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專業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Ⅰ 數學轉專業考研有哪些選擇
轉物理學,化學最容易,畢竟只跨二級學科而已,都是理學,不跨一級學科。如果跨一級學科不跨排斥學科的話,可以考慮工科,計算機,經濟管理類的,其中跨工科最好(只要你不是女生),其次是計算機。不建議跨經濟管理類的,經濟管理類考數三,你的數學優勢不好發揮。倒是如果你英語好的話,可以考慮考經管,經管一般專業課掛不了科,就是英語容易掛科,考經管出來的收入比那兩個高。
Ⅱ 轉專業考研需要注意什麼
是否跨校?是否跨專業?選擇什麼樣的學校和專業?如何選擇?這是眾多考生感到十分困惑、棘手和特別需要咨詢的事情,事實上,這也確實是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選擇一個合適的學校和專業,關系著每個考生未來幾年甚至一生的發展方向和人生軌跡。下面是我們對當前各個科研學校和專業的實力、社會需求以及最近幾年的報考形勢的分析和總結,希望能為所有正在准備考研的朋友提供一點幫助。 一、思索一旦決定了考研,那麼選擇報考志願,這是所有人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應該打無准備之仗。在考研之前做充分的准備,研究自己的選擇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總的說來,志願分為兩種,專業和學校。而專業和學校的選擇永遠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有時候,說得很直接和現實一點,這是一個機遇與風險並存的選擇,熱門的專業,名牌的高校,無論何時都是大眾的情人,時代的寵兒,永遠是會受到眾多考生的青睞,因此有時候大家的選擇往往會進退兩難,猶豫不決,想報更好的,擔心考不上,選擇有把握的,卻又對它不夠好而遺憾,有時候由於自己一時選擇的失誤,或者與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或者本應該能夠上一所比較好的學校比較好的專業,結果上了一個不怎麼樣的學校,不怎樣的專業。很顯然,不同的專業,不同考研經歷的人其看法各有不同,那麼究竟應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報考志願呢? 首先,在報考之前,你要先想好這樣幾個問題: 3.你覺得你的實力能使自己在許可的年限(如三年)內考上嗎?如果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還是理性一點,報考一個相對容易的院校,或者乾脆就不要考好了,要知道考研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與其高估自己,雞蛋碰石頭,倒不如靜下心來找個好工作。 在這些問題上對於自己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後,我們就可以真正地開始選擇自己的志願了。 目前,我們國家共有各類高校1000多所,國家教育部批準的開辦研究生院(包括由科技部主管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學校不過100所的樣子。無疑這些具有研究生院資格的學校是大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它們的科研實力、校園環境、師資力量、學校聲譽、專業設置等在全國來說都是排在前面的,將來畢業所擁有的校友資源也最為豐富(這里想提醒各位的是千萬不要忽視校友資源的作用,它將來會給你很大的幫助),每年報考的學生也多,將來從這些學校出來前途也相對比較不錯。 而在這些學校裡面,又大概分為幾個檔次: 第一類,就是所謂的名校,即國家教育部欽定的「2+7」:定位為世界一流的清華和北大,定位為國際知名高水平的復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它們是國家大力扶持的重點,是重中之重,能到這些學校深造是很不錯的選擇。 另外,中科院的實力也是相當不錯,畢竟它代表了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水平,也和以上9所高校一樣,代表了中國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平,而且其研究生院下屬的大部分研究所待遇都很不錯,不僅可以不用交昂貴的培養費,而且每個月給學生補貼的生活補助也較其他普通高校為高,對於那些家庭不是很富裕,而且喜歡踏踏實實地做些學問的同學來說,無疑是最理想的選擇。 第二類,就是國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線的除了以上10個科研院校(「9+1」)的學校,即所謂的重點,也是很不錯,這些學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師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開,上海的同濟、華師,南京的東南、南航,武漢的華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電,西安的西工大、西電,廣州的中山、華工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類,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屬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學校)。有關名單,大家可以從相關網站上查到。 考生如果報考的話,建議盡量選擇這些學校。一來它們的專業實力較強,名氣比較大,學術氛圍和學習環境都不錯,社會認可度比較高,發展潛力較大;二來它們是自主招生,有些東西比較標准化一些,而且它們往往在其他院校之前招生,實在不行可以調劑,同等條件下一般較普通學校考生優先考慮。 二、注意問題 選擇學校的時候,必須關注各個學校各個專業的歷年招生情況(包括報考和錄取的人數),必須看清楚目前的考研形勢。從90年代初開始,考研年年升溫,考錄比例一年一年拉大,尤其一些名校的熱門專業。也就是說,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可有些朋友就是不顧這樣嚴峻的事實,盲目報考名校,結果呢?十之八九分數低到羞於告人的地步,而且從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去想考研的事了!這樣的心態可算是極端,我們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情況,量力而行。 一般說來,我們在報考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情況: (1)歷年推免生所佔的比例:推免生比例過高的學校,由於可供考取的名額過少,無形中提高了考取難度,一般不應選報。 (2)歷年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的比率:應盡量選擇比率大的學校報考,考取率較高。 (3)招生人數:招生人數過少的高校,考取率較低,一般不應選報。 近年來,由於受社會供求的影響,文科類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經濟、MBA、會計,理工科類的醫學、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社會需求量比較大,找工作普遍比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較高,屬於當前比較熱門的專業。通過最近幾年的報考情況分析,可以看到這些專業報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競爭十分激烈。 對於考生來說,顯然不能以專業的報考集中程度的高低來決定自己的取捨,集中度高低並不簡單地代表競爭的激烈程度。因為專業報考人數的多少,與兩方面的因素有關:一是設置這些專業的學校的數量;二是專業是否是各個學校的大專業,如果本科生多,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多,那麼報考的考生當然也多。我們知道往往報考考生最多的專業都是絕大數學校都設置的專業,而且是屬於大專業范疇,因此雖然部分專業總體的報考人數很多,但並非所有學校的競爭都很激烈,考生應該全面分析,不宜僅以報考人數來判斷專業的冷熱程度和競爭激烈程度。而且我們不應該盲目地跟從大眾的潮流,報考所謂的熱門專業,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量體裁衣,准確地為自己定位。 三、建議首先,建議選擇喜歡的專業。絕大部分學生在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向將決定一生所從事的職業,從這個方面說應盡量選報自己喜歡的專業。如果不喜歡,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學習也很無味,畢業後從事這方面工作,也很難有所成就。同時,如果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往往在復習時能夠得心應手,比較容易培養自己的興趣,發掘自己的潛質和特長, 再者,建議選擇與大學階段所學專業相關的專業。這種情況下,由於大學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本專業基本情況和發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復習起來往往會順利一些,比較得心應手。將來從事進一步的研究通常也會上手更快一些。 最後,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實力。只有既認清形勢,又認識自身實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這里需要說明一下,自身實力並非指本科階段的學習成績,這是兩碼事。一個基礎較差的人只要採取適當的方法,意志足夠堅強,加上一定的客觀條件,總是可以成功的。很多考上的朋友在本科時成績都不是太好。這里的實力是指由你的意志力、智力、復習時間、試卷難度等決定的你大概能達到的一個水平。 如果自我感覺實力較弱,那最好選報本專業,專業知識有基礎,可以節約更多時間彌補弱勢學科。如果不喜歡本專業且感覺實力不強,那最好選報自己喜歡且競爭力小的專業。 如果感覺自己的基礎很扎實,而且很早就有換專業的打算和准備,可以考慮換一個相對不錯的專業。但是一般來說,跨專業考研的同學應更早作準備,以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因為,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各個專業有自己的學科範疇,因此不同專業之間的學生在知識體系和結構上存在著較大差異,這為跨專業報考增加了難度。因此需要在專業課上面投入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彌補自己同本專業考生競爭的劣勢,從而取得最後的成功。
Ⅲ 轉專業考研考心理學要考什麼科目(全部),要怎麼准備
心理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初試(筆試)科目:
1、思想政治理論
2、外國語
3、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
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考試涵蓋普通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與測量等學科基礎課程。
心理學基礎綜合教材包括:
1.《普通心理學》 彭聃齡 北師大出版社
2.《人格心理學》 許燕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發展心理學》 林崇德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心理咨詢與治療》 錢銘怡 北京大學出版社
5.《臨床心理學》 王登峰 人民教育出版社
6.《變態心理學》 錢銘怡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7.《社會心理學》 侯玉波 北京大學出版社
8.《管理心理學》 車麗萍,秦啟文 武漢大學出版社
9.《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張厚粲 北京師范大學
10.《教育心理學》 林崇德主編 馮忠良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1.《實驗心理學》 郭秀艷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Ⅳ 考研究生可以轉專業嗎
1、在考研中,換專業的情況比較多。 現在考研大部分都可以接受跨專業報考,只要專業目錄上沒有說明該專業不接受跨專業考生就可以報考。
2、考上研究生後原則上是不可以換專業的,但是具體需要學生與導師協商,若是現在專業的導師,以及所換專業的導師都同意後,學生就可以換專業。需要注意的是,所換專業與現在所學的專業類型差不多,專業性應該要有比較大的一致性。
3、跨專業,教育學術語,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超越原專業界限,從事其他專業的學習,如跨專業考研,跨專業就業;二是指橫跨兩個以上學科門類的專業,如教育技術學(可授教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相比於跨學科,廣義上的跨專業是指跨越《國家教育部學科專業目錄》中的專業設置,因此既包括狹義上的跨專業,也包括跨學科。
(4)轉專業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擴展閱讀
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碩士研究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路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要求報名時通過學信網學歷檢驗,沒通過的可向有關教育部門申請學歷認證。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歷,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歷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Ⅳ 轉專業考研,和什麼是考研,怎麼考,做什麼准備
學藝術的話,本科期間不知道你是否學習數學,如果想要跨考理工科,對數學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理學,工學專業都考數學一,數學一是最難的,如果本科期間沒有學習過數學,跨考是非常吃力的,不建議跨考理工類,可以選擇不考數學的專業進行跨考,大二上學期的話,現在可以想想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建議選擇不考數學的專業,上岸幾率大一些,如果要進行院校推薦,可以繼續留言,或者關注山東考研信息網公眾號,會有專業 的老師對您的情況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院校。
Ⅵ 跨專業考研需要考什麼科目
考你選擇的考研方向科目課程,一般都是考 數學+英語+政治+你所選專業課,也有的專業是考 英語+政治+專業課1+專業課2
Ⅶ 請問我想要轉專業考研考英語 需要做些什麼
目前只有翻譯有專碩,其他的英語專業都是學碩,專碩和學碩的區別如下:
從學制來說,專業碩士一般只要求2年即可畢業,其中不少於半年的實習期,重視操作能力;而學術型基本上以學習理論為主,學制一般為3年。
專碩和學術型碩士(科學型碩士),在校的主幹課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生活、學習與導師培養方式等等都沒太大區別。
在校期間有五點區別的是:1、三助申請的崗位有區別,專碩的比較少;2、獎學金,同樣有a、b類。學術型的每個人都有獎學金,而專碩型,只有部分人有。也就是說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學費、(其實這是和學校有關系的,比方說武大,上海交大的專碩是全部有獎學金的。同濟特例!);3、專碩研二要外出實習半年。這是必修的課程。(但是如果導師有項目就不要出去了,可以跟著導師做);4、畢業論文,專碩既可以做學術型的論文,也可以做工程實例型的;5、專碩不能直博,考博正常。"
至於就業,由於現在第一屆全日制應屆考取專業碩士的研究生還是研一,所以,沒辦法說誰好就業。不過,就我感覺,專業碩士以後是主流,而且重實際能力也適合企業選拔人才的需要。
英語類有翻譯,文學,語言學,看你的個人愛好了,還有師范類的英語,沒有人能幫你選
你先要給自己定位好,能考什麼學校,定位了以後查每個學校的研究生招生網,或者去論壇上看,有的學校是有參考書籍的,你可以直接去看,還會有真題,但是好學校就不會有了,你需要自己去摸索
Ⅷ 如果考研時想轉專業,需要做哪些工作啊,越詳細越好……
不是那個專業的所來有專業課自,就一門專業課,你可以到網上查你想考的學校,人家指定考哪門課,上面連用的教材都寫的很清楚,一般就一本書,不是你想的那樣,所有的都要學,就考一門。書也告訴你,讓你去復習。 跨專業可以的。 跨專業比較難的就是專業課。其實沒什麼。專業課多花點時間。 以前我一屆的遇到的有學數學的,然後跨專業考法律,最後也考上了啊,首先你要有信心,別認為自己在專業上吃虧很大,有信心,踏實的復習,其實沒多大區別的,考的時候你很可能比該專業的考的高。 跨專業,尤其是跨專業考外校,就要動手早點了,大概大三就應該了解信息了,最好要在考的學校找個師姐師兄,然後詢問一些信息,可以去該學校的論壇,考驗的論壇,然後很多人交流經驗。 至於基礎課,那沒的說,條件都是對等的,除非你基礎不好,那也是你自己的原因,呵呵,不過記住,即使基礎不好,可以笨鳥先飛,找個好方法,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