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專業
1. 1月份全國統考的在職研究生錄取分數
區別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錄取制度來講:
統招研究生是需要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 考),被錄取後取得研究生學籍,屬於淘汰選拔制。而在職研究生是及格就行。
2。從上課學習時間來講:
統招研究生是脫產全日制學習。
在職研究生是利用非工作時間,比如周末時間進行學習。
在職研究生指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同時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班不需入學考試,學分修滿者,可由辦班院校發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滿足申碩條件者,通過研究生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全國統考,並通過學術論文答辯後,同樣獲得碩士學位。
3。從獲取的證書來講:
統招碩士研究生最後能夠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學歷證書)。
在職研究生最後能夠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結業證書。
附註:所謂在職研究生是指學習方式相對脫產形式而言,非通過正常入學考試(統考或單考)取得入學資格,在培養單位教學或培養方案許可的情況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研究生。所以在職研究生並不是某種錄取類別。實際上是以在職人員申請學位方式獲得學位,和學歷教育有所區別.在職研究生指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同時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班不需入學考試,學分修滿者,可由辦班院校發給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滿足申碩條件者,通過研究生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全國統考,並通過學術論文答辯後,同樣獲得碩士學位。
在職讀研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在職人員攻讀專業碩士學位。在職人員攻讀專業碩士學位實行全國聯考,一般每年7月 份報名,10月份考試。畢業後只能獲取專業碩士學位,不能取得研究生學歷。
二是和全日制統考生一起學習、但不轉戶口和工作關系的委培和定向的在職研究生。這種 情況和全國統一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完全一樣,一般10月份網上報名,11月份現場報名,考試一般在次年的1月份,只不過錄取類別為定向或委培,入學時不轉戶口和檔案關系,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和全日制統考生和自費生一樣,委培生和定向生(即在職研究生)畢業後都能獲取研究生學歷和碩士學位。
2. 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都考哪些專業
你好!
一月聯考在職研究生考試難度相對較高。考試的科目一般有工商回管理碩答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會計碩士、法律碩士等等雙證專業。
北外在職研修網:一月聯考適合考公務員和國企單位在職者學習。其難度高,所以需要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復習。通過考試後,脫產辭職去學院內入學報到。但是該錄取名額為擇優錄取。所有想要報考學校的同學們要加油了!
北外在職研修網:至於哪個大學還開設某專業則以該學校當年的招生簡章為准。想要報考在職研究生,就要做好准備工作!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要先做好完善的調查,才能做好人生的每一步選擇。
3. 在職研究生1月聯考考試科目
一月聯考考試內同分抄為兩部分。英語和綜合(數學邏輯和寫作) ,英語考英語二階段,數學不考高數,考初高中數學。 英語:100分。綜合:200分。由數學、邏輯和寫作構成,數學70分,邏輯60分,寫作70分。
具體的題型分值分布
英語:
1.詞彙單項選擇題20道,每題0.5分,共10分;
2. 綜合填空15道,每題1分,共15分;
3.閱讀4-5篇文章,40分;
4.翻譯15分;
5.寫作20分。
綜合:
數學和邏輯均為單項選擇題。數學分條件充分性判斷和問題求解兩大部分,其中條件充分性判斷共11小題,每小題2分,共22分;
問題求解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數學的考試內容由初等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四 部分構成。
邏輯為30道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寫作要求寫兩篇文章,1.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
2.論說文形式從命題作文、基於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案例分析中選一種。
4. 1月在職研究生能報哪些專業
在職研究生可報考的15個專業:
1、金融學碩士
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
金融金融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金融保險理論基礎知識和掌握金融保險業務技術,能夠運用經濟學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險活動、處理金融保險業務,有一定綜合判斷和創新能力,能夠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人壽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金融資產公司、集團財務公司、投資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門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金融學主要學習方向有政治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證券投資、投資項目評估、投資銀行業務、公司金融等。
2、教育碩士(Ed.M):
具有學士學位、3年以上基礎教育工作經歷的在職普通中學、小學、幼兒園和其他中等學校的文化基礎課的專任教師或管理人員,以及省、市、區、縣教育研究部門或政府機關教育系統中有相當於中學、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的教研員或管理人員;只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未獲得學士學位者,除滿足上述條件外,還需具有中學一級(或相當的)教師職務。
3、體育碩士: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具有體育運動實踐經驗;或者國民教育序列大學專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體育運動實踐經驗,並且具有「運動健將」以上運動技術等級者,也可以報考。專科畢業者錄取人數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錄取限額的10%.
4、藝術碩士(MFA):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具有藝術創作實踐經驗;或者國民教育序列大學專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藝術創作實踐經驗並獲得過省部級以上創作或表演獎勵者也可報考。專科畢業者錄取人數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錄取限額的10%.
5、公共衛生碩士(MPH):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工作滿3年,熱愛公共衛生事業,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身體健康,從事公共衛生及有志從事公共衛生事業的在職人員。
6、法律碩士(J.M):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工齡3年以上的法院、檢察院、司法、政法委、公安等政法部門人員、人大系統幹部以及有關部門從事法律實際工作者。非政法系統考生錄取比例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錄取限額的20%.
7、工商管理碩士(MBA):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工齡5年以上的在職人員。重點招收國有大中型企業管理人員。
8、會計碩士(MPAcc):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從事會計或相關領域實際工作2年以上的在職人員。
9、公共管理碩士(MPA):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工齡3年以上的在職人員。重點招收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機構人員。非政府部門人員錄取比例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錄取限額的20%.
10、工程碩士:
1.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
2.獲得學士學位後具有3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獲得學士學位後工作經歷雖未達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集成電路工程、軟體工程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
11、農業推廣碩士:
1.農業推廣和農村發展方面從事相關技術、管理或培訓工作的在職人員。
2.學士學位獲得者,具有3年以上農業推廣實踐經驗; 或者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4年以上農業推廣實踐經驗者;或者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6年以上農業推廣實踐經驗者。
12、獸醫碩士:
1.從事動物醫療、動物檢疫、動物保護、畜牧生產、獸醫執法方面相關技術、管理或培訓工作的在職人員。
2.學士學位獲得者,具有3年以上獸醫相關實踐經驗; 或者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4年以上獸醫相關實踐經驗者;或者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6年以上獸醫相關實踐經驗者。
13、風景園林碩士:
1.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保護、建設與管理方面從事相關技術、管理或培訓工作的在職人員。
2.獲得學士學位後具有3年以上風景園林實踐經驗;或獲得學士學位後工作經歷雖未達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風景園林實踐經驗;或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且具有4年以上風景園林實踐經驗。以上十—十三類碩士還要求工作業績突出。
14、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從事教學工作滿2年的高等院校基礎課、公共課(含「兩課」、體育教育、藝術教育、國防教育)、專業課教師以及高職、高專、新升格院校教師。
15、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在中等職業學校從事2年以上教學工作,教學水平較高,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在職教師;或者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省、地、市級職教教研室(研究所)從事三年以上教研工作的研究人員。
5. 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都有哪些專業及考試科目解析
一月聯考在職研究生屬於雙證教育,需要經過全國統考(初試)和院校復試,最後由於錄取人數有限將擇優錄取,最終可以獲得學位證書和學歷證書。
一月聯考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介紹:
法碩聯考的專業主要是法律碩士,考試科目分別是:外語、政治、專業基礎課、專業綜合,前面兩門科目滿分都是100分,後兩門科目分別是150分。其中專業基礎課程包括刑法學和民法學兩部分,專業綜合包括:法理學、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三部分內容。
管理類聯考則主要包括MBA、MPA、MPACC、MEM等專業,初試科目分為:英語和管理類綜合能力。其中英語滿分為100分,英語難度與大學英語六級難度差不多。管理類綜合分為:數學、邏輯與寫作,總分為200分。
6. 1月份聯考的全日制、在職研究生和10月份考試的有什麼區別
1月的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我們所說的考研,這是含金量和認同度最高的的。
在職研究生有三種,分別是1月、10月、5月這三種考試時間其實是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培養模式:
1、1月考試的其實是一種比較少數的,因為1月考試的難度高,而且不是所有學校都招生這一類型的在職研究生,專業也很少,只有MBA、MPA,這個你要自己去留意高校的招生信息和招生要求。
2、5月是同等學力申碩的培養模式,這是在職研究生的主流方式。
它的一大特點是先讀書(參加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讀書時間2年)後考試(參加每年5月的同等學力申碩考試),但是要求學生必須有學士學位,並且學士學位滿三年才能才加全國統考。
3、10月是專業碩士,是要先參加每年10月的GCT聯考,學校錄取後再開始學習。
GCT聯考招生的專業較少,向MBA、MPA、法碩、工程碩士等。具體什麼學校招什麼專業你也要自行了解。
這三種培養模式中,招生人數最多,招生專業最多的是5月的同等學力申碩的培養方式,像經濟、法律、新聞、管理等,具體什麼學校招收什麼專業,你要去自行了解。
因為這種培養模式雖然招生的專業的多,但是不同學校招生專業是不一樣的。
(6)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專業擴展閱讀
區別之處
工商管理碩士MBA,為1月份參加全國碩士統一招生考試-管理類專業碩士聯考-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過分數線後被學校錄取,統一為全日制學籍編制,入學及畢業後教育部學信網學籍可查,且均顯示普通全日制學籍(在讀)和普通全日制學歷(畢業)。
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是所有1月份MBA均為全日制學歷,如果入學選擇把檔案遷入學校(個別學校無此選項),則畢業後有普通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應屆生資格,可以申請報戶口等事項。這是我們一般意義上在職碩士沒有的功能。一般意義上的在職碩士只有學位證沒有學歷證,畢業後沒有應屆生資格,學籍學歷查詢均非普通全日制。
一般說的在職MBA指的是在職的讀法,而非學籍學歷編制。當參加1月份統一聯考被錄取後可以選擇全日制(上課的方式)2年,和非全日制(上課的方式)2.5年,個別學校3年制。上課方式與全日制學籍學歷的注冊無關。
10月份非國家聯考的單證MBA為傳統意義上的在職研究生,學籍學歷為非全日制。但由於國家教育部相關政策的改進,10月份單證MBA被逐步歸納吸收為EMBA。至此,嚴格意義從學歷學籍編制角度講,已經沒有所謂的在職MBA,只有在職EMBA。
而從上課的方式講,確實有在職的MBA,因為讀書方式為周末上課的方式,和傳統意義上的在職碩士上課方式類似,但學籍學歷不同,畢業後證書獲得不同,一個為雙證(學歷和學位),一個為單證(學位)。
總結:工商管理碩士MBA,中的在職MBA(指非全日制上課方式,學歷學籍為普通全日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在職研究生(非全日制上課方式,非全日制學歷學籍)。此"在職"非彼"在職"。請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同僚們嚴格注意區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紕漏。
7. 在職研究生1月聯考和10月聯考的區別
現在已經copy取消了10月份的聯考,全部納入一月份的聯考,相對而言一般10月份的聯考會相對簡單一些,目前是全部納入了一月份,所以2017年的聯考本周末就要考試了,所以還是好好准備明年的把!
如果你是山東的考生,又是在職人員,可以報考陝西師范大學MBA/MPA 或西安理工大學的MBA/mpacc,這兩所學校在山東建立了教學中心,山東上課,師資同於校本部,畢業也是雙證,錄取分數線服從國家線,這兩所學校都是不需要調檔案的,希望能幫到你~
8. 請問參加1月份全國聯考的雙證的在職碩士研究生算不算統招研究生
1、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算全日制學歷。2、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都是屬於國家計劃的統招生,是國家統一計劃的學歷教育,畢業可以獲得雙證,和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是一樣的。3、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和10月聯考的在職研究生的性質不同,因為10月聯考屬於單證的非學歷教育。4、放心吧,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畢業後的就業、各種報考和證書都是和全日制的學歷一樣對待。所以如果想讀在職研究生則建議報讀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
9. 一月份在職研究生聯考有什麼專業
一月份的研究生,很多專業在職人員都可以報考,比如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和法律碩士等。
但是只有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可以在職不脫產上課。其他專業需要脫產全日制上課。
所以,在職人員報考的話,目前也都是報考工商管理碩士和公共管理碩士。
10. 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都有哪些專業可以報考
目前,1月聯考在職研究生用有11個分類,40個專業。分別是:
經濟學: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審計;
法學:法律、社會工作、警務;
教育學:教育、體育、漢語國家教育、應用心理;
文學: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
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
工學:建築學、工程、城市規劃;
農學:農業推廣、獸醫、風景園林、林業;
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葯學、中葯學、中醫;
軍事學:軍事
管理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遊管理、圖書管理、工程管理;
藝術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