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
① 執業醫師是什麼職稱
執業醫師(英來文:Practicing physician)是指具有醫師源執業證及其「級別」為「執業醫師」且實際從事醫療、預防保健工作的人員,不包括實際從事管理工作的執業醫師。
執業醫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傷、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全社會應當尊重醫師。醫師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1)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擴展閱讀:
醫師的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② 醫師執業證分幾種幾級
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其區別在於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執業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不能獨立執業,但在鄉鎮的醫療、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療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
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維醫、傣醫、朝醫、壯醫。截至目前,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共有38種類別。
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的區別:
1、執業醫師在全國內地各個醫療機構注冊後可以取得合法執業資格,擁有處方權,同時職稱取得為:醫師。
2、助理注冊後只有在鄉鎮一級衛生院具有處方資格,在其他等級機構需要執業醫師指導下處置病人。可以理解為助理約等於以前的醫士。而且沒有執業醫師資格,無法取得更高的職稱報考資格醫師指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2)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擴展閱讀:
1、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二)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標准,獲得與本人執業活動相當的醫療設備基本條件;
(三)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四)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五)在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獲取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七)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依法參與所在機構的民主管理。
2、 醫師在執業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③ 醫師是什麼職稱
醫師的職稱:
1、住院醫師(助教)
2、主治醫師(講師)專
3、副主任醫屬師(副教授)
4、主任醫師(教授)
醫師是一種高級醫務衛生人員,是指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醫師經注冊後,可以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執業,從事相應的醫療、預防、保健業務。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
(3)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擴展閱讀
1999年5月1日,我國正式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這是我國制定的第一部有關醫師的大法,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醫師的關心和愛護。
醫師的工作內容: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鑽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④ 職稱一般分為幾個等級
職稱主要分為三個大等級,5個細化等級:
一、初級職稱:
(1).員級。如:技術員、三級教師等。
(2).助理級。如:助理工程師、助理經濟師、二級教師等。
二、中級職稱
如:工程師、講師、主治醫師等、一級教師。
三、高級職稱:
(1).副高級。如:高級工程師、 副教授、副研究員、副主任醫師、高級教師等。
(2).正高級。如:正高級工程師、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正高級教師等。
職稱可評可考。一般而言,具備職稱評定條件的人不用參加全國通考,可以直接評定職稱,與考試獲得的職稱具有同等效力,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均與認可,並且可以將職稱評定檔案調入所在單位主管人事部門。如果有的人不具備職稱評定條件,又想獲得職稱,那就需要參加全國統一考試了。所以說,職稱可評可考,考評效力同等,全國各地通用。
一般而言,通過評定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比通過考試獲得職稱證書的人更容易被社會認可與接受。因為評定職稱的人有資格、有經驗;而通過考試獲得職稱證書的人缺少資格、缺少經驗。在當今社會,在能力重於學歷,水平重於文憑的共識下,越來越多的人踴躍評定職稱。
(4)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擴展閱讀:
高校教師、新聞、科學研究、出版、教練員、翻譯、藝術系列、律師、公證系列(專業)設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4個級別。
中小學教師設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員級5個級別。
群眾文化專業職務靠用圖書館、博物館職務系列。
法醫技術人員職務靠用衛生技術職務系列。法醫技術人員的職務名稱相應定為:主任法醫師、副主任法醫師、主檢法醫師、法醫師、法醫士。
審計專業人員靠用會計人員專業職務系列,各檔次專業名稱的簡稱為:高級審計師、審計師、助理審計師、審計員。
計量檢定技術人員的技術職務靠用工程技術職務系列。
專利技術人員靠用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務系列。專利審查人員技術職務名稱為:專利審查研究員、專利審查副研究員、專利審查助理研究員、專審查研究實習員;專利代理人員的技術職務名稱為:專利代理研究員、專利代理副研究員、專利代理助理研究員、專利代理研究實習員。
文學創作專業人員靠用藝術人員職務系列,採用編劇(含各類創作)類的名稱和檔次。文學創作專業人員的職務名稱(創作等級)定為:文學創作一級,文學創作二級,文學創作三,文學創作四級。
原《教練員專業技術職務試行條例》(職改字1986年49號)規定教練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為助理教練、教練、主教練(後更改為高級教練)。根據關於印發《體育教練員職務等級標准》和《關於〈體育教練員職務等級標准〉若干問題的說明》的通知(人職發[1994]17號),現該試行條例現已廢止。
藝術系列增加電影放映專業。專業職務名稱為:電影放映主任技師、電影放映技師、電影放映技術員。其檔次分別與藝術系列二、三、四級舞台技術職務相對應。
⑤ 執業助理醫師是不是職稱
不是,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它只是一種資質!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才是職稱,分別對應的是初級職稱、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
⑥ 醫師職稱分級有哪些
1、醫師的職稱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2、醫師是一種內高級醫務容衛生人員,是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3、醫師要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6)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擴展閱讀:
醫師和醫生的區別:
醫生是鑽研學習醫學科學技術,挽救生命以治病為業的人,一般指臨床醫生。醫師是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級醫務衛生人員。
醫生是對行醫者的一個統稱,不管是什麼級別的,從剛參加工作到成為專家,都統稱為醫生,或者大夫。醫師是一種職稱,也是一種行醫的資格,通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的人就有獨立行醫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所稱醫師,包括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師
⑦ 醫學類的職稱都有什麼
醫學類職稱(衛生技術職務)分類如下:
醫療、預防、保健人員的職稱:醫士、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主任醫師
中葯、西葯人員:葯士、葯師、主管葯師、 副主任葯師、 主任葯師
護理人員: 護士、護師 、 主管護師 、 副主任護師、 主任護師
其他衛生技術人員:技士、技師、主管技師、副主任技師、 主任技師
職稱中帶有「副主任「和」主任「的,就是高級職稱,前者是副高級,後者是正高級。
普通醫院的主任、副主任相當於教授及副教授,而醫科大學里的附屬醫院因為還承擔教學任務,才有教授、副教授的職稱評定。因此,教授、副教授不屬於醫學職稱。
(7)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擴展閱讀:
職稱的取得方式:
職稱的取得可通過包括認定、評審、國家統一考試(以考代評)、職業資格對應等方式。
1、職稱評審:職稱評審是指已經經過初次職稱認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經過一定工作年限後,在任職期內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申報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須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並且經過一些基本技能考試。
2、以考代評:「以考代評」是指,在全國已實施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資格統一考試實行以考代評的系列(衛生、會計、審計、統計、經濟、計算機軟體、翻譯、出版、土建),不再進行相應系列(專業)和級別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認定、評審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職稱
⑧ 醫生職稱等級
醫士、醫師—初級職稱
醫士——技術員級
醫師——助理級
⑨ 主治醫師職稱什麼樣
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種類中關於衛生醫療系列專業技術人員的介紹,
主治醫師屬於中級職稱。
等同對應於工程技術系列的工程師、會計人員系列的會計師、經濟專業系列的經濟師、統計人員系列的統計師、高等/中等教育系列的講師
醫療系列的職稱等級為:
1、主任醫師 正高級職稱
2、副主任醫師 高級職稱
3、主治醫師 中級職稱
4、醫師 助理級職稱
5、醫士 員級職稱
應該來說,主治醫師算是一個中等水平的職稱,不高也不低。
⑩ 醫生的職稱是怎麼分類的
醫生一般分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是臨床的職稱評定級別,通過考試後每5年晉升一級。
醫生的職稱不以其所在醫院級別相掛鉤,不同級別醫院相同級別的醫師,資格是一樣的。一位正規醫學院本科畢業的學生,是這樣走上職業之路的。首先來到醫院實習一年,一年後,具備資格申報執業醫師。在通過了全國統一考試之後,第二年獲得執業醫師證書。
獲得執業醫師證書五年後,有資格申報醫師資格,也就是中級職稱,前提是必須通過嚴格的全國英語和計算機考試。評審通過後,可以獲得主治醫師資格。
在獲得主治醫師資格後,五年後,發表三篇省級論文,參加兩項科技進步獎活動,並通過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英語考試之後,可以申報副主任醫師職稱,也就是高級職稱。評審通過後,可以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
(10)醫師專業職稱助理級擴展閱讀:
醫生職稱晉升制度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臨床醫學專業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條件(試行)》的規定根據醫療機構專業設置的實際情況,臨床醫學專業評審條件分為兩個部分:
一、按二級學科分類的評審條件,用於按二級學科設置的臨床醫學專業崗位,共分為十四個專業:全科、家庭醫學、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口腔、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病與性病、精神病、腫瘤、病理、醫學影像、計劃生育。
二、按三級學科分類的評審條件,適用於三級學科設置的臨床醫學專業崗位,共分為三十二個子專業: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血液病、結核病、傳染病、風濕與臨床免疫、老年醫學、急診醫學、普通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經外科。
泌尿外科、小兒外科、燒傷外科、整形外科、麻醉、運動醫學、康復醫學、婦科、產科、口腔內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口腔整形、核醫學、放射治療、醫學檢驗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