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專業
⑴ 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是學什麼的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介紹 :
本專業為專科和獨立本科段兩個學歷層次
專科基本要求:熟悉本專業所必需的經濟管理基礎知識:熟悉計算機的基本原理;能在微型計算機上熟練進行文字處理、表處理、庫操作,能在計算機網路上進行信息通信:具有一定的程序設計技能,能參與小型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維護和管理;具有閱讀專業外文資料的初步能力。
獨立本科段基本要求: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經濟管理基礎知識;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資料庫原理:具有計算機網路技術應用的基本技能;能運用管理理論、系統科學的方法和信息技術解決信息系統建設、維護和信息管理的實際問題:具有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的能力。
專業背景與市場預測:隨著全球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科技革命進程的加快,人類社會逐步由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信息技術是當代最具潛力的新的生產力,信息資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信息化成為各國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信息化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加入WTO,企業信息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而現階段計算機信息管理普及率並不高,企業中計算機資源得不到及時充分的利用,信息處理效率跟不上形勢的發展,近幾年很多單位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大。被調查單位普遍反映且迫切需要善經營、會管理,同時能熟練把計算機運用到信息採集、處理與維護的高級管理人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正是在這種背景正應運而生的,目的是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從事計算機信息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
培養目標: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是計算機與經濟管理學科交叉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管理學和計算機的理論基礎,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進行信息管理,成為具有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信息管理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能熟練使用企事業單位常用的辦公軟體,具有熟練的計算機系統操作能力和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技能;能參與企業經濟管理並對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做出預測和決策,具有獨立進行社會經濟調查、市場預測決策、經濟活動分析、撰寫專業報告的能力;具有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規劃與開發的初步能力,了解本專業相關領域的發展動態;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能組建內部網路系統,並能管理和進行多媒體製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企業管理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資料庫及其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基礎會計學、計算機原理、
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計算機網路技術、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經濟學、運籌學基礎、操作系統概論、數據結構導論、資料庫系統原理、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C++程序設計、軟體開發工具、計算機網路原理、信息資源管理、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等
就業去向: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信息管理工作,其主要業務范圍是: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實施管理和評價,行政部門,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程序開發設計等工作
⑵ 信息技術專業的詳細介紹
我來:信息技術專業是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於一體的專業。文章主要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所涉及的主幹學科;第二部分介紹電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第三部分介紹電子信息學科的課程體系;第四部分對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進行了簡要的回顧;第五部分介紹國外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亮點;第六部分介紹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就業方向。所以會ps還不夠,不過會ps可以往平面設計方面發展。平面設計主要是做做海報設計之類的工作。覺得不錯請採納。
⑶ 計算機多媒體信息技術專業的可以做什麼工作
具體如下:
畢業生主要面向行政事業單位、出版社、電視台、廣告公司、出版印刷企業以及信息咨詢等行業從事計算機信息處理、媒體策劃、廣告設計與製作、區域網管理,多媒體資料庫開發、多媒體通信網路建設、多媒體軟體開發等工作,也可以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經營管理、文秘等方面的工作。
⑷ 信息技術學科教師對應的專業是什麼必須是信息技術專業嗎 教育技術學行不行
信息技術學科一般對應的是計算機或者信息類的專業。
⑸ 「信息技術應用」這個專業是什麼畢業後是什麼工作
IT行業分類是很細的,很多朋友並不十分清楚,很多朋友非常想進入這個行業,但有時覺得不知道如何開始,這里我拋個磚頭,供大家批評,討論,相互有所長進。
IT行業總體來說分為三個方面:
1.網路
2.軟體
3.集成電路
如果您希望進入IT行業,那麼您先要確定進入這三個方面中的一個。
三個方面的就業方向:
1.集成電路方向,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方向,需要求職者有很強的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很能通過培訓來補充,需要很好的類似於大學教育的培養;這類人才就業面很窄,但如果就業了,其薪水很高(當然要看企業的情況)
2.軟體方向,這個方面比集成電路設計在專業上相對寬一些,一個好的軟體工程師,也需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常規的培訓可以使一個沒有軟體基礎的人成為一個軟體藍領,但要成為軟體設計人員,還是需要相當的工作與學習時間;這類人才大多就業於軟體企業;
3.網路方向,這個方面涉及的面就比前兩者寬得多,通過培訓可能從一個對網路技術不了解的人逐步成為網路的工程師,因為網路技術是一種更偏向於操作的技術。在就業面也寬得多,因為信息化是一個全社會的工程,政府、企業都在進行信息化,都需要在網路方面尋找合適的人才進行其網路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
因此,從就業面來看, 網路工程師>軟體工程師>集成電路工程師
現在社會、學校、企業都興起了一股軟體工程師培養熱,這是一種誤導,的確我們需要大量的軟體工程師,但現在的培訓還只是一種軟體編寫的人員培訓,以後這種培訓出來的學員是否真正能成為軟體開發的主導力量,這還是一個疑問,我們的軟體公司是否有足夠的位置留給這些軟體CODING人員?
而不同的是,網路工程師卻是各行各業所需要的。
什麼是網路工程師,我們可以從企業信息化的崗位體系中作一些了解。企業(或政府)信息化過程中需要以下四種人:
1.企業信息化主管:負責信息化建設中的目標與方案決策,信息化建設中的方向研究;
2.工程技術人員:負責信息化系統的設計、建設,包括設備、系統、資料庫、應用系統的建設;
3.運行維護人員:負責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以及基本的開發;
4.操作應用人員:主要應用信息化系統進行本職工作。
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運行的過程來看,一個企業會把建設過程以外包方式交給專業的IT公司來完成,於是一般一個企業不會有IT系統的工程技術人員,可以說IT系統的工程技術人員都集中於專業的IT公司;而當信息化系統建成後,企業一般會有一個人,或一個組來負責信息化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這部份人是企業必配的,而且從成本角度來看,企業會招聘一個對網路設備、網路系統、資料庫、網路管理、網路安全以及基本網路開發都有所了解的人來負責其信息化系統,這類人一般叫網管。這類人的知識是水平性的,多方面的,但不是特別專業的。如果當企業真正遇到非常專業的技術問題,一般會讓這個網管帶著問題咨詢專業的IT公司。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網路工程師的就業面會遠大於其它兩類工程師。
那現在社會中有很多稱呼為網路工程師的認證培訓或培訓認證,我們如何來選擇呢,我們可以網路技術的系統來分析與了解:
1.網路設備技術,這主要涉及網路的硬體建設,包括路由器、交換機、組局網、廣網,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CISCO、NORTEL;
2.網路操作系統,這主要涉及操作系統的系統管理與網路管理,這方向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2000、UNIX、LINUX等;
3.網路資料庫,這主要涉及應用於網路的資料庫,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SQL和ORACLE等;
4.網路安全,大家不應把網路安全片面的想成對操作系統、應用系統的安全,其實安全問題在網路的各方面都存在,在這方面國內還沒有出現比較好、比較全面的認證;
5.網路管理,這涉及一個局網、廣網的綜合管理、優化、計費等等,也沒有一個綜合性的認證;
6.網路應用開發,企業的網站的基本開發、互動性開發,技術有HTML、ASP、JSP、JAVA等等。
這六個方面都是企業信息化必備的因素,所以大家如果要補充自己的知識,可以從這六個方面去補充,自己還要作一個定位,是成為一個全面性的人員,還是專業性的人員。不過如果能在這個方面打下扎實的基本功,那麼再在工作中選擇一個方向,會更加厲害。
總之,大家應分步確定自己的方向,然後努力在多方向充實自己 .
⑹ 電子信息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近幾年來,IT、信息與電子類的畢業生在市場供求關繫上普遍還是保持穩定的狀況,社會需求量相對樂觀。按照2005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信息產業、IT、電子類的畢業生在各理工類中就業率比較靠前。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對該類的畢業生需求將不會出現驟冷驟熱的現象。
1、社會需求分析
1.1 區域需求分析
信息與電子類人才在全國各地都有著廣闊的市場,但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深圳、浙江、江蘇、福建這些沿海發達地區。
就福建省而言,相對於其他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這些沿海城市的發展較快。電子、信息、IT業的發展是福州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像冠捷電子(福建)有限公司、福建星網銳捷通訊有限公司、福建榕基軟體開發有限公司這些公司在福建省,乃至全國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而廈門、泉州作為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城市,加上經濟政策的扶持,吸引了許多大企業的投產,如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體來說,福州、廈門地區由於相關的中小型企業較多(多為產品開發型公司),具有一定能力的應屆畢業生就業較為樂觀;而內陸的龍岩、南平等地幾乎很難有就業崗位,或只有一些小型企業。
對於深圳、廣東、浙江這些電子、IT類行業很發達的地區,雖然提供的就業崗位很多,但大部分公司都要求應聘者要有出色的專業技能,很看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畢竟僧多粥少,競爭非常激烈。這對於跨省去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有很大的挑戰,需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和技能才有可能被招收。
1.2 技術需求分析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各個公司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對軟體或者硬體的開發人才要求越來越高,使得一般的本、專科畢業生對任職要求望而卻步,或經常被拒之門外。
從總體上看,軟體工程涉及面很廣,就業市場廣闊,社會需求量也是各類專業中最大的。一般要求為計算機、信息類相關專業,具備一年以上的相關軟體開發經驗。目前,社會上關於JAVA/J2EE、VC++、.NET、資料庫這些技術要求還是佔主導地位的。另外,熟悉Windows、Linux應用平台和內核的開發是在應聘時的一個優勢。對於軟體開發人員,熟悉數據結構、演算法設計和軟體工程思想是很必需的。而硬體方面的職位都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經驗越豐富的應聘者就越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由於應屆畢業生硬體調試經驗偏弱,很難得到招聘單位的賞識。從中也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型企業要求求職者需要具備比較高端的硬體開發技術,如嵌入式系統、DSP、FPGA等(基本的如畫板、調試)。網路及通訊行業作為近幾年發展較為迅速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著上升的趨勢,網站的設計、維護、管理成為公司對外宣傳的主要手段之一,從側面增加了該方面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但該技術在社會上有很多人通過自學都能掌握,對於畢業生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優勢。而通訊行業的要求比較高,GPRS/CDMA/3G等技術都屬於高新技術,相關的技術人員還比較少,應屆畢業生如果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有一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該門技術,在一些比較大型的通訊技術公司當中任職還是有相當寬闊的前景的。
1.3 其他需求分析
從那麼多的招聘消息來分析,可以了解到公司對英語水平似乎被當成了一項基本要求,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在每一條招聘消息中都有體現。作為科技型的公司,很多都是採用國外先進技術,或者需要對外推廣的,能夠看懂英文的材料、用英語進行交流是必需的。而且如果想要自己能夠成為更高層次的人才,掌握一門熟練的英語,能用英語與大型企業的國外客戶溝通的就業前景也將會更廣闊。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招聘單位並不僅僅是列出一些技能、技術要求,一些個人品質、素質也漸漸成為各公司的看重的一項要求,有近一半的公司強調畢業生的學習能力,其次應該是團隊合作、執行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快速學習能力、鑽研及團隊團隊精神,良好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扎實肯干,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都是公司看重的標准要求。我們發現用人單位較歡迎具有踏實、認真、勤奮品質的學生,那些好高騖遠,不能吃苦,對待遇要求高於自身能力的畢業生不受歡迎。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實事求是,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學習中更加務實。如果大學生能夠有較為優秀的個人素質,相信也是能順利求職的一個基礎。
工作經驗的重要性則是整個社會的一個共識。在有可能阻礙自己順利找到工作的因素中,沒有工作經驗是制約就業的一個瓶頸。為什麼用人單位如此偏愛有工作經驗的應聘者呢,這與應屆畢業生不能將自己所學知識與社會要求結合起來,實際應用能力不足有關,一些用人單位的人事負責人認為:許多學生動手能力差,到企業工作還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培訓。對於企業來說,主要目的是盈利,當然不希望在新員工的培訓上投資更多。而且由於現代人就業觀念的改變,人才流動越來越頻繁。那些企業害怕剛培養出的人才存在不穩定的傾向,到頭來只落得為他人做嫁衣。
2、職位要求
通過對多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分析,從技術層面上來看,相對適合電子信息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工作職位為:
<1>JAVA軟體工程師
很多的公司都有招聘JAVA軟體工程師,但都需要有一年以上JAVA開發經驗,而且要求的技術也比較多。一般要求為:熟悉J2EE架構,struts框架和javascript;熟悉SQLSERVER、Oracle等大型資料庫之一;熟悉B/S或C/S開發模式;精通JSP、EJB、JDBC等JAVA技術,精通JBOSS、Weblogic等伺服器;另外,能夠使用Rational或者TogetherJ進行建模,或有Html、CSS、Java設計經驗或Java相關證書將優先。
<2>VC軟體工程師
對於VC軟體工程師的要求主要還是體現在對VC開發的熟練程度,公司一般都需要有一年以上VC開發經驗,並最好能主持或參與過一個以上成規模的項目設計和項目管理;具體要求為:熟悉軟體工程知識,精通VC++系統開發技術,豐富的C語言編程經驗,精通面向對象技術,熟悉Oracle /SQL Server 資料庫之一;對於熟悉DELPHI、VB、COM/DCOM/ATL,並對WINDOWS內核有一定的了解者優先。
<3>.NET開發工程師
具備一年以上web項目開發經驗,有大型動態網站開發經驗,精通B/S模式開發;精通C#, ASP.NET,Vbscript,Javascript等編程語言;精通MySQL, MS SQL等資料庫操作;熟練使用HTML, XML, JavaScript,CSS的編寫,能獨立進行前後端調試;熟悉Visual Studio Team Suite, Team Foundation Server 者優先。
<4>嵌入式軟體開發工程師
兩年以上C\C++開發經驗,熟悉嵌入式系統開發;數據結構、計算方法功底較好者優先,有底層驅動編寫經驗;有uC/OS 、WIN CE、linux驅動開發經驗尤佳;
<5>Delphi開發工程師
精通Borland Delphi,掌握基本的c/c++編程;熟悉Windows下的編程模式;對Windows下的多線程、網路、SDK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掌握關系型資料庫編程,熟悉MSSqlserver/Sybase之一的資料庫編程開發;
<6>資料庫工程師
熟練掌握C++/Jsp/Servlet語言,對Html、Javascript有深入細致的了解,有大型資料庫應用軟體開發經驗;有統計分析相關經驗;熟悉Oracle或DB2或TERADATA資料庫的使用;建立過大型資料庫系統的將會優先考慮。
<7>網站程序員(asp,jsp 開發)
精通html和java script腳本,熟練掌握ASP、JSP,MY SQL資料庫管理;掌握WWW、FTP、 TELNET、MYSQL等網路服務,熟悉LINUX和WIN2000網路伺服器的配置、安全維護,有大型WEB網站開發經驗;至少二年以上asp開發經驗;有Web Service平台下.net開發者優先;大型項目軟體開發經驗者優先。
<8>硬體工程師
至少需要有一年以上的開發經驗, 具備一個或以上的數模電路調試經驗,設計過交流采樣電路者優先。精通數字、模擬電路設計及信號與系統基礎知識,精通CPLD、DSP、FPGA中的一項或一項以上技術。能使用protel進行原理圖、印製板圖設計,掌握C、C++語言編程,具備較強的硬體調試和軟體編程能力。
<9>PCB設計工程師
有三年以上Layout工程師經驗,設計過4以上PCB板,熟悉高頻電路設計,EMC相關知識,信號完整性相關知識;熟悉運用及操作Orcad、PROTEL等EDA軟體;負責元器件建庫及維護,完善及規范PCB零件庫,確保所有零件都能准確無誤的安裝在PCB板上;編輯原理圖使之能配合PCB軟體(Allgro)完成netist的轉換工作,確保器件封裝結構及網路關系無誤;按照原理圖的要求進行器件布局,兼顧PCB板的整體結構;進行布線設計,使電氣性能、走線質量達最佳狀態,完成項目設計中的PCB Layout工作。
<10>FPGA工程師
2年以上FPGA設計和調試經驗,熟練掌握基於FPGA的設計流程,精通verilog或者VHDL語言,能夠完成從系統要求、架構設計到詳細設計、代碼設計、代碼模擬等工作;熟悉XILINX或ALTERAFPGA結構,掌握相關設計流程及相關的開發綜合工具,要有實際經驗;良好的數字電路基礎,較強的電路設計、調試能力,會使用常用的測試儀器;了解TCP/IP等網路協議;
<11>嵌入式硬體開發工程師
有電子通訊類產品開發經驗,英文良好;熟悉16位、32位單片機軟硬體系統設計,熟悉ARM9平台,有模擬和數字電路開發經驗,熟悉PC相關的各種介面電路;熟悉Protel,、PowerPCB等;應用ARM進行過嵌入式硬體系統設計、開發。
<12>通信設計工程師
二年以上無線通信工作經驗,了解GSM/CDMA2000/WCDMA系統原理;熟悉無線網路規劃優化業務,能夠熟練使用網路規劃優化工具,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對網優工程提供清晰思路及方向;對網路規劃及調整有一定經驗包括基站規劃、頻率規劃及天線調整等;掌握OFFICE和AUTOCAD軟體;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有通信設計行業工作經驗者優先;
<13>項目管理人員
通過跟前幾屆畢業生的交流,了解到他們當中部分人不僅僅只能做開發類的職業,而是從諸如項目管理類的行業。主要工作為與客戶的溝通,對所接項目的開發、生產進行合理的管理。要求具備有很好的語言溝通能力,開發產品的相關基本技能都要能夠掌握,有團隊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並且英語水平要很出色。
<14>從教
作為電子信息工程的學生也可以選擇在一些技術型學院擔任教師,據了解學院以往也有一些女生到各地的學校執教。而從近幾年的發展形勢看,一些重點高中為了全面提高辦學質量,已經在嘗試著招收非師范專業畢業生,像南安市去年秋季擇優吸收22名非師范類優秀畢業生充實到高中教師隊伍中。這種高中招收非師范類大學生的情況有可能將成為一種趨勢,如果本專業的學生能夠有良好的學習成績,提高自身講課、教學能力,考取普通話和教師資格證書,在一些重點學校任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目前狀況
為了更好地給自己就業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就需要先對現狀有一定的了解,充分分析自己的利和弊。
3.1 我們的優勢和劣勢
從對IT、信息類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來看,目前,對於我們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仍然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我們同學們處於一種動手能力差、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特別是各招聘信息上列出來的要求,只能勉強適應其中的一、兩條,有些同學基本上很難找到自己覺得能被看重的崗位,更談不上熟練、精通這樣的要求。
本專業同學現在掌握的技能多為一些比較基礎性的知識,只有部分同學能夠掌握或了解一些比較市場性的技能,如ARM軟硬體開發、JAVA、Linux等。這種情況對就業是很不利的,因為對於一些公司來說,象模電數電、C語言這些基本知識應該是屬於必備的,適合公司目前欠缺的專業技能的應屆畢業生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人才。
另外,我們面臨的最大劣勢是實踐能力差,沒有相關的研發經驗,對工程項目構築沒有概念。可能一個專業中目前有接觸過工程項目的同學猶如鳳毛麟角,對整個項目的開發流程幾乎就是一片空白。到現在為止,我們所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礎的、驗證性的實驗,按圖索驥,缺乏一些實實在在的本領。自己想到去做的可謂是小打小鬧,一些實用性不是很強的事情。如果真正的要投入到項目開發的實踐當中,是很難適應開發要求的,所需的開發周期會拖得很長,這種情況是任何一個招聘單位所不願意看到的。
而在優勢方面,我們也是有的但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掘。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有像蔡堅勇老師、吳允平老師等一些出色的老師,也曾在挑戰杯和電子設計競賽中屢獲殊榮,但由於一些新老校區之類的客觀因素影響,再加上同學們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導致這么有利的優勢漸漸變成遺憾。假使我們能充分意識到現有的不足,提早做一些准備工作,為技能提高以及了解就業做出一些實際的事情,走在其他競爭對手的前面,相信這也將成為我們的一個優勢。
3.2存在的問題
<1> 主動性嚴重不足:大部分同學並沒有意識到目前形勢的嚴峻,還處於「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意識支配下,「拿來主義」的思想很嚴重。或者意識到了自己的困境,但卻沒有去嘗試改變現狀,也是處在得過且過的狀態。都等著有老師指導,有老師相中自己,缺乏自主立項的能力。
<2> 把握機遇能力不強:且不談主動創造機會的能力如何,把握機會能力就應該是在競爭中獲勝的基本本領。從過去的各項活動中可以看出,我們專業的學生把握機遇的能力不夠突出,不懂得抓住機會,利用機會。比如:電子設計競賽是同學們充分將自己能力展現出來的機會,而有些同學卻只是去走個過場,實際證明,目前能夠跟著老師做項目的大部分都是那時表現得很積極進取的同學。
<3> 組織機制不夠到位:以往的活動經常是給人以「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可能開始做得很有聲勢,報名、參加的同學也很多,但到最後還是顯得有點冷淡。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應該還是組織者缺乏一定的組織經驗和積極性,沒有嚴密、有效的組織方式,缺乏監督反饋機制,具體事情落實不到位。
<4> 實踐能力偏弱:專業同學往往都注重了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動手實踐能力,雖然在成績上各科都能達到八九十分以上,處於專業前茅。但當需要進行一定的動手實踐時,卻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對於希望從事硬體開發的同學來說,這種情況是絕對要不得的,連基本的電路調試能力都匱乏,更談不上工程項目的調試了。
<5> 對工作或考研猶豫不決:有一部分同學到了大三還是猶豫不決,有時候覺得自己英語、高數比較差,考研有相對大的難度,想盡快早一份工作;另外有覺得自己的沒有做過一些實際項目,專業技能不算突出,估計很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還是考研以更高的學位取得優勢。這樣的同學如果不盡快擺正自己的方向,到最後仍然可能還是一無所獲。
<6> 就業准備不充分:就業准備並不單純是針對技術上的准備,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他方面的准備,比如:對就業需求的了解,對應聘公司情況的調查等。這種主動投入觀察社會的意識也是同學們的弱點,盲目找工作,倉卒就業,成為了大學生不能找到滿意工作的緣由之一。
<7> 信心不足:從與一些同學的交談中可以反饋到一種信息:有一些同學覺得自己的水平比不上其他人,對就業有很強烈的失落感。這種思想是很不應該的,可能你目前確實水平並不怎麼樣,但只要能夠抓住機會,憑借自己的努力,同樣可以獲得很好的就業前景。
4、如何提高競爭力
意識到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之後,我們就應該更加努力去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不斷尋覓該行業存在的就業契機,了解目前社會的需求以及發展趨勢。在大學期間將打造自己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要知道找工作並不是覺得自己能勝任什麼工作而擔任什麼工作,而是公司覺得你能勝任什麼工作而讓你去擔任什麼工作。
1、熟練掌握一門技能或特長
特別是電子信息類學生,在有很好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再專於一門並能了解一下有關的其他知識面,在社會上才能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技能,比如VC、JAVA、ARM等技術。很多企業在招聘時要求的都是對口專業的人才,找JAVA軟體工程師的單位決不會吸納CDMA很熟悉而JAVA很差的畢業生。因為他們招聘的目的就是為了找能夠幫忙開發JAVA軟體的人才,這就是技術型工程師的特點。還有就是我們如果能夠在就業之前將自己興趣的方向學好,就比較容易找到感興趣的崗位,避免只能屈就於不足以令自己奮斗的職位。
2、提高項目製作能力
要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就要學會更多的技能,而提高技能的最好手段就是參與項目,製作。不論是參與老師的項目還是同學自行組織的項目,都需要盡可能地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畢竟已經是大三了,留給我們製作的時間不多,每一個項目可以說都是相當寶貴的。從以往的就業情況可知,如果在應聘時能夠拿出一、兩項屬於自己製作的實物,往往都很容易得到公司的認同。同學們至少應該清楚一個項目的開發流程,拿到一個項目之後該如何分析?如何入手?如何分工合作?接下來才是如何去做,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種項目開發的概念要先建立起來。
3、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
一般我們都會覺得只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就能找到一份非常理想的工作。但實際上,企業在錄用畢業生時,非常看重性格和態度、面試時的印象和綜合能力,比較看重所學專業、外語水平。對於畢業學校一般不看重,但普遍認為名牌學校的畢業生和普通學校的畢業生在知識和能力水平上有明顯差別。而對於不同學歷層次的高校畢業生在知識和能力上存在的差別主要在個人的素質和努力程度。這點也是我們這批即將步入社會找工作的大學生應該引以為鑒的。
4、把握好教與學的關系
綜合素質包括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范圍更大了。現在的學校里開設的課程確實與企業的工作的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那是不是就是說可以忽略專業課的學習,那顯然不是。學生接受專業課的學習是為將來從事工作奠定的最堅實的基礎,是掌握其他實際應用知識的理論基石。當然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也向我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將教學與具體實際相結合。這也要求我們的廣大學生走出校園,與企業親密接觸,增強實踐能力。從而也說明校企合作的步伐應再快一點,力度應該再大一點,投入應該更多一點。
5、在外語學習上多加磨練
無論從民營企業到外企,或者從小公司到大型企業,英語都是一門相當實用的能力。這里說提到的英語學習應當是包括日常英語、口語,還包括專業英語。從事電子、信息類的人員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看得懂datasheet(產品手冊)數據手冊,國內的晶元、技術大多是從國外進口或引進的,很多都只附帶英文手冊,試想一個看不懂英文手冊的技術人員還有那家公司會去聘請?而且從已經畢業的學生當中可以了解到,熟練掌握英語的畢業生在待遇以及地位上都有很明顯的優勢。
6、女生需要加強鍛煉
對於女生來說,從事硬體,純電子電路之類的行業似乎有點不大可能,因為女生對這方面一般興趣不濃,或動手能力較差。但並不意味他們很難找到工作,其實他們的就業還是蠻有前景的,各種軟體開發崗位也同樣都是很適合女生的。首先她們應該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認真地對某項開發技術進行研究。因為女生比較虛心、謹慎,容易發現一些過程中的細節問題。而反觀目前的現狀,有點不大盡如人意,很多女生還處在茫然的地步,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沒有想法。
7、考研生也應該做好兩手准備
對考研的同學,我們也應該鼓勵他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考研的准備當中,爭取通過努力取得較好的成績。但還有個問題也要注意到,現在考研的心態都是盡量往高處走,而高水平的學校招生量畢竟是有限的(本專業學生以往的考研率並不是很理想),錄取的結果也都是到即將畢業的時候才知道。如果萬一沒有被錄取,他們的處境將是很被動的,一方面專業技能不強,屬於理論型的畢業生;另一方面,很多招聘的機遇也都錯過了。所以還是要提醒一下考研生也需要花一點精力關注一下就業的情況。
總之,電子信息類的學生無論在就業崗位,工薪待遇,還是發展前景上,相對與其他專業都是有一定優勢的。雖然同樣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和競爭,但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把握好方向,了解社會需求,熟練掌握專業技能,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相信以後的就業形勢還是相對樂觀的。
⑺ 中國大學信息技術專業比較的好的
信息工程是信息工程,與電腦編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電腦編程就是屬於計算機方面啦,如果你是想學信息工程的話,可以參考如下排名(教育部官方的學科排名):
⑻ 大學裡面的教育信息技術專業是做什麼的出來是干什麼呢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教育信息化的建設者、管理者、研究者,培養能夠在新技術教育領域從事教學資源、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等的教育技術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包括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數字化校園和校園信息化的設計者、建設者、管理者,各級電教館和普教的教育技術人員。
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教育內容的復雜化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教育需要將教育理論、學習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綜合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學過程的追求形聲並茂、色彩逼真和表現手法靈活多樣,使教育技術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有如下幾個大方向:
1、大中專院校教育技術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
2、各級學校和電教機構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應用;
3、教學系統與現代教學媒體的設計與開發;
4、遠程教育中的學習資源、網路課程的開發和建設;
5、政府和企事業單位中的人力資源開發和績效的提高(人力資源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
6、信息產業中的教育產品開發;
7、廣播電視系統、信息傳媒公司中影視節目的製作;
8、廣播電視傳輸覆蓋工程技術人員(廣播電視信號系統的管理和設備運行、維護工作);
9、影視動畫製作人員(影視動畫設計製作工作);
10、廣播視聽設備工程技術人員(廣播視頻、音頻設備研究、設計、維修等工作);11、營銷工程技術人員(市場分析與開發、為企業提供咨詢,進行產品銷售);
12、中介代理人(生意接洽、事務代理、信息咨詢等);
13、攝影師(室內外人像、風景、產品及生產、生活圖像處理);
14、生產組織與管理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系統的組織、計劃、控制與管理工作);
15、系統規劃與管理工程技術人員(單位的發展規劃、系統分析與管理工作);
16、培養能夠在新技術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等的教育技術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包括企業的員工培訓、各級師范院校和中等學校教育技術學課程教師以及各級電教館、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術人員;
17、師范類與非師范類的學校教育技術系從事教育教學和研究管理工作;各省市、區縣電教館(站)主要從事電教管理、課題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設("校校通"工程、信息技術教育等等)相關工作;
18、部委機關、部隊、廠礦企業、外資企業的宣傳部、教育部門,特別是企業職工培訓工作是一個新的工作熱點;
19、中小學校、教育機構、職業技術學校等主要是電教管理、課件製作、信息技術教育課等;
20、各級各類電視台、廣播電台站、視頻網路公司、教育機構,從事教育節目製作與攝影攝像工作;
21、軟體工程方向 就業前景十分廣闊,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教育軟體的設計和開發工作;到國內外眾多軟體企業、國家機關以及各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軟體工程領域的技術開發、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22、網路工程方向就業前景良好,學生畢業後可以從事遠程教育、校園網(包括中小企業單位的網站)的資源設計、開發和管理工作;到國內外大型電信服務商、大型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進行技術開發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網路工程領域的設計、維護、教育培訓等工作;
23、廣告公司、影視公司、電視台、影視後期公司、各類製造業、服務業等各類企業從事影視特效工作;
24、視頻公司、製片廠、電視劇製作中心等各類事業單位從事影片特效、影片剪輯、攝影攝像、記者等工作;
25、從事教育軟體的設計和開發工作;出版社編輯、多媒體設計、平面設計,動畫製作公司從事二維動畫,三維動畫製作等工作;
26、從事教育學、心理學研究及相關工作;
27、各類中小學從事通用技術教師或者各類職業技術從事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
⑼ 信息技術類專業包括哪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屬於信息技術專業嗎
信息技術類專業包含電子與信息技術、電子技術應用、廣播電視應用技術、通信技術、通信設備安裝與維護、通信運營服務、軌道交通信號、計算機及應用、軟體與信息服務、計算機網路技術、計算機及外設維修、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等十二個專業。
信息領域主要的一級學科共有4個,分別是: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0811控制科學與工程、081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四個一級學科覆蓋面廣、積淀深厚、發展迅速、熱門度高,是信息領域的核心學科,也是中國各大高校——尤其是C9高校和其他985高校重點發展的對象,因而競爭極其激烈。
相近專業:
教育技術學、現代教育技術、微電子學、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學技術、軟體工程、影視藝術技術、網路工程、信息顯示與光電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光電信息工程、廣播電視工程、電氣信息工程、計算機軟體、電力工程與管理、智能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藝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數字媒體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建築電氣與智能化、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⑽ 信息管理與信息技術是什麼專業
系下設網路系統管理、軟體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四個專業。屬於計算機(軟體類)大類。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其中具有副高級職稱佔30%、中級職稱佔45%、碩士學位佔60%,平均年齡37歲,能緊跟IT產業發展動向。各專業都配置先進的實習實訓室,採用項目教學,知識技能培養與企業實際工作崗位一致,畢業生在企業工作崗位中,業務熟練,得企業一致認可。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我系各專業進行學習!
信息技術(簡稱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之為信息技術。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