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有專業課嗎
『壹』 都哪幾個專業參加管理類聯考有MPA嗎
參加管理抄類聯考的專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遊管理、會計、圖書情報、審計這幾個專業碩士都需要參加管理類聯考的。1月份考試的MPA(雙證MPA)也需要參加管理類聯考。
管理類聯考是指管理類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包括管理類綜合能力考試與英語考試兩科。
管理類聯考考試科目:包括「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與「英語二」兩科,總分300分。
(1)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卷面結構:數學、邏輯推理、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論說文),共三大部分。滿分為200分。
分值分布:①數學(問題求解15題、條件充分性判斷10題,每題3分)75分+②邏輯推理(30題,每題2分)60分+③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1題30分+論說文1題35分)65分。
(2)英語二,卷面結構:語言知識運用(即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閱讀理解第二部分一篇、翻譯(英譯漢)、小作文、大作文,共六個部分。滿分為100分。
分值分布:語言知識運用(完形填空)20道題10分、閱讀理解(Part A)20道題40分、閱讀理解(Part B)5道題10分、翻譯(英譯漢)15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
『貳』 MPA的課程有什麼
由於各學院的學習時間長短不一,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各院校亦有所不同。
以下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法國insead的課程設置。
法國insead課程設置
法國insead的課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商業基礎(business
fundamentals)
(二)理解環境(understanding
context)
(三)個性化發展(indivial
orientation)
詳細的你可以去深圳華章網站上面去了解一下。
『叄』 mpa入學後學習哪些科目
學生培養實行學分制抄,總學分不少於36學分。
課程設置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分為核心課、專業方向必修課、選修課和社會實踐四方面基本模塊。其中,核心課不少於19學分,專業方向必修課不少於8學分,選修課不少於7學分,社會實踐為2學分。課程學習中,每個學分學習時間不少於16課時。
1.核心課是學生必修課程。「核心課程目錄」共列13門課,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外國語」和「學術規范和論文寫作」為學位教育必設課程; 「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和「社會研究方法」是本專業必設核心課程;其他核心課程,由各培養院校從「核心課程目錄」中選擇開設。
核心課程目錄
2.專業方向必修課和選修課由各培養院校根據公共管理學科範疇、院校自身辦學特色和社會公共管理事業對於人才的培養需求,自行設計和設置。
3.社會實踐時間為三個月。社會實踐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社會實踐結束後,學生須提交社會實踐報告。對於社會實踐報告的具體要求,由各培養院校自行制定,總體上應致力於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素養和能力。各培養院校應安排缺乏公共管理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到政府部門或非政府公共機構進行社會實踐。
『肆』 MPA是什麼啊總聽MBA,學習MPA都學些什麼東西呢
MPA 是公共管理碩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專業學位的英文簡稱, 是以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 其目的是為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MPA 教育是一種通才教育, 其目標是培養公共事務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與分析方面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為政府機關和非營利的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素質、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精通一些具體政策領域的專業化管理者、領導者、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級) 職員。培養對象是政府機關或非政府公共機構有實踐經驗的在職人員。
MPA與MBA(工商管理)是相對應的兩大領域,也是社會管理的兩個重要方面。前者是非營利的社會公共管理,後者是營利的工商管理活動。具體說,MPA是培養從事公共管理、公共事務和公共政策研究與分析等方面的高級人才,為政府機關和非營利的非政府公共管理機構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素養,掌握先進管理方法及技術,精通某一具體領域的專業化管理者和政策分析者。MPA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機構應是:決策能力、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文字理解與表達能力、信息技術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等。
『伍』 MPA課程設置
MPA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總學分要求是不少於50學分。這50學分的分布是:核心課程30學分;專業必修課程10學分;選修課8學分;實習和研討班(系列講座課)要有一定的學分;畢業論文不計學分。
核心課程(10門、30學分)這類課程提供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基本理論、方法及技術、與公共管理現實相關的基礎癃識、政治理論以及外語知識。其中有一門由各個學校自行確定,以體現特色和靈活性,這10門核心課程及學分是:
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與實踐(3學分) 、第一外國語(3學分)、 公共管理(4學分) 、公共政策分析(3學分) 、政治學(3學分) 、公共經濟學(3學分)、 行政法(3學分) 、定量分析方法(3學分) 、信息技術及應用(3學分)、 (自選)(2學分) 、專業方向必修課(不少於10學分)、 根據公共管理學科特點和領域,設置了5個專業方向。每個專業方向列出了若干專業方向必修課。
各試點單位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以及培養對象的要求,自行選擇一組作為專業方向必修課。 選修課(不少於8學分)由各個學校自行確定,原則是多樣性、前沿性、務實性。下面是部分供參考的選修課程目錄: 公共組織理論 微觀經濟學 公共人力資源管理 市政規劃與管理 公共倫理學
社會保障改革與管理 現代領導理論
科技政策與管理 中國政府與政治
項目管理與評估 比較政府與政治
教育管理 國家公務員制度
醫療衛生事業管理 管理信息系統
土地資源管理 宏觀經濟學
環境政策與管理 社會實踐與研討班(2個學分)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學生必須參加社會實踐環節,進行公共管理與政策研究的社會調查或實習(時間在2-6個月之間,記1學分);同時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參加10個以上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的專題講座(即研討班),了解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以及學科前沿(研討班記1學分)。 學位論文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的學生必須撰寫學位論文。對論文的基本要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論文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當代公共管理的實踐。論文的形式可以是專題研究、調研報告或案例分析。論文應充分體現學生運用公共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去解決實際公共管理問題的能力與技巧。
『陸』 復旦大學MPA有哪些課程
復旦大來學MPA課程由8門核心課、6門必修課源、4門選修課和1門實踐課四部分構成:
核心課
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基礎英語、專業英語、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治學、公共經濟學、定量分析方法;
必修課
組織行為學、行政思想與公共倫理、信息技術與電子政府、項目管理、行政法學、比較公共行政;
備註:核心課、必修課,每位同學必須學習,總計32個學分。
選修課
選修課分為城市與區域發展、中國公共政策、政府公共關系、國際事務與外事管理、地方公共管理、社會發展與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政府與政治等8個專業方向,共計有50門選修課可供學生選擇,學生可根據個人志趣和研究方向任選其中4門,總計修得8個學分。
學生畢業時,需修滿全部40個學分。
復旦大學MPA課程設置
『柒』 MPA課程有哪些
由於各學院的學習時間長短不一,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各院校亦有所不同。
以回下是答全球排名第一的法國INSEAD的課程設置。
法國INSEAD課程設置
法國INSEAD的課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商業基礎(Business Fundamentals) (二)理解環境(Understanding Context) (三)個性化發展(Indivial Orientation) 詳細的你可以去深圳華章網站上面去了解一下。
『捌』 上海財大MPA有哪些課程
上海財經大學MPA專業學位特別致力於培養面向解決復雜社會問題的政策分析方法與技能,回提供經過學院教答育才能獲得的定性、定量等專業的分析工具,讓學生具備更高級的專業素養,具有更高層次的能力素養,掌握本專業的定性定量分析工具。
課程學習採取非全日制在職兼讀方式。課程學習與科研、社會實踐等方面緊密結合,華是學院有舉辦MPA講座,講的很詳細很到位,有時間可以去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