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鐵路學校有哪些專業學校
『壹』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優勢專業排名及最好的專業有哪些
學院代碼:13943錄取批次:第三批B線(公辦院校)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教育專部備案,廣州市人民屬政府主辦,廣東省唯一一所培養鐵路、軌道交通運輸等特色專業人才的高職學院。學院本部座落在廣州市的流溪河畔、羊城舊八景之一的「石門返照」風景區,擁有學院南校區和執信南校區,校園佔地面積近16萬平方米,校舍面積近11萬平方米,藏書25.04萬冊,校內實驗、實訓場地6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40多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100多萬元。學院的教學、實踐訓練、文體活動和生活服務等設施齊全,校園環境幽雅,依山伴水,是求學升造、教學科研的理想場所。學院現有...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更多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信息點擊查看]與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最好的專業相關的文章還有
廣東專科學校排名_大學專業
『貳』 廣州市有哪些公辦的鐵路職業學校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一所全日制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內。學校創辦容於2000年6月,2005年8月由廣州鐵路(集團)公司正式移交廣州市政府管理,是廣東省唯一一所培養軌道交通、鐵路等特有專業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回答的動力,謝謝
『叄』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
物流專業去年是最熱門的,而且是比較年輕的專業。
在廣鐵,熱門專業不等於好專業,你進來後就知道了。
反而,因為有條件限制而不熱門的專業,比如車輛、鐵道化,就業質量最好。
455,比較懸,今年最最少也是450分了,看這個險值不值得你去冒。
僅供參考。
『肆』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有幾個校區每個校區分別有什麼專業
學院坐落在廣州原來羊城八景之一自的「石門返照」風景區,現有石門、羊城、執信南校區和朝陽實訓基地、花都工學結合基地。
電話; 020-86020034 . 020-61332783
地址:廣州市白雲區石井街慶隆中路100號
郵政編碼:510430
專業;
1;軌道交通系;鐵道機車車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集裝箱運輸管理--國際貨代方向.物流管理.
2;電氣工程系;電氣化鐵道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子工藝與管理.應用電子技術.
3;機電工程系;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 數控技術(模具方向).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4;經濟管理系;會計電算化.營銷.外旅遊(旅行社管理方向).外旅遊(酒店管理方向).秘(法律文秘方向).秘(涉外文秘方向).秘(會展方向).
5;信息工程系;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動漫專業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
6;應用外語系;應用日語(商務方向).商務英語.
『伍』 鐵路職業學校
廣州鐵路職業學院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廣州市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廣東省培養鐵路、軌道交通和工業製造等特色專業人才的院校。 學院坐落在廣州市白雲區流溪河畔、羊城舊八景之一的「石門返照」風景區。校園佔地面積11萬多平方米,校舍面積76000餘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900多萬元,藏書25萬多冊。建有計算機中心、網路中心、多媒體課件製作中心、數控加工中心和電力機車、機械加工、自動化、電工網路、電子測試與組裝等校內實習、實訓室68個,在廣州地鐵公司、廣州鐵道車輛廠等名優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43個。課堂教學、實踐訓練、體育活動和生活服務等設施齊全。校園環境優雅,文化氛圍濃厚,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理想之地。 學院設有軌道交通系、電氣工程系、機電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基礎課部、職成部(繼續教育學院、廣州鐵路機械學校)等6個系部。現有大專等全日制學生5400餘人。專業設置緊緊圍繞廣州和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需求,設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供用電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物流管理、計算機、會計電算化、法律事務等24個高職類專業,涵蓋了交通、機電、電子信息、物流管理、旅遊、財經等學科門類。其中,廣州市示範性建設專業1個,廣東省重點建設專業1個,鐵道部優秀專業點3個。 學院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面向全國招聘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的「雙師型」教師,現有專任教師20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佔36%,青年教師中博士、碩士研究生佔60%(含在讀),並從知名企業、行業聘請了一批專業技術骨幹擔任兼職教師。教學質量和科技創新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近幾年獲廣東省計算機教育軟體評審一等獎2項;獲鐵道部教學課件比賽一等獎3項;獲廣東省、廣州市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科研產品「受電弓防刮弓保護裝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獲國家發明專利和鐵道部頒發「定點生產許可證」等。 學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全面推行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的「多證書」制度,學生既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又具備熟練的職業技能,參加省、市大學生競賽獲得優異成績。2003年、2005年連續兩屆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廣東省賽區三等獎;2005年獲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大學生CAD/CAM軟體應用競賽團體第6名和個人一等獎2項、三等獎5項;2004年、2006年連續兩屆參加廣東省物理實驗設計大賽,作為唯一進入總決賽的高職院校隊獲得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2007年參加省、市各類技能比賽共獲獎項30多個,其中獲「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4項,結構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電子自動化設計競賽三等獎2項,證券投資模擬大賽團體二等獎、個人一等獎1項及二、三等獎5項。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努力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建立完善的就業信息與服務網路,與廣州地鐵公司、香港地鐵公司、深圳地鐵公司、廣州鐵路集團公司、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TCL集團公司、廣州鐵道車輛廠和深圳龍達機械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產學合作關系。2005年畢業生就業率98.66%,2007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截至5月底達93%,2006年新生報到率達到85.04%,均名列省內高校前列。隨著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廣深港客運專線和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地鐵、珠三角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等項目的建設,對鐵路、軌道交通等特有專業和機電、電氣、數控、物流等製造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將不斷增長,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將更為廣闊。 目前,學院以廣州濱海新城南沙的開發建設為契機,加緊籌劃建設南沙新校區,並全力加強內涵條件建設,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辦學基本條件,全面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為早日建設成為具有工業交通運輸鮮明特色、省級示範性建設高職院校而努力。
『陸』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專業介紹
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專科層次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廣東省唯一的一所培養軌道交通人才的職業技術學院。學院座落在廣州市西郊的流溪河畔、羊城舊八景之一的「石門返照」風景區,環境清馨、優雅,文化氛圍濃厚,是學習和生活的理想之地。
學院的前身是廣州鐵路運輸職工大學(創建於 1984年)、廣州鐵路機械學校(創建於1975年)、廣州鐵路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創建於1983年),2000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三校合並轉製成立為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設石門校區(學院本部)、執信南校區、廣北校區、白雲校區、梅州分教點、韶關分教點、株洲分教點七個辦學點。
學院校園總佔地面積 11萬多平方米,校舍面積6萬多平方米,各類實驗室及演練場地43個,藏書18萬余冊,教學、實驗、實習、生活、文體活動等辦學設施完善。有一支結構合理、敬業愛崗、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學、管理隊伍,現有教師200餘人,擔任國家和省部級各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人。
學院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以專科教育為主,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大、中專學歷教育、技能崗位培訓等多種形式並存的辦學格局,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現設有電氣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運輸管理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基礎課部、普通中專部、成人大專部(繼續教育部)及成人中專部等 8個系部;設有專科專業12個,涵蓋交通、機電、電子信息、財經、旅遊等5大學科門類,以及10個中職類專業,省重點建設專業1個,鐵道部「全路優秀專業點」3個。學院的技能鑒定站具有40多個鐵路特有工種和社會通用工種的技能鑒定資格,每年為鐵路內外進行技能鑒定達3000多人次。
學院堅持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並重,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贊譽,教學質量管理和科技研究結出碩果。 2004年組隊參加廣東省計算機教育軟體評審(高教組)獲一等獎;參加廣東省第七屆物理實驗設計大賽,我院是進入總決賽的唯一一支高職院校隊,參賽作品獲二等獎;科研產品「受電弓防刮弓保護裝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獲鐵道部頒發「定點生產許可證」;參加鐵道部組織的教學課件比賽,獲得三個一等獎。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高度重視師生員工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的鍛煉,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寓教於樂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莘莘學子將在生機盎然的校園里得到全面發展。
學院歷來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畢業生的切身利益著想,不斷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建立較為完善的就業信息與服務網路。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 95%以上。辦學以來,學院為國家及地方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企、事業單位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他們以思想素質高、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適應能力強而深受社會各界和用人單位的歡迎。他們當中大多數已成為所在單位的生產、管理骨幹,部分已走上領導崗位。
面向未來,我們決心以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培養模式,一流的師資力量,培養一流的技術管理人才,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