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專業繼續
具體查詢上海繼續工程教育協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14年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開始報名,現通知如下:
1、培訓內容及學分:(1)《專業技術人員能力建設》;(2)《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專業技術人員自由選擇1-2門學習課程,考試合格者,每門登記繼續教育學分20學分。
培訓方式:今年專業技術人員公共科目培訓主要採取網上報名方式進行,報名、學習、考試等過程在網路平台完成。
報名方式。學員進入「泰安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點擊進入「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網,進入後按規定要求填寫報名信息,詳見《專業技術人員公共科目網路報名考試操作說明》。
報名時間。網上報名截止日期為9月15日。
費用:對於網上報名、網上學習、網上考試的專技人員不收費用。
考試。在線學習的要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完成考試;
註:1.請各位專業技術人員個人按要求積極網上報名,學校不再統一組織報名工作。
『貳』 在上海報了自考,之後到其他省還可以繼續考嗎
可以是可以,就是麻煩。
而且即使你考出了幾門,轉來轉去要扣掉幾門,就是不承認幾門。然後你再考。
上海的和外地的有幾門課是不一樣的。
教材也不一樣的也有。
有的是地方卷。
『叄』 上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取消了,如何專項抵扣所得稅
要獲得專項抵扣,必須經過稅務局認定的教育機構簽發的發票,所以你應該到當地稅務局去詢問,他們有明細目錄
『肆』 上海復旦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有哪些專業
1、法學專業
法學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2、社會工作專業
社會工作專業是政府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以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等為主幹學科基礎,物業管理、醫學、法學等為輔助學科,以助人自助為核心理念,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為直接工作方法的學科。
3、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
4、新聞學專業
新聞學專業培養的是具備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聞、出版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
5、軟體工程專業
軟體工程專業是2002年國家教育部新增專業,隨著計算機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及中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軟體工程專業將成為一個新的熱門專業。軟體工程專業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為基礎,強調軟體開發的工程性,使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從事軟體需求分析、軟體設計、軟體測試、軟體維護和軟體項目管理等工作。
(4)上海專業繼續擴展閱讀:
一、招生計劃
根據教育部下達的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招生計劃和教育部批準的上海市成人招生動態管理方案執行。全部在上海地區招生。
二、報考條件
1、報考高起本的考生應具有高中(含中專、職校、技校)畢業文憑或同等學力證明;
2、報考專升本的考生必須是已取得經教育部審定核準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構頒發的專科或專科以上的畢業證書;
3、報考醫學門類的考生原則上應與所從事的專業對口。報考護理學專業的考生應當取得省、市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護士執業證書;報考葯學專業應當是從事衛生、醫葯行業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
4、每年春季畢業的本市高校應屆生憑就讀學校證明報考,具體執行政策以《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規定》為准。
『伍』 上海這邊的繼續教育學院哪個比較好啊
大部分大學應該都有繼續教育學院,原則是找名校的,到本校去報名,查他們許可證是不是校本部的
『陸』 上海有沒有獸醫相關專業的繼續教育找遍了所有學校都沒找到
上海的大學里還真有一個獸醫相關專業的,就是上海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開設的水產養殖學專業(專升本),取得這個專業的畢業證書後,可以報名參加執業獸醫師(水生生物)資格證考試,可以做水產獸醫。
『柒』 上海最好的繼續教育學院是哪個大學的繼續教育學院
當然是復旦的了,也不知道你學什麼專業,不過繼續教育是成人教育,在哪上都一樣,就是學校的名字亮對自己好了。比如復旦新聞專業,交大是計算機,華東理工是化工,同濟是工程類
『捌』 上海工程類繼續教育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一年申報一次,需要繼續教育學時證明,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版的學習時間累計不少於權80學時,其中專業科目不少於56學時,公需科目不少於24學時(45分鍾為1學時)。在繼續教育年度內,學習時間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現已實行學分制的行業部門,學分與學時的轉換由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制定具體辦法。每年中、高級職稱人員至少需要完成72學時,其中公需學時至少24學時,專業課時至少48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