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專業
1. 首都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有哪些專業
你好
首都師范大學官網
查詢專業設置情況
謝謝採納
2.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怎麼樣
管理學院秉承交叉融合、科學發展的理念,堅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創新型管理人才為目標,以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與改革為動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學院現有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五個本科專業;人力資源與公共事務管理、創新創業管理兩個輔修專業;六個本、專科繼續教育專業;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包含行政管理、社會保障、公共管理信息化理論與技術三個二級點,下設公共經濟學、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政務與智能決策支持等八個研究方向;公共管理(MPA)、國際商務(MIB)兩個專業碩士點;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與數學科學學院合作),形成了博士、碩士、本科、輔修和繼續教育等多層次辦學模式。
管理學院
學院搭建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實務、公共管理案例庫、社會保障模擬實訓、信息系統開發、企業管理沙盤模擬、電子商務模擬、學生創新與創業等實驗和實訓平台,與諸多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鞏固建立了一批穩定的教學科研、創業實踐基地。學院現有教師62 人,其中專任教師49 人。70%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80% 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近年來承擔了大量國際合作項目、國家重大招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基金項目,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完成了一批橫向課題項目,經費到位達1000 余萬元。
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知名高校就本科生、研究生培養、專業建設、師資培訓等內容簽訂合作協議,與加拿大的阿卡迪亞大學簽署了本科生「2+2」聯合培養協議。學生就業狀況良好,畢業生就業單位專業對口率高,每年平均有15%-20% 的畢業生出國深造。學院注重對學生進行科研培育,鼓勵本科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組建「創新訓練營」,通過組隊參賽、案例庫建設、實體項目孵化、創業輔導講座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成果顯著。
為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管理素養和學習能力,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理論功底,很好地掌握現代管理理論與技能,從2018 年開始,管理學院採取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公共管理類統一招生。大學一年級期間,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實行分層教學,統一學習公共管理類基礎課程。一年級末,根據學生意願,在學院統籌安排下,分流到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培養。
3.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有那些專業
藝術設計學院2011年在藝術設計學、會展經濟與管理2個專業的5個方向招生。傳媒學院在廣播影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攝影等3個專業的7個專業方向招生。演藝學院在表演專業的4個方向招生。國際商學院目前開設8個專業及專業方向。
學校設有藝術設計學院、傳媒學院、演藝學院、國際商學院,共有38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2011年在藝術設計學、會展經濟與管理、廣播影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攝影、表演等16個專業及專業方向面向全國3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招生。
學校實行學年學分制管理。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本科畢業證書;符合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頒發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4.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往屆有沒有調劑名額
首都師范大學調劑要求 全日制教育碩士調劑的最低要求是考生成績達到自己一志願報考專業的國家線(包括總分和單科線)。
如張三 一志願考試文學類科目,欲調劑學科教學語文 總分350以上且單科過線,則具有調劑資格,我院可以接收調劑。李四 一志願考。
5.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裴健康
首都師范大學這所學校學碩和專碩都是自主命題的~2015年學碩招30人,專碩擴招到40人。從這個數字來看,招生趨勢是這樣的:人數逐年遞增,專碩比例不斷增大。基礎心理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於2000年4月成立的,現擁有專職教師1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講師2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9名,擁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點,擁有「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兩個碩士點。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於2000年4月成立,擁有專職教師1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講師2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9名,擁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點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基礎心理學」碩士點。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方向主要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有三個研究方向:學習與認知方向主要探索動態智力測驗和PASS模型、自我調節學習理論和心理測量;動機與情緒研究方向主要探討學習動機、情緒和情緒調節、情緒的腦機制;社會性與個性研究方向主要探討:兒童早期的社會性發展、互聯網使用與青少年社會性個性發展關系、心理健康與社會性個性發展。向左轉|向右轉
6.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什麼時候成立的
管理學院秉承交叉融合、科學發展的理念,堅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創新型管理人才為目標,以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與改革為動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學院現有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五個本科專業;人力資源與公共事務管理、創新創業管理兩個輔修專業;六個本、專科繼續教育專業;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包含行政管理、社會保障、公共管理信息化理論與技術三個二級點,下設公共經濟學、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政務與智能決策支持等八個研究方向;公共管理(MPA)、國際商務(MIB)兩個專業碩士點;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與數學科學學院合作),形成了博士、碩士、本科、輔修和繼續教育等多層次辦學模式。
學院搭建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實務、公共管理案例庫、社會保障模擬實訓、信息系統開發、企業管理沙盤模擬、電子商務模擬、學生創新與創業等實驗和實訓平台,與諸多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鞏固建立了一批穩定的教學科研、創業實踐基地。學院現有教師62 人,其中專任教師49 人。70%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80% 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近年來承擔了大量國際合作項目、國家重大招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基金項目,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完成了一批橫向課題項目,經費到位達1000 余萬元。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知名高校就本科生、研究生培養、專業建設、師資培訓等內容簽訂合作協議,與加拿大的阿卡迪亞大學簽署了本科生「2+2」聯合培養協議。學生就業狀況良好,畢業生就業單位專業對口率高,每年平均有15%-20% 的畢業生出國深造。學院注重對學生進行科研培育,鼓勵本科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組建「創新訓練營」,通過組隊參賽、案例庫建設、實體項目孵化、創業輔導講座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成果顯著。為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管理素養和學習能力,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理論功底,很好地掌握現代管理理論與技能,從2018 年開始,管理學院採取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公共管理類統一招生。大學一年級期間,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實行分層教學,統一學習公共管理類基礎課程。一年級末,根據學生意願,在學院統籌安排下,分流到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培養。
7. 首都師范大學設置了哪些院系
首都師范大學建於1954 年,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5 年成立的通州師范,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北京市與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學校現有學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語、藝術等,六十多年來已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二十餘萬名,是北京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校下設文學院、歷史學院、政法學院、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心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系、化學系、生命科學學院、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化示範學院、良鄉校區基礎學部、繼續教育學院、京疆學院、國際文化學院、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燕都學院、中國國學教育學院、美育研究中心、文化研究院、交叉科學研究院等31 個院系(中心)以及大學英語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共有專科專業1 個,本科招生專業56 個。各類學生總數 32,256 人。其中,全日制貫通培養生95 人,專科生222 人,本科生11,431 人,碩士研究生6,846 人,博士研究生917 人,成人教育學生10,721 人,外國留學生2,024,已形成從專科生到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後,從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全方位、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和教育體系。
8. 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有哪些優勢專業
管理學院秉承交叉融合、科學發展的理念,堅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創新型管理人才為目標,以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與改革為動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學院現有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五個本科專業;人力資源與公共事務管理、創新創業管理兩個輔修專業;六個本、專科繼續教育專業;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包含行政管理、社會保障、公共管理信息化理論與技術三個二級點,下設公共經濟學、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政務與智能決策支持等八個研究方向;公共管理(MPA)、國際商務(MIB)兩個專業碩士點;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與數學科學學院合作),形成了博士、碩士、本科、輔修和繼續教育等多層次辦學模式。
學院搭建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實務、公共管理案例庫、社會保障模擬實訓、信息系統開發、企業管理沙盤模擬、電子商務模擬、學生創新與創業等實驗和實訓平台,與諸多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鞏固建立了一批穩定的教學科研、創業實踐基地。學院現有教師62 人,其中專任教師49 人。70%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80% 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近年來承擔了大量國際合作項目、國家重大招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基金項目,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完成了一批橫向課題項目,經費到位達1000 余萬元。
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知名高校就本科生、研究生培養、專業建設、師資培訓等內容簽訂合作協議,與加拿大的阿卡迪亞大學簽署了本科生「2+2」聯合培養協議。學生就業狀況良好,畢業生就業單位專業對口率高,每年平均有15%-20% 的畢業生出國深造。學院注重對學生進行科研培育,鼓勵本科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組建「創新訓練營」,通過組隊參賽、案例庫建設、實體項目孵化、創業輔導講座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成果顯著。
為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管理素養和學習能力,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理論功底,很好地掌握現代管理理論與技能,從2018 年開始,管理學院採取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公共管理類統一招生。大學一年級期間,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實行分層教學,統一學習公共管理類基礎課程。一年級末,根據學生意願,在學院統籌安排下,分流到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培養。
學院搭建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實務、公共管理案例庫、社會保障模擬實訓、信息系統開發、企業管理沙盤模擬、電子商務模擬、學生創新與創業等實驗和實訓平台,與諸多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鞏固建立了一批穩定的教學科研、創業實踐基地。學院現有教師62 人,其中專任教師49 人。70%以上的專任教師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80% 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近年來承擔了大量國際合作項目、國家重大招標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基金項目,與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完成了一批橫向課題項目,經費到位達1000 余萬元。
學院先後與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的知名高校就本科生、研究生培養、專業建設、師資培訓等內容簽訂合作協議,與加拿大的阿卡迪亞大學簽署了本科生「2+2」聯合培養協議。學生就業狀況良好,畢業生就業單位專業對口率高,每年平均有15%-20% 的畢業生出國深造。學院注重對學生進行科研培育,鼓勵本科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組建「創新訓練營」,通過組隊參賽、案例庫建設、實體項目孵化、創業輔導講座等形式積極開展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成果顯著。
為使學生擁有良好的管理素養和學習能力,具備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理論功底,很好地掌握現代管理理論與技能,從2018 年開始,管理學院採取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公共管理類統一招生。大學一年級期間,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實行分層教學,統一學習公共管理類基礎課程。一年級末,根據學生意願,在學院統籌安排下,分流到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培養。
9. 首都師范大學有什麼學院 有哪些院系
首都師范大學學院有:
文學院
歷史學院
政法學院專
教育學院
外國語學院
馬克思主義屬學院
管理學院
音樂學院
美術學院
數學科學學院
物理系
化學系
生命科學學院
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教育技術系
初等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學院
燕都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國際文化學院
京疆學院
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
文化研究院
中國國學教育學院
首都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
大學英語教研部
體育教學研究部
圖書館
科德學院
10.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都有哪些專業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招生專業有藝術設計學、建築景觀藝術設計、影專視與舞台美術設計、新屬媒體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攝影、圖片攝影、播音與主持藝術、口語傳播等。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是由首都師范大學與北京國融遠景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2004年5月9日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主校區佔地近500畝,另有1400餘畝校內教學實踐基地,已建成數字化校園,擁有設施先進的實驗室、圖書館、運動場,建築風格獨特,校園環境優美,在校生5000餘人。
學校設有藝術設計學院、傳媒學院、演藝學院、國際商學院,共有38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2011年在藝術設計學、會展經濟與管理、廣播影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攝影、表演等16個專業及專業方向面向全國3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