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馬哲自考專業代碼

馬哲自考專業代碼

發布時間: 2020-12-10 17:09:41

① 自考生可以跨專業報考清華大學的馬哲研究生嗎

我有信心是件好事,但水平不夠哦,到他們那裡去,研究生院在這本小冊子看,看,一般第一年是幾乎相同的要求,明年的要求,你說這專業不限早期無打算自己好。

② 自考馬哲可免考嗎

可以免考的吧,我也是本科畢業自考的,我打算下半年去辦免考,我是江蘇的,看自考規定上,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可以免考公共基礎課,學分沒有關系

③ 自考通過了馬哲和鄧論還需要考法基嗎

要考的 我考專科 上次過了鄧論 法基 這次又報了大語 馬哲 這些是公共課 都要考的 你可以查查你的專業要考些什麼

④ 自考馬哲該怎麼看啊

公共課之一:馬哲

說自考馬哲是一個比較難的科目一點都不為過。並不是知識體系難,而是比較難為考生。總是給個50來分,就讓你差個幾分,然後再考。我就吃過兩次虧了。我總結了一下。其實考馬哲並不是那麼難的差事。首先是關系題背好知識點,如果是簡答題,就先寫區別,也就是概念,寫下來。之後寫二者相互依存,再次寫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最後寫二者不能等同,不能混淆。如果是論述題,就用例子往裡套。其實很簡單。這樣寫的好處是條理清晰,比較抬分。多先題就別指望多少分了。這就是看你的積累了。單選呢?其實如果知識點掌握得好,能得個22分左右吧。名詞解釋就得理解去背。掌握了這些東西,其實一次把馬哲過了也不是什麼不可達到的任務吧。一月我又要考了。我自認為自己復習的不錯。考前一定要多做題。多做題也是成功的保證。希望一點點的經驗之談能夠對自考的學友們有所幫助吧。

公共課之二:鄧論

鄧論在自考公共課里說來應該算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科目了。

秘訣和馬哲的差不多,首先知識點必須記牢。記牢知識點選擇題就沒有問題了。再者千萬不要死背大題。大題(簡答題,論述題)要用知識點靈活套用。一定要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現在的考試題一年比一年活,實事題佔了一定的比例,考前一定要看一下十六大的報告,考前看一遍就好,一定會有用處的。但也不要多看,考試還是以教材為主。

希望各位考生成功!

公共課之三:法思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算是比較有難度的科目了,因為這門課沒有秘訣。就靠一個字「背」。所有知識點必須准確掌握,不能有大概。因為法律是庄嚴的,全部是條條框框,用馬哲的觀點說就是「教條主義」。大綱不能理解著背,因為它和馬哲、鄧論不一樣。每一題有幾大點,每一點的內容必須背住。這樣才能得分。如果用自己的話去說根本不得分。

⑤ 我自考馬哲過了就只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對,只要再考法律基礎就可以了。

10月起,所有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都開始新的課程考版試。根權據全國考辦相關規定,現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概論」、「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和「毛澤東思想概論」等5門課程調整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4門課。屆時,專科將安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門課。
馬哲可以替代: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所以你再要再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即可。

⑥ 我是大專學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歷史自考是不是可以申請免考了

1、你當然可以去辦理免考申請了。而且免考申請,本身就需要有畢業證書(畢業後)才可申請的。
2、辦理申請免考,直接去當地的自考辦(教育考試院)裡面申請。需要帶上畢業證書、學過的課程的成績單(這個或者從你檔案裡面復印出來,蓋上檔案單位的章)、自考的准考證等資料。在規定的時間裡面去辦理,就是說這個手續,不是每天都可以辦的,只是一年當中的自考辦規定的某幾天時間才能辦的。具體可以問下當地自考辦辦理這個手續的時間是在什麼時間辦的。
3、但最終申請免考成功(能否都免考),要以自考辦對你的免考申請的批復結果為準的。

⑦ 自考馬哲的重點章節

自考公共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通關秘籍

在自考公共課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是專科考生的必考科目。十月的考試即將來臨,在此我把通過考試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尤其要注意考試最後階段的復習要點和考場中的技巧。希望我的經驗能對考友們有所幫助,備戰十月的考試。

哲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學習哲學時就應考慮到這門學科自身的特點。以下兩方面是考友在學習和應考時應注意的問題。

摸規律,找共性——對哲學進行整體把握

許多人認為應考學習就是「死記硬背」,而哲學課卻是需要進行總體的、宏觀地把握,要做到這點,以下四點認識必不可少。

第一,哲學分為兩大部分和五小塊內容。

兩大部分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五小塊指辯證唯物主義中的唯物論(物質,意識),辯證法(三大規律,五大范疇),認識論(實踐,認識,真理) 和歷史唯物主義中的唯物史觀(社會基本矛盾,階級,國家,社會革命,社會意識),群眾史觀(群眾和個人)。各部分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比如:唯物論部分側重說明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而辯證法部分則側重說明事物(物質或精神)是矛盾的、運動的、聯系的、整體的、全面的。搞清楚這些,在回答論述題時就不會偏離題目的基本方向。

第二,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全部哲學的核心,無處不體現。

對任何哲學問題既唯物又辯證的理解是學習時必須掌握的,它體現在哲學教科書中所有的問題上。比如:關於運動,一是強調運動是物質的運動(唯物論),二是強調運動的形式是多樣的(辯證法);關於真理標准問題,一是強調只有客觀的實踐是唯一標准(唯物論),二是強調實踐檢驗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標准法)。關於矛盾, 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等也同樣如此,一是強調其客觀性或客觀普遍性(唯物論);二是強調其多樣性和復雜性 (辯證法)。搞清楚哲學問題的唯物辯證原則,對學習哲學和解答試卷中的簡答題和論述題是大有益處的。

第三,由於哲學是事物存在本質和發展規律最一般本質的最高概括和反映,所以, 在哲學中,有幾類關系模式應當掌握。這幾類模式是:

1.對立統一模式。在理解和回答兩個事物之間的矛盾關系,辯證關系或對立統一關系時,一般都可套用這一模式。對立統一模式的基本點實質上就是六個字:對立,依存,轉化。諸如辯證法五對范疇,有限和無限,一般和個別,肯定與否定,相對性與絕對性,個體意識與群體意識,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以及穩定與發展,民主與法制等幾十個問題,均可套用這一模式來進行記憶和答題。當然必須說明,這個模式只是一般性的,有的問題則帶有其特殊性,回答時應予注意。比如,形式和內容的辯證關系,既對立,又依存和相互轉化。獨特之處在於二者還具有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於內容的一重關系。

2.相互作用(或叫決定反作用)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適用於物質與意識,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實踐與認識,國體與政體,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等幾十個問題的記憶與答題。這一模式的基本點實質就是五個字:決定,反作用。比如,物質與意識的關系不能表示為辯證關系,只能用相互作用模式來理解: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至於決定什麼,反作用具體又如何回答、如何細分?如果考試時能夠記住該題的答案則按要求來回答,如果一時想不起標准答案,則可考慮:決定產生,存在性質,發展方向和規律等,反作用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等內容。

3.聯系區別模式。這種模式與前兩種模式相比,它的固定性、規律性要差一些,我們在此也將其作為一種模式來看待。它的基本點實質上就四個字:區別,聯系。這一模式也可運用在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法律與道德,哲學與具體科學,社會意識諸形式之間關系等幾十種問題的記憶與答題上。同前一個問題一樣,當答題時忘記了要點,不妨考慮一下區別與聯系是否可以從這些方面找出來:產生,存在性質,發展方向和途徑, 發揮作用的方法和特點等等。

應當說明的是,哲學中除了一大批問題可以分別(或混合)套用上述幾種模式以外,還有許多問題具有特殊性,即就事論事,這就無規律可循了,只能靠平時的學習,理解和記憶。

第四,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社會基本矛盾十分重要,它是理解社會歷史問題的一個關鍵。

它可以細分為三個層次,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從前向後是依次遞進式的決定關系,由後向前則是依次的反作用關系,不論是決定關系還是反作用關系。都是依次的,不可越級。掌握社會基本矛盾的這三個層次及其相互關系十分重要,很多問題都可以在這里尋到答題的思路。

比如,進行或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問題,屬於生產關系領域的變革;進行政治體制等的改革問題,屬於上層建築領域的變革。再如,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意義時,可以說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鞏固和發展,進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以及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意義時,因它屬於上層建築,所以從逐級反作用考慮即可,即有利於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鞏固、完善和發展,進而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綜合國力,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

總之,在學習時搞清楚社會基本矛盾各對矛盾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這樣在考試時就可以根據題目的要求,找到答題的思路和答案了。

抓要點,記重點——復習應試注意事項

先來談談抓要點問題。從哲學自學考試答題的評分標准來看,哲學中各類題目的答題要點和注意事項是:

1.選擇題:

選擇題答題一定要按要求每題必答,不要空題。

2.簡答題:

對簡答題來說,一般情況如果題目中涉及到了哲學概念,那麼就需要解釋這個(或這些)概念。然後是答要點,把該題應有的幾個要點答出就可以了,如果能說明一下這些要點也不錯。最後,還要看一看該題目的要求中是否有必要批判一下錯誤觀點,如果需要就應當批判一下,批判的方法就是指出它們是錯誤的就可以了。

3.論述題:

一般來說,哲學的論述題統統是要求考生用A與B之間的關系原理來分析說明某個實際問題。 原理常常是成對概念,比如,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國體與政體的關系,領袖與群眾的關系等來說明某個現實問題。這時,答題的步驟和注意的事項是:

第一步,答A和B之間的關系原理。如果能答出A和B的概念當然更好,但通常不作此要求。

第二步,說一句A與B的相互關系原理是題目中需要論述的現象問題的哲學基礎(或理論依據)。比如,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原理是我國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方針的哲學依據。說這句話就可以,不用再加解釋。

第三步,具體展開,聯系實際加以論述。在這里,不少考生覺得無話可說,其實,至少以下三個方面是可以考慮加以論述的。首先可以說明A重要, 其次可以說明B也重要。分別談完現實中兩個方面以後,最後說一下只重視A或只重視B都是錯誤的,我們的態度是既要A也要B。這樣一來,只要在每一步驟中加以說明一下,就可以說明問題了。

第四步,說一下實踐證明,題目中讓論述的現實問題是重要的、正確的或者有意義的等。比如,實踐證明,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是正確的。

由於哲學這門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題目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對於自學考試來說,關鍵是對自考中的答題要求有了了解後,再從總體上把握一般性哲學問題。比如下面兩道論述題的答題思路是有差別的:第一題,根據實踐和認識的相互關系原理,說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正確性;第二題,根據實踐和認識的相互關系原理,說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性。這兩個題的理論部分一樣,但聯系實際方法則有不同側重點。第一題要求說明初級階段理論的正確性,即這一理論來自實踐, 主要應說明實踐決定認識;而第二題既然要求說明這個理論有什麼作用,即反作用,對實踐有指導作用,所以應側重說明理論反作用於實踐。

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知識要點巧記憶

記憶是有規律的,也是講究方法和竅門的。 本文將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下,遵循記憶規律,介紹一些便於操作的有針對性、實用的記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和竅門。

(一)自寫「教案」法

此法是解決自學者面對厚厚的哲學教材無從下手這一難題的有效辦法。自學者給自己當老師,可以按自己制訂的學習計劃,根據指定的哲學教材的內容,以馬克思主義哲學要點分析為基本框架,像老師授課教案那樣寫出自己的「教案」,然後,回過頭來學習這個「教案」,自己給自己「講課」。例如,在學習「真理」這個概念時,可寫「教案」如下:1.定義: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們意識里的正確反映。2.理解①真理是一種正確反映,它屬於意識的范疇,不是客觀實在。②真理的物質承擔者是人的頭腦,不是別的。③真理的內容來源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3.舉例和應用例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真理,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例2,中專生所學的專業知識是真理,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某一學科或領域中的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自寫「教案」記憶法的意義有兩點:一是便於自己學習;二是促 進自己學習。寫「教案」的過程,也是人們最全面、最深刻、最扎實地學習的過程,它對自學者理解並記憶哲學內容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手腦口並用」法

所謂「手腦口並用」,就是邊用腦子記,邊用手寫,邊用口念,三者齊動來記憶。「手腦口並用」記憶法不僅使記憶扎實牢固,而且由於平時手寫口念數遍,答題時便「順路」了,能收到快而准確的效果,更能避免錯別字。

(三)「聯系」法

所謂「聯系」記憶法,就是聯系人們所熟悉的人或事來記憶有關哲學內容。例如,可以這樣記憶劃分階級的標准:土地改革時,在農村劃分成分,不是看其政治立場,也不是看其人際關系,而是看其對土地等生產資料佔有的狀況如何,以此便可記住了劃分階級的標準是經濟標 准而不是其它。再如,可以這樣記憶馬克思的誕 辰日「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把資本主義打得嗚嗚哭」(1818年5月5日)。大家可以根據自身 的情況靈活運用這一方法。「聯系」記憶法既使 我們比較容易地記住了有關哲學內容,更使我們在尋找「聯系」的過程中加深對這一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四)編「順口溜」法

法就是把一些哲學內容編成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來記憶。如可這樣記憶「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世界現象是,物質和意識,物質為第一, 意識居於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世界雖多樣,本質是統一,統一於什麼?回答 是物質」。將哲學內容編成「順口溜」,我們既看重其結果——使我們的記憶便捷,更看重其過程——苦思冥想編寫「順口溜」的過程,便是學習過程。

(五)「刪繁就簡三春樹,標新立異二月花」法

首先,要牢記每一個題的開頭部分,這對記憶全題至關重要。許多人在考試答題時只要知道了開頭,全題也就知道了。牢記開頭可有效地避免出現平時都背下來了,但考試時不知答哪個題的現象。其次,「刪繁就簡」強化記憶要點和關鍵詞,以此帶動整個題的記憶。例如,「主次矛盾的關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關系」問題,可這樣區別記憶:前著講的是在眾多矛盾中,一個矛盾為主,其餘矛盾為次;而後者講的是一個矛盾中有兩個方面,一個為主要方面,另一個為次要方面。記住了這些關鍵詞,兩個關系便可分別地、清楚地記住了。另外,為了防止混淆, 可在平時建立卡片,在上面記幾個關鍵詞或要點,其餘內容用省略號即可,如 「真理是客觀事物及……正確反映」,這就像「三春樹」一樣重點突出,像「二月花」一樣引入注目。

(六)實際訓練法

自覺地、主動地把所學哲學內容用於現實生活之中,通過理論聯系實際來理解和記憶。例如,「1995年冬季我國農村集中精力大搞 農田基本建設」可以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加以解釋;又如,「在我國現階段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可以用質量互變規律來解釋:再如,「在工作、學習中常原理來解釋,等等。實際訓練記憶法有利於鍛煉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哲學水平。這種方法也是我們直接記憶哲學內容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復習應試技巧

考試要過關,畢竟是體現在那張試卷上,下面我就結合一份實際的考試卷子談談馬哲的過關要領。限於篇幅,只節選部分試題。點撥(1)是對考生總復習的要求,點撥(2)是假如考生在考場上對某些題目是似而非時的補救技巧。

一 單選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

A.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問題

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C.社會和自然的關系問題

D.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

點撥(1)本題是關於哲學的基本問題的,要把握這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和它們的關系。點撥(2):按常識,我們在認識事物時,是先認識它是什麼,因此,在認識世界時也一樣,所以,存在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答案是(B)

2.辯證唯物主義關於物質與意識的關系的全面認識是()

A.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B.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

C.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D.物質是意識的根源,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點撥(1):本題要求掌握什麼是物質,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什麼是意識等知識點。(2):這個題的關鍵在全面上,所有選項看上去都有點對,但和題意最相關的是A.答案是(A)

3.「從身上割下來的手就不是真的手。」「只有在有機體一部分的手才是真的手」。這兩句話里所包含的哲學觀點()

A.整體由部分組成的觀點

B.部分不能離開整體的觀點

C.部分反作用於整體的觀點

D.整體是各個部分組成的觀點

點撥(1):要弄清教材上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原理(2):這個問題在文字上是很容易理解的,離開整體的部分就失去了本來的地位。這里容易引起混淆的是A和D,他們的區別是部分(沒有說全部的部分)之和並不是整體,而且它們和題意無關。這里的答案(B)

4.駁斥不可知論最有力的論據是()。

A.指出社會實踐可以證明認識的真理性

B.指出感性認識可以上升到理性認識

C.指出人的認識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

D.指出物質是可以感知的客觀存在

點撥(1):要知道什麼是不可知論?它的觀點有哪些?

(2)可以採用反例論證法知道B\C\D和題意沒有必然的聯系。答案:(A)

5.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

A.生產力系統各要素的總和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

C.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D.各種生產關系的總和

點撥(1):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的概念、構成和關系(2):既然是經濟基礎,肯定不是單一的生產力或是單一的生產關系,於是ACD可以排除。答案是(B)

6.人的價值包括兩個方面()。

A.人的經濟價值和政治價值

B.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C.人的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

D.人的潛在價值和現實價值

點撥(1):要搞清楚人的本質和與社會的關系,還要掌握人的價值的表現形式。(2):這里A與C是完全一樣的,單選題里肯定排除,D和題意無關。答案是(B)

單選題的考場經驗是,對於馬哲,可以在是似而非的題目時運用排除法、反例法和常識法來提高選擇的正確率。但是在總復習時,就不要一味用技巧完成習題,這樣就舍本求末啦。

二 多選題:

1.下列各項選項屬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待唯心主義哲學的態度的有()。

A.全盤否定,劃清界限

B.基本否定,積極繼承

C.認清本質,揭露其錯誤

D.剖析根源,具體分析,批判繼承

點撥(1):這個題目是辯證法里的否定觀的內容,要求考生掌握如何去否定,什麼是正確的否定觀。

(2):馬哲是反對否定一切的,因此A不能選,也是反對抹零兩可的態度的,因此B不能選。因而答案是(C\D)

2.在實踐和認識的關系中()。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准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E.認識對實踐有指導作用。

點撥(1):這是個概念關系型題目,要把握實踐和認識的概念及其關系和特徵(2):用反證法你可以知道本題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要求的,因此答案是(A.B.C.D.E)

3.下列各項是屬於社會生產關系內容的有()

A.人與各種自然資源的關系

B.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

C.產品的分配關系

D.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

E.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系

點撥(1):這是生產關系及其構成的題型,它要求考生掌握社會生產關系的內容和關系。(2):可以用聯系法來選出答案。A與生產無關,不選。B與生產有關,選;C與生產有關,選;D與生產有關,選;E與生產無關,不選;因此答案是(B.C.D)。在復習中如果遇到錯誤,應該按點撥(1)進行復習,彌補知識體系的漏洞。在考場如果遇到不能決斷的多選題,你可以用(2)的技巧來提高選擇正確率。

三 簡答題:

簡述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和群眾路線的內容。

點撥(1):兩個「四句」要訣要記牢。(2):你用平時慣用的口號去答也行,比如:要相信群眾,要依靠群眾之類。寧多勿缺。

四 論述題:

用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原理說明參加社會實踐與學習書本知識的關系。

點撥(1):這是個概念關系型題目,要掌握相應的概念和關系,再把這些概念和關系套用到社會實踐與學習書本知識上去。要得出結論。(2):如果你記不起這些知識點,可以用語文的方法來對這些概念進行解釋,再找出關系,也要套用到社會實踐和學習書本知識上去。這樣,起碼不會得零分。

我希望大家在總復習時,用點撥(1)的方法,將你們知識體繫上的漏洞補好。點撥(2)是在萬不得以的情況下採用的,只是些過關的小竅門,不是什麼必然得分的法寶。

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復習要求及要點輔導講義

學習要求:熟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多做、重復做各種練習。

警告:本要點是為同學復習方便而列,並非要點的全部內容,復習時務必理解要點中的全部內容。不能只知是什麼,而是要知為什麼。

第一部分 緒論

1、哲學:世界觀的理論化和系統化,關於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哲學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二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它是任何哲學不可迴避的問題,劃分唯物和唯心、可知和不可知的標准,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基礎,是實際工作中的根本問題。

3、唯物主義三種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含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拋棄了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4、唯心主義兩種形態: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主觀精神、感覺意志派生世界)和客觀唯心主義(認為理、理念、絕對觀念派生世界)。

5、辯證法的三種形態:古代樸素辯證法、唯心辯證法和唯物辯證法。

6、馬克思主義哲學: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其產生有社會歷史條件(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和無產階級斗爭的需要)、自然科學基礎(主要是三大發現: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和黑格爾辯證法)。

7、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第一次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統一起來,第一次把唯物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統一起來並與剩餘價值學說一起使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第一次科學地把理論和無產階級實踐統一起來,第一次正確地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的關系。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以哲學為指導。用哲學代替具體科學和取消哲學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8、哲學的黨性原則:全部哲學都分屬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

第二部分 唯物論

1、物質觀: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古代樸素唯物論把物質歸結為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土水火氣,近代形而上學唯物論把物質歸結為原子。列寧的物質定義指出了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同唯心論、二元論劃清了界限;指出物質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同唯心先驗論和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對物質世界的多樣性做了最高的哲學概括,同形而上學劃清了界限。哲學的物質和具體科學的物質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⑧ 自考本科馬哲怎麼學習應付考試

這門課不難,大部分都是很基本的知識點,你只要理解了教材,再做點練習就行了。首先熟讀教材是必須的。大部分都是選擇題。祝您好運。

⑨ 自考 馬哲 歷史 現在可以辦理免考嗎

可以先在學信網查詢一下自己的學歷信息,如果有考過和馬哲和歷史。名字相同,或者自考專業代碼相同就可以辦理免考。

⑩ 自考毛概和馬哲的問題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改革後公共課的替換要求是:

1、通過「毛澤東思想概論」和「馬克回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答原理」2門課程的考生,不再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試;

2、只通過「毛澤東思想概論」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其中1門課程的考生,須參加「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課程代碼3708,2學分)課程的考試。

根據考辦的規定,你已經通過改革前的兩門公共課了,不需要再考馬概和近現代史了,直接把其他課程考完就可以正常申請畢業的。不涉及到學分問題的。

以上,滿意請採納下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