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醫學專業基礎知識試題

醫學專業基礎知識試題

發布時間: 2020-11-19 03:20:59

『壹』 醫學基礎知識試題庫

醫學基礎知識試題庫
單選題
1.人的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 (C)
A.心 B.肝 C.肺 D.脾
2.呼吸系統的功能主要是 (A)
A.進行氣體交換 B.進行水液代謝
C.呼出氧氣,吸入二氧化碳 D.進行血液循環
3.氣管在4、5胸椎處分成 (B)
A.上下主支氣管 B.左右主支氣管 C.前後主支氣管 D.大小主支氣管
4.喉不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 (C)
A.消化器官 B.循環通道 C.發音器官 D.分泌器官
5.鼻腔附近含有空氣的骨腔叫做 (B)
A.鼻道 B.鼻旁竇 C.鼻甲 D.鼻前庭
6.兩側聲帶之間的裂隙稱為 (D)
A.咽腔 B.齶腔 C.前庭裂 D.聲門
7.氣管軟骨,具有彈性,使管腔保持開放,這種作用主要表現為 (C)
A.呼吸作用 B.彈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氣管、血管、淋巴管、神經出入於肺的地方稱為 (B)
A.縱隔 B.肺門 C.肺尖 D.肺底
9.在組織學上,肺內支氣管的各級分支及其終端的大量肺泡又稱為 (B)
A.肺間質 B.肺實質 C.兩者都對 D.兩者都不對
10.肺表面具有活性物質,可以保持肺泡表面張力,保證肺泡結構穩定性,主要由 (D)
A.肺間質細胞分泌 B.巨噬細胞分泌
C.Ⅰ型肺泡細胞分泌 D.Ⅱ型肺泡細胞分泌
11.肺葉由於葉間裂的存在而被分割,一般是: (A)
A.左二右三 B.左三右二 C.左三右三 D.左二右二
12.肺的功能血管是 (A)
A.肺動脈和肺靜脈 B.支氣管動脈和靜脈 C.冠狀動脈 D.腹主動脈
13.肺動脈發出的部位是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4.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叫 (A)
A.呼吸 B.吐納 C.換氣 D.新陳代謝
15.肺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叫 (C)
A.呼吸 B.吐納 C.肺通氣 D.新陳代謝
16.肺泡與肺毛細血管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叫 (B)
A.呼吸 B.肺換氣 C.肺通氣 D.新陳代謝
17.組織毛細血管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叫 (C)
A.呼吸 B.肺換氣 C.組織換氣 D.新陳代謝
18.呼吸的基本中樞位於 (D)
A.間腦 B.中腦 C.小腦 D.延髓
19.調節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學因素是 (A)
A.CO2. B.CO C.NO2. D.NO
20.當CO2濃度輕度升高時,可以導致 (C)
A.暫停呼吸 B.呼吸抑制 C.呼吸興奮2. D.以上均不對
21.輕度低氧可以導致 (C)
A.暫停呼吸 B.呼吸抑制 C.呼吸興奮2. D.以上均不對
22.心臟在人體位於 (B)
A.前縱隔 B.中縱隔 C.後縱隔 D.上縱隔
23.心臟一共有多少個腔? (D)
A.1 B.2 C.3 D.4
24.左房室瓣膜又叫 (B)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
25.右房室瓣膜又叫 (C)
A.一尖瓣 B.二尖瓣 C.三尖瓣 D.四尖瓣
26.心臟瓣膜的主要功能是 (C)
A.防止血液循環 B.防止血液流過 C.防止血液倒流 D.防止血流過快
27.心臟本身的營養血管是 (B)
A.微血管 B.冠狀血管 C.肺動脈 D.主動脈
28.心傳導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細胞構成,主要 (D)
A.收縮心肌 B.舒張心肌 C.產生新心肌細胞 D.產生和傳導沖動
29.血液循環主要由哪兩部分構成? (C)
A.心臟和淋巴管 B.血管和淋巴管 C.心臟和血管 D.動脈和靜脈
30.體循環起始於 (B)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1.肺循環起於 (D)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32.冠脈循環的特點是 (B)
A.血壓低、流速慢、血流量大小、攝氧率高
B.血壓高、流速快、血流量大、攝氧率高
C.血壓高、流速快、血流量大、攝氧率低
D.血壓低、流速慢、血流量小、攝氧率低
33.當冠狀動脈突然阻塞時,不易很快建立側支循環,常可導致 (C)
A.心跳驟停 B.心律失常 C.心肌梗塞 D.心跳減慢
34.微循環是指循環系統中 (C)
A.小動脈與小靜脈部分 B.動靜短路部分
C.微動脈與微靜脈部分 D.微動脈與小動脈部分
35.微循環的作用是 (B)
A.實現血液的物質運輸 B.實現血液和組織之間的物質交換
C.實現血液和淋巴之間的物質交換 D.實現淋巴和組織之間的物質運輸
36.血管內的血液對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叫 (B)
A.血阻 B.血壓 C.血流變 D.血常規
37.測血壓前前須休息片刻,坐位或卧位,伸直肘部,手掌向上,應使 (A)
A.肱動脈與心臟在同一水平面 B.肱動脈與主動脈在同一水平面
C.撓動脈心臟在同一水平面 D.肱靜脈與心臟在同一水平面
38.人體在不同的生理狀態下,各器官組織的代謝水平不同,因而 (B)
A.對組織液的需求量不同 B.對血液的需求量不同
C.對淋巴液的需求量不同 D.對津液的需求量不同
39.對冠脈血流量影響很大的因素是 (C)
A.血管因素 B.動脈血壓 C.心肌節律性舒縮活動 D.血細胞
40.體循環起始於左心室,終於 (C)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41.循環系統包括 (A)
A.心血管系統和淋巴系統 B.心臟和血管
C.血管和淋巴管 D.心臟和淋巴管
42.從動脈到靜脈,血壓逐漸 (C)
A.升高 B.波動增加 C.降低 D.以上均不對
43.循環系統平均充盈壓是指 (C)
A.動脈收縮壓 B.動脈舒張壓
C.血液停止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側壓力 D.以上均不對
44.測血壓時,放開血壓計氣門,當聽診器里搏動聲突然變低或消失時,所指刻度是 (B)
A.收縮壓 B.舒張壓 C.平均動脈壓 D.以上均不對
45.正常人的心律是由何發起並控制的? (A)
A.竇房結 B.房室結 C.浦肯野纖維 D.以上均不對
46.一般來說,起到彈性貯器作用的是 (B)
A.大靜脈 B.大動脈 C.毛細血管 D.小動脈
47.肺靜脈里的血液屬於 (B)
A.靜脈血 B.動脈血 C.兩者都對 D.兩者都不對
48.經過體循環之後,最後流入右心房的血液屬於 (A)
A.靜脈血 B.動脈血 C.兩者都對 D.兩者都不對
49.測血壓時,袖帶太緊可導致測得的血壓 (B)
A.偏高 B.偏低 C.血壓波動 D.以上均不對
50.機體調節心血管的活動,主要通過何種機制? (C)
A.神經調節 B.免疫調節 C.神經-體液調節 D.內分泌
51.消化系統主要由消化管以及何種器官構成? (C)
A.消化道 B.消化液 C.消化腺 D.消化酶
52.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 (B)
A.分解 B.消化 C.排遺 D.吸收
53.食物消化後,可吸收成分透過消化道粘膜進入血液或淋巴液的過程叫 (D)
A.分解 B.消化 C.排遺 D.吸收
54.按解剖位置,咽可分為鼻咽部、口咽部以及 (B)
A.舌咽部 B.喉咽部 C.齶咽部 D.以上均不對
55.食道位於喉嚨與胸腔的後面,是連結咽喉到何種器官的肌肉管道? (A)
A.胃 B.十二指腸 C.大腸 D.肛門
56.食管下段括約肌的英文簡寫名稱是 (C)
A.ELS B.SLE C.LES D.SEL
57.食管下段括約肌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B)
A.加快食物推送 B.防止胃內容物逆流入食管
C.減慢食物推送 D.防止膽汁返流
58.上下消化道分解的標志是 (D)
A.十二指腸 B.幽門竇 C.胰管開口 D.Treitz韌帶
59.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腸的過程叫 (A)
A.胃排空 B.消化 C.吸收 D.排遺
60.進食時反射性引起胃壁平滑肌的舒張叫做胃的 (B)
A.反射性舒張 B.容受性舒張 C.緊張性收縮 D.蠕動
61.胃壁組織由外而內可分為四層,則外面第二層應為 (A)
A.肌層 B.粘膜下層 C.漿膜層 D.粘膜層
62.胃可分為五個區域,以下哪個區域離十二指腸最近? (C)
A.賁門 B.胃底 C.幽門 D.胃體
63.幽門括約肌和幽門瓣具有的作用是 (C)
A.加強胃的蠕動及容受性舒張
B.保證胃的緊張性性收縮
C.控制胃內容物排入十二指腸以及防止腸內容物逆流回胃
D.控制十二指腸液的分泌速率
64.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是 (B)
A.緊張性收縮 B.分節運動 C.蠕動 D.袋狀運動
65.闌尾是附著於何種器官之上的? (C)
A.空腸 B.回腸 C.盲腸 D.十二指腸
66.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器官是 (C)
A.胃 B.十二指腸 C.肝 D.脾
67.以下哪項不是肝臟的生理功能? (D)
A.代謝的樞紐 B.解毒 C.分泌膽汁 D.產生抗體
68.左右肝管合並後稱為 (B)
A.膽總管 B.肝總管 C.膽囊管 D.主胰管
69.膽汁由何種細胞分泌? (B)
A.膽細胞 B.肝細胞 C.上皮細胞 D.間質細胞
70.下列哪項不是膽汁的生理功能? (D)
A.乳化脂肪 B.中和胃酸 C.刺激腸蠕動 D.調節情緒
71.膽囊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
A.產生膽汁 B.貯存膽汁 C.濃縮膽汁 D.輸送膽汁
72.正常膽汁的分泌、排放特點是 (B)
A.間歇分泌、持續排放 B.持續分泌、間歇排放
C.持續分泌排放 D.間歇分泌排放
73.膽鹽進入小腸後,90%以上被回腸末端粘膜吸收,通過門靜脈又回到肝臟,再成為合成膽汁的原料,然後膽汁又分泌入腸,該過程稱為 (B)
A.回收利用 B.腸肝循環 C.門脈循環 D.肝膽循環
74.膽鹽對膽汁分泌的作用是 (A)
A.促進膽汁分泌 B.減慢膽汁的分泌 C.促進膽汁合成 D.以上均不對
75.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 (B)
A.神經膠質 B.神經元 C.神經纖維 D.神經軸突
76.神經元代謝與營養的中心是 (D)
A.尼氏體 B.樹突 C.軸突 D.胞體
77.神經組織由神經元和何種細胞構成? (C)
A.上皮細胞 B.杯狀細胞 C.神經膠質細胞 D.巨噬細胞
78.將沖動由胞體傳向外周的功能主要由何種結構承擔? (D)
A.髓鞘 B.胞體 C.樹突 D.軸突
79.根據神經元的功能,可分為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以及 (B)
A.單極神經元 B.聯絡神經元 C.雙極神經元 D.以上均不對
80.神經纖維的結構有軸突以及 (A)
A.髓鞘 B.胞體 C.樹突 D.軸突
81.下列哪項不是神經膠質細胞的功能? (D)
A.支持作用 B.修復和再生作用 C.絕緣和屏蔽作用 D.產生興奮
82.神經元間聯系方式是互相接觸,而不是細胞質的互相溝通該接觸部位的結構特化稱為 (A)
A.突觸 B.觸突 C.樹突 D.以上均不對
83.突觸的基本結構不包括 (D)
A.突觸前膜 B.突觸間隙 C.突觸後膜 D.以上均不對
84.指細胞膜或細胞內能與某些化學物質發生特異性結合並誘發生物效應的特殊生物分子稱為 (B)
A.抗原 B.神經遞質 C.受體 D.調質
85.中樞神經系統除了腦之外,還包括 (B)
A.脊柱 B.脊髓 C.神經節 D.以上均不對
86.以下哪項不屬於腦干結構? (D)
A.中腦 B.腦橋 C.延髓 D.小腦
87.在中樞神經系統里,神經細胞胞體集中的部位又稱為 (B)
A.白質 B.灰質 C.黑質 D.紋狀體
88.大腦由左、右大腦半球構成,連接兩半球的是 (C)
A.基底節 B.紋狀體 C.胼胝體 D.漏斗結節
89.調整肌緊張,維持身體平衡,控制肌肉的張力和協調主要由哪部分腦結構承擔? (C)
A.腦干 B.脊髓 C.小腦 D.延髓
90.維持個體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體溫、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的中樞系統是 (A)
A.腦干 B.脊髓 C.小腦 D.端腦
91.人體共有多少對顱神經? (B)
A.11 B.12 C.7 D.8
92.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 (C)
A.反射帶 B.條件反射 C.反射弧 D.以上均不對
93.許多簡單反射活動的低級中樞位於 (B)
A.大腦 B.脊髓 C.肢體 D.以上均不對
94.在中樞神經系統里,不含胞體只有神經纖維聚集的部分稱為 (A)
A.白質 B.灰質 C.黑質 D.紋狀體
95.神經元的基本功能除了感受刺激外,還有 (C)
A.營養功能 B.支持功能 C.傳導興奮 D.吞噬功能
96.從傳導速度來看,直徑粗的神經纖維較細的 (B)
A.傳導更遠 B.傳導更快 C.傳導更慢 D.無影響
97.從傳導速度來看,有髓的神經纖維較無髓的 (B)
A.傳導更遠 B.傳導更快 C.傳導更慢 D.傳導更近
98.關於神經膠質細胞特性,哪項敘述錯誤? (D)
A.數量多:10-50倍於神經元細胞
B.分布廣:星型、少突、小膠質、施旺細胞、衛星細胞等
C.無化學突觸有縫隙連接 D.可產生動作電位
99.神經細胞靜息時,遞質在胞體一般貯存於何處? (B)
A.線粒體 B.突觸小泡 C.高爾基體 D.溶酶體
100.神經細胞沖動到達時,神經遞質可釋放入何處: (C)
A.突觸前膜 B.突觸後膜 C.突觸間隙 D.以上均不對
101.大腦表面的突起及凹陷稱為 (D)
A.大腦半球 B.腦葉 C.腦島 D.大腦溝回
102.下列哪項不是腦脊液的功能? (D)
A.緩沖 B.保護 C.運輸代謝產物 D.吞噬
103.周圍神經與腦之間的通路是 (D)
A.腦干 B.小腦 C.神經節 D.脊髓
104.處於調節和指揮人體生理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是 (C)
A.免疫系統 B.代謝系統 C.神經系統 D.內分泌系統

『貳』 醫學基礎知識試題

內科 ? 外科 ?

『叄』 醫學基礎知識考試試題

1. 正常心率:每分鍾75次
健康成年人安靜狀態下,心率平均為每分鍾75次。正常范圍為每分鍾60-100次。成人安靜時心率超過100次/分鍾,為心動過速;低於60次/分鍾者,為心動過緩。心率可因年齡、性別及其他因素而變化,比如體溫每升高1℃,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鍾,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運動員的心率較慢,可低於每分鍾60次等。
2. 正常體溫:36.3℃-37.2℃(口測法)
臨床上通常用口腔溫度、直腸溫度和腋窩溫度來代表體溫。口測法(舌下含5分鍾)正常值為36.3℃-37.2℃;腋測法(腋下夾緊5分鍾)為36℃-37℃;肛測法(表頭塗潤滑劑,插入肛門5分鍾)為36.5℃-37.7℃。在一晝夜中,人體體溫呈周期性波動,一般清晨2-6時最低,下午13-18時最高,但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1℃。只要體溫不超過37.3℃,就算正常。
3. 血紅蛋白(HbB):成年男性(120-160克/升),成年女性(110-150克/升)
臨床上以血紅蛋白值佐為判斷貧血的依據。正常成人血紅蛋白值90-110克/升屬輕度貧血;60-90克/升屬中度貧血;30-60克/升屬重度貧血。
貧血原因或類型不同,治療方法迥異一旦發現貧血,應去醫院就診,在明確了貧血原因(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和類型(缺鐵性還是巨幼細胞性)之後,再行針對性治療切莫自行購買補血保健品,以免延誤病情。
4. 白細胞計數(WBC):4-10*(10的9次方)個/升
白細胞計數大於10*(10的9次方)個/升稱白細胞增多,小於4*(10的9次方)個/升稱白細胞減少。一般地說,急性細菌感染或炎症時,白細胞可升高;病毒感染時,白細胞會降低。感冒、發熱可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細菌感染引起,為明確病因,指導臨床用葯,醫生通常會讓你去查一個血常規。
5. 血小板計數(PLT):100-300*(10的9次方)個/升
血小板有維護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當血小板數減少到50*(10的9次方)個/升以下時,特別是低至30*(10的9次方)個/升時,就有可能導致出血,皮膚上可出現瘀點瘀斑。血小板不低皮膚上也常出現「烏青塊」者不必過分緊張,因為除了血小板因素外,血管壁因素,凝血因素,以及一些生理性因素都會導致「烏青塊」的發生,可去血液科就診,明確原因。
6. 尿量:1000-2000毫升/24小時
24小時尿量>2500毫升為多尿。生理性多尿見於飲水過多或應用利尿葯後。病理性多尿見於糖尿病、尿崩症,腎小管疾病等。
24小時尿量<400毫升為少尿,多見於飲水過少脫水腎功能不全等。
24小時尿量<100毫升為無尿,多見於腎功能衰竭休克等嚴重疾病。
如果感覺自己最近尿量明顯增多,特別容易口渴,應去醫院檢查,排除自己是否有糖尿病或腎小管疾病若發現自己最近飲水不少,但尿量偏少,身上還有點腫,更應及時檢查,排除腎臟疾患。
7. 24小時尿量夜尿量:500毫升
夜尿指晚8時至次日晨8時的總尿量,一般為500毫升,排尿2-3次。若夜尿量超過白天尿量,且排尿次數明顯增多,成為夜尿增多。生理性夜尿增多與睡前飲水過多有關;病理性夜尿增多常為腎臟濃縮功能受損的表現,是腎功能減退的早期信號。除腎功能減退以外,夜尿增多還可能是男性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子宮脫垂、泌尿系統感染、糖尿病、精神緊張等原因所致。
8. 尿紅細胞數(RBC)正常值:0-3個/高倍視野
尿紅細胞>3個/高倍視野,稱為鏡下血尿。
尿紅細胞>10個/高倍視野,稱肉眼血尿。
大眾醫學提醒:尿紅細胞計數若超過3個,常提示腎臟有病變或泌尿系統有感染,應即刻就醫女性應避免在月經期查尿常規,以免經血混入尿液影響化驗結果。
9.尿白細胞計數(WBC)正常值:<5個/高倍視野
尿白細胞計數若>5個/高倍視野,稱鏡下膿尿。尿中若有大量白細胞,多為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膀胱炎或尿道感染。多為泌尿系感染,
10.精子存活時間:72小時。卵子存活時間:24小時。
安全期避孕遭遇安全期不安全的麻煩,除了把排卵期搞錯以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由於精子在女性體內可存活3天之久,因此即使當天不是排卵日,只要處於受孕期(排卵前4天至排卵後2天),女性依然很有可能受孕。
11.兩大血型系統:ABO和Rh
ABO血型系統將血液分為4型:A型、B型、AB型和O型。Rh血型系統將血型分為兩型:Rh陽性型和Rh陰性型。在白種人中,85%為Rh陽性血型,15%為Rh陰性血型。在我國,99%的人屬Rh陽性血型,Rh陰性屬於稀有血型。
A-A:A、O ; A-B:A、B、O、AB ; A-AB:A、B、AB ; A-O:A、O
B-B:B、O ; B-AB:A、B、AB ; B-O:B、O ; O-AB:A、B
O-O:O ; AB-AB:A、B、AB 雙方若有一人為AB型,寶寶就不可能是O型。雙方若都是O型,則寶寶只能是O型。
12.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18.5-23.9屬正常
如果體重指數超過24,說明已經偏胖,需要減肥了。記住:肥胖是百病之源,如果聽之任之,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都會找上你。
13.體重指數最佳減肥速度:每月減重1-2千克
體重超標的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輕體重。減肥過快、過猛會導致體重反彈、厭食症、貧血、營養不良、月經不調、脫發、記憶力減退、骨質舒松等不良反應。
14.腰圍: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為腹型肥胖
腰圍是判斷腹部脂肪蓄積,幾腹型肥胖(也稱為「蘋果型肥胖」)的指標。腹型肥胖目前被認為是冠心病、代謝綜合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如果體重指數尚未達到肥胖程度,但腰圍已超標,說明你屬於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人更危險,更容易受冠心病、糖尿病的「青睞」。
15.肥胖信號:一個月增重1.5千克
在體重剛開始往上「長」的時候就及時發現,並採取減肥措施,往往能收到顯著效果。出現下列情況,常提示有體重增加趨勢:稍稍運動就喘不過氣來,有疲倦無力感,動不動就汗流浹背,出現下背,髖部及膝關節疼痛。
16.血壓值:正常的血壓范圍是收縮壓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8.0-12.0kpa)之間
高於這個范圍就可能是高血壓或臨界高血壓,低於這個范圍就可能是低血壓。
在安靜未用抗高血壓葯的情況下測量血壓,至少三次發現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診斷為高血壓。收縮壓≥140毫米汞柱,但舒張壓<90毫米汞柱,稱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不過,最新高血壓標准對收縮壓介於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九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介於八十至八十九毫米汞柱的民眾,已被視為可能發展高血壓的高危險群。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降壓葯物把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有糖尿病、腎病者,最好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17. 糖尿病診斷標准: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
如果符合上述標准,則已是糖尿病患者,應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糖治療,千萬不要因為糖尿病「沒什麼感覺」而拒絕治療。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會受累。
18.糖尿病排除標准:空腹血糖>6.1毫摩/升,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7.8毫摩/升
19.糖尿病前期診斷標准:6.1毫摩/升11.1毫摩/升
如果血糖值高於正常,但還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准,說明正處於糖尿病前期,如不提高警惕,不積極干預,很快會發展為糖尿病。
20.糖尿病預警信號:空腹血糖>5.6毫摩/升
當空腹血糖超過該標准時,糖尿病的發病率會顯著增加,缺血性心臟病等心血管時間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空腹血糖>5.6毫摩/升者應盡快去醫院查一次糖耐量試驗(OGTT),以確定是否有餐後血糖升高因為在糖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損階段,空腹血糖可完全正常。
21.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6.5%
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結合的產物,能反映采血前三個月的年個斤微億血糖水平,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壞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標。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7.0%作為治療達標的標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寬標准(7.0%-7.5%),中青年人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關並發症可減少20%。
22.骨密度最高期:30-40歲
每個人一生中骨密度最高(骨峰值)的時期一般出現在30-40歲,受出生後營養、發育和遺傳等因素的影響,骨峰值有高有低。男性一般從40歲開始,女性一般從35歲開始,骨峰值開始下降,女性在絕經後5年內,男性在70歲以後,骨量丟失最快。骨峰值高的人,其骨內含鈣量高,年老以後發生骨質疏鬆的程度較輕、時間較晚。因此,40歲之前的人應該把握機會,保證每天足夠的營養和鈣的攝入,並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努力提高自己的骨峰值。
23.每人每日用油25克為宜
烹調時最好用植物油,以為植物油含對心臟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由於油的熱量比較高,因此用量不宜過多,否則熱量過剩,也會轉化為體內脂肪,讓人變胖。
24.每天食鹽量不宜超過6克
鹽是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口味較重的人應特別注意。每天的食鹽量還應包括醬油、腌菜、鹹蛋等中的含鹽量。
25.每天吃蔬菜400-500克
每天實用的蔬菜一半以上應為有色蔬菜,如綠葉蔬菜、紅黃色蔬菜。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熱量又很低。
26.每日攝入鈣:健康成人600-800毫克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鈣供給量:成人600-800毫克/天,孕婦1200毫克/天,乳母2000毫克/天。乳及乳製品含鈣豐富,吸收率高。水產品中,蝦皮、海帶,豆製品含鈣較多。為促進鈣的吸收,應適當補充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
27.每天飲水1500毫升以上
飲水量包括每天攝入的茶水、湯、水果等食物的總含水量。飲水的方式很有講究,口不渴也要飲水,不要一次大量飲水,應飲白開水或清茶,不要用含糖飲料代替水等。
28.中風康復最佳時機:腦梗死後3天,腦出血後5-7天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一種葯物對偏癱具有決定性的康復作用,唯有康復訓練才是改善卒中病人功能障礙的有效方法。對卒中偏癱病人而言,康復訓練的效果遠勝於用葯,康復訓練進行得越早越科學越完善,康復的機會就越大。
29.丙氨醯轉氨酶(GPT或ALT)正常值<40單位/升
谷丙轉氨酶升高多提示存在肝臟損害,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葯物性肝炎肝硬化等,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30.甲胎蛋白(AFP)<25微克/升(也可參照化驗單上的正常參考值)
甲胎蛋白是在胎兒早期由肝臟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出生後,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當肝細胞發生惡變時,血中AFP含量明顯增高。
AFP升高,特別是略高於正常值時,並不一定表示患了惡性腫瘤,應動態觀察,切莫驚慌失措。
31.中風(卒中)溶栓時間窗:起病後3小時
腦梗死發生後,若能在起病後3小時內給予靜脈內溶栓治療,可最大限度地疏通堵塞血管,拯救瀕死的腦細胞,有效減少並發症和後遺症的發生一旦錯過這個時間窗,溶栓幾乎無效。
老年人若突然出現中風徵兆(如一側手腳不靈活感覺麻木失語視物模糊等)時,千萬別疏忽大意,應立即去醫院就診,為治療爭取時間。
32.18-45歲、近視度數近視度數<1200度:可做準分子激光近視眼手術
年齡在18歲以下;近視度數不穩定,近年仍有逐年加深趨勢;近視度數>1200度;眼部有活動性病變(如炎症、青光眼、乾眼症等);角膜中央厚度<450微米;有其他嚴重眼病(如圓錐角膜等);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瘢痕體質及嚴重糖尿病者等,都不能做準分子激光近視眼手術。
33.B超檢查:40歲以上,每年一次
超聲檢查具有無創、無輻射、便捷及准確等優點,不僅可發現結石、囊腫、脂肪肝等常見疾病,還能早期發現某些腫瘤。受超聲波無力性質所限,超聲檢查較適合實體器官,如肝、脾、腎等,一般不適合含氣器官(比如腸胃)和骨骼系統。
34.鉬靶攝影:40歲以上女性,每年查一次
乳腺鉬靶攝影對乳腺疾病,特別是對早期乳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臨床上將其作為除體檢之外首選的影像學診斷方法。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用從35歲開始煤田接受一次鉬靶攝影檢查。40歲以後根據醫生意見適當增加檢查次數。
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乳腺組織緻密,乳腺鉬靶攝影不易發現病灶,建議將超聲檢查作為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手段。
35.骨密度檢測:女性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每年測一次
我國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女性為30%-35%,男性為10%-20%。骨質舒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引起腰酸背痛、身材變矮、駝背和骨折等。
目前最好的骨密度檢測設備是雙能X線吸收儀,俗稱骨密度儀。骨密度儀可以測定腰椎、股骨近端或者全身骨骼的骨量,能精確地反映骨量丟失情況。大家應將每年的測定數據妥善保管,並與自己第一次測得的骨密度值(初始數據)作比較,以便掌握自己每年骨量丟失的情況,一旦骨密度值達到骨質疏鬆的標准,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葯物治療,最大限度地提高骨密度,預防骨折發生。
36.預產期計算:末次月經日期的月份加9或減3,為預產期的月份數;天數加7,為預產期的日期數。
由於每個女性月經周期長短不一,因此計算出來的預產期與分娩日期可能會有1-2周的誤差。
37.產前檢查:9次最佳
除孕早期需檢查一次以確定懷孕外,自孕中期起至足月妊娠,約需9次產前檢查。一般孕20周-36周,每4周檢查一次;孕36周後,每周檢查一次。9次檢查時間分別是20周、24周、28周、32周、36周、37周、38周、39周、40周。正規產前檢查一般為9次,但對具有某些高危因素的孕婦而言,可能需要隨時增減檢查次數和項目。
38.孕期體重增加不宜超過15千克
孕前體重正常的婦女,孕期體重可增加11.25-15千克。孕前體重偏輕的婦女,孕期體重可增加2.6-18千克。孕前體重偏重的婦女,孕期體重增加應有一定的控制,為6.75-11.25千克。孕期體重增加會影響到胎兒的生長速度和體重。孕期體重臟家過多多快,不僅會增加巨大兒的發生率,還會增加產後減肥的難度。反之,若體重增加過少,則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39.孕婦用葯:停經5-10周用葯最危險
在受孕受的最初2周,受精卵若收到葯物影響可能有兩種結局:一種是自然流產;另一種是受精卵自我修復損傷,並繼續發育成一個正常胎兒。因此,如果孕婦不小心在這個階段服了葯,可以採取靜觀其變、順其自然的態度。但受孕後3-8周(即停經5-10)周是胚胎器官分化發育的關鍵階段,此時若接觸有害葯物,胚胎器官可能會因此致畸。由於大多數葯物對胎兒的影響都集中在孕早期,而此時有相當多的孕婦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為確保安全,准媽媽們應該在准備懷孕階段就開始考慮用葯安全問題。
40.足月產: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周分娩者
早產: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周間分娩者。過期產:妊娠達42周或超過42周分娩者。孕38周的時候生產,雖未到達預產期(孕40周),也算足月產。
41.新生兒體重:正常是2500-4000克
出生體重4000克,稱巨大兒。巨大兒不但會增加難產率、剖宮產率,而且孕期增加體重過多,會是孕婦感到不適、妊娠期並發症發生率增高,並且產後要減掉這些多餘的體重也很困難。低體重兒主要包括早產兒和小樣兒。這些孩子因「先天不足」,並發症很多,圍產期死亡率高。為杜絕這「一大一小」現象,定期產檢,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干預非常重要。
42. 新生兒身長:足月的約50厘米
小兒出生後第一年身高增長最快,全年約增長25厘米。1歲以後增長速度減慢,全年約增長10厘米。2歲以後增長更慢,平均每年增長5厘米。2-3歲小兒身高計算公式:身高=年齡*6+77厘米。如果2歲孩子的身高在一年裡幾乎沒怎麼增加,應提高警惕,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排除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問題。
43. 乳牙萌出:6個月時,第一顆乳牙萌出
小兒出牙一般為6-7個月,可有早於4個月,最遲不要超過10個月。乳牙共20顆,最晚於2歲半出齊,恆牙於6歲時開始長出。11月大的孩子未出牙,或者兩歲半以上孩子牙未出齊皆屬異常,應查明原因。克汀病,佝僂病,營養不良患兒出牙較晚。
44.「地包天」最佳治療期:4歲
矯正「地包天」的原則是消除病因,早期矯治防止畸形。國外正畸醫師主張從4歲起開始治療「地包天」,一直持續到18歲。乳牙期的「地包天」危害很大,不僅會妨礙小兒口腔、顏面和頜骨的正常生長發育,還會對小兒的咀嚼、發音、社交,乃至心理造成不良影響,應盡早治療。
45.性早熟:女孩8周歲以前乳房開始發育或10周歲以前出現月經,男孩9周歲以前出現陰莖、睾丸增大
除器質性病變(顱內腫瘤)引起的性早熟需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外,性早熟對兒童的最大危害是長不高,因為性激素提前分泌將使骨骼提早閉合。另外,從社會角度看,性早熟孩會給孩子帶來腹面的心理影響。營養過剩、盲目進補是導致目前兒童性早熟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家長們切莫因為怕孩子營養不夠,而不斷給孩子亂補營養,亂吃補品,以免「因愛成害」。
46.弱視:矯正視力≤0.8
弱視是一種眼科檢查無異常病變,但矯正視力低於0.8的眼病。弱視患者無完善的立體視覺功能,不能從事精細工作。弱視的療效與年齡密切相關。一般認為,4-6歲為治療最佳時期,12歲以後療效逐漸降低,成年後基本無治癒可能。由於弱視小兒雙眼的外觀與正常兒童無異,光靠觀察很難發現異常,因此建議4周歲以上的孩子定期去醫院檢查視力,以便早期發現弱視。
47.小兒隱睾:最晚手術不能遲於4歲
隱睾是一種常見的睾丸先天性異常,患者的一側或者雙側睾丸未能正常降入陰囊,若不及早診治,將會造成不育或睾丸腫瘤等嚴重問題。目前主張隱睾要早期治療。1歲以內的隱睾,應耐心觀察,等待其自然下降;1歲以後的隱睾,應首先進行內科治療,若療效不佳,可施行外科手術治療。多數專家認為,生後1-2年做隱睾手術最好,最晚不應超過4周歲。
48.冠脈狹窄>70%,需做介入治療
一般認為,冠狀動脈狹窄70%,則需做介入治療若有明顯症狀,狹窄>50%也應做介入治療此外,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不夠介入治療標准,但影像學顯示病變形態不穩定,易發生血栓者,也應及早行介入治療。
兩支以上冠狀動脈狹窄>50%,或接受過冠脈成形治療並在冠狀動脈內安裝支架的患者再次發生心絞痛,應接受搭橋手術。
49.聽力損失60分貝左右,佩戴助聽器效果最好.
一般地說,單側耳聾或輕度耳聾不需戴助聽器;聽力損失35~85分貝者,建議使用助聽器;聽力損失>85分貝者,助聽器雖能增加音量,但由於患者的語言識別率很低,無實用價值。
聽力下降的老年人應去醫院做聽力檢查,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選配助聽器
50.30次核素檢查=拍1次X線胸片
檢查心臟甲狀腺肺消化道等疾病中經常要用到的放射性核素檢查,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項技術,帶有一定的放射性,不少患者因此對該檢查頗有顧慮其實,受檢者在接受該檢查時所受的輻射劑量僅為拍攝X線胸片的1/30,不會對健康造成任何影響。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