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嶺南工商學院專業
① 廣州嶺南現代學院和廣州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那個好或者廣州有哪些好技校推薦呢
廣州的技校比較多,每間學校專注的不一樣。可以根據你的專業選擇
② 嶺南工商第一技工學校怎樣的廣州校區好不好的
據我所知這來所學校在韶關市是自排名第一的(根據2009年廣東省社科院公布的廣東省技工學校競爭力20強第二名)。
廣州校區位於廣州市花都區花港大道(東風日產汽車城對面),這個地方靠近廣清高速出口、廣州北站,新白雲國際機場也在花都。廣州火車北站(花都客運站)可搭乘公交車19路到車城大道路口站下就是新校區了。現在投資2.8億元的500多畝新校區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首期工程可於6月底竣工,屆時可容納學生8000人。
廣州校區網址是:。
附:
③ 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 廣東省國防科技技師學院。。。到底那個最好
兩間都是高來級技工學校,都隸屬於源省人社廳,嶺南一技在花都(臨近汽車城),國防技師學院在廣州白雲區。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12-14年都入選「廣東技工教育競爭力20強」,後者沒入列,但個人認為兩間學校辦學規模差不多。擇校最終還要看自己的喜好專業和城市。個人建議:讀汽車、工商類專業選嶺南一技;讀數控加工,自動化專業,同時想離廣州市區近一些,就選後者。
④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有什麼專業
你好,你是高考吧,目前嶺南學院的本科專業有:
經濟學,國際經濟貿易,金融學,物流管理,財政學,保險
以上專業文理科都有招生,不過不同省份情況不同,詳情請登錄我們的招生網站查詢:
http://admission.sysu.e.cn/News_View.asp?NewsID=2553
⑤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有哪些專業是清遠校區的
這個學校部分專業採用2+1管理模式,即兩年在清遠,一年在廣州,具體如下:
第一二年在清遠校區的專業。
現代製造學院:數控技術、工業設計、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電子商務、軟體技術。
嶺南國際服務外包學院:軟體技術、會計電算化、金融保險。
博雅教育學院:文秘。
外語外貿學院:商務英語、商務日語、應用英語、應用韓語。
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貿易類、國際商務、財務會計類、會計電算化、國際商務、市場營銷、金融保險、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工商企業管理。
醫葯健康學院:葯學、生物制葯技術、中葯、食品營養與檢測、醫學營養。
風景園林學院:園藝技術。
⑥ 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有什麼專業
新生學費,農村戶口
⑦ 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的介紹
學院創辦於1974年,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直屬管理的、省財政撥款公辦國版家級重點示範性技師學權院。學院位於廣州市花都區花港大道36號,在校生10000多人,校園面積320多畝,建築面積22萬多平方米,總資產達2.8億多元,是廣東省高技能人才綜合實訓基地。2006~2014年連續九年學校被省社科院和省情調查研究中心聯合評選為「廣東省技工教育20強單位」,2014年被國家人社部、教育部聯合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院現分四個大系,分別為:汽車工業系、機電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數控工業系。開設專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電氣檢測與維修、汽車營銷、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電子商務、室內設計、計算機動畫與製作、計算機網路應用、會計與文秘、現代物流、數控加工、模具設計與製造。
⑧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和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些
我就是嶺南的07屆的,今年剛畢業。我高中有兩個同學就在工商讀。
師資這方面,回可以說專B都沒多少好的老師,嶺答南里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經濟管理的老師好一點,畢竟經管這塊比較大,工商的老師都差不多。工商本B的老師就好點。(現在嶺南還沒有成功申請到本B)
校園環境的話,嶺南是絕對的在工商之上的,地大樓多,也漂亮,每年都有新樓蓋(學費貴,學校當然有錢- -),人數都無法比,嶺南至少都20000人左右,工商才4000人左右。
宿舍這個其實是跟校園環境掛鉤的,所以嶺南的宿舍也比工商的好,嶺南東區的宿舍沒空調,博雅那邊就無論男女宿舍都有空調,工商的宿舍都沒有。
風氣的話,嶺南比較多富二代- -有不少富二代都開車上學的- -(至少比培正好點,培正那邊富二代數量更誇張),嶺南的話,讀書的人很少,如果樓主想讀書的話,建議不去嶺南。
教育方面不就是師資嗎- -?
以上的是個人意見,希望對樓主有點幫助吧。
⑨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介紹
現代製造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現代製造學院是由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省機械研究所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採用「校企合作」模式於2003年創建的一個獨具特色的二級學院。現代製造學院設有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工業設計、玩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6個專業,在校生共1979人。
現代製造學院自創建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提出了「三瞄準」的辦學方向,即瞄準社會需要,瞄準培養目標,瞄準就業崗位;「三全新」的辦學模式,即全新的辦學途徑,全新的管理體制,全新的定向培養。通過幾年的合作辦學,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績。舉辦了「首屆現代製造大學生創新設計大賽」 (2004年10月),並推薦優秀作品參加「2005年廣東省第二屆大學生金工創新設計大賽」,獲得兩項一等獎;參加「粵港六省大學生金工創新設計大賽」(2005年),獲得一等獎;該作品還申請國家專利權,獲得了自主知識產權。2005年學生代表隊參加由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廣東省首屆大學生CAD/CAM軟體應用競賽」,獲團體第一名,兩名學生獲一等獎、五名學生獲二等獎。教師代表隊參加由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2006年廣東省高校數控技能大賽」,獲教師組(數控銑床)一等獎和三等獎、大賽團體三等獎;在「第九屆廣東省金工研究會和第三屆廣東省大學生創新設計與製造競賽」 (2007年9月)中學生金工作品獲得一等獎,參加 「中南六省及港澳地區大學生創新設計與製造競賽」 (2007年11月)獲二等獎。這種「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及由此取得的成績在2006年12月國家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評估中得到了評估專家的高度認可,認為辦學模式有所創新。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是於2004年月由計算機系和電子系合並重新組建而成。分院現有軟體技術、通信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動漫專業等八個專業和一個與著名培訓機構——NIIT(印度)合作的嵌入式教學點。另外,新成立的動漫設計與製作專業,將於2007年暑假開始招生。分院有專職教師67人,兼職教師38人,其中副高職稱以上33人,中級職稱39人,具有研究生學位的25人。
在「明德、篤學、礪能 、自強」院訓的指引下,信息工程學院以人為本,以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和實踐教育為重點,倡導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的和諧統一,著力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從領導到員工都把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放在首位,重視專業教學,強化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豐富的職業教育經驗的教師隊伍,副高職稱以上近20%。同時,採用「師資混編」方式,聘請30餘名來自電子、信息類行業企業的工程師分階段為學生兼職授課,使專業教學更貼近於企業與市場的要求。
學院擁有「興森快捷人才培養基地」、「數字家庭、數字安防人才培養基地」、「CISCO認證網路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信景電子商務系統開發基地」、「NIIT軟體人才培養基地」,還有單片機與EDA、單片機與PLC、電子工藝、計算機網路綜合布線、軟體工程、軟體測試等30餘個實驗(訓)室。
學院依託廣州科學城、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嶺南科技園」的優勢,與園區企業進行實驗、實訓、實習合作,與七喜控股有限公司、廣州興森快捷電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信景技術有限公司等近40家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合格畢業生可直接對接園區企業的人才需求。
為了應對三網融合智能化家居時代的到來,學院與「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深度合作、聯合開辦「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引入基地設備和技術培訓體系,搭建一個教、產、研的多層次多元化平台,同時按企業模式在學校內建立實訓環境,由企業承擔核心課程的教學,雙方共同成立管理委員會,強化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並依託基地的企業資源,確保「應用電子技術」學生的就業。
藝術與傳媒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下設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服裝設計、音樂表演五個專業十個專業方向。
學院建立了以企業公司高層、設計總監為主體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專業設置緊密融合市場和企業需求。重點專注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實踐能力訓練,堅持「教學一體化」,突出對學生職業專門技術與核心技能的培養。學院與珠三角多家在行業中具有代表性的設計類公司企業合作,並建立了長期有效的「校內外實業基地」,歷屆畢業生們均獲得實習部門和用人單位的好評,學生就業率連年達到優秀。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專業教師46人,80%教師來自廣告設計、裝飾藝術服裝設計、美術設計、動漫設計與製作、三維動畫、音樂表演等行業企業翹楚,中高級職業資格認證考評員7人。
外語外貿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始建於1993年,2004年正式稱為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學院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學理念,構建了模塊化課程體系,同時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德、智、體、美方面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學生在校三年內能熟悉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程序,能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發展。外語外貿學院分設商務英語、商務日語、文秘(英語)和旅遊英語(酒店管理)四個專業。學院確立了「以語言為基礎,以實踐為目標」的教學指導思想,朝著鮮明的特色高職高專方向發展。
學院師資隊伍朝氣蓬勃,現有專兼職教師8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有16人,中級職稱教師有9人,初級職稱教師有34人,外籍教師6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教師總數39%。
學院抓住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突出職業素質教育,以培養國際職業人為己任,擁有高水平的中外師資隊伍,採用靈活多樣的的職業教學方法,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外語人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教團隊中,有懂中國功夫的美國哲學博士、有自願為學生補課令人尊敬的日本校長、有在加拿大英語教學工作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家、有熱愛搖滾的樂隊鼓手、有笑容陽光的時代潮人、還有在美日韓各國學習生活多年的海歸。有了他們的幫助,口語學習更地道,出國留學更輕松。
學院擁有多功能語音室7座,2個無線電發射台,已經新建商務英語綜合實訓室、外貿業務實訓室、歐美情景模擬實訓室、日語情景模擬實訓室和同聲錄入和翻譯實訓室。這將使學院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又上一個台階。同時,學校為了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良好的職業素質,學院已經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有30家,為學生拓寬視野、提高實踐能力,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台和真實環境。
學院還專門開展具有英語特色的課外活動,如英語角、日語角、英語沙龍、原聲電影欣賞,口語大賽、英語手抄報比賽、萬聖節、聖誕節、女生節、十大校園歌手大賽等活動,既豐富了學生業餘生活,又提高了學生英語能力,學院還辦有自己的刊物《嶺南英語園地》,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的就業率百分百,多數同學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博雅教育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博雅教育學院現有教職工37人,兼職教師23人,專兼職教師最多時高達67人。院長由學院副院長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峻(副教授)兼任,副院長石麗媛(講師),辦公室主任張江南;博雅教育學院下轄五個教研室:政法教研室主任賈中華副教授;數學教研室副主任鍾學軍副教授;語文教研室主任張奕蘭副教授,體育教研室主任駱剛高級教練(副高職稱),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研室副主任劉瓊芳(講師)。博雅教育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合理,老、中、青相結合,高、中、初級職稱教師搭配,是一個團結、敬業、和諧、開拓的集體。
博雅教育學院教師承擔著全院28個專業,37個專業方向近萬名學生的公共基礎課程的授課任務。數學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效果優良,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已經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並投身精品課程建設;政法教研室的「兩課」教學採用全國統編教材,全面實行多媒體教學,開辟學生校外學習基地,並開始組織模擬法庭、社會調查等教學活動;語文教學生動活潑,重在應用,側重素質教育;體育教學在保證大學生體育達標與教學、訓練的基礎上,正在向「興趣體育」發展,推動「全民健康」活動;大學生健康教育教研室致力於全院大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的研究與發展。
醫葯健康學院
醫葯健康學院成立於2002年,原為葯學系,2004年9月設置為學校的二級學院。學院以培養我國醫葯行業生產、營銷、管理等高等技術應用型急需的專門人才目標,面向省內外招收高等學歷教育國家任務生。
學院現設有葯學專業,分為應用葯學、生物醫葯、現代中葯、醫葯經營管理四個方向。現有專兼職教師5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人11、高級工程師 3 人,講師 13人,工程師3人,助教 15人。副高以上教師人數占教師總數的42.3% ,其中碩士以上學位教師佔50%,雙師型教師佔43.4% 。
學院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已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醫葯、食品、化工行業的高素質、高技能技術應用型人才。連續幾年就業呈現供不應求的勢頭,學生就業後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多數學生實習期間就被破格錄用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醫葯健康學院教學條件優越,設有葯物制劑、葯物檢驗、葯理學、葯物化學、生物制葯、中葯、醫學營養等多間實訓室,配置有液體聯動罐裝機、旋轉式壓片機、膠囊填充機、顆粒自動包裝機、滴丸機、制丸機等制劑設備和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溶出度檢測儀等檢驗儀器,可開展配套的實驗、實訓、綜合實訓。在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基礎上,學院充分利用校企雙方資源,與企業合作申報一系列國家級、省級教研或科研課題,現已獲得省級以上教研和科研立項八項。
學院已與65家大中型企業簽訂了 「校企合作協議書」,這些企業大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有醫葯、食品、化工科研、生產單位,還有醫院、醫葯商業公司、連鎖葯店等,為本院開展參觀、見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活動提供了真實的工作環境。為學生「零距離」上崗創造了條件。學院與廣州香雪制葯有限公司、中國海王星辰葯店連鎖有限公司、深圳一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國內外上市公司常年合作,共同培養學生,多數畢業生已成為企業骨幹員工或企業老闆。
學院成立了以廣葯集團下屬企業、科學城周邊知名醫葯、食品、化工企業專家為主要成員的專業指導委員會,積極推動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全面按「2+1」模式合理設置教學計劃和課程內容,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高職教育特色鮮明。
學院已與八家企業簽訂「訂單培養協議」,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共同培養人才。還與企業合作組建了創業公司和生產性實訓基地,以真實的工作任務訓練學生,著重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
學院教學改革力度大,核心技能課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或工作過程為載體設計整個教學過程,課堂教學以「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組織教學。
學院現與台灣元培科技大學開展「交換生」合作項目,與南方醫科大學、廣東葯學院開展「專升本」合作項目,與知名醫葯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為學生的繼續深造和技能提高提供平台。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現設有工商企業管理、國際商務、物流管理、會計電算化、金融保險、市場營銷、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出版與發行九個專業。經濟管理學院有一支學歷、學位較高,教學經驗豐富、梯隊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8人,其中高級以上職稱 6 人,中級職稱 21 人。有一支責任心強、蓬勃向上、具有團隊凝聚力的輔導員隊伍。
管理學院是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最早成立的二級學院,師資隊伍、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實訓室、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較為成熟與完善;學院堅持「教、學、做一體化」的創新教學模式、依託廣州開發區、珠三角等多家企業進行實訓實習;專注於培養職業素質高尚、職業技能精湛,有創新精神的現代服務業實用型的「職業人」和有創業人格、創業精神、創業知識和創業能力的「創業者」和家族企業「接班者」,力求成為華南地區中小企業家的「黃埔軍校」。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8名,其中高級職稱8名,中級職稱以上教師占近70%,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佔60%,有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占近70%,其中有曾任大型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營銷策劃總監和企業總經理等高層管理人員、證券公司的投資理財專家、律師和會計師等
設計運用「教學——實訓——實習——就業」四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倡導創新創業實踐理念,注重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商學院
商學院是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的二級學院,現有行政班級70個,學生3594人。設有會計電算化、國際商務、金融保險、市場營銷四個專業,教育與管理突出高職特色,以「培養職業素質優良、職業技能精湛、具有創新精神的真正實用的職業人」為己任,致力於建設適應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的實用型商學院。
商學院擁有一支具有企業實戰經驗和豐富高職教育經驗的專職教學「名師(導師)」隊伍,其中高級職稱17%,博士、博士後5%,中級職稱及碩士研究生以上達75%,「雙師素質型」教師達60%。
各專業建立了以企業專業人士、高層管理、知名教授為主的專業管理委員會,在各專業的專業設置、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吸納各位專家委員的可行性意見,使商學院的專業建設更貼近市場需求和社會需求。
商學院擁有與教學配套的校內實訓場所,包括國際貿易模擬實訓室、國際商務談判模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金融模擬實訓室、市場營銷模擬實訓室等。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提供有利的條件。同時,為創建新型的培養「真正實用的職業人」基地,商學院不斷開拓校外實習基地,現已與省內近六十家企業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組織安排學生深入企業學習、鍛煉,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技能。
嶺南香港鑄業學院
嶺南香港鑄業學院」是由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與香港壓鑄及鑄造業總會合作共同組建,是繼「嶺南中興通訊3G學院」之後,我院跨越粵港兩地,學校與行業協會深度合作的一大項目,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粵港兩地鑄造業發展提供高技術和高技能人才,發揮雙方優勢、合作共贏。
「嶺南香港鑄業學院」的成立將成為壓鑄製造業的「黃埔軍校」,為培養高技術和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渠道和發展事業的平台。同時也為鑄造行業的技術人才提供學習新技術的場所,為鑄造業新技術的推廣和宣傳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嶺南香港鑄業學院」的先期教學運作由學院下屬二級分院現代製造學院承擔,該院是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省機械研究所CAD/CAM國家重點實驗共同組建的,與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和廣東省模具協會有廣泛的合作與交流,是我院校企合作辦學的典範,作為2006年學院迎接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的特色項目,得到評估專家的高度評價。該分院於2003年創建,由最初的幾百人發展到今天近2000多人的規模。
壓鑄行業作為十分重要的基礎工業,廣泛支持和應用於社會的各行各業,如汽車、電器、電子通訊、機械、航空、造船、建築、玩具等——這些產業的迅速發展,給壓鑄行業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提出了緊迫的用人需求,也為專業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前景。
嶺南香港鑄業學院由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香港壓鑄及鑄造業總會、廣州市今明科技有限公司,學校、行業、企業三方共建,合作三方派出人員共同管理。
香港鑄業總會下屬企業會員單位400餘家,會員單位中有一批頗具規模的業內一流公司和上市公司,包括國內頂尖、乃至世界一流的壓鑄廠、全球最大的壓鑄機械製造商以及領先的壓鑄材料供應商等。嶺南香港鑄業學院的開設,開創了跨越粵、港兩地,學校與行業合作培養國際化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的先河。
學院面向珠三角、港澳地區壓鑄製造業,特別是香港壓鑄及鑄業總會的下屬企業,培養掌握壓鑄生產工藝技術,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的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
星力量動漫遊戲學院
星力量——融合知名高等職業學院與知名原創動漫遊戲企業雙方資源的動漫遊戲學院,秉承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18年的辦學理念,深度融合廣州千騏動漫有限公司「創意、技術、服務、品質」的企業文化,實現合作「辦學、育人、發展、就業」,著力打造中國最頂尖的動漫遊戲原創人才,面向個人及高校提供專業的動漫遊戲人才培養服務。
採取高度企業化的培訓模式,由廣州千騏動漫有限公司聯合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真實動畫片製作項目支撐教學平台,由企業導演、編劇、製片、原畫師、動畫師等組成實力師資團隊,實現培養目標與行業要求的「零距離」,打造最具實戰經驗的動漫遊戲人才,提供360°全方位推薦就業服務。
融動漫行業實力師資,以知名企業項目實戰,遵照動畫產業真實流程,實施行業標准化訓練,打造中國最頂尖的動漫遊戲原創人才。
嶺南中興通訊3G學院
嶺南中興通訊3G學院成立2010年4月初,目前有兩個專業,分別是3G移動通訊專業、網路工程及信息技術專業。3G學院限招350人,其中招收文科生100人,理科生招收250人
3G學院專業課程的教學主要由中興通訊NC教育管理中心的企業師資承擔。公共課程由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承擔,其中副高職稱以上12人,中級以上43人,博士1人,碩士30人,有企業背景的25人,來自電子信息行業的企業兼職教師近30人。
採用訂單式培養教學模式。院依託3G產業中三大核心技術設備生產企業之一的「中興通訊」,引入「中興通訊S.M.A.R.T職業規劃教育體系」,為學院學生創造出與企業相似的模擬職業環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崗位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設計、職業學習,徹底解決大學教育和行業需求的知識錯位問題。
訂單式校企聯辦是嶺南中興通訊3G學院最大的特色,學院針對3G技術職業崗位需求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培養,學生通過完成實際工程項目,積累實戰經驗並建立資料庫供後續師生分享,實現嶺南「教學工廠」的辦學理念。致力於打造嶺南中興通訊3G學院成為中國3G教育行業的風向標。
⑩ 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高級技工學校怎麼樣
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高級技工學校,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高級技工學校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