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專業相關知識試題及答案
Ⅰ 我准備報考基建投資審計中心事業單位,考試內容是相關專業知識,我想知道具體的考試大綱是什麼嗎
管理類崗位的筆試科目為《綜合知識與能力素質》;通用類專業技術崗位的筆試科目為《綜合知識與專業素質》。招聘崗位表中「其他類」的筆試科目為《綜合知識與能力素質》。考試范圍見《江蘇省2013年下半年省屬事業單位統一公開招聘人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推薦你以下書籍:
Ⅱ 哪些軟體可以做審計專業相關綜合知識和審計理論與實務的題目和看知識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1、考試科目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科目為「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和「審計理論與實務」。2、考試內容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內容包括宏觀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會計、法律。審計理論與實務:內容包括審計理論與方法、企業財務審計。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再次感謝您的提問,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Ⅲ 中級審計考試和初級審計考試都考什麼題型
1、初級審計考copy試題型:
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單選30題*1分,多選20題*2分,綜合分析題(3案例*5小題*2分)。
審計理論與實務:單選30題*1分,多選20題*2分,案例分析題(3案例*5小題*2分)。
2、中級審計考試各科目試題均為客觀題,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考生應考時,應攜帶黑色墨水筆、2B鉛筆、橡皮、卷(削)筆刀、計算器(免套、無聲、無編輯儲存功能)。
全國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中旬舉行,報名時間約為4月上旬,中、初級審計資格考試科目均為審計專業相關綜合知識(宏觀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會計、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審計理論與審務審計理論與方法、企業財務審計)。
(3)審計專業相關知識試題及答案擴展閱讀:
考試科目內容:
1、考試科目
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科目為「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和「審計理論與實務」。
2、考試內容
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內容包括宏觀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會計、法律。
審計理論與實務:內容包括審計理論與方法、企業財務審計。
Ⅳ 國資委工作需要具備哪方面的專業知識是會計審計及經濟學相關知識嗎
國資來委下面有很多司局源,比如政策法規司,肯定是法律知識比較重要,規劃發展局,可能對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的理解比較重要,財務監督與考核評價局,可能對財務類知識比較重要 ,辦公廳,可能文字功底和細心的習慣很重要,等等等等
當然,在政府部門不完全是靠專業背景,專業知識可以在實踐中學習嘛,很多人都不是科班出身但照樣幹得很好,最重要的是學習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和做事情中協調各方的能力
Ⅳ 審計師考試中審計理論與實務和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哪一門更難
該專業抄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地掌握審計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2.掌握審計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熟悉國家有關法規和政策,了解國內外審計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4.能運用計算機處理有關會計和審計業務,尤其是具有較強的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有較強的外語和語言文字能力;
5.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Ⅵ 求:2016年 審計師中級考試《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審計理論與實務》視頻講解
浦江財經回答你:不一樣的。
注冊會計師考試范圍內容更廣泛一些,除了審計科目還有其他財會內容。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包括專業階段考試科目《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6個科目和綜合階段一門;
中級審計師考試科目為《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和《審計理論與實務》。考試內容主要偏重於審計方面。
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內容包括宏觀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會計、法律。
審計理論與實務:內容包括審計理論與方法、企業財務審計。
Ⅶ 請問誰有2011或2010審計初中級《審計專業相關知識》《審計理論與實務》的視頻課件教材呢 麻煩您
這個不屬於我的領域,不敢亂答,祝你早日找到答案!
Ⅷ 2019年中級審計師考試《審計專業相關知識》有哪些內容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財政政策分析
第三章 貨幣政策分析
第四章 開放經濟中的宏觀政策分析
第二部分
第一章 財務管理基礎
第二章 財務戰略和預算
第三章 投資決策管理
第四章 籌資決策管理
第五章 營運資本管理
第六章 利潤及其分配管理
第七章 財務分析與績效評價
第三部分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流動資產
第三章 非流動資產(一)
第四章 非流動資產(二)
第五章 流動負債
第六章 非流動負債
第七章 所有者權益
第八章 收入、費用及利潤
第九章 財務報告
第十章 合並財務報表
第四部分
第一章 法律基礎知識
第二章 審計法
第三章 行政法
第四章 財政法、預演算法
第五章 稅法
第六章 公司法
第七章 票據法和證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