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專業實務交換技術中級
Ⅰ 通信工程師最應該掌握的技能是什麼關於電信交換和數據通信方面的,該如何得到最大的進步
通信工程師的專業范圍
一、助理通信工程師和通信工程師的專業范圍
1、有線傳輸
從事明線、電纜、載波、光纜等通信傳輸系統及工程、用戶接入網傳輸系統以及有線電視傳輸及相應傳輸監控系統等方面的科研、開發、規劃、設計、生產、建設、維護運營、系統集成、技術支持、電磁兼容和三防(防霄、防蝕、防強電)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2、無線通信
從事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通信等傳輸系統工程與微波接力(或中繼)通信、衛星通信、散射通信和無線電定位、導航、測定、測向、探測等科研、開發、規劃、設計、生產、建設、維護運營、系統集成、技術支持以及無線電頻譜使用、開發、規劃管理、電磁兼容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3、電信交換
從事電話交換、話音信息平台、ATM和IP交換、智能網系統及信令系統等方面的科研、開發、規劃、設計、生產、建設、維護運營、系統集成、技術支持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4、數據通信
從事公眾電報與用戶電報、會議電視系統、可視電話系統、多媒體通信、電視傳輸系統、數據傳輸與交換、信息處理系統、計算機通信、數據通信業務等方面的科研、開發、規劃、設計、生產、建設、維護運營、系統集成、技術支持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5、移動通信
從事無線尋呼系統、移動通信系統、集群通信系統、公眾無繩電話系統、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移動數據通信等方面的科研、開發、規劃、設計、生產、建設、維護運營、系統集成、技術支持、電磁兼容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6、電信網路
從事電信網路(電話網、數據網、接入網、移動通信網、信令網、同步網以及電信管理網等)的技術體制、技術標準的制定,電信網計量測試、網路的規劃設計及網路管理(包括計費)與監控、電信網路軟科學課題研究等科研、開發、規劃、設計、維護運營、系統集成、技術支持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7、通信電源
從事通信電源系統、自備發電機、通信專用不間斷電源(UPS)等電源設備及相應的監控系統等方面的科研、開發、規劃、設計、生產、建設、運行、維護、系統集成、技術支持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8、計算機網路
從事計算機網路的技術體制、技術標準的制定,網路的規劃設計及網路管理與監控、軟科學課題研究等科研、開發、規劃、設計、測試、維護運行、系統集成、技術支持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9、市場營銷
從事通信市場策劃、開拓、銷售、市場分析,為客戶提供服務和解決方案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
二、高級通信工程師的專業范圍
1、交換技術
從事通信網路交換系統(包括語音、數據等不同平台信息和電路、路由等不同交換方式)及其管理支撐系統(如信令網、智能網、監控系統、計費系統等)的體制標准、科研開發、規劃設計、運行維護、測試計量、系統集成、為客戶解決方案以及為市場提供技術和支撐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職業能力:熟悉電話交換網、信令網、智能網、語音服務系統的原理和技術特點,掌握各系統的運營維護指標與驗收標准,對網路進行管理;熟練使用各種命令修改相應的用戶數據;能夠迅速處理交換系統各種緊急故障,提出改進維護的技術措施;能夠對交換網的規劃設計、擴容系統及集成、交換設備改造等提出改進措施和解決方案,並能提供技術支持。
2、傳輸與接入
從事通信網路傳輸系統(包括有線、無線不同傳輸媒介、各種寬頻速率、基礎數據網如DDN、X25、FR和ATM等)和接入網系統(包括移動通信基站系統、固定通信無線延伸系統)、有線電視傳輸系統、傳輸監控、同步網系統的體制標准、科研開發、規劃設計、運行維護、測試計量、技術支持和網路與資源管理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職業能力:熟練掌握數字配線架,光纖配線架、電纜與光纖的連接技術;能指導設備的安裝調測,能對竣工工程驗收;掌握電信接入網系統、監控系統、同步網系統的標准、設計標准、技術規范、維護規程;能夠利用網管和本地終端進行電路連接和性能測試,依據告警信息准確判斷網路故障並進行處理,組織實施電路應急調度。
3、終端與業務
從事通信網路終端系統、通信業務及其管理支撐系統等方面的科研開發、運行維護、技術支持以及為客戶提供通信終端與業務服務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職業能力:熟悉營銷組合因素以及在電信產品中的應用,靈活運用通信產品的差異化策略;熟悉電信業務的不同市場信息和運用消費者電信消費行為分析方法,制定開拓電信業務的市場開發策略與方案;熟練運用網路終端系統以及網路管理支撐系統,為通信業務的科研開發、業務設計提供技術支持,為客戶提供終端與業務的服務。
4、互聯網技術
從事互聯網路技術體制、標准、網路設計、網路優化、網路監控、計費系統、業務應用、網路信息安全等領域的科研、開發、集成、運行維護、管理、互聯互通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職業能力:熟悉互聯網和數據網的業務規范、標准、網路設計、網路優化、計費系統,掌握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熟悉互聯網與數據網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維護、檢修技術,能夠處理各種網路的技術故障;能夠維護區域內的網路拓撲結構以及網路組織,跟蹤各種網路發展新技術,及時提出更新措施與實施方案。
5、設備與環境
從事通信網路電源系統、通信設備工作環境系統(如溫濕度、電磁兼容、三防和安全等)和監控系統的科研、開發、運行維護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職業能力:熟悉通信設備環境專業的技術標准、規范、安全操作規程;掌握集中監控系統的網路技術、網路互連和系統組網技術;能根據現場採集數據,分析電源、空調設備運行狀態,及時發現排除故障,能對監控系統進行遙控檢測,掌握系統冗餘技術,能進行軟體容錯與診斷設計;解決發電機組以及大容量不間斷電源的疑難技術故障,處理機房空調系統、供電系統、監控系統的復雜技術問題
Ⅱ 中級通信工程師考試考哪些科目和內容
中級通信工程師考試共分為傳輸與接入、設備環境、交換技術、互聯網技術、終端與業務五個專業,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專業進行考試。
交換技術:現代網路架構,包括IP網路、軟交換網路、IMS網路、SDN網路等網路體系與結構;網路管理與控制的基本概念,包括SNMP、MPLS、SIP、七號信令等;新型網路相關技術,如業務量控制技術、路由選擇技術、網路自愈技術、智能化網路管理等;通信網路的規劃設計、相關技術指標等內容。通過本科目的考試,檢驗通信專業中級人員掌握通信專業法規、現代通信技術和業務的程度以及計算機和外語的應用能力,考察其承擔中級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綜合能力。
傳輸與接入:各種光傳輸網(包括SDH傳輸網、MSTP傳輸網、DWDM傳輸網、OTN、ASON、PTN和IP RAN)的組網方案、業務提供(承載)、OAM實現與保護技術;混合光纖/同軸電纜(HFC)接入網、FTTX+LAN接入網和無源光網路(PON)等有線接入網的網路結構、設備配置、主要特點、關鍵技術和相關協議;主流光網路性能指標的測試;無線通信原理、無線通信系統結構及關鍵組成、移動通信原理、微波與衛星通信原理;現網實際部署的各代移動通信系統結構、特點、關鍵技術,包括無線接入和IP多媒體子系統;物聯網中的無線通信技術;微波傳輸系統、衛星通信系統的結構和關鍵技術。
終端與業務:10Ps營銷組合因素和現代新營銷理念;信息、通信、互聯網相關業務領域的市場調研與決策、消費者行為分析、營銷溝通與商務談判的方法和技術;運用業務運營支撐系統及各類網路終端系統為各類客戶提供相關解決方案和服務的方法和技術。
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的技術、標准;網路設計、網路優化的規程;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如何維護區域內的網路拓撲結構及網路組織;互聯網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其使用、維護和檢修技術;各種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設備環境:通信動力環境的技術標准、規范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通信電源系統的組成和供電方式;交直流供電系統的電路、配電方式、設備及電器;通信動力系統基本設備的組成電路及工作原理;通信動力系統基本設備的使用、維護和故障判斷及處理;高壓直流供電技術;機房空調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機房空調系統的維護及故障處理;通信接地系統的組成、維護;通信系統防雷的方法及常用防雷器件;通信集中監控系統的組成、功能及「三遙」的內容;集中監控系統的使用和維護;安全用電的相關知識。
「通信工程師考試」APP在備考方面做得比較全面,一個APP涵蓋了五個專業的考試知識資料,備考中級通信工程師可以去了解一下。
Ⅲ 求一篇通信專業交換技術方向的論文
1 國際軟交換技術的發展狀況
下一代網路(NGN)是一個建立在IP技術基礎上的新型公共電信網路,它將話音、數據、視頻等多種業務集於一體。建設下一代網路是電信競爭的需要。隨著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電信市場的逐步開放,電信業的一個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就是業務運營和網路運營的分離,由網路運營商提供可靠、高效的基礎承載平台,由業務提供商提供各種應用,他們與設備製造商三足鼎立,共同推動了電信業的繁榮和進步。
軟交換技術是下一代網路的核心技術,軟交換思想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眾家之長,形成分層、全開放的體系架構,作為下一代網路的發展方向,軟交換不但實現了網路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業務的融合。
目前,歐洲電信運營商對於軟交換(下一代網路)的發展和應用大體上採用比較務實和謹慎的態度,運營商都是根據自身網路的實際情況和業務的發展來採取對策。德國電信聚焦海外市場,積極開拓國際IP網的話音業務,並在新技術投入使用之前,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試驗和評估。2001年開始在國際網路進行軟交換的試驗,放置了一台軟交換機和4個媒體網關開展IP網路提供語音業務、呼叫中心業務和VPN業務的試驗,其軟交換的標准採用SIP-T協議。英國電信則逐步地在長途網和本地網實現分組話音,本地網有5個節點開展了軟交換實驗,部分已經商用,並且試驗規模在逐步擴展。在提供話音質量的保證方面,英國電信已在其承載網路內全面採用ATM技術。比利時電信認為2004年以後引入NGN比較適當,但目前需注意跟蹤技術和設備的發展,比利時電信的技術部門在NGN方面重點研究未來分組話音網路的體系架構和需求、開展NGN技術培訓、建立NGN實驗室,為開展現場試驗進行技術准備。一些北美電信運營商也正在積極開展有利於軟交換提供話音業務的試驗,有些運營商已經開始提供商用業務。
2002年3月,中國電信下一代網路(NGN)試驗項目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城市啟動。中國電信與北電網路、愛立信、西門子、中興通訊、上海貝爾5廠家簽訂了下一代網路試驗工程設備合同。合同涉及金額近1億元人民幣。根據中國電信與北電網路簽署的合同,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4城市部署北電網路的SUCCESSIoN下一代網路解決方案。NGN網路全國試驗網項目涉及的技術面、提供的業務量、網路覆蓋的廣度、深度均在全球首屈一指。
在設備製造商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北電網路,其NGN 產品為SUCCESSIoN(繼往開來)解決方案,於1999年在BT-SPAIN首次正式商用,迄今為止,在全球超過24個國家的40多個網路中得到試驗或商用。其商用客戶中包括VErIzoN 、SPrINT、中國電信、香港寬頻(HKBN)、新世界電信(NEW WorLD TEL) 及鐵通等。
SUCCESSIoN的應用類型包括了長途及匯接(C4)業務、本地接入(C5)及多媒體業務、無線匯接及3G核心網業務以及有線電視多網合一業務。目前幾種解決方案已經在實際網路中運用。其中,VErIzoN的軟交換本地匯接網路包含2個軟交換節點及70多個媒體網關,每個節點每天處理超過1 100萬次呼叫。SPrINT作為全美第一個實現TDM端局以軟交換替換的運營商,其第一期工程(350萬線)全部採用北電的SUCCESSIoN方案。香港寬頻應用SUCCESSIoN本地IAD接入方案,在短短的17個月時間內,已擁有16萬用戶,是全球最大的基於乙太網IAD接入的NGN網路,目前運營穩定良好。在最近的市場調研報告中,北電網路列全球軟交換市場份額第一,也是全球VoIP和VoATM媒體網關市場份額第一。
2 NGN提供的業務
軟交換技術的引入除了對現有PSTN話音業務實現全面的繼承以外,還在基於SIP的寬頻多媒體業務、PSTN與網際網路業務結合衍生的業務、用戶個性化業務以及業務創新方面有著PSTN和網際網路等單一網路無法比擬的優勢。傳統PSTN由於終端智能和帶寬的限制,無法實現多種靈活的業務邏輯和多媒體業務。由於業務邏輯控制和網路智能在PSTN內每個交換機上呈分散式節點式分布,並且由於用戶數據由各自歸屬的交換機管理,導致某些業務(如廣域CENTrEx)難以開展。PSTN的終端種類非常單一且沒有智能,業務的智能完全由交換機實現,因此一直以來難以實現用戶對業務的個性化定製,而且由於終端智能的限制存在使用不便和各種電話補充業務難以推廣的問題。引入NGN則在業務實現的簡單性和靈活性上有了本質改變。NGN的業務邏輯控制和網路智能在軟交換和應用伺服器等少量網元上集中部署,因此可以方便地在全網實現業務部署和業務升級,NGN對廣域CENTrEx的實現就非常容易。由於NGN引入了對等性控制協議(SIP),使得終端的智能大大提高,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豐富多彩的SIP智能終端。終端智能的提高及媒體承載能力的加強(如支持話音、視頻等)使得用戶對業務的個性化定製成為可能並且已經商用。如NGN的「呼叫屏蔽」這一特性,用戶可以對不同來話進行篩選性的監控,可以在不同時間對不同來話實施不同的應答策略,應答的方式也不僅僅局限於接聽、轉發、掛斷等傳統方式,而是包括了話音應答、問候音播放、語音信箱轉接、電子郵件轉接、網頁推送等多種不同的應答方式。這種靈活性在傳統PSTN上是無法實現的。
此外,NGN能夠實現許多PSTN所無法實現的業務特性,一號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PSTN通過IN方式也可以實現一號通業務,然而NGN基於SIP協議可以輕松實現IN方式的一號通所無法實現的能力。如NGN的一號通業務可以實現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設定對來話的振鈴終端和振鈴順序,而這些策略可以依據來話者的不同和時間段的不同而變化。比如對自己的家人和同事可以實施兩種完全不同的振鈴策略,自己上班和下班時的振鈴策略也可以完全不同。這就給了用戶最大的自由和靈活性,保證可以有一種方式能聯繫到他,給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這種業務特性是PSTN所無法實現的。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如WEB800、點擊傳真等。
NGN不但在業務實現的簡易性和靈活性上有獨到之處,並且能實現許多PSTN無法實現的業務,而且具有業務的惟一性。NGN的業務能力主要包括:
A) 全面繼承PSTN傳統話音業務(包括基本話音業務、電話補充業務、CENTrEx業務、ISDN PRI補充業務、IN類業務等);
B) 基於SIP的寬頻多媒體業務;
C) PSTN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業務(即PINT業務,如點擊撥號、點擊傳真、WEB800、ICW等);
D) 用戶可定製的個性化業務。
Ⅳ 通信工程師中級交換技術專業難度怎麼樣
交換技術屬於通信工程師考試的中級科目,難度是一定的,不過上午考的綜合部分相較於下午考的實務部分還是要簡單一些的;不過具體的難度還是因人而異,對於有些工作經驗十分豐富的人來說,考試也就不在話下了,對於相對基礎沒那麼好的,那就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每年考試都有部分的考生缺考,所以總體來說合格率並不是很高;你可以找一些通信交換技術考試歷年真題來做,這樣對於難度的把握會更清晰。
Ⅳ 通信工程師中級考試什麼專業最好考
中級通信工程師考試報名是需要滿足一定的工作經驗的,也就是說,選專業的話,你可以根據你所從事的工作來選擇對應的專業,這樣也會好考一些;
雖然中級通信工程師考試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在考前認真備考,掌握好的方面,系統的學習知識體系,想要通過考試並不難;如果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推薦考通信中級終端與業務,多記憶,吃透教材,多做題,要通過也是不難的。
Ⅵ 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中級 各科目包含哪些內容
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中級職業水平考試分為交換技術、傳輸與接入、終端與業務、互聯網技術、設備環境5個專業。
通信工程師考試教材:
1、通信工程師初級考試:
1)《通信專業實務(初級)》
2)《通信專業綜合能力(初級)》
2、通信工程師中級考試:
1)《通信專業綜合能力(中級)》
2)《通信專業實務:交換技術》
3)《通信專業實務:設備環境》
4)《通信專業實務:終端與業務》
5)《通信專業實務:傳輸與接入》
6)《通信專業實務:互聯網技術》
Ⅶ 通信專業技術人員中級職業水平考試 好考么
不太難。
Ⅷ 南郵本科通信專業所用教材的版本 無線通信原理與應用 移動通信原理 CDMA 交換技術。
通原是第六版的吧,移動通信機械工業出版社的第二版的,CDMA沒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