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唱歌業余與專業的區別

唱歌業余與專業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0-12-04 05:32:56

A. 我發現那些專業歌手和我們這些業余的,外行的人唱歌有很大的不一樣。但,又說不出哪裡不同。

呼吸、用嗓、情感把握等,專業的歌手都是經過訓練和名師指導的

B. 業余愛好者如何學習唱歌要怎麼唱好歌

我覺得既然是業余愛好者,那肯定是很喜歡唱歌的啊,那就多唱歌啊,我覺得真的多唱,慢慢去找到那個調,然後你真的會唱越好的。

C. 學唱歌業余班和專業班的區別

學唱歌專業班訓練苦,主要是培育人才,而業余班主要是娛樂,培養意志,發展愛好。

D. 唱歌問題,不玩專業,就是業余想去KTV和朋友一起k歌

高音唱不上去不可以用嗓子喊叫。唱歌是要練好呼吸的,把氣吸到橫膈膜以下並保持腰腹部的力量,而越是唱高音脖子越要保持鬆弛的狀態並與腰腹部向上的氣流形成對抗。

E. 為什麼有許多人說我是專業唱歌的。而我不是我是業余。不過看過會員視頻教學跟著練習過。

很正常因為大部分人是業余的,有此天賦可以深研一番,即便成不了職業豐富一下生活也可。

F. 業余唱歌向專業水平怎麼提高

一、樹立信心和勇氣、明確學習歌唱目的 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人有了志氣才有信心和勇氣。信心和勇氣是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先決條件。從中外許多學有所成的人們中,可以看出他(她)們都經歷了長時間的艱苦努力。實踐證明,一個沒有信心和勇氣的人,干什麼事也不會取得大的成就。學習歌唱,特別是業余自學歌唱,要有更大的信心和勇氣才能學好。作為一個業余自學歌唱者,學習的目的應該是通過學習歌唱技巧和歌唱實踐,培養自己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精神,豐富文化知識修養、展示自己存在的人生價值、陶冶性靈和情操、鍛煉意志和身體、開發智慧潛能,使自己的思想成熟、精神充實、生活豐富多彩,促進自己所奮斗的事業成功。 二、重視資料收集、用理論指導實踐 用理論指導實踐是防止走彎路的一種最好學習方法。目前,有關歌唱理論方面的書籍時有出版,這些書籍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可以購來作為參考,豐富自己聲樂理論知識。理論知識越堅實、越豐富,理解能力和自我感受能力就會隨之增強、對技巧的掌握就會越快。實際上音樂學院老師教學生的東西也離不開書上的基本內容,教學與自學不同的是:老師在講解理論的同時要給學生作一些歌唱示範動作,學生在練習時,老師給予指點糾正。在老師的正確示範和及時指點糾正下,學生對技巧的掌握比較容易。自學歌唱者卻沒有這些條件,由於在技巧訓練上沒人指導和糾正,不知道自己對方法要領的掌握是否正確,這些正是自學者最大困難之處。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是找兩個老師:一是拜聲樂理論書籍為師,認真學習和研究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二是拜影碟和錄相帶為師。現在市場上有歌唱教學影碟和錄像帶出售,可以買來播放,跟著一起練習。 三、打好音準基礎、建立聲美概念 音準,就是音調高低的級差度。唱准音調是歌唱的基礎,可以通過耳力訓練多聽、多唱歌曲或曲譜,打好音準基礎(請參看聽力訓練)。聲美,就是優美的聲音。優美聲音的概念是自己對自己所發出的聲音是否優美進行辨別、修正的基礎。在訓練中,自已對自已的聲音是否優美要有正確的判斷和辨別,若聲音不正確、不優美時就可以及時糾正。這種判斷力和辨別力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對呼吸、發聲、咬字方法要領的正確理解(請參看歌唱技能訓練);二是大腦對優美聲音的記憶。 關於聲音問題,在這里需要提醒初學者注意的是:市場所售的錄音帶、影碟中的歌曲所唱出的聲音是經過了現代電聲技術修飾後的效果,與歌唱者本身具有的聲音有一段差距。就是說歌唱者本身的聲音沒有錄音帶、影碟中經過修飾的聲音那樣完美。有人訓練了很長時間,聲音美感就是達不到錄音帶和影碟放出那種聲音的程度,慢慢就失去了練聲的信心。另外,在練聲時不能使用音響設備。因為通過音響設備放出來的聲音不完全是自己真實的聲音,不易辯聽出自已聲音結構中的不足。如果不利用音響設備能唱好,一旦用較好的音響設備歌唱效果會更好。練聲最好不用任何輔助工具,選擇較大的房間或野外練習。在小房間練聲,聲音容易反射而引起空間振盪,造成聽覺上的假象,使自己誤以為聲音很美、音量很大,其實會恰恰相反。在大房間或野外練聲可以避免聽覺上的干擾,有利於對自己的聲音發展進行修正。 四、聲音訓練與情感表達相結合 聲情並茂是歌唱藝術的本質要求。用帶著情感的聲音去訓練,可以獲得感人的聲音。比如在練唱音階時,高音要帶著明朗、火熱、歡快、奔放等情感色彩;低音要帶著深沉、寬厚、穩健等情感色彩;中音要帶著堅定、豐滿、充實的情感色彩。在練唱歌曲時,要根據歌詞中的含義去發出帶情感而又優美的聲音,這種聲情結合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優美的聲音是歌唱藝術的軀體,真摯的情感表達是歌唱藝術生命。沒有軀體生命無存,沒有生命軀體失去價值和意義。因此,情感表達與聲音品質兩者相比較應占同等重要的地位口我們要用優美的聲音去表達真摯的感情,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聲情並茂、兩全其美。初學歌唱者,應在努力提高聲音品質的同時,十分重視真摯情感的表達,使歌聲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對於正常人來講,只要能夠正確掌握呼吸、發聲、咬字技巧,堅持長期鍛煉,都能獲得優美的聲音,這是正常人所具有的一種潛能。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潛能雖然有一定差異,但是只要你按照正確方向發展自己力所能及的聲音,你就會在聲音美上取得成功。情感表達是千變萬化的,歌曲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詞意就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因此,情感表達的尺度是很難掌握的,要在長期實踐中體驗和探索。 五、在摹仿中學習和體驗 摹仿是一種學習體驗的好方法。學習繪畫、書法、雕刻藝術的人要從臨摹名人名作入手,通過臨摹提高觀察力、分析力、感受力和掌握表現技法。對於自學歌唱者來講,摹仿十分重要。通過摹仿研究和掌握聲音表現技巧及情感表達技,這是一種較好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摹仿首先要選擇好摹仿對象,可以選擇在演唱歌曲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歌手或歌唱家所演唱的作品進行摹仿。市場上售有眾多歌手和歌唱家演唱作品(如影蝶、錄音帶、錄像帶),可以買來聽、看、記、學唱,進行反復摹仿練習,細心研究其發聲、呼吸和咬字技巧和歌曲處理方法。在摹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基本掌握發聲、呼吸、咬字要領的基礎上才能進入摹仿階段,否則效果不佳。因為不懂得發聲、呼吸、咬字的基本規律,摹仿起來十分困難,弄不好會養成不良習慣難以糾正或唱壞嗓子。 2、自己所學的唱法要與摹仿對象一致,不能今天學這種唱法,明天學那種唱法。要選擇一種唱法去摹仿,等基本功打牢固後,才可以涉獵其它唱法。 3、自己的音域高低能力要與摹仿對象相近,不能拼著嗓子去唱高音或唱低音。 4、先選准一個摹仿對象進行摹仿,等有了一定收獲後再選擇別的對象,盡量多摹仿幾個人,這樣才能鍛煉提高。 5、一開始摹仿要選擇難度較小的作品,隨著技能的提高逐步去摹仿難度較大的作品。 6、摹仿要下深功夫,要心領神會真正學到東西。即要鑽得進去,又要走得出來。不能一味的去摹仿而失去自己的個性,要善於在摹仿中利用別人的長處培養、鍛煉、提高自己。 7、摹仿的重點是:頭腔共鳴應用技巧、真假聲混聲技巧、靈活而深長的呼吸技巧、輕松自然而又清晰的咬字技巧、具有情感色彩的聲音表現方法、對歌曲恰到好處的處理方法以及對歌曲風格的正確把握等。 在這里需要提醒初學者注意,千萬不能一味地去摹仿別人的聲音。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發聲、咬字、呼吸器官的大小、長短、寬窄、厚薄以及位置的上下絕不會完全相同,所形成的聲音就不會相同,每個人都有自身的聲音結構規律。所以,我們要在正確掌握方法要領的前提下,通過摹仿認真研究,找出自己的聲音發展方向,善於培養自己的聲音品質和聲音特性,逐步形成自己的歌唱風格。

G. 業余想唱歌好聽點。簡譜的1234567音節是怎麼 分的,按照什麼原理,有什麼區別嗎。

是叨 瑞 迷 發 騷 啦 西
1 2 3 4 5 6 7

希望對您有幫助
之所以要簡譜,是幫助那些沒接觸過樂器,尤其是版鋼琴的初學者,權方便解讀歌曲
沒特別的含義,存粹就是人為設計的,方便記憶。
原理就是看鋼琴琴鍵啊。不是有一個八度,兩個八度的說法嗎?就是7個鍵為一個高度,

H. 業余唱歌,需要練習 哪些項目啊.

歌唱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兒童表現歌曲的能力,應給予他們唱歌技巧的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唱歌的姿勢、呼吸、發聲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唱歌的姿勢
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氣,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但呼氣時不準過深,否則使胸、腹部僵硬,影響發聲的靈活和音高的准確,吸氣時不要有聲響,反之不僅影響歌唱的藝術效果,還會使吸氣不易深沉,影響氣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三、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四、咬字、吐字准確、清晰
發音練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唱時發母音的著力點,應盡量接近聲區的集中點,使三個聲區的共鳴得到銜接和靈活調整。
歌唱藝術是聲音與文學相結合的藝術,我們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反之也不行,我們應對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以及詞曲作者、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個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的處理,把歌曲的藝術形象准確完整地再現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怎樣唱高音
一、人類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 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訓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來未聽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來解釋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向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個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時感覺不到的),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五、越高越容易
當我們練到降b2時,應該說已經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降b2的方法並無居的分別。唱降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的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六、支點與對抗
如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於是,這里就有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於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麼,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於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唱歌時,氣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氣柱越來越短,同時,小腹也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產一定的流量呼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把「支點」老是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隨著氣息的運用向上移動呢?但我們不可忘記,雖然「支點」隨著氣息的呼出不斷地向上移,還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壓的力量。試想,我們如果要拿到高處的東西,伸長了手仍拿不到時,那麼就要在腳下墊一個箱子,如果還是拿不著,只能再加一個箱子,這樣「支點」不就提高了嗎?怎麼可能停在下面不動呢?
我在新加坡聽過一個女高音獨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國作巡迴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時,脖子拉得長長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原來她是專唱德國Lied的,德國派唱法主張「支點」永遠在腹部不變。試問唱高音怎麼可以把音管拉得那麼長呢?
我們再看看前面所述的打氣筒原理,活塞柄不斷向上推,活塞也隨之漸漸地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壓力,氣息則從筒口噴出。如果將氣筒打氣比作人體的歌唱活動,即是說,橫膈膜和聲帶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支點也逐漸改變位置,怎麼可能老停在固定的地方不動呢?
七、用工具來測驗
用一塊木板,長度比我們的肩寬一些,寬度比我們的鞋子長度稍寬四角打一個洞,用兩根繩子穿過洞,繩子的長度與我們垂下的手指處相齊(參閱圖八)。我們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氣,然後將氣閉住,張大口用力拉繩子,就可以感覺到什麼叫對抗了。這時,我們的腳增加了與地面的對抗,同時也了體內的氣息與聲帶的對抗,這樣高音更容易出來。我們還可用可口可樂的空鋁筒(空啤酒筒),剪成象郵票大小的鋁片,將兩片鋁片合起來(用手將鋁片弄得稍彎曲一些),於是合起來的鋁片當中就有一個縫。再在鋁片的一頭夾上一片舊綢布(可疊成三根火柴那樣寬),然後用鐵絲將鋁片綁起來,就成為一個哨子。你試吹一個低音,再吹一個高音,從這一比較中就可以感覺到唱高音的氣息和姿勢了

怎樣唱歌
一、氣息
說道這個話題,就有些茫然,因為這是最不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我在唱歌之前,練美聲兩年,給我的感悟很深,氣息基礎對我的幫助很大。一般沒有學過聲樂的人發聲很平,就用平常說話的位置(嗓子)發音,我們叫它聲音發「白」,沒有色彩、沒有過濾。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聲練聲的方法。
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樑,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靠後的。請找一找這樣的感覺:你大口咬一口蘋果,露出上牙齒,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時,發出「嗯」的聲音,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這就是美聲發聲的一個共鳴點。接下來把氣息下沉,小腹膨脹,稍在小腹用力一頂,在剛才的位置發聲,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你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經常靠牆練習有助於發聲,因為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讓你更容易找到感覺,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先從「米~媽」的練習開始,逐步升高,有助於練習高音氣息;再從高往低練習,這樣反復,總有一天你會找到感覺的。美聲講究「通透」,經常想像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還講究的是「共鳴」,聲音通過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鳴後,會很圓潤、飽滿。要體會共鳴,你可以這樣做:閉上嘴巴,發出「嗯」的音,稍帶點深情的感覺,「嗯」的長一點,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如果氣息好,這種共鳴會給你的聲音添色不少。仔細聽聽一些高大的美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
另外我還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長、不換氣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後面紅耳赤、只喘粗氣。肺活量要經常鍛煉身體才能保持。還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彌補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現象。首先就要練氣息,好的發聲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聲音通過嗓門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這一句時,氣息不穩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來,一下就把本來肺活量不足的氣放跑了,如果後面有不換氣的長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時話筒也不會出現一些撲聲。所以我建議大家練聲的時候嘴前放一盞蠟燭,盡量練聲時保持蠟燭不搖晃吧!這樣你的氣就會保持在你的體內長一些時間。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氣堅持得久還是憋住不出氣保持得久呢?當然這還需要歌手要放鬆,不要緊張,一緊張,心臟跳動加快,你的氣息就更穩不住了
這里我只能講這么多,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過我要提醒的是,練聲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礎,千萬不要用練聲的方法直白的演繹流行歌,那樣就過於做作,就會像閻維文唱「一無所有」。
關於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觀點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嘗不可,但這些都是美聲中絕對禁止的,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唱美聲而練美聲,我們是為了唱好通俗才練美聲,就像武術要練馬步一樣,你見過打架的時候蹲著馬步打的嗎?
有朋友說這樣的表述很難理解,要我說說流行歌手裡誰的氣息很通透,就照著感覺去學更容易領悟,這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個人認為,女歌手你們就多聽一下「張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氣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滿文軍」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氣息在唱歌的,另外,張學友的氣息很好,但對於教學,滿文軍更適合

二、高音
這是朋友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用他們的話,因為高音「夠拽」,呵呵!再次補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綜合很多方面,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確實,很好的高音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勸朋友們不要只知道高音的價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實飽滿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時候,氣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為根基的,京腔講究「丹田氣」也是指的這種發聲位置。
找找感覺1:如果你是一個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隻老鼠,你會怎樣?估計會「啊~」的一聲長鳴,並且還有「假聲」的發聲位置。等你平靜之後,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數再也「啊」不上去了。為何?因為你收到驚嚇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緊張,(想想被驚嚇的感覺,是不是全身肌肉綳緊?)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根基,加上一股強大的氣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氣息),直沖嗓子眼,聲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飆高音的感覺理解成「緊張」、「振作」,記住,一切以小腹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頭往上扯的,是感覺重心向下的一種反彈力。
找找感覺2:見過橡皮水管嗎?要水管里的水飆向更遠怎麼辦?掐緊水管前端,縫隙一小,壓力增大,水就沖得更遠。其實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時唱出很大的聲音,我們說那是用力氣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氣息和技巧在唱。想像水龍頭理論,應該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覺3:地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把它搬起來吧。你一彎腰,嘴裡數數:「一、二、三、走……」,我想這個「走」字你一定用了氣息。我不多說了,感覺一下吧,身邊有些什麼重的……呵呵!這只是一些我創立的讓你感覺氣息的方法,不正規,但很有效。
還要告訴大家一點,表現高音的能力與你本身嗓子條件有關,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優勢,比如「孫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繹不會那麼費力。嗓音條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氣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條件好或不好,聲音都是通過氣息唱出來的,就像香煙要通過過濾嘴一樣,聲音過濾一下會更美。
另外我還告訴大家一種心理方法,高音時想像你是在面對廣闊的大海高歌,望不到邊的海天一色,這樣的風光不值得你大聲吶喊嗎?

三、鍛煉肺活量的方法
造成肺活量檢測數值連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鍛煉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簡單介紹三種。
方法一 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方法二 耐久跑練習,注意要堅持經常、跑和呼吸配合、距離適當、強度不宜大。
方法三 練習潛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劃水,還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鍛煉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
鍛煉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還有: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恆經常練習才能有效。
以上這些鍛煉的機制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從而達到提高肺活量檢測數值的目的。

I. 自學唱歌(只是業余)給個學習步驟

自學歌唱發聲練習的步驟:
歌唱發聲基本功的練習,一般按音域進展的規律,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掌握基本的發聲方法,調節和鍛煉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無論
哪一個聲部,都應該從中聲區開始訓練。練中聲區的音相對鞏固後再逐步擴大音域,要知道聲樂
學習要從基礎入手,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基礎必須打得扎實,要記住「欲速則不達」
的道理。

第二階段
是中聲區的基礎上,適當擴展音域,加強氣息與共鳴的配合訓練,練好過渡聲區(即換聲區的
訓練),為進入頭聲區的訓練打好基礎。第二階段的練習是關鍵的一環,需要花費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但千萬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於唱高音,要沉得住氣,等這段音域鞏固後,再進入高聲區的練習。

第三階段
即高聲區的練習可以在比較鞏固上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加強音量音高的訓練,進一步擴大音域,
做較復雜的發聲練習,使各聲種達到理想的音高范圍。這了階級的練習要特別注意高、中、低三個聲區的統一,音的過渡不要發生裂痕和疙瘩,重點是加強頭聲區的訓練,獲取高位置的頭腔共鳴,從而達到統一聲區的目標。這樣我們歌唱發聲的樂器基本製造完畢,可以唱一般難度較大的歌曲了。
先把嘴巴比起來唱哼鳴,要大聲,發音位置要高。然後用哼鳴的位置唱歌。練習狗喘,用腹肌的力氣。底氣足了就有顫音了,發音時氣要往裡吃不要往外吐。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