計一共要考哪幾門科目呢
說明:
1.關於公共政治課調整及替代關系請參照《專業考試計劃簡編編寫說明》(2015版)第11條。
2.自2008年6月起,對原通過「數據處理概論」、「163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課程考試的考生,在畢業資格審核時,不再要求通過「00052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實踐)」課程的考核。
3.專業後面◆表示學位課程。
專業報考條件:凡國家教育部認可,屬國民教育系列的各類高等學校專科及以上畢業生均可直接報考。
⑹ 會計自考專科升本科需要考哪些科目
會計自考專科升本科不是很容易,需要的科目有會計(獨立本科),專業代碼:B020204本專業共設置14門課程和畢業論文。
然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4) 、英語(二)(14學分)、線性代數(經管類)(4)、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3學分)、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實踐)(1學分) 、金融理論與實務(6學分);、資產評估(4學分)、高級財務會計(6學分)、審計學(4學分)。
以及財務報表分析(一)(5學分)、市場營銷學(5學分)、會計制度設計(5學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6學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5)、中國近現代史綱要(2分)。
以上科目都需要修過,獲得對應學分,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雖然不容易但是堅持下來肯定能夠成功的。
⑺ 我是專科生自考了本科會計,有了自考會計畢業證後能從事什麼工作啊
會計專業領域涉及面廣:鑒證,審計,稅收,公司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破產清算,法務會計,預算制定,商業咨詢等等都是會計專業將要涉及的領域。而且會計是近年來比較受歡迎的專業,該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大公司的財務部管理企業的資金,負責核算等事務,在大企業的福利待遇比較好,一般工作也會比較舒適
⑻ 請問大專會計,怎麼自考本科,要考什麼科目詳細些,謝謝!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線性代數(經管類),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實踐),市場營銷學,金融理論與實務,資產評估,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報表分析(一),畢業論文,英語(二),管理學原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會計制度設計,知識產權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企業文化,中國文化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