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點軍校專業
『壹』 考上軍校做條付寫什麼好
基本含義
編輯
(1)教育和培養軍官的軍事院校(包括武警類院校);軍校里的大學生即稱國防生,也稱軍校學員。
黃埔軍校
(2) 學生們將穿軍服,軍校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指揮與技術型人才的高等學府,同時也是人才成長的搖籃,世界上比較有名的例如西點軍校,從那裡走出了美軍名將如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布萊德利等名人。中國的最高軍事學府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與最高指揮者。很著名的還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著軍裝,佩帶學員准尉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後一般級別為正排授少尉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後為副連級別授中尉軍銜。順利畢業後將獲得學士學位,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去向為全軍范圍。
(3) 軍校不分一本,二本之類的,軍校提前錄取各地考生,分數線基本都在一本分數線以上。[2]
世界名校
編輯
西點軍校
著名校友: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布萊德雷等。
學校概況
美國軍事學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稱西點軍校(West Point),是美國陸軍的一個軍事學院,曾經也是陸軍的軍事堡壘。該校位於紐約北部哈德遜河西岸的橙縣西點鎮,故又被稱作「西點軍校」或「西點」,距離紐約市約80公里,佔地1萬6千英畝(約6千5[2] 百公畝)。 從該軍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獲得科學學士學位,軍銜是陸軍少尉。畢業生必須在軍隊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後備役。
學院的運動隊歷史上一直被稱為「哈德森黑騎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過已經被縮寫為「黑騎士」(Black Knights)。美國的媒體有時也將西點軍校的運動隊稱為「軍隊」(Army),這種叫法也已經成為正式的稱謂。
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Duty,Honor,Country)。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它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的聖西爾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
歷史沿革
喬治·華盛頓選中西點為堡壘建築點,因為這是一個對於整個美洲都很重要的戰略地點。西點在哈德遜河「S」彎之中,占據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運。1778年,薩丟斯·科什烏茲科(Thaddeus Kosciuszko)設計了堡壘的外形。美國獨立之後,華盛頓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國軍校,但是他的國務卿托瑪斯·傑弗遜爭辯說憲法之內沒有給總統創立軍校的權力。傑弗遜上任總統之後,在1802年3月16日簽署了法律,建立美國軍校,同年7月4日西點軍校開門。
1817年——1833年,上校西爾維納斯·薩耶爾(Sylvanus Thayer)擔任校長。他將土木工程設置為學校主要課程,這個期間的畢業生修建了美國大部分最初的鐵路線、橋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戰爭之後,美國開始建立其他工科學校,西點軍校的課程開始擴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領域。
一次大戰以後, 校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進一步增加學術課程。按照現代戰爭體能的要求,他推進了體育健身和運動節目。「每一個軍校學生都是運動員」成為了一個重要目標。同時,軍校學生傳統的榮譽系統,成為校方正式規則。
1964年,林登·約翰遜總統簽署法律,從2529名學生增加到4417名(現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點軍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點軍校沒有畢業生;而1861,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兩班畢業生。
20世紀中,西點軍校課程結構繼續擴展和改變,學生可以在十幾個領域中選課,除工科,各類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軍校名言
超乎常人想像的關懷 是明智;
Offering care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wisdom;
西點軍校校徽
超乎常人想像的冒險 是安全;
Taking risk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safe;
超乎常人想像的夢想 是務實;
Dream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ractical;
超乎常人想像的期望 是可能;
Expect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ossible.
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
著名校友:溫斯頓·丘吉爾、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弗雷德里克·羅伯茨、哈羅德·亞歷山大等
是英國培養初級軍官的一所重點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它曾與美國西點軍校、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的軍校。
伏龍芝
著名校友:朱可夫、崔可夫、沃羅諾夫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генерального штаба вооруженных) 蘇聯武裝力量培養諸兵種合成軍隊軍官的高等軍事學校;研究諸兵種合同戰斗和集團軍戰役問題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根據列寧指示,奉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1918年10月7日命令創辦,稱工農紅軍總參學院,旨在從工農中培養具有高等軍事文化程度的指揮幹部。1918年12月8日舉行了建校典禮,會上,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Я.M斯維爾德洛夫就該院的任務發表了講話。1921年8月5日,奉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之命易名為工農紅軍軍事學院,附設高級速成班,培訓高級指揮人員。此外,以該院為基地,在不同時期還開辦過一些高級軍政訓練班。1925年11月5日,被命名為伏龍芝軍事學院。學院先後培養了數萬名具有高等軍事文化程度的諸兵種合成軍隊軍官。許多畢業生在蘇德戰爭中成長為統帥和高級軍事首長,其中有:蘇聯元帥И.X.巴格拉米揚、C.C.比留佐夫、Л.A.戈沃羅夫、A.A.格列奇科、A. И.葉廖緬科、Г.K.朱可夫、M.B.扎哈羅夫、И.C.科涅夫、P.Я.馬利諾夫斯基、K.A梅列茨科夫、K.K.羅科索夫斯基、B.Д.索科洛夫斯基、Ф.И.托爾布欣、B. И.崔科夫、炮兵主帥H.H.沃羅諾夫、空軍主帥A.A諾維科夫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
該院的歷史與蘇聯武裝力量的建設和鞏固、與蘇聯人民為爭取祖國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兩位資格最老的布爾什維克B.H.扎列日斯基和Э..H科茲格夫斯基曾是學院首任政治委員。首批學員中有許多人是直接從國內戰爭前線調來學習的,其中有天才的指揮員П.E.德邊科、E.И.科夫秋赫、B.Д.科夫紹夫、И.C.庫佳科夫、И.Ф.費季科、B. И.恰帕耶夫(夏伯陽)等人。學院是在復雜的條件下創辦的,是在年經的蘇維埃共和國與白匪和武裝干涉者激烈搏鬥、國內形勢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開始教學的。國內戰爭時期,經常有大批或單個學員被派往武裝斗爭最緊張的地方。在歡送學院畢業生和學員奔赴前線的隆重集會上,常有蘇維埃共和國著名的黨和國務活動家出席。1919年4月19日和6月14日,列寧兩次親臨學院,對開赴東方面軍、西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學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臨別贈言。列寧一向十分關心學院的活動,經常給以多方面的支持。國內戰爭時期,有1/3的學員因積極赴前線作戰而榮獲紅旗勛章。黨組織在學院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共產黨員在教學和軍事學術活動中都起了先鋒作用。
國內戰爭結束後,學院列教學、科研和黨政工作進行了調整。在完成這項任務中,1924年4月-1925年1月任該院院長的M.B.伏龍芝發揮了直大作用。在他的領導下,健全了學院體制,改革了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廢棄了不必要的科目。重視了野外作業,發展了軍事科學研究工作,活躍了軍事科學協會和研究生班(1924年1月成立)的活動。隨著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發展,學院面臨著為團至軍級培養具有廣泛知識的話兵種合成軍隊指揮員的任務。為此,成立了摩托化和機械化、空軍和戰斗訓練等教研室。1931年,在戰役學教研室基礎上成立了戰役學系,培訓集團軍級至方面軍級的指揮、參謀幹部。1931-1932學年度,學院不僅招收了諸兵種合成軍隊指揮員,而且接收次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學員。二戰前夕和戰爭初期,學員和教員人數增加了。當時十分重視研究西班牙戰爭、哈桑湖地域和哈拉欣河作戰以及蘇芬戰爭的經驗,提高了野外作業的地位,學員參加實兵演習也更為經常。
蘇德戰爭開始後,學院縮短了學制,同時積極參加建立莫斯科防區。教員們參加了首都民兵部隊和殲擊隊的培訓。僅1941年就為作戰部隊輸送軍官約3千名,而在整個戰爭年代共向部隊輸送了1.1萬名訓練有素的指揮員和參謀人員。他們沒有辜負黨和政府的信任,其中很多人成了蘇聯英雄,榮獲政府崇高獎賞。不少畢業生和教員在對德國法西斯侵略者作戰斗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大將И.P.阿帕納先科和H.Ф.瓦圖京,上將M.П.基爾波諾斯,中將M.Г.葉夫列莫夫,工程兵中將Д.M.卡爾貝舍夫等。戰後,學院廣泛開展了研究和總結戰斗經驗的活動,並從開始深入研究軍事學術中的新問題。
學院的編制(1976)包括:基本系和函授系、戰役戰術教研室、馬列主義教研室、蘇共黨史和黨政工作教研室、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教研寶、外語教研室,訓練部、科研部,各種實驗室,伏龍芝科研陳列專修室,以及其他分隊。圖書館藏書約200萬冊。學院優先招收畢業於諸兵種合成軍隊高級指揮學校,具有分隊指揮的實踐經驗,在戰斗訓練和政治素養方面達到了高標準的軍官;同時還幫助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軍隊培訓指揮幹部。科教幹部的培訓和深造,通過面授研究生班和在職參加專業應考的方法實施,應考專業有:合同戰術、戰役學、司令部勤務、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是蘇聯軍事學術思想的中心之一。有許多著名的蘇聯軍事科學界代表人物在這里工作,他們是:H.E.瓦爾福洛梅耶夫、K.E.韋利奇科、A.И.韋爾霍夫斯基、M.P.加拉克季奧諾夫、A.M.宰翁奇科夫斯基、Г.C.伊謝爾松、Д.M.卡爾貝舍夫、A.K.科利諾夫斯基、B.Φ.諾維茨基、A.A.斯韋欽、M.H.圖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達菲格夫等。學院的學者們撰寫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歷史著作、教科書、教學參考書、書籍和小冊子。30年代開展對大縱深戰役新理論的研究,是學院軍事科研工作的重要階段。戰役戰術教研室和戰役系為這一理論的創立做出了重大貢獻。1938年起出版了論述蘇聯軍事學術型論和實踐各種新問題的學術論文集。蘇德戰爭年代,軍事科研工作主要是總結作戰經驗,以講義、戰例匯編、情況通報和單行本參考材料等形式向學員和部隊介紹。戰後,出版了《蘇德戰爭合1-6同戰術戰例(團-師)》(卷)、《蘇德戰爭時期蘇軍戰術的發展(1941-1945)》,以及9種教科書、120種教學參考書。還積極參加了條令和教令的擬制工作,撰寫寫了210餘篇有關戰役學和戰術學的科研著作。
在軍事各領域發生根本變革、新的作戰兵器出現、各兵種和專業兵發生質變的時期,對戰術和戰役學問題進行綜合研究,論證戰役戰術對新式兵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要求、對教育訓練問題、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的研究,成為學院全體科研人員的中心課題。軍事學者-教研室領導人、教授和科學博士Г.Ф.比留科夫、B.Я.格蘭金、M.M.基里揚、Г.A.洛博夫、B.Я.彼得連科、B.Г.列茲尼琴科、P.Г.西莫尼揚等人在開設新的教學課程和研究現實學術問題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許多有價值的著作受到了蘇聯國防部長的通令嘉獎,其中一部還榮獲伏龍芝獎金。發行量很大的《戰術》一書深受蘇軍將官和軍官們的歡迎。
學院榮獲紅旗勛章一枚(1922),列寧勛章一枚(1934),一級蘇沃洛夫勛章一枚(1945),以及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勛章。
桑赫斯特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位於倫敦市西48公里處的倫敦路北側,佔地面積3.54平方公里,摺合875英畝。學校與19世紀中期的英國皇家參謀學院同址。學院下設軍事科技、作戰研究和國防事務等科室,由五個分學院組成,即新學院、老學院、勝利學院、施里文漢學院和女官軍學院。各個學院的樓群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和特色,巧妙地將皇家陸軍的歷史、傳統和戰績以及殖民地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員在其中就能感受到皇家軍官的榮譽。最現代化的建築群是1970年建成的邱吉爾大樓區,包括容納1200人座位的大廳、維克多利學院的東樓區和桑赫斯特軍院的校部辦公區,設計師榮獲了建築學會獎。而老學院因為有戰勝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的紀念廳和物品,並用類似於殿堂的參觀方式擺放,在所有的樓群顯得十分壯觀。在新學院樓廣場南側有兩座紀念碑。一座是「隆伯格石」紀念碑,這是蒙哥馬利元帥在1945年5月接受德國北部的德軍投降的珍品,於1958年遷到桑赫斯特;另一座為法國王子英皮里爾的立像,他是被流放的拿破崙三世之子,曾在皇家伍爾維奇軍事學校學習,在1879年祖魯戰爭中喪生。立像是二戰後遷到桑赫斯特校園的。總之,桑赫斯特校園的建築群及其裝飾品、陳列品,猶如一座古今結合的軍事博物館,使一批又一批英國學員從中吸取所需知識與力量。
學院的中央圖書館藏書15萬冊,另外還有許多油畫、禮品等。牆上還專辟學院優等生的名單錄。他們均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勛章、榮譽劍和其他禮品。
歷史
這所老牌的學院可以追溯到1741年4月30日。那一天,經國王喬治二世批准,英國皇家第一所軍校在伍爾維奇——雙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前身成立了。英軍正式訓練軍官的歷史可追溯到250年前,1671年英軍開辦的短期訓練班,多數與軍械局相關。1741年4月30日,喬治二世國王簽署一份皇家文件,決定建立皇家軍事學院,即現代的桑赫斯特軍校的前身。當時校址在伍爾維奇,主要為皇家炮兵團培訓軍官。其後,皇家工程兵、皇家通信兵、皇家裝甲兵等自1920年也相繼建立了軍事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學校關閉。直到1947年,英軍將其與皇家軍事學院合並,正式改稱陸軍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並在當年1月3日開學。英軍老學院、新學院、維克多利學院三所院校駐在桑赫斯特,直到1970年。在院校集中與合並中,桑赫斯特集中了更多的軍官訓練機構而成為今天的規模。
中國軍校
編輯
類型
我國的軍校分為全軍院校和軍兵種院校兩大類。
全軍院校是指由四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直接管理的院校。對考生來說,選擇
黃埔軍校
這種院校,在畢業時選擇面比較寬,學員將面向全軍,包括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或其他陸軍在內進行分配。全軍院校下面又分綜合院校和專業院校兩類。綜合院校為國防現代化培養高級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與指揮人才,因此,其專業設置口徑相對於專業院校來說較寬,專業數量相對較多,對考生來說選擇的空間相對較大。
軍兵種院校,主要指各軍兵種所屬的各類院校,其主要特點是學員一般只在本軍兵種范圍內進行畢業分配,而不是面向全軍。比如,海軍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是到沿海的海軍部隊工作;空軍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到空軍部隊工作;第二炮兵或陸軍其他兵種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也只在本兵種范圍內工作。
專業
軍校招生時一般分指揮類專業和非指揮類專業。除了這兩類專業外,還有一類專業———「合訓分流」專業。考生在報考時要注意分清他們的區別。
1.指揮類專業
指揮類專業有明確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各軍兵種培養軍事指揮管理人才。
由於該類畢業生將在軍隊基層軍事、政治、後勤指揮軍官以及機關工作的崗位上任職,因此對其培養要求也特別高,具有「戰時能指揮,平時能管理」的雙重能力。軍事指揮軍官主要包括排長、連長、營長,海軍部隊的部門長、艦(艇)長等;政治指揮官主要包括連(分)隊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團(大隊)政委、艦(艇)教導員或政委等;後勤指揮軍官;各種日常和戰場保障勤務分隊的分隊長和指揮軍官,在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裝備部等機關,也有相當一部分指揮軍官的崗位,主要包括各類軍事參謀、政治幹事、後勤助理員等。
軍校的指揮專業對培養對象在文化基礎、身體素質、政治素養、個人氣質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這是
黃埔軍校
因為軍隊的初級指揮軍官不僅要懂得必要的武器裝備的操作和使用,而且要學會如何帶兵、如何管理,在有戰備需要時,還要善於組織和指揮。所以,軍隊指揮專業要求考生在具備一般考生條件的基礎上,還應具備如下條件:強健的體魄;適合作為指揮員的良好氣質;較強的吃苦精神;熱愛軍事指揮專業等等。如果你是男生,身強力壯且具備指揮領導才能,那就選擇軍事院校的指揮專業。這樣更能在帶兵方面出成績,更能勝任更高的領導(指揮)工作。
以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為例。考生被錄取後,經過4年或5年的培訓將成為海軍初級指揮軍官。學員畢業後將分配到海軍艦艇部隊的初級指揮崗位,第一任職通常為艦艇部門長或分隊長。當然,還有一部分學員准備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也將根據其專業分配到相應的指揮崗位。根據海軍部隊編制構成及其幹部成長規格,指揮類軍官按初、中、高三級,實行技術指揮、兵種戰術指揮、合同戰術指揮、戰役指揮四層次培訓。也就是說,如果幹得出色,將有機會到海軍兵種指揮學院(原海軍廣州艦艇學院)學習兵種戰術指揮,然後成為一名副艦長或艦長。進入海軍中級指揮崗位前,必須到南京海軍指揮學院深造,學習合同戰術指揮。海軍高級指揮軍官都要到解放軍最高軍事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學習戰役指揮。
2.非指揮類專業
專業技術院校以及綜合院校的非指揮類專業,擔負著為部隊、軍隊科研單位、軍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任務。其畢業學員主要到部隊的各個專業技術崗位任職。根據工作崗位的具體需要,一般評任專業技術職務。軍隊高等專業技術院校,均有國內先進的教學和技術設備,有很強的師資力量,既能培養從事實際技術工作的操作人員,又能培養高技術人才。
如國防科技大學,該校的非指揮類專業為科學與工程技術專業,該專業又包括了空間工程和飛行器系統與工程兩個專業方向。這類專業對學員的文化基礎要求都比較高,在具有扎實的知識基礎上,經過系統地培養,力求使學員成為政治合格、技術過硬、體能健壯、有相當的專業技術和技能水平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畢業生主要到部隊院校、部隊研究單位、作戰部隊從事教學、技術和管理工作。如果你立志於科研事業,那麼,你可以選擇一些技術院校專業。
3. 「合訓分流」專業
「合訓分流」的全稱是「學歷教育合訓、專業訓練分流」。這是1999年全軍院校編制體制調整後開始的新的初級指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合訓分流」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懂技術、會管理、能指揮的復合型初級指揮軍官。由於這種培養模式還屬於一種新的嘗試,包括模式、政策、待遇、就業前景等在內,還在不斷地完善中。承擔「合訓」任務的軍校還局限於幾所綜合大學和部分基礎較好的綜合院校。請考生在報考時多加留意。
報考
1.女生報考的軍校及專業
軍隊的大部分崗位由男生承擔,所以軍營幾乎是男子漢的世界。不過,許多崗位依然需要大量的女生,因此,女兵和女軍官往往在綠色的軍營中被譽為是「軍中貴族」。
軍校招收的女生數量相對來說較少,初級指揮專業是不招收女生的,其他的軍事院校一般都招收女生。教育部和總政治部在每年下發的招生計劃中,都對當年招收女生的院校、專業以及比例或數量做出明確的規定,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適當的形式告知考生。各招生院校也在自己的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的說明。沒有載明招收女生的院校的專業,均不招收女生。因此,女生在填報志願時務必先了解軍校招收女生的院校及專業,要仔細閱讀招生章程及其說明,避免填報無效志願的情況發生。
招收女生的主要院校和主要專業有:
國防科技大學(湖南長沙)的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指揮自動化工程、自動化、外國語言文學、公共事業管理等。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鄭州)的測繪、電子、無線電、信息研究、計算機、通信、網路、測量工程等。
解放軍理工大學(江蘇南京)的氣象、電子、計算機、信息、通信、網路、指揮自動化、系統工程等。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的哲學、軍事心理學、新聞學、圖書館學和檔案學等。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江蘇南京)的情報、國際關系、外交學等。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河南洛陽)的軍事情報和外國語言文學等。
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湖北武漢)的軍隊財務管理、會計學專業軍隊審計和裝備經濟管理專業。
第二、三、四軍醫大學(上海、重慶、陝西西安)的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葯物制劑、口腔醫學和護理學等。
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北京郊區)的軍用光電工程、通信工程和航天測量工程專業。
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第二炮兵工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指揮自動化工程專業。 還有軍校部分通信專業招收女生的數量相對較多。
望採納
『貳』 巴塞羅那現在太猖狂拉,介紹下拉瑪西亞青訓營,要專業的
拉馬西亞足球學校始建於1979年,位於巴塞羅那阿里斯蒂德斯大街左側。當時的球場過去人們將阿賈克斯青訓營稱作歐洲足球的「西點軍校」,現在該輪到巴薩青訓營a
『叄』 西點軍校有哪些好專業
專業和國內基本地方大學差不多,不同的是每個人有兩個專業 其中包括外交、間諜、指揮等等
『肆』 本屌剛通過考試西點軍校,我畢業想打仗,上前線那種,不想當指揮官,是哪個專業的
特種兵
『伍』 請問一下軍校一般是什麼時間開學。指揮類專業新生3個月是不是很累,而且以後葉累
軍校正式開課都是9月1號,航校飛行專業的要求學員在8月5號就要報到。用不了三個月,內實際上最初的容一個月有點不適應,適應以後就好了,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累,因為軍隊講究按剛科學實訓,訓練強度有科學依據支撐,就是說人體可以承受的范圍,比如新生不用跑五公里越野,訓練量是逐步加大的,基本都能適應。 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是亞洲最大的陸軍院校,屬於中級類別,不招收地方生。
『陸』 黃浦軍校徐永寬
軍校
編輯
軍校的最高學府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與最高指揮者。其餘比較有名的還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平時著軍裝,佩帶學員紅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後一般授少尉正排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後授中尉副連軍銜。順利畢業後將獲得軍士與學士學位,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去向涉及海陸空三軍。
中文名
軍校
最高學府
國防大學
職 責
培養部隊高級將領
去 向
海陸空三軍
目錄
1 詞語概念
▪ 基本信息
▪ 基本解釋
▪ 引證解釋
2 基本含義
3 世界名校
▪ 西點軍校
▪ 伏龍芝
▪ 桑赫斯特
4 中國軍校
▪ 類型
▪ 專業
▪ 報考
▪ 注意事項
▪ 首次開放
詞語概念
編輯
基本信息
拼音:jūn xìao
注音:ㄐㄩㄣ ㄒㄧㄠˋ[1]
基本解釋
1. [military academy]
2. 訓練軍官的軍事學校
黃埔軍校
3. 學生們在這里將習慣穿制服和以後的軍事工作的預備學校[1]
引證解釋
1. 任輔助之職的軍官。
《晉書·職官志》:「 武帝 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之士居之。」 宋吳淑《江淮異人錄·董紹顏》:「 彥思 曰:『吾軍校,死於鋒刃吾事也。』」 清侯方域《寧南侯傳》:「﹝左良玉﹞少起軍校,以斬級功,官 遼東 都司。」
2. 專門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1]
基本含義
編輯
(1)教育和培養軍官的軍事院校(包括武警類院校);軍校里的大學生即稱國防生,也稱軍校學員。
黃埔軍校
(2) 學生們將穿軍服,軍校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指揮與技術型人才的高等學府,同時也是人才成長的搖籃,世界上比較有名的例如西點軍校,從那裡走出了美軍名將如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布萊德利等名人。中國的最高軍事學府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與最高指揮者。很著名的還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著軍裝,佩帶學員准尉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後一般級別為正排授少尉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後為副連級別授中尉軍銜。順利畢業後將獲得學士學位,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去向為全軍范圍。
(3) 軍校不分一本,二本之類的,軍校提前錄取各地考生,分數線基本都在一本分數線以上。[2]
世界名校
編輯
西點軍校
著名校友: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布萊德雷等。
學校概況
美國軍事學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稱西點軍校(West Point),是美國陸軍的一個軍事學院,曾經也是陸軍的軍事堡壘。該校位於紐約北部哈德遜河西岸的橙縣西點鎮,故又被稱作「西點軍校」或「西點」,距離紐約市約80公里,佔地1萬6千英畝(約6千5[2] 百公畝)。 從該軍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獲得科學學士學位,軍銜是陸軍少尉。畢業生必須在軍隊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後備役。
學院的運動隊歷史上一直被稱為「哈德森黑騎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過已經被縮寫為「黑騎士」(Black Knights)。美國的媒體有時也將西點軍校的運動隊稱為「軍隊」(Army),這種叫法也已經成為正式的稱謂。
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Duty,Honor,Country)。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它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的聖西爾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
歷史沿革
喬治·華盛頓選中西點為堡壘建築點,因為這是一個對於整個美洲都很重要的戰略地點。西點在哈德遜河「S」彎之中,占據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運。1778年,薩丟斯·科什烏茲科(Thaddeus Kosciuszko)設計了堡壘的外形。美國獨立之後,華盛頓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國軍校,但是他的國務卿托瑪斯·傑弗遜爭辯說憲法之內沒有給總統創立軍校的權力。傑弗遜上任總統之後,在1802年3月16日簽署了法律,建立美國軍校,同年7月4日西點軍校開門。
1817年——1833年,上校西爾維納斯·薩耶爾(Sylvanus Thayer)擔任校長。他將土木工程設置為學校主要課程,這個期間的畢業生修建了美國大部分最初的鐵路線、橋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戰爭之後,美國開始建立其他工科學校,西點軍校的課程開始擴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領域。
一次大戰以後, 校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進一步增加學術課程。按照現代戰爭體能的要求,他推進了體育健身和運動節目。「每一個軍校學生都是運動員」成為了一個重要目標。同時,軍校學生傳統的榮譽系統,成為校方正式規則。
1964年,林登·約翰遜總統簽署法律,從2529名學生增加到4417名(現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點軍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點軍校沒有畢業生;而1861,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兩班畢業生。
20世紀中,西點軍校課程結構繼續擴展和改變,學生可以在十幾個領域中選課,除工科,各類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軍校名言
超乎常人想像的關懷 是明智;
Offering care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wisdom;
西點軍校校徽
超乎常人想像的冒險 是安全;
Taking risk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safe;
超乎常人想像的夢想 是務實;
Dream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ractical;
超乎常人想像的期望 是可能;
Expect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ossible.
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
著名校友:溫斯頓·丘吉爾、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弗雷德里克·羅伯茨、哈羅德·亞歷山大等
是英國培養初級軍官的一所重點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它曾與美國西點軍校、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的軍校。
伏龍芝
著名校友:朱可夫、崔可夫、沃羅諾夫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генерального штаба вооруженных) 蘇聯武裝力量培養諸兵種合成軍隊軍官的高等軍事學校;研究諸兵種合同戰斗和集團軍戰役問題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根據列寧指示,奉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1918年10月7日命令創辦,稱工農紅軍總參學院,旨在從工農中培養具有高等軍事文化程度的指揮幹部。1918年12月8日舉行了建校典禮,會上,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Я.M斯維爾德洛夫就該院的任務發表了講話。1921年8月5日,奉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之命易名為工農紅軍軍事學院,附設高級速成班,培訓高級指揮人員。此外,以該院為基地,在不同時期還開辦過一些高級軍政訓練班。1925年11月5日,被命名為伏龍芝軍事學院。學院先後培養了數萬名具有高等軍事文化程度的諸兵種合成軍隊軍官。許多畢業生在蘇德戰爭中成長為統帥和高級軍事首長,其中有:蘇聯元帥И.X.巴格拉米揚、C.C.比留佐夫、Л.A.戈沃羅夫、A.A.格列奇科、A. И.葉廖緬科、Г.K.朱可夫、M.B.扎哈羅夫、И.C.科涅夫、P.Я.馬利諾夫斯基、K.A梅列茨科夫、K.K.羅科索夫斯基、B.Д.索科洛夫斯基、Ф.И.托爾布欣、B. И.崔科夫、炮兵主帥H.H.沃羅諾夫、空軍主帥A.A諾維科夫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
該院的歷史與蘇聯武裝力量的建設和鞏固、與蘇聯人民為爭取祖國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兩位資格最老的布爾什維克B.H.扎列日斯基和Э..H科茲格夫斯基曾是學院首任政治委員。首批學員中有許多人是直接從國內戰爭前線調來學習的,其中有天才的指揮員П.E.德邊科、E.И.科夫秋赫、B.Д.科夫紹夫、И.C.庫佳科夫、И.Ф.費季科、B. И.恰帕耶夫(夏伯陽)等人。學院是在復雜的條件下創辦的,是在年經的蘇維埃共和國與白匪和武裝干涉者激烈搏鬥、國內形勢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開始教學的。國內戰爭時期,經常有大批或單個學員被派往武裝斗爭最緊張的地方。在歡送學院畢業生和學員奔赴前線的隆重集會上,常有蘇維埃共和國著名的黨和國務活動家出席。1919年4月19日和6月14日,列寧兩次親臨學院,對開赴東方面軍、西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學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臨別贈言。列寧一向十分關心學院的活動,經常給以多方面的支持。國內戰爭時期,有1/3的學員因積極赴前線作戰而榮獲紅旗勛章。黨組織在學院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共產黨員在教學和軍事學術活動中都起了先鋒作用。
國內戰爭結束後,學院列教學、科研和黨政工作進行了調整。在完成這項任務中,1924年4月-1925年1月任該院院長的M.B.伏龍芝發揮了直大作用。在他的領導下,健全了學院體制,改革了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廢棄了不必要的科目。重視了野外作業,發展了軍事科學研究工作,活躍了軍事科學協會和研究生班(1924年1月成立)的活動。隨著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發展,學院面臨著為團至軍級培養具有廣泛知識的話兵種合成軍隊指揮員的任務。為此,成立了摩托化和機械化、空軍和戰斗訓練等教研室。1931年,在戰役學教研室基礎上成立了戰役學系,培訓集團軍級至方面軍級的指揮、參謀幹部。1931-1932學年度,學院不僅招收了諸兵種合成軍隊指揮員,而且接收次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學員。二戰前夕和戰爭初期,學員和教員人數增加了。當時十分重視研究西班牙戰爭、哈桑湖地域和哈拉欣河作戰以及蘇芬戰爭的經驗,提高了野外作業的地位,學員參加實兵演習也更為經常。
蘇德戰爭開始後,學院縮短了學制,同時積極參加建立莫斯科防區。教員們參加了首都民兵部隊和殲擊隊的培訓。僅1941年就為作戰部隊輸送軍官約3千名,而在整個戰爭年代共向部隊輸送了1.1萬名訓練有素的指揮員和參謀人員。他們沒有辜負黨和政府的信任,其中很多人成了蘇聯英雄,榮獲政府崇高獎賞。不少畢業生和教員在對德國法西斯侵略者作戰斗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大將И.P.阿帕納先科和H.Ф.瓦圖京,上將M.П.基爾波諾斯,中將M.Г.葉夫列莫夫,工程兵中將Д.M.卡爾貝舍夫等。戰後,學院廣泛開展了研究和總結戰斗經驗的活動,並從開始深入研究軍事學術中的新問題。
學院的編制(1976)包括:基本系和函授系、戰役戰術教研室、馬列主義教研室、蘇共黨史和黨政工作教研室、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教研寶、外語教研室,訓練部、科研部,各種實驗室,伏龍芝科研陳列專修室,以及其他分隊。圖書館藏書約200萬冊。學院優先招收畢業於諸兵種合成軍隊高級指揮學校,具有分隊指揮的實踐經驗,在戰斗訓練和政治素養方面達到了高標準的軍官;同時還幫助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軍隊培訓指揮幹部。科教幹部的培訓和深造,通過面授研究生班和在職參加專業應考的方法實施,應考專業有:合同戰術、戰役學、司令部勤務、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是蘇聯軍事學術思想的中心之一。有許多著名的蘇聯軍事科學界代表人物在這里工作,他們是:H.E.瓦爾福洛梅耶夫、K.E.韋利奇科、A.И.韋爾霍夫斯基、M.P.加拉克季奧諾夫、A.M.宰翁奇科夫斯基、Г.C.伊謝爾松、Д.M.卡爾貝舍夫、A.K.科利諾夫斯基、B.Φ.諾維茨基、A.A.斯韋欽、M.H.圖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達菲格夫等。學院的學者們撰寫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歷史著作、教科書、教學參考書、書籍和小冊子。30年代開展對大縱深戰役新理論的研究,是學院軍事科研工作的重要階段。戰役戰術教研室和戰役系為這一理論的創立做出了重大貢獻。1938年起出版了論述蘇聯軍事學術型論和實踐各種新問題的學術論文集。蘇德戰爭年代,軍事科研工作主要是總結作戰經驗,以講義、戰例匯編、情況通報和單行本參考材料等形式向學員和部隊介紹。戰後,出版了《蘇德戰爭合1-6同戰術戰例(團-師)》(卷)、《蘇德戰爭時期蘇軍戰術的發展(1941-1945)》,以及9種教科書、120種教學參考書。還積極參加了條令和教令的擬制工作,撰寫寫了210餘篇有關戰役學和戰術學的科研著作。
在軍事各領域發生根本變革、新的作戰兵器出現、各兵種和專業兵發生質變的時期,對戰術和戰役學問題進行綜合研究,論證戰役戰術對新式兵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要求、對教育訓練問題、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的研究,成為學院全體科研人員的中心課題。軍事學者-教研室領導人、教授和科學博士Г.Ф.比留科夫、B.Я.格蘭金、M.M.基里揚、Г.A.洛博夫、B.Я.彼得連科、B.Г.列茲尼琴科、P.Г.西莫尼揚等人在開設新的教學課程和研究現實學術問題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許多有價值的著作受到了蘇聯國防部長的通令嘉獎,其中一部還榮獲伏龍芝獎金。發行量很大的《戰術》一書深受蘇軍將官和軍官們的歡迎。
學院榮獲紅旗勛章一枚(1922),列寧勛章一枚(1934),一級蘇沃洛夫勛章一枚(1945),以及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勛章。
桑赫斯特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位於倫敦市西48公里處的倫敦路北側,佔地面積3.54平方公里,摺合875英畝。學校與19世紀中期的英國皇家參謀學院同址。學院下設軍事科技、作戰研究和國防事務等科室,由五個分學院組成,即新學院、老學院、勝利學院、施里文漢學院和女官軍學院。各個學院的樓群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和特色,巧妙地將皇家陸軍的歷史、傳統和戰績以及殖民地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員在其中就能感受到皇家軍官的榮譽。最現代化的建築群是1970年建成的邱吉爾大樓區,包括容納1200人座位的大廳、維克多利學院的東樓區和桑赫斯特軍院的校部辦公區,設計師榮獲了建築學會獎。而老學院因為有戰勝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的紀念廳和物品,並用類似於殿堂的參觀方式擺放,在所有的樓群顯得十分壯觀。在新學院樓廣場南側有兩座紀念碑。一座是「隆伯格石」紀念碑,這是蒙哥馬利元帥在1945年5月接受德國北部的德軍投降的珍品,於1958年遷到桑赫斯特;另一座為法國王子英皮里爾的立像,他是被流放的拿破崙三世之子,曾在皇家伍爾維奇軍事學校學習,在1879年祖魯戰爭中喪生。立像是二戰後遷到桑赫斯特校園的。總之,桑赫斯特校園的建築群及其裝飾品、陳列品,猶如一座古今結合的軍事博物館,使一批又一批英國學員從中吸取所需知識與力量。
學院的中央圖書館藏書15萬冊,另外還有許多油畫、禮品等。牆上還專辟學院優等生的名單錄。他們均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勛章、榮譽劍和其他禮品。
歷史
這所老牌的學院可以追溯到1741年4月30日。那一天,經國王喬治二世批准,英國皇家第一所軍校在伍爾維奇——雙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前身成立了。英軍正式訓練軍官的歷史可追溯到250年前,1671年英軍開辦的短期訓練班,多數與軍械局相關。1741年4月30日,喬治二世國王簽署一份皇家文件,決定建立皇家軍事學院,即現代的桑赫斯特軍校的前身。當時校址在伍爾維奇,主要為皇家炮兵團培訓軍官。其後,皇家工程兵、皇家通信兵、皇家裝甲兵等自1920年也相繼建立了軍事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學校關閉。直到1947年,英軍將其與皇家軍事學院合並,正式改稱陸軍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並在當年1月3日開學。英軍老學院、新學院、維克多利學院三所院校駐在桑赫斯特,直到1970年。在院校集中與合並中,桑赫斯特集中了更多的軍官訓練機構而成為今天的規模。
中國軍校
編輯
類型
我國的軍校分為全軍院校和軍兵種院校兩大類。
全軍院校是指由四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直接管理的院校。對考生來說,選擇
黃埔軍校
這種院校,在畢業時選擇面比較寬,學員將面向全軍,包括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或其他陸軍在內進行分配。全軍院校下面又分綜合院校和專業院校兩類。綜合院校為國防現代化培養高級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與指揮人才,因此,其專業設置口徑相對於專業院校來說較寬,專業數量相對較多,對考生來說選擇的空間相對較大。
軍兵種院校,主要指各軍兵種所屬的各類院校,其主要特點是學員一般只在本軍兵種范圍內進行畢業分配,而不是面向全軍。比如,海軍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是到沿海的海軍部隊工作;空軍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到空軍部隊工作;第二炮兵或陸軍其他兵種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也只在本兵種范圍內工作。
專業
軍校招生時一般分指揮類專業和非指揮類專業。除了這兩類專業外,還有一類專業———「合訓分流」專業。考生在報考時要注意分清他們的區別。
1.指揮類專業
指揮類專業有明確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各軍兵種培養軍事指揮管理人才。
由於該類畢業生將在軍隊基層軍事、政治、後勤指揮軍官以及機關工作的崗位上任職,因此對其培養要求也特別高,具有「戰時能指揮,平時能管理」的雙重能力。軍事指揮軍官主要包括排長、連長、營長,海軍部隊的部門長、艦(艇)長等;政治指揮官主要包括連(分)隊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團(大隊)政委、艦(艇)教導員或政委等;後勤指揮軍官;各種日常和戰場保障勤務分隊的分隊長和指揮軍官,在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裝備部等機關,也有相當一部分指揮軍官的崗位,主要包括各類軍事參謀、政治幹事、後勤助理員等。
軍校的指揮專業對培養對象在文化基礎、身體素質、政治素養、個人氣質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這是
黃埔軍校
因為軍隊的初級指揮軍官不僅要懂得必要的武器裝備的操作和使用,而且要學會如何帶兵、如何管理,在有戰備需要時,還要善於組織和指揮。所以,軍隊指揮專業要求考生在具備一般考生條件的基礎上,還應具備如下條件:強健的體魄;適合作為指揮員的良好氣質;較強的吃苦精神;熱愛軍事指揮專業等等。如果你是男生,身強力壯且具備指揮領導才能,那就選擇軍事院校的指揮專業。這樣更能在帶兵方面出成績,更能勝任更高的領導(指揮)工作。
以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為例。考生被錄取後,經過4年或5年的培訓將成為海軍初級指揮軍官。學員畢業後將分配到海軍艦艇部隊的初級指揮崗位,第一任職通常為艦艇部門長或分隊長。當然,還有一部分學員准備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也將根據其專業分配到相應的指揮崗位。根據海軍部隊編制構成及其幹部成長規格,指揮類軍官按初、中、高三級,實行技術指揮、兵種戰術指揮、合同戰術指揮、戰役指揮四層次培訓。也就是說,如果幹得出色,將有機會到海軍兵種指揮學院(原海軍廣州艦艇學院)學習兵種戰術指揮,然後成為一名副艦長或艦長。進入海軍中級指揮崗位前,必須到南京海軍指揮學院深造,學習合同戰術指揮。海軍高級指揮軍官都要到解放軍最高軍事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學習戰役指揮。
2.非指揮類專業
專業技術院校以及綜合院校的非指揮類專業,擔負著為部隊、軍隊科研單位、軍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任務。其畢業學員主要到部隊的各個專業技術崗位任職。根據工作崗位的具體需要,一般評任專業技術職務。軍隊高等專業技術院校,均有國內先進的教學和技術設備,有很強的師資力量,既能培養從事實際技術工作的操作人員,又能培養高技術人才。
如國防科技大學,該校的非指揮類專業為科學與工程技術專業,該專業又包括了空間工程和飛行器系統與工程兩個專業方向。這類專業對學員的文化基礎要求都比較高,在具有扎實的知識基礎上,經過系統地培養,力求使學員成為政治合格、技術過硬、體能健壯、有相當的專業技術和技能水平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畢業生主要到部隊院校、部隊研究單位、作戰部隊從事教學、技術和管理工作。如果你立志於科研事業,那麼,你可以選擇一些技術院校專業。
3. 「合訓分流」專業
「合訓分流」的全稱是「學歷教育合訓、專業訓練分流」。這是1999年全軍院校編制體制調整後開始的新的初級指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合訓分流」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懂技術、會管理、能指揮的復合型初級指揮軍官。由於這種培養模式還屬於一種新的嘗試,包括模式、政策、待遇、就業前景等在內,還在不斷地完善中。承擔「合訓」任務的軍校還局限於幾所綜合大學和部分基礎較好的綜合院校。請考生在報考時多加留意。
報考
1.女生報考的軍校及專業
軍隊的大部分崗位由男生承擔,所以軍營幾乎是男子漢的世界。不過,許多崗位依然需要大量的女生,因此,女兵和女軍官往往在綠色的軍營中被譽為是「軍中貴族」。
軍校招收的女生數量相對來說較少,初級指揮專業是不招收女生的,其他的軍事院校一般都招收女生。教育部和總政治部在每年下發的招生計劃中,都對當年招收女生的院校、專業以及比例或數量做出明確的規定,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適當的形式告知考生。各招生院校也在自己的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的說明。沒有載明招收女生的院校的專業,均不招收女生。因此,女生在填報志願時務必先了解軍校招收女生的院校及專業,要仔細閱讀招生章程及其說明,避免填報無效志願的情況發生。
招收女生的主要院校和主要專業有:
國防科技大學(湖南長沙)的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指揮自動化工程、自動化、外國語言文學、公共事業管理等。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鄭州)的測繪、電子、無線電、信息研究、計算機、通信、網路、測量工程等。
解放軍理工大學(江蘇南京)的氣象、電子、計算機、信息、通信、網路、指揮自動化、系統工程等。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的哲學、軍事心理學、新聞學、圖書館學和檔案學等。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江蘇南京)的情報、國際關系、外交學等。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河南洛陽)的軍事情報和外國語言文學等。
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湖北武漢)的軍隊財務管理、會計學專業軍隊審計和裝備經濟管理專業。
第二、三、四軍醫大學(上海、重慶、陝西西安)的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葯物制劑、口腔醫學和護理學等。
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北京郊區)的軍用光電工程、通信工程和航天測量工程專業。
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第二炮兵工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指揮自動化工程專業。 還有軍校部分通信專業招收女生的數量相對較多。
武警工程學院(陝西西安) 通信指揮專業、指揮自動化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信息研究與安全(密碼學與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 、軍隊財務管理(會計學)專業 、軍需管理工程專業 、軍械管理工程專業 、汽車指揮專業 、油料管理工程專業、軍隊采辦專業 、營房管理專業
武警醫學院(天津) 臨床醫學 五年 本科 非指揮類
救援醫學 五年 本科 非指揮類
預防醫學 五年 本科 非指揮類
醫學影像學 五年 本科 非指揮類
葯學 四年 本科 非指揮類
2.文科類考生報考的軍校及專業
大部分軍校和專業一般都以理科類學生為主,招收文科類考生的軍校和專業數量及規模相對較小。下面是一些招收文科類考生的主要院校和專業。
國防科技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培養具有扎實文化工作理論功底和部隊基層文化工作管理知識,具有一定寫作能力和文體特長,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鑒賞能力、創作能力和表演能力的文化工作幹部。
外國語言文學(文、理兼招):該專業主要學習英語語言、語言學、文學及相關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英語教學、翻譯、科技情報研究、組織管理等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信息研究:為軍隊培養從事國際情報收集和研究人才。
外國軍事:為軍隊培養專門從事外國軍事研究和翻譯的各語種的專業人才,包括英語、日語、朝鮮語、俄語等語種的考生。
國際關系:為軍隊教學、科研機構培養從事國際問題研究人才專業。
外國語言文學:為軍隊院校或科研機構培養專門從事翻譯和研究的外語專門人才,包括英語、日語、朝鮮語、俄語等語種的考生。
聲學:為部隊科研、情報機構培養從事聲像信息分析編譯與聲像製作的專業人才。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外國語言文學:培養目標均為外語方面的軍隊幹部。
軍事外交:為軍隊培養外語類人才;
國際關系與安全:為軍隊培養外語類人才。
南京政治學院
哲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軍事歷史:招生對象為應屆高中畢業生,以文科為主,學制四年,按總部規定定職定級或授予軍銜,分配到全軍各級各類院校,科研單位以及部隊政治機關從事教育學,科研和理論宣傳工作。
新聞學:其專業招生對象為應屆高中畢業生,學制四年,畢業時授予新聞學學士學位,並按規定授予軍銜,分配到軍隊新聞單位和部隊政治機關從事新聞報道、報刊編輯和宣傳工作。
望採納
『柒』 聽說有一個上海西點軍校還不錯,他們真的專業嗎
相對於其他的軍訓公司應該是比較專業的,因為他們也有十年了,裡面的教官也都是退伍或者軍校出來的
『捌』 當兵上軍校2oi6年什麼時間入伍
軍校
編輯
軍校的最高學府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與最高指揮者。其餘比較有名的還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平時著軍裝,佩帶學員紅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後一般授少尉正排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後授中尉副連軍銜。順利畢業後將獲得軍士與學士學位,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去向涉及海陸空三軍。
中文名
軍校
最高學府
國防大學
職 責
培養部隊高級將領
去 向
海陸空三軍
目錄
1 詞語概念
▪ 基本信息
▪ 基本解釋
▪ 引證解釋
2 基本含義
3 世界名校
▪ 西點軍校
▪ 伏龍芝
▪ 桑赫斯特
4 中國軍校
▪ 類型
▪ 專業
▪ 報考
▪ 注意事項
▪ 首次開放
詞語概念
編輯
基本信息
拼音:jūn xìao
注音:ㄐㄩㄣ ㄒㄧㄠˋ[1]
基本解釋
1. [military academy]
2. 訓練軍官的軍事學校
黃埔軍校
3. 學生們在這里將習慣穿制服和以後的軍事工作的預備學校[1]
引證解釋
1. 任輔助之職的軍官。
《晉書·職官志》:「 武帝 甚重兵官,故軍校多選朝廷清望之士居之。」 宋吳淑《江淮異人錄·董紹顏》:「 彥思 曰:『吾軍校,死於鋒刃吾事也。』」 清侯方域《寧南侯傳》:「﹝左良玉﹞少起軍校,以斬級功,官 遼東 都司。」
2. 專門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1]
基本含義
編輯
(1)教育和培養軍官的軍事院校(包括武警類院校);軍校里的大學生即稱國防生,也稱軍校學員。
黃埔軍校
(2) 學生們將穿軍服,軍校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指揮與技術型人才的高等學府,同時也是人才成長的搖籃,世界上比較有名的例如西點軍校,從那裡走出了美軍名將如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布萊德利等名人。中國的最高軍事學府是國防大學,該校著重培養部隊高級將領。從這里走出去的高級指揮官們,將是未來戰爭的引領與最高指揮者。很著名的還有國防科技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空軍工程大學等。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著軍裝,佩帶學員准尉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後一般級別為正排授少尉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後為副連級別授中尉軍銜。順利畢業後將獲得學士學位,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去向為全軍范圍。
(3) 軍校不分一本,二本之類的,軍校提前錄取各地考生,分數線基本都在一本分數線以上。[2]
世界名校
編輯
西點軍校
著名校友: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克阿瑟、布萊德雷等。
學校概況
美國軍事學院(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又稱西點軍校(West Point),是美國陸軍的一個軍事學院,曾經也是陸軍的軍事堡壘。該校位於紐約北部哈德遜河西岸的橙縣西點鎮,故又被稱作「西點軍校」或「西點」,距離紐約市約80公里,佔地1萬6千英畝(約6千5[2] 百公畝)。 從該軍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獲得科學學士學位,軍銜是陸軍少尉。畢業生必須在軍隊中至少服役5年和3年的後備役。
學院的運動隊歷史上一直被稱為「哈德森黑騎士」(The Black Knights of the Hudson),不過已經被縮寫為「黑騎士」(Black Knights)。美國的媒體有時也將西點軍校的運動隊稱為「軍隊」(Army),這種叫法也已經成為正式的稱謂。
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Duty,Honor,Country)。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它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的聖西爾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
歷史沿革
喬治·華盛頓選中西點為堡壘建築點,因為這是一個對於整個美洲都很重要的戰略地點。西點在哈德遜河「S」彎之中,占據之人可以控制所有河運。1778年,薩丟斯·科什烏茲科(Thaddeus Kosciuszko)設計了堡壘的外形。美國獨立之後,華盛頓想在此建立一所全國軍校,但是他的國務卿托瑪斯·傑弗遜爭辯說憲法之內沒有給總統創立軍校的權力。傑弗遜上任總統之後,在1802年3月16日簽署了法律,建立美國軍校,同年7月4日西點軍校開門。
1817年——1833年,上校西爾維納斯·薩耶爾(Sylvanus Thayer)擔任校長。他將土木工程設置為學校主要課程,這個期間的畢業生修建了美國大部分最初的鐵路線、橋梁、港口和公路。南北戰爭之後,美國開始建立其他工科學校,西點軍校的課程開始擴展到土木工程之外領域。
一次大戰以後, 校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進一步增加學術課程。按照現代戰爭體能的要求,他推進了體育健身和運動節目。「每一個軍校學生都是運動員」成為了一個重要目標。同時,軍校學生傳統的榮譽系統,成為校方正式規則。
1964年,林登·約翰遜總統簽署法律,從2529名學生增加到4417名(現已降至4,000名)。
1976年,西點軍校第一次招收女生。
1810年和1816年,西點軍校沒有畢業生;而1861,1917,1918,1922和1943年有兩班畢業生。
20世紀中,西點軍校課程結構繼續擴展和改變,學生可以在十幾個領域中選課,除工科,各類理科和文科都有了。
軍校名言
超乎常人想像的關懷 是明智;
Offering care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wisdom;
西點軍校校徽
超乎常人想像的冒險 是安全;
Taking risk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safe;
超乎常人想像的夢想 是務實;
Dream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ractical;
超乎常人想像的期望 是可能;
Expecting beyond the ordinary imagination is possible.
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
著名校友:溫斯頓·丘吉爾、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弗雷德里克·羅伯茨、哈羅德·亞歷山大等
是英國培養初級軍官的一所重點院校,也是世界訓練陸軍軍官的老牌和名牌院校之一。它曾與美國西點軍校、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的軍校。
伏龍芝
著名校友:朱可夫、崔可夫、沃羅諾夫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генерального штаба вооруженных) 蘇聯武裝力量培養諸兵種合成軍隊軍官的高等軍事學校;研究諸兵種合同戰斗和集團軍戰役問題的科研中心。校址在莫斯科。根據列寧指示,奉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1918年10月7日命令創辦,稱工農紅軍總參學院,旨在從工農中培養具有高等軍事文化程度的指揮幹部。1918年12月8日舉行了建校典禮,會上,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Я.M斯維爾德洛夫就該院的任務發表了講話。1921年8月5日,奉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之命易名為工農紅軍軍事學院,附設高級速成班,培訓高級指揮人員。此外,以該院為基地,在不同時期還開辦過一些高級軍政訓練班。1925年11月5日,被命名為伏龍芝軍事學院。學院先後培養了數萬名具有高等軍事文化程度的諸兵種合成軍隊軍官。許多畢業生在蘇德戰爭中成長為統帥和高級軍事首長,其中有:蘇聯元帥И.X.巴格拉米揚、C.C.比留佐夫、Л.A.戈沃羅夫、A.A.格列奇科、A. И.葉廖緬科、Г.K.朱可夫、M.B.扎哈羅夫、И.C.科涅夫、P.Я.馬利諾夫斯基、K.A梅列茨科夫、K.K.羅科索夫斯基、B.Д.索科洛夫斯基、Ф.И.托爾布欣、B. И.崔科夫、炮兵主帥H.H.沃羅諾夫、空軍主帥A.A諾維科夫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
該院的歷史與蘇聯武裝力量的建設和鞏固、與蘇聯人民為爭取祖國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兩位資格最老的布爾什維克B.H.扎列日斯基和Э..H科茲格夫斯基曾是學院首任政治委員。首批學員中有許多人是直接從國內戰爭前線調來學習的,其中有天才的指揮員П.E.德邊科、E.И.科夫秋赫、B.Д.科夫紹夫、И.C.庫佳科夫、И.Ф.費季科、B. И.恰帕耶夫(夏伯陽)等人。學院是在復雜的條件下創辦的,是在年經的蘇維埃共和國與白匪和武裝干涉者激烈搏鬥、國內形勢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開始教學的。國內戰爭時期,經常有大批或單個學員被派往武裝斗爭最緊張的地方。在歡送學院畢業生和學員奔赴前線的隆重集會上,常有蘇維埃共和國著名的黨和國務活動家出席。1919年4月19日和6月14日,列寧兩次親臨學院,對開赴東方面軍、西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學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臨別贈言。列寧一向十分關心學院的活動,經常給以多方面的支持。國內戰爭時期,有1/3的學員因積極赴前線作戰而榮獲紅旗勛章。黨組織在學院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共產黨員在教學和軍事學術活動中都起了先鋒作用。
國內戰爭結束後,學院列教學、科研和黨政工作進行了調整。在完成這項任務中,1924年4月-1925年1月任該院院長的M.B.伏龍芝發揮了直大作用。在他的領導下,健全了學院體制,改革了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廢棄了不必要的科目。重視了野外作業,發展了軍事科學研究工作,活躍了軍事科學協會和研究生班(1924年1月成立)的活動。隨著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發展,學院面臨著為團至軍級培養具有廣泛知識的話兵種合成軍隊指揮員的任務。為此,成立了摩托化和機械化、空軍和戰斗訓練等教研室。1931年,在戰役學教研室基礎上成立了戰役學系,培訓集團軍級至方面軍級的指揮、參謀幹部。1931-1932學年度,學院不僅招收了諸兵種合成軍隊指揮員,而且接收次了炮兵、坦克兵、航空兵等學員。二戰前夕和戰爭初期,學員和教員人數增加了。當時十分重視研究西班牙戰爭、哈桑湖地域和哈拉欣河作戰以及蘇芬戰爭的經驗,提高了野外作業的地位,學員參加實兵演習也更為經常。
蘇德戰爭開始後,學院縮短了學制,同時積極參加建立莫斯科防區。教員們參加了首都民兵部隊和殲擊隊的培訓。僅1941年就為作戰部隊輸送軍官約3千名,而在整個戰爭年代共向部隊輸送了1.1萬名訓練有素的指揮員和參謀人員。他們沒有辜負黨和政府的信任,其中很多人成了蘇聯英雄,榮獲政府崇高獎賞。不少畢業生和教員在對德國法西斯侵略者作戰斗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大將И.P.阿帕納先科和H.Ф.瓦圖京,上將M.П.基爾波諾斯,中將M.Г.葉夫列莫夫,工程兵中將Д.M.卡爾貝舍夫等。戰後,學院廣泛開展了研究和總結戰斗經驗的活動,並從開始深入研究軍事學術中的新問題。
學院的編制(1976)包括:基本系和函授系、戰役戰術教研室、馬列主義教研室、蘇共黨史和黨政工作教研室、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教研寶、外語教研室,訓練部、科研部,各種實驗室,伏龍芝科研陳列專修室,以及其他分隊。圖書館藏書約200萬冊。學院優先招收畢業於諸兵種合成軍隊高級指揮學校,具有分隊指揮的實踐經驗,在戰斗訓練和政治素養方面達到了高標準的軍官;同時還幫助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軍隊培訓指揮幹部。科教幹部的培訓和深造,通過面授研究生班和在職參加專業應考的方法實施,應考專業有:合同戰術、戰役學、司令部勤務、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等。
伏龍芝軍事學院是蘇聯軍事學術思想的中心之一。有許多著名的蘇聯軍事科學界代表人物在這里工作,他們是:H.E.瓦爾福洛梅耶夫、K.E.韋利奇科、A.И.韋爾霍夫斯基、M.P.加拉克季奧諾夫、A.M.宰翁奇科夫斯基、Г.C.伊謝爾松、Д.M.卡爾貝舍夫、A.K.科利諾夫斯基、B.Φ.諾維茨基、A.A.斯韋欽、M.H.圖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達菲格夫等。學院的學者們撰寫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歷史著作、教科書、教學參考書、書籍和小冊子。30年代開展對大縱深戰役新理論的研究,是學院軍事科研工作的重要階段。戰役戰術教研室和戰役系為這一理論的創立做出了重大貢獻。1938年起出版了論述蘇聯軍事學術型論和實踐各種新問題的學術論文集。蘇德戰爭年代,軍事科研工作主要是總結作戰經驗,以講義、戰例匯編、情況通報和單行本參考材料等形式向學員和部隊介紹。戰後,出版了《蘇德戰爭合1-6同戰術戰例(團-師)》(卷)、《蘇德戰爭時期蘇軍戰術的發展(1941-1945)》,以及9種教科書、120種教學參考書。還積極參加了條令和教令的擬制工作,撰寫寫了210餘篇有關戰役學和戰術學的科研著作。
在軍事各領域發生根本變革、新的作戰兵器出現、各兵種和專業兵發生質變的時期,對戰術和戰役學問題進行綜合研究,論證戰役戰術對新式兵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要求、對教育訓練問題、戰爭史和軍事學術史的研究,成為學院全體科研人員的中心課題。軍事學者-教研室領導人、教授和科學博士Г.Ф.比留科夫、B.Я.格蘭金、M.M.基里揚、Г.A.洛博夫、B.Я.彼得連科、B.Г.列茲尼琴科、P.Г.西莫尼揚等人在開設新的教學課程和研究現實學術問題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許多有價值的著作受到了蘇聯國防部長的通令嘉獎,其中一部還榮獲伏龍芝獎金。發行量很大的《戰術》一書深受蘇軍將官和軍官們的歡迎。
學院榮獲紅旗勛章一枚(1922),列寧勛章一枚(1934),一級蘇沃洛夫勛章一枚(1945),以及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勛章。
桑赫斯特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位於倫敦市西48公里處的倫敦路北側,佔地面積3.54平方公里,摺合875英畝。學校與19世紀中期的英國皇家參謀學院同址。學院下設軍事科技、作戰研究和國防事務等科室,由五個分學院組成,即新學院、老學院、勝利學院、施里文漢學院和女官軍學院。各個學院的樓群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和特色,巧妙地將皇家陸軍的歷史、傳統和戰績以及殖民地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員在其中就能感受到皇家軍官的榮譽。最現代化的建築群是1970年建成的邱吉爾大樓區,包括容納1200人座位的大廳、維克多利學院的東樓區和桑赫斯特軍院的校部辦公區,設計師榮獲了建築學會獎。而老學院因為有戰勝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的紀念廳和物品,並用類似於殿堂的參觀方式擺放,在所有的樓群顯得十分壯觀。在新學院樓廣場南側有兩座紀念碑。一座是「隆伯格石」紀念碑,這是蒙哥馬利元帥在1945年5月接受德國北部的德軍投降的珍品,於1958年遷到桑赫斯特;另一座為法國王子英皮里爾的立像,他是被流放的拿破崙三世之子,曾在皇家伍爾維奇軍事學校學習,在1879年祖魯戰爭中喪生。立像是二戰後遷到桑赫斯特校園的。總之,桑赫斯特校園的建築群及其裝飾品、陳列品,猶如一座古今結合的軍事博物館,使一批又一批英國學員從中吸取所需知識與力量。
學院的中央圖書館藏書15萬冊,另外還有許多油畫、禮品等。牆上還專辟學院優等生的名單錄。他們均被授予維多利亞十字勛章、榮譽劍和其他禮品。
歷史
這所老牌的學院可以追溯到1741年4月30日。那一天,經國王喬治二世批准,英國皇家第一所軍校在伍爾維奇——雙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前身成立了。英軍正式訓練軍官的歷史可追溯到250年前,1671年英軍開辦的短期訓練班,多數與軍械局相關。1741年4月30日,喬治二世國王簽署一份皇家文件,決定建立皇家軍事學院,即現代的桑赫斯特軍校的前身。當時校址在伍爾維奇,主要為皇家炮兵團培訓軍官。其後,皇家工程兵、皇家通信兵、皇家裝甲兵等自1920年也相繼建立了軍事學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學校關閉。直到1947年,英軍將其與皇家軍事學院合並,正式改稱陸軍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並在當年1月3日開學。英軍老學院、新學院、維克多利學院三所院校駐在桑赫斯特,直到1970年。在院校集中與合並中,桑赫斯特集中了更多的軍官訓練機構而成為今天的規模。
中國軍校
編輯
類型
我國的軍校分為全軍院校和軍兵種院校兩大類。
全軍院校是指由四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直接管理的院校。對考生來說,選擇
黃埔軍校
這種院校,在畢業時選擇面比較寬,學員將面向全軍,包括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或其他陸軍在內進行分配。全軍院校下面又分綜合院校和專業院校兩類。綜合院校為國防現代化培養高級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與指揮人才,因此,其專業設置口徑相對於專業院校來說較寬,專業數量相對較多,對考生來說選擇的空間相對較大。
軍兵種院校,主要指各軍兵種所屬的各類院校,其主要特點是學員一般只在本軍兵種范圍內進行畢業分配,而不是面向全軍。比如,海軍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是到沿海的海軍部隊工作;空軍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到空軍部隊工作;第二炮兵或陸軍其他兵種院校的畢業學員一般也只在本兵種范圍內工作。
專業
軍校招生時一般分指揮類專業和非指揮類專業。除了這兩類專業外,還有一類專業———「合訓分流」專業。考生在報考時要注意分清他們的區別。
望採納
『玖』 美國西點軍校學院軍事專業
美國西點軍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是一所軍事學院,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事學校,位於紐約州西點(哈德遜河西岸),距離(約6千5百公頃)。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它曾與麻省理工學院(MIT)、理海大學(Lehigh Unrgetown University)、和美國海軍學院(USNA)在內的其他12個精英學府組成愛國者聯盟(The Patriot League)。這些學府的共同特點是規模小和高度精英化。
『拾』 聽說馬薩團隊又來了西點軍校培訓,有誰能解答下為什麼嗎
其實,但凡是有事物的存在,那麼必然存在著矛盾,哲學意義上矛盾解決是根本解決問題的存在。從馬薩團隊訓練來看,是一種很高明的做法,積極學習,解決團隊的不足點與失誤點,這種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的心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