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專業畢業生包分配
1. 有那些大學畢業後有分配工作的
1. 公費醫學生
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醫療資源的缺乏,為了緩解這種情況,國家開始培養公費學生,也叫定向醫學生公、農村定向的免費醫學生, 公費醫學生和公費師范生的情況類似,也是大學期間國家給你掏錢,還暗示每月生活津貼。畢業後,我在中西部貧困地區的醫療機構工作6年。
2. 公費師范生
公費師范生可享受免學費、包畢業分配的大學專業。像其他普通的師范類學生都是要支付學費的, 但是公費師范生卻是由國家為你交學費等費用,還將給予你一些經濟支持,但唯一的要求就是,畢業後六年內,要到指定的地方任教,這是要和國家簽訂協議的, 到中小學任教的每一位免費師范生都有編有崗。總的來說,待遇還是不錯的。在找工作這么困難的時候,這樣也算是變相的給你「分配」了工作,盡管有一個協議。
3.軍校生
提到大學的免學費和畢業分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軍校。因為現在軍隊整體待遇得到了提高,軍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如果他們成為軍校學員,那麼他們什麼時候可以拿到軍籍,畢業後還可以打包分配。沒有必要像其他畢業生那樣拿著文憑去找工作。更重要的是,軍校的畢業生獲得了軍籍,從入學之後養老金就有了保障。
綜合以上類學校畢業生是國家分配的工作,大多數大學畢業生都是自己找工作,雖然國家分配工作將會節省很多麻煩和擔心,但也有自己的相應的代價,取決於你權衡利弊,現在社會沒有「鐵飯碗」,社會需要你支付,公司需要你努力工作,你的能力就是最好的「鐵飯碗」。
了解更多高考志願填報信息請關注四川升學志願指導,考魚教育。
2. 從警察學院畢業包分配嗎
關於警校畢業何時能包分配,是不是2020年以後的警校會恢復包分配。就是包分配的話回,也需要先考公答務員,這些法定的程序必須要走。
其警校包分配工作這件事是很久之前的事,全國所有警校(包括公安大學)的畢業生都不再包分配工作了,要想進公安局、派出所當警察。那就必須得參加相應的考試,各項指標通過之後才能成為一名警察。
(2)普通專業畢業生包分配擴展閱讀:
警校不包分配,畢業需考公務員成為警察。如果是提前批警校,尤其是公安類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參加單獨招警考試,入警率很高,有些省份幾乎達到100%。有的省份就比較低。各省情況也不一樣。如果是普通批次的警校,那就需和普通高校一起競爭社會招警職位,入警率就更低了。
司法警校只有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是本科,裡面的監獄類專業,因為有專業優勢,入警率比較高,其他專業入警率都不高。各省的司法警校都是專科,只有幾個省份招錄監獄警察時會設置專業要求,國控專業的畢業生會提高入警率,但由於名額太少,導致最終入警率也不高。
3. 大學生不工作包分配到底是哪一年
是1996年正式開始不包分配的。95年畢業的學生有10%國家分配,剩下的自主擇業。95年的2月第一回次答有畢業生人才市場,提供學生與單位進行雙向選擇,96年就連10%的名額都沒有了。
1996年《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改革開放初期的高考,實際上就相當於古代的科舉,所以現今機關企業老一輩中貧二代不在少數,許多領導都是無背景底層出身。
(3)普通專業畢業生包分配擴展閱讀:
畢業分配是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學和中專畢業生就業按國家下撥的計劃指標進行統一安排。畢業分配製度強調的是「服從國家」,對個體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及就業要求等不太重視。
畢業分配在特定時期內,起到了推動人才流動和資源調配、協調不同行業和地區利益的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其弊端愈發顯現。
4. 國家是從哪一年開始停止分配大中專畢業生的
1993年開始,2007年全部停止。
1993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學校畢業生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的就業制度,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由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經過兩三年的調整過渡,到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畢業分配基本退出了歷史舞台。
《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在1996.01.09由人事部頒布,內容如下:
第一條為加強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資源的配置、使用、開發的管理工作,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畢業生,是指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畢業後國家不負責分配工作的非在職畢業生。
第三條畢業生通過人才市場在多種所有制范圍內自主擇業,可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管理工作,也可在其他崗位上工作。
(4)普通專業畢業生包分配擴展閱讀:
畢業分配是指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學和中專畢業生就業按國家下撥的計劃指標進行統一安排。畢業分配製度強調的是「服從國家」,對個體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及就業要求等不太重視。
畢業分配在特定時期內,起到了推動人才流動和資源調配、協調不同行業和地區利益的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其弊端愈發顯現。
5.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畢業後能包分配嗎
不包分配的。
公安院校畢業生進入公安隊伍,必須堅持「凡進必考」回,按照規定的條答件、標准和程序進行。加大公開透明力度,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招考工作公平公正。
公安院校公安專業畢業生主要充實到基層一線執法崗位,著重滿足艱苦邊遠地區的招警需求,著力解決基層專業人才引進難、艱苦邊遠地區招警難問題。
(5)普通專業畢業生包分配擴展閱讀: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就業的相關要求規定:
1、招考對象為公安院校公安專業應屆畢業生。報考人員應當符合人民警察的招考資格條件。省級公安機關負責組織資格審查工作,並將審查結果在公安院校進行公示。
2、當地公安院校不具備個別專業培養條件和能力的,可以由省級公安機關委託其他省公安院校進行培養。經公安部同意,公安機關委託非公安類普通高等院校培養的公安專業畢業生,可納入招錄培養制度改革。
3、錄取時原則上不使用加分項目或降低錄取條件。堅持公開透明,深入實施招生「陽光工程」,及時公開招生政策、招生章程、招生計劃、錄取結果、咨詢及申訴渠道等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6. 師范大學畢業包分配嗎
包分配那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2000年以後就全面取消了
7. 符合所有要求,畢業直接分配嗎
什麼崗位呢,要是普通專業的話是不會的。現在的畢業生基本都是自己找,有本事的話也不擔心這些。只有特殊的崗位才有分配,而且這些一般是有名額限制的,即使符合要求,也只會挑選前幾名
8. 軍校畢業生分配嗎
分配的。對於原本在部隊中進入軍校深造的學員,一般畢業之後回原單位專; 對於畢業生,一般會屬遵循本人意見為基礎,全國統一分配;對於表現優異的學員,可能會留校任教,這部分比較少。
指揮專業現在是讀五年,一般是往離家近的地方分,但不一定是你所在省。如果你在學校表現不好極有可能被分配赴邊。
非指揮的話 一般要考研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弄不好的話還要干指揮專業的活,分配有兩條途徑。一是往戶口所在地的軍區。
軍校分為指揮類院校和技術類院校,前者主要為各軍兵種基層部隊培養指揮類軍官(就是排長),是司政後裝類軍官,通俗一點,就是以後的部隊一把手,帶兵幹部,後者主要是為軍隊培養需要的相關技術幹部,是技術類軍官,基本不或者很少帶兵。
軍校的分配原則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就是主要向所在省份所屬的大軍區分配,具體到軍區的哪個部隊,還要看畢業當年所在軍區部隊對幹部的需求,主要是軍區政治部幹部部向總政打報告,總政具體調配。
9. 應屆畢業生入伍是跟著自己專業分配的嗎
大學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的條件: 一、(一)必須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國家任務非定向應屆畢業生。自考、成教、定向、委培、預科、專升本以及軍校為地方培養的畢業生,不屬於接受范圍。 (二)學習成績及畢業資格。外語通過國家四級以上(英語專業的,專業英語必須達吧級以上)。綜合測試成績排名進入全班前一/二,大學期間累積補考不超過5次,畢業時必須獲得相關畢業、學位證書。 (三)符合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准,其中,男、女生高分別不低於一.陸陸米和一.陸0米。雙眼裸視不低於四.陸。本科生年齡不超過二四歲,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齡原則上分別不超過二9歲和三四歲。 二、大學本科畢業,有學士學位,年齡不超過二陸周歲,可以報考軍校的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部隊工作,被授予正連級上尉軍銜! 三、接收大學生到部隊工作要經過哪些程序? 答:(一)報名。畢業生可向所在學校的畢業生分配部門和部隊大軍區級單位的大學生接收站報名,並提供本人的有關材料,向用人單位推薦; (二)考核。部隊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將派人到有關高校,對接收對象進行全面考核; (三)審批。對考核合格的畢業生,用人單位將組織填寫《地方高等學校畢業生獻身國防事業志願書》,逐級上報至大軍區級單位政治部審批; (四)參加培訓。畢業生到部隊報到後,一般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集中訓練,然後再分往各部隊。 「秀才」當兵享受五大優惠: 優先審批定兵。審批定兵時,應當優先批准體檢政審合格的應屆畢業生入伍,應屆畢業生定兵後,再批准其他合格人員入伍。在縣(市)區范圍內,合格的農業戶口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未全部批准入伍前,不得批准往屆畢業生和初中學歷青年入伍。 優先安排、選拔使用。在安排兵員去向時,縣級兵役機關要根據應屆畢業生的學歷、專業和個人特長,充分考慮教育部門、學校和本人意願,優先安排到軍兵種或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部隊服役;部隊對徵集入伍的應屆畢業生,應當充分考慮其學歷和專業水平,優先安排到適合的崗位,充分發揮其專長。同等條件下,高校畢業生士兵在選取士官、考軍校、安排到技術崗位等方面優先;具有普通本科學歷、取得相應學位的高校畢業生士兵,表現優秀、符合總部有關規定的可按計劃直接選拔為基層幹部。 補償及代償。對應征入伍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由中央財政實施相應的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高校翌年畢業的畢業班學生,被批准入伍的,《申請表》原件和《入伍通知書》復印件由其所在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留存。第二年取得畢業證書後,按照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高等學校畢業生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有關辦法,作為應屆畢業生實施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考學升學優惠。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士兵退役後,參加政法院校為基層公檢法定向崗位招生時,優先錄取;退役後三年內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總分加一0分,立二等功及以上的,免試推薦入讀碩士研究生;具有高職(專科)學歷的,退役後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或經過一定考核,入讀普通本科。 就業安置優惠。被批准入伍的各級各類學校應屆畢業生(含翌年畢業的畢業班學生)退出現役後,由入學前戶籍所在地按照國家有關安置政策接收安置。 簽就業協議後大學生入伍不算違約 。 依法參軍服兵役,是每個公民應盡的光榮義務和權利,受國家法律和政策的保護,用人單位要依照《憲法》、《兵役法》等規定,支持本單位員工依法服兵役,並落實好他們退役後的安置工作。今年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如果簽署就業協議後卻反悔准備去當兵,不算違約;反之,如果已經被確定為預征對象,也可「違約」,轉而選擇就業。 院校應屆畢業生入伍後,部隊培養使用方面,一是在同等條件下,高校畢業生士兵在選取士官、考軍校、安排到技術崗位等方面優先;另一個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後入伍的優秀士兵,可以直接選撥為基層幹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等有關規定,解放軍四總部確定從二00陸年起,直接從普通高等學校畢業後入伍的優秀士兵中選撥基層幹部。 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後,在享受優撫政策方面,一是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根據財政部、教育部、總參謀部聯合下發的《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高等學校畢業生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暫行辦法》,由中央財政實施相應的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二是實施高學歷退役士兵就業安置特殊優待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期滿後,政法院校為基層公檢法定向崗位招生時,優先錄取;退役後三年內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總分加一0分;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後免試推薦入讀碩士研究生;具有高職(高專)學歷的,退役後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或經過一定考核,入讀普通本科。
10. 大學生畢業不包分配是從幾幾年開始的
1、大學生畢業不包分配是從1996開始的。
2、《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在1996.01.09由人事部頒布。
第一條為加強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資源的配置、使用、開發的管理工作,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畢業生,是指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畢業後國家不負責分配工作的非在職畢業生。
第三條畢業生通過人才市場在多種所有制范圍內自主擇業,可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管理工作,也可在其他崗位上工作。
(10)普通專業畢業生包分配擴展閱讀:
「畢業包分配製度」歷史發展
(1)提出
新中國建立後,對大學生畢業分配十分重視——1951年10月1日,當時的政務院決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2)發展
文化大革命之後,百廢待興,恢復高考後的頭幾屆大學生,個個是香餑餑,這一時期依然沿襲「文革」期間中斷了的統一分配製度,個人無需為工作操心,卻也沒有自主權,「一個蘿卜一個坑」。
(3)終止
中央在1985年就表示,要改革大學生的招生制度和畢業生分配製度。 1987年,首次出現大學畢業生分配後被退回的「寒潮」,分配製度的不合理性凸顯。到了1993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學校畢業生統包統分和「包當幹部」的就業制度,實行少數畢業生由國家安排就業,多數由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就業制度。經過兩三年的調整過渡,到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畢業分配基本退出了歷史舞台。
網路-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