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是大專業嗎
A. 漢語言文學專業屬於什麼大類
中國語言文學類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回識,受答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
可適宜在黨政機關,包括報刊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對外交流其他企事業部門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專門人才。
B. 漢語言文學之類的專業很難就業嗎
漢語言文學之類的專業並不是很難就業。
現在師范類可以就業,
同時也可以去當文秘。
C. 什麼叫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師范類)是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師范類方向的簡稱。 漢語言文學(師范類)版屬於師范類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勝任中國中等學校的語文教學和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與教學管理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文字工作者。 該專業要求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能夠滿足漢語言教學的要求。漢權語言文學就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學,內容大致分為語言和文學兩大塊: 語言包括學習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基礎的系統的學習,還有語言學概論blabla 文學包括中外文學,中國文學又包括古代文學史(從上古先秦開始)和近現代文學史。不僅僅是學習各種作品,還包括時代背景、生平、流派和思想浪潮等等。結合 文學理論、寫作培訓(比如公文寫作、劇本寫作等)、語言表達、文學批評等等。 剩下相關的選修課包括比如諸子研究、唐詩鑒賞、孫子兵法等等。(如果看到下面回答只有說學習文學作品大部分都是沒正經上過中文系,漢語言文學絕對不僅僅只是文學的范疇。當然我的老師說他上北大的時候專門分語言系和文學系,現在不知道因為我沒本事上…)
D. 漢語言文學專業屬於什麼大類 屬於哪個學科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報考公務員屬於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文學類專業、表演版藝術類專業范圍權。符合條件可報考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文學類專業、表演藝術類或專業不限的職位,具體請以最新職位表為准。公務員考試一般每年有兩次,一次省考,一次國考。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一般在考行測和申論,分為上下午考試。大多數省份的考試會集中在上半年的春季聯考,但也有一部分的省份會在下半年考試。
E. 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後好就業嗎讀這個專業對寫作幫助大嗎
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崗位包括:文案策劃、平面設計、文員、文秘、文案、前台文員、行政內助理、容平面設計師、前台接待 總機 接待生、行政前台、市場專員、策劃經理等。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就業方向如下:
1、教師。
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求文筆好,口才好,具有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職業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一是工作的穩定性和自主性,二是這些年教師的待遇節節拔高,出現改觀。統計顯示,在師范類各專業中,漢語言文學專業需求占據首位。
2、編輯。
主要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要求寫作能力強,知識面比較廣,具備一定的策劃、組織能力。
3、文秘。
要求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技能,扎實的公文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較高的英語水平。最好能有相關資格證書。
4、文案策劃人員。
要求很高的文字駕馭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市場營銷、廣告專業知識。
如果你對寫作感興趣並且想往這個方向發展,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個不錯的選擇。
F. 內大漢語言文學就招這幾個專業嗎
漢語言文學可報考如下專業: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對外漢語、語言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比較文學等專業,其中前四個屬於語言類,後三個屬於文學類。
文學類是很多人都會做的選擇,但是考的人多,競爭壓力會很大。而且往往是考文學類的會被調劑到語言類。
語言類中對外漢語比較熱門,但實際上是比較難找工作的。古代漢語算是冷門,但冷門往往更佳,少了競爭,如果是少數民族考的話更有優勢。
漢語言文學排名情況:
1 北京大學
2 復旦大學
3 北京師范大學
4 南京大學
5 浙江大學
6 北京語言大學
7 武漢大學
8 南京師范大學
9 華東師范大學
10山東大學
11 暨南大學
12 華中師范大學
13 中山大學
14 四川大學
15 福建師范大學
16 南開大學
17 中央民族大學
18 中國人民大學
19 清華大學
20 廈門大學
21 湖南師范大學
22 湖北大學
23 上海師范大學
24 陝西師范大學
25 蘇州大學
B 等(29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山西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河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武漢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寧夏大學、長春理工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蘭州大學、河南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湘潭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廣西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延邊大學、北華大學
B等(29個):湖北師范學院、鄭州大學、汕頭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四川外語學院、上海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溫州大學、西華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吉首大學、廣西民族學院、雲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西南科技大學、魯東大學、揚州大學、新疆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深圳大學、湖北大學、青海師范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漳州師范學院
G. 漢語言文學專業排行榜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從小到大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日常交流都離不開漢語。雖然我們對他一點兒不陌生,但又覺得離我們很遠。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就業十分廣泛。
漢語言文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在中國遍地開花。在北京有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傳媒大學等,天津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一般師范類學校都有。全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65所,根據實力排名來看,這五所大學當之無愧名列前茅。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中文系是全國中文學科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總體實力最強的院系,也是北大歷史最悠久的名牌大系。百年中文誕生於1910年,是我國創建最早的中文學科。百年學術,薪火相傳,魯迅、劉師培、錢玄同、楊振聲、劉半農、胡適、馬裕藻、游國恩、楊晦、王力、俞平伯、廢名、魏建功、沈從文、吳組緗等眾多名家曾執教於此。今天,每一個北大中文系的學子,不僅可以浸潤於前輩學者的人格魅力和學術積淀,更可真切地感受諸多當代名師和一大批有為中青年學者的個性風采,得到知識和思想的雙重滋養。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前身是中國語言文學系,創建於1902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文院系。2003年,以中文系為基礎成立了文學院。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文學院建設、規范、開創了多個中文學科領域,為推動中文學科現代化,以及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魯迅、錢玄同、劉半農、黎錦熙、沈從文、沈兼士、顧隨、余嘉錫、吳承仕、黃葯眠、鍾敬文、譚丕模、穆木天、葉丁易、劉盼遂、李長之、李何林、陸宗達、蕭璋、俞敏、啟功、郭預衡等一大批學術巨擘在這里教書育人。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於1925年秋在國文部的基礎上擴充建立,時稱中國文學系,歸屬文學院。上世紀30年代初,中文系已發展完備,頗具規模,課程亦逐漸豐富完善,並趨向系統化,授課名師如雲,其中有劉大白、陳望道、謝六逸、夏丏尊、應照倫、傅樂華、鄭振鐸、田漢、趙景深、曹聚仁、洪深、梁實秋、馮沅君和葉紹均等。從那時起,中國語言文學系和復旦大學一道,共同走過了曲折而又漫長的歷史。
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創建於1951 年,是蜚聲海內外的中國語言文學學術研究重鎮和人才培養基地,也是華東師范大學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中文系現有1個一級學科,1個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7個博士點,8個碩士點及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點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8個碩士點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以及廣播電視(媒體與創意寫作方向)藝術碩士專業學位。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文學院,前身為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是南京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學學術力量最強的系科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師范學堂和1888年美國基督教會在南京建立的匯文書院,百餘年來一批國學大師和著名學者如李瑞清、黃侃、吳梅、方光燾、胡小石、汪辟疆、陳中凡、潘重規、楊晦、唐圭璋、呂叔湘、羅根澤、陳白塵、陳瘦竹、程千帆等先後在本院任教,各層次歷屆畢業生近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