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到南說一下大學的王牌專業
㈠ 北京交通大學的王牌專業及其在全國的排名,謝謝。
一、該大學的王牌專業和重點學科:
㈡ 西南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
目前,西南大學學現有32個學院(部),105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20個、重慶市特色專業43個。
作為西大地科院大四的一名師范生,首推的就是西大的師范專業,想到西南大學讀師范專業,同時家庭困難的同學注意了!西南大學作為國家實施免費師范生教育的六所重點大學之一,目前教師教學有16個專業培養免費師范生,報讀這16個專業的學生可免在校學費。而且就業率極高。就拿我們班來說,39個人,目前為止都簽了工作,而且基本上都是上一學期就已經簽了。
我們學校是一個綜合性的學校,有很多專業可供選擇。
㈢ 重慶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
我在重大已經待了三年啦,想談談自己知道的重大的專業~
重慶大學雖然是綜合性大學,但是機械、土木和計算機工科類專業為其王牌專業,經濟、管理、藝術等專業全面發展。雖然機械、土木和計算機這些專業比較熱門、專業,但我想結合一下我的專業和大家分享一下重慶大學的經管類專業。
㈣ 該如何取選擇牌大學的普通專業和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
許多學生在高考志願填報時都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是優先選擇大學還是專業?此外,互聯網上流傳的「高校綜合實力排行榜」和「高校專業排名榜」,也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所以小編今天針對考生的疑問進行重點分析,供2020年即將參加高考志願填報的考生、家長參考。
在一份又一份榜單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例子: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律專業排名高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在車輛工程方面領先於清華大學。
這些榜單之所以形成一定是有所依據的,所以問題來了:
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和名牌大學的普通專業,哪個實力更強?
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和名牌大學的普通專業,哪個值得報考?
首先,讓我們談談「名牌大學的普通專業和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的優缺點。
名牌大學的普通專業
如今,考研找工作的學生越來越覺得,名校不僅在研究生招生和就業方面有很大優勢,而且在能接觸更多事物、接觸更多優秀人才這些方面也有很大優勢。
一個好的學校會給你更多的選擇,一個好的專業會幫助你在自己確定的路上變得更好。所以,當你對未來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尤其是如果你不想在某種程度上被束縛,最好先選擇較好的學校。
如果你已經決定了想學的專業,並且成績足夠選擇任何學校……
1、清華北大or985
如果清華、北大和985這樣的差距,那麼無論選擇哪個都是可以的。前者的好處是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的機會,學校能提供的遠不止知識和技術。
後者的優點是更容易從同學中脫穎而出,並且王牌專業可以獲得學校的資源傾斜。
2、清華北大or普通211
如果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普通211這樣的差距,除非你想學的主要是清華北大的弱項,或者普通的學校在這個專業水平達到全國第一,否則建議選擇清北。主要的原因是機會、資源和眼界,你周圍人的水平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水平。
3、985or普通211
假如是985和普通211這樣的差距,而且在專業水平上有明顯的差距,可以以專業為主,參考就業情況。如果差距不是太大,例如,一個排名第二,一個排名第五,則選擇一個名學校就可以。
985以下的級別不算名校。在這里985指具有相應的水平和信譽,比如對外經貿,雖然不是985,但分數線和就業情況與985學校差不多,因此歸入985這一類來考慮。
4、其他需要考慮的問題
地理位置,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北京+東南沿海,就業機會多;
專業因素、經濟學、工科、純藝術學等明顯不同,具體問題具體討論;
學校特色,綜合性大學或專業性大學;
計劃是讀研,出國或者工作。
5、是否認定某一專業
如果你不是100%確定你想學什麼,選擇一個綜合水平更高的更好,給自己更多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你所讀的專業可能不是你想學的專業,你想學的專業可能不是你將來要從事的行業。然而,你們畢業的學校永遠是你們的母校。
在不明確的情況下,校友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資源,如五道口的金融界的圓子,清北幫、廈大幫等等,在拉關系這件事上,說你是同校的親和力是遠比同專業的親近感更大。
因此,在學校差距不大、專業差距很大的情況下,選擇普通高校的王牌專業。否則,選擇一所名牌大學。
普通大學的王牌專業
大多數情況下,你最終考到的專業決定了你未來的職業方向,這也是你未來生活的軌跡。
1、專業基本上決定了職業方向
雖然大學可以轉專業,或者是跨專業考研等方式來改變自己的專業方向,但這些方式其實成功率並不大。因此,高考志願填報的專業的選擇基本上決定了你未來的職業方向。
2、好專業享有優勢自由
如果你被調劑到了一些對你來說可稱之為「來自星星」的學科,當你發現你和你的老師來自不同的星系時,就太晚了。所以,認真考慮你未來的職業生涯比欣賞名校的光環更重要。
大學里一個好的專業相當於高中的一個重點班,資源配置和仰慕光環兼得。
由於教育資源有限,重點學科的教師配置與一般學科存在一定差距。進入王牌專業,等同於享受大學資源優勢。
3、志願填報在專業上要留有餘地
在平行志願的情況下,主要競爭更加激烈。如果學校是第一選擇,專業要求應該適當降低。如果一個專業是你的第一選擇,則考慮降低你對學校的選擇。
這是因為實行平行志願,必然會使高校的投檔分「扁平化」,即以往投到同一所高校的考生相差幾十分的現象減少了,考生的分數變成比較接近,「大小年」現象也越來越少。在此情況下,專業的競爭就更加劇烈,考生要更加重視專業的冷熱搭配,在專業選擇上要留有餘地。
這是因為實行平行志願,必然會使大學的投檔「扁平化」,即把同一所大學的投檔考生差幾十分鍾的現象減少了,考生的分數變得更近,「大年小年」的現象也越來越少。在此情況下,專業競爭更加激烈,考生要更認真地對待專業冷熱搭配,要有餘地留在專業選擇上。
了解更多高考志願填報信息請關注四川升學志願指導,考魚教育。
㈤ 全國從南到北的好大學到底好在哪
哈爾濱工業大學
應該是性價比很高的大學,雖然它的分數已經很高了,但是和它的超強實力還是沒有成正比。不管如何,進入哈工大,你就是所謂的C9的學生了,而且不要認為哈工大地理位置太偏遠,哈工大的牌子在全國都還是很好使的。專業當然是主打工科,王牌專業:航天、焊接、飛行器設計和製造、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
和哈工大一樣,也是國防7子,不過好專業就很局限了,如果你喜歡船舶與海洋工程這類專業,哈工程當然是很好的選擇。其它如:水聲工程、自動化、核工程與和技術、動力與能源工程也很牛。
吉林大學
排名很高,但是生源卻不是很好,甚至在很多省份收分都是壓線過,在大家心中就是一個眾多學校合並出來的巨無霸。但是其實那些合並的學校本身實力都很強大,吉大確實是一所很好的學校,但是專業太多,有點魚龍混雜。選吉大當然是要挑吉大的王牌:車輛工程,法學,化學,數學等,這些是全國頂尖的。
大連理工大學
原來的四大工學院,實力還是很強的,有點不溫不火的樣子。地理位置不錯,大連也能夠吸引人,專業包裝很好,機械類、土木類,船舶,水利等當然是去大工的首選,還有各種外語強化班,聽起來是很誘人的。
東北大學
按道理名字是很有氣勢的,但是並不是很熱門,南方很多人估計也不知道這所985大學,但是東北大學的一些學科確實是國內頂尖的,自動化,礦冶,材料,計算機都是去東北大學的好選擇,性價比挺高。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
清華是中國工學老大,實力超群,名副其實的大學巨無霸。北大是綜合類大學老大,文科、理科、醫學都是頂呱呱。
中國人民大學
著名的高精尖大學,文科實在是太強悍了,經濟學,法學,哲學什麼的都是國內最頂尖的水平,所以分數高熱門當然是對的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又是一所高精尖,國防七子,開設的專業比較少,而且范圍比較窄,但是人家就是行業類的頂尖啊,而且有一些類似實驗班的東西,十分熱門,這個牌子也對得起這個分數。
北京師范大學
文理實力還是很強大的,數學,中文,歷史,心理學什麼的都是國內頂尖的水平,不要被師范二字迷惑,其實應該大部分師范都是綜合性大學,北師大當然也是。
北京理工大學
國防七子之一,最好的學科是兵器,當然這不會是最熱門的專業,但是北理工的一些優勢專業同樣很熱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的通信工程。
北京郵電大學
兩電一郵確實很有誘惑力,何況這個是在北京的。電子和通信,值得擁有。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雖然就業難,但是人家是中國政法啊,人脈多,名聲大,當然是很不錯的選擇了。
中央財經大學
網上很多議論,有人說其實是名字唬人,有人說是真好,具體如何,外人也無法得知,不過央財的名字確實太好聽了,中央+時下最熱門的東西,當然高分就來了。不管怎麼說,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都是國重吧,還是說明很有實力。而且央財生源好,就業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名字也確實好聽,實力也是很好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是全國第一的,但是其實經濟類的專業都很好,外語類的專業也不錯,就業好。
北京外國語大學
外語最高學府,當然不用說,學外語很好。
天津大學
老牌名校,工科實力確實很強大,不過貌似在南方不是很出名,南方性價比應該很高。化工,儀器,建築,船舶,水利,電氣,能動這些全是王牌,工科第五我還是支持天大,建築是老八校,應該是最熱門的專業。
南開大學
清華北大復旦南開同濟,五個學校的名氣大,沒有人會否認的,能上南開當然是很大榮譽了,南開的專業精度都挺高的,數學,化學,經濟學,歷史學這些都是全國最頂尖的。
西安交通大學
老牌名校,工科強校,所以西交依舊很熱門,何況還是C9,和哈工大一樣,牌子全國都好使的,不用擔心地理位置。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能動,計算機,自動化選什麼都不吃虧,確實是高精度大學。
山東大學
川山吉,不過山大在山東真的好熱門,生源不錯。山大的國重和學科評估確實都不起眼,優勢學科也很模糊的感覺,就是感覺綜合性大學。不過據說有一些學科還是很有優勢:電氣,數學,材料。
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帶國字型大小的幾所,什麼學科最好,當然名字就可以體現出來了。
西北工業大學
國防七子,據說在國家的地位很高,之所以比較冷,可能和名字有關系,而且西工大很多東西都是國家保密的吧。特色很鮮明,三航一核,除此之外,材料類也是國內頂尖。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兩電一郵怎麼都值得選擇的。雖然北郵有地理優勢,成電是985,但是西電的通信工程太頂尖了,其他兩所怎麼也不能忽視西電吧。
蘭州大學
地理位置太不好,讓這所實力比較強的大學收分悲劇了,理學的專業都很好的,較低的分數上好學校,這個可以選擇。
四川大學
川山吉老是被放到一起來比較,川大的拿手好戲當然就是華西醫科了,尤其是口腔,所謂的亞洲第一,當然是高分的很好選擇了。此外,川大作為西南最高學府,還是有一些優勢的,各大區的第一學府,在企業宣講招聘時,都比較有優勢。
電子科技大學
985的名號,就是它比西電和北郵最大的優勢了,很值得報考。當然專業都要是電子和通信類的。
西南財經大學
其實西財一點也不比兩財一貿差,只是地理位置和北京上海比,肯定是比不上的。金融學科太強勢了,分數也很高。
重慶大學
不是很有名氣的985,但是有一些學科實力還是很強勁,它是建築老八校,而且電氣、儀器等學科很強大。
武漢大學
老牌名校了,文理工科都有優勢,其實哈工西交南開武大中山這一層的名校,還是很值得選擇的,至少排名高,名氣大,聲譽好,大家都認可。最強勢的應該是數理金融實驗班了,學科方面,測繪圖書檔案法學等都是全國最好的。
華中科技大學
大名鼎鼎的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當然是值得報考了,而且華科也是前10的常客,優勢專業是工科和醫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光學工程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化都可以,還有,華科才是真正的同濟醫,大家不要搞錯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和政法合並而成,不管財經還是政法都是很有優勢的,會計學值得一讀。
中南大學
中南礦冶,長沙鐵道,湘雅醫都是各有優勢的,只是合並之後,還需要好好整合,讓更多人認可,礦冶,材料,交通運輸,醫學都是頂尖的。
湖南大學
所謂的千年學府,學科不是很突出,但是好專業都是熱門專業,而且也是985,性價比挺高的,車輛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學還是強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科大和人大很像一對哦,雖然沒有地理優勢,但是還是全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中科大這個名就夠了,超級高精尖。科大沒有必要去在乎什麼大學排名的。
南京大學
讓人敬佩的大學,南大和中科大一樣,都沒有合並過,而且還能屹立於7大頂級大學的行列,很不容易。曾經的國立中央大學,當然是南大的光輝歷史。學科實力很均勻,沒有什麼差項,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第一名,物理學,天文學,大氣科學。
東南大學
本來是大名鼎鼎的國立中央大學工科主幹,也是四大工學院之南京工學院,改了名字之後,反而好像名氣下降了。所以很多同學撿到寶了,性價比高,實力強大,它的優勢就是它的好學科全是熱門學科,建築土木交通電子通信都是頂尖,再加生物醫學工程全國第1,東大確實是不錯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都是國防七子,選擇它們的工科,應該在長三角是不錯的。
河海大學
只推薦一個東西:水利工程,這個是全國第一。
復旦大學
又是一所偶像級的學校,能進復旦就是很好了,不用管什麼專業了,它比其他華東五校的優勢就是,它在上海,而且它名氣最大了。
上海交通大學
學科結構很好,潛力超大,會越來越強的學校。清北復交,四大名校,這就夠了。機械,船舶,信息安全,還有交大經管,都是充滿誘惑力的。
同濟大學
名氣太大了,分數反而有點虛高的感覺。不過同濟的四個王牌那是真的王牌,絕對具有誘惑力:建築土木城規汽車。
上海財經大學
財經第一校,又是上海,為什麼不去呢?
上海外國語大學
算是外語第二校,北外和上外對齊了,熱門。
華東師范大學
老師們的夢想,想當老師,當然首選北師大和華東師大了,好專業,據說對外漢語很強,當然和教育學有關的東西都強。
華東理工大學
行業類精英,化工去不了天大,當然去華東理工大學了。
浙江大學
全國最綜合性的大學來了,可惜人家就是什麼都強,什麼都拿得出手,超過清華北大也不是沒有可能的。而且浙大專業各種包裝實驗班,很誘人。
廈門大學
所謂的最美大學,學生們心中的天堂了,廈大在學生中絕對是粉絲最多的,這幾年分數也是越來越高,人家是雷陣雨中的艾里斯頓商學院啊,人家有易中天啊,人家有會計廣告一堆熱門學科啊,人家是在廈門這個浪漫的城市。
中山大學
老牌名校了,但是嶺南作風太低調了,以至於在北方很多人只是知道有這么個名校,卻不知道到底這個學校有什麼好的。同樣也是前10的常客,華南最高學府,當然是很值得報考的,沒有什麼一級學科是第一名,但是大部分學科都是前10名,奠定了它的實力。來中山,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南國風格。它的嶺南學院,管理學院,中山醫等專業也十分誘人。
華南理工大學
和中山一樣的遭遇,由於大部分學生都在珠三角被搶購一空,導致北方知名度不足,人家也是985名牌大學,根正苗紅的中山大學的工科主幹,同時也是四大工學院和建築老八校。它的最大優勢就是,它是工科名校,它是珠三角唯一的工科名校,所以性價比十分高。輕工食品什麼的就不說了,建築學是第一王牌。
暨南大學
著名僑校,三個王牌是很值得報考的,會計金融新聞,誰叫珠三角這么個大市場沒有多少好大學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就業就是廣外的拿手好戲,商務英語高級翻譯以及小語種在國內也十分有名。
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
都是師范花,其中最推薦的還是華中師范大學。
㈥ 東南大學各專業排名 (從最強到最差)
東南大學最強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版學與工程、計算機科權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這些學科都進入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相對應的專業屬於國內一流水平的。
最差的專業,東南大學側重工科,他的文科專業普遍都比較弱。
㈦ 一個大學的王牌專業怎麼看出來
同一個學校各專業招生的分數線會有明顯的差異,分高的專業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王牌專業
㈧ 211工程各高校的王牌專業都是什麼
1、清華大學特色專業
建築學:
清華大學建築學科歷史悠久,是由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於1946年10月創辦的,學制5年。回顧過去,在教育部組織的多次專業教育評估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建築學本科多次以優秀的成績首批通過評估,而且該專業至今還一直保持著全國一級重點專業學科的地位。該專業一直秉承教學、科研、實踐三者相結合的方針,積極鼓勵學生創新,而且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際上各大建築類比賽,並在眾多的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屢獲殊榮,使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和好評。
水利水電工程:
水利水電工程系是清華大學最具優勢和歷史傳統的工科系之一,歷史可追溯至成立於1929年的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水利組。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世界最大規模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舉世聞名的南水北調工程等國內幾乎所有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關鍵技術攻關都有該系師生的參與。從1958年全系師生設計的當時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密雲水庫,到近十多年來自主設計建成的福建溪炳和新疆石門子兩座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碾壓混凝土拱壩,都凝結著全系師生的智慧和創造。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系是清華大學最早成立的工程系科之一,也是最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工科系之一。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系是清華大學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機械工程系本著嚴謹求實、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僅為國家的科技發展造就了大批優秀人才,而且,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為國家的科技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2、北京大學特色專業
中國語言文學:
是全國中文學科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總體實力最強的系。本科現階段設4個專業:中國文學、漢語語言學、古典文獻學、應用語言學(中文信息處理)。這里也是北大文科院系中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數量最多的院系,平均5個本科生就能擁有一位專業導師。中文系目前是按全系大專業招生,前兩年不分專業,統一組織同學系統學習。第四學期開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志趣報名選擇專業。
光華管理學院:
作為北京大學專門從事工商管理研究和教育的商學院,光華管理學院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獨立的學術思想和濃厚的學術氛圍。為了體現交叉學科的特點,學院多年堅持文理兼收的原則,每年都有約五分之一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狀元進入光華管理學院。
經濟學:
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財政學、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等六個本科專業,經濟學院也是極為國際性、開放性的學院,國際交流十分廣泛,置身於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懷天下。
新聞與傳播學:
北京大學是「中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之搖籃」。早在1918年北大就開設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門新聞學課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新聞學研究團體,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新聞學著作,創辦了中國第一份新聞學期刊,為中國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建國後,北大兩度在全國率先開辦新聞專業,畢業生大都成為我國新聞教育和新聞戰線的骨幹力量。
法學:
法學院是中國近現代法學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學院學科齊全、名師雲集,開展的法學教育涵蓋法學本科、知識產權第二學士學位、法學碩士、法律碩士、法學博士等多個層面,擁有多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998年,本著「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辦學方針,法學院率先取消了法學本科教育的專業劃分,只設立法學專業,本科學制為4年。學生在4年內修滿最低140分並完成實習和學士學位論文後,准予畢業,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4、中國人民大學特色專業
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一直被譽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可見其在我國法學領域的權威地位,在國家全國一級學科評審排名中,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學在全國法學學科中排名第一。現擁有三個全國法學類國家級重點學科——憲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兩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和民商事法律科學院研究中心,國家「211工程」重點項目「中國法制信息港」和頗具規模的物證技術實驗室。它的一大特色是為鼓勵祖國各地的優秀學生來此深造成才,法學院為這個專業的學生專門設立了「高考狀元獎學金」 「美麥斯獎學金」 「岳成律師事務所獎學金」等專項獎學金。同時學生還可參評學校的各類獎學金。每年獲獎學生的比例超過50%。
經濟學:
為國家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培養掌握開放型、創新型、綜合型經濟理論和經濟管理的人才。本專業十分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經濟工作能力,提倡學生走出校園深入一線,通過訪問一些國內知名企業家等,在面對面的交流中汲取他們的成功經驗,同時發現存在的問題。
新聞傳播學:
專業是全國新聞學科唯一重點學科點,課程設置十分有特點,經常聘請一些目前國內知名的主持人擔當部分相關專業課程的客座教師,使學生得以有機會與他們近距離地交流經驗,這種優勢是得天獨厚的。它還擁有全國新聞院系中資料最為完備的資料室以及融廣播電視、新聞攝影、網路傳播和廣告學於一體的新聞傳播實驗室,為學生的實踐配備了良好的「硬體」設施。
社會學:
主要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社區管理、社會分析、心理分析、市場調查與預測、數據處理、公共關系、新聞傳播等多方面的技術和能力。被列為國家「211工程」中國人民大學重點建設學科,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它擁有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百所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專業旨在培養全面掌握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注重戰略管理、人際溝通、推銷談判技巧等方面技能,動手能力突出的高級綜合管理人才。是國家一級學科點,現有企業管理、產業經濟、會計學3個全國重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是我國MBA教育的主要基地之一,汲取了歐美當代MBA教育的精華,形成了「前沿專題與系統課程並重,資深教授與企業家聯袂,西學精英與本國經驗融合,模擬訓練與案例研討互動」的一整套具有特色的MBA精品課程。
㈨ 北京化工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
學校擁有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涵蓋5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涵蓋14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北京市交叉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材料學、化工過程機械。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9)從北到南說一下大學的王牌專業擴展閱讀:
學校擁有7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29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20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96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專業碩士學位門類,10個工程領域碩士點。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
化工過程機械、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計算機技術與智能系統、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工安全管理、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化學、數學、物理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與通信工程。
網路-北京化工大學
㈩ 南京理工大學有哪些特色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特色專業有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截至2019年4月,學內校有工程容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4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領域全球排名前1%。
學校由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
(10)從北到南說一下大學的王牌專業擴展閱讀
南京理工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南京理工大學有教職工3200餘人,專任教師1900餘人,教授、副教授12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17人,外國院士3人,「長江學者」18人,「萬人計劃」專家2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
「國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其中召集人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4人。
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江蘇雙創計劃」「江蘇特聘教授」等省部級以上人才計劃4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