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專業術語
『壹』 請問硬筆書法中的術語都是什麼意思,例如回鋒,頓筆等高懸賞。。。
建議你先把一本基礎書法看一看,這些是基礎,如:回峰=筆畫中的收筆,頓筆是指書寫中需要停頓如/橫鉤。。
『貳』 懂硬筆書法的請進···
你好!
如果你的寫字很難看,
那麽建議你先學楷書,再學行書,
這兩種書體很實用。
如果您想學一種比較不常見的 ,
比較好看的,
那麼可以學習小篆 和隸書。
只不過在學這兩種書體之前要有基礎,
所以最好先學基礎的楷書,行書。
還有一種:草書
算得上是很難得了,
而且最好是軟筆
不建議學。
常見書體有:楷行草隸篆 體
我學書法7年了,
要採納阿 !
『叄』 初中生適合寫的硬筆書法內容
名言、勵志詞句,唐、宋、元、明、清、近現代的詩句。
練習書法,不能太過於死板,要找到學習書法的一種樂趣,讓練習書法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而不是刻意的去強迫自己
『肆』 新手求學 硬筆書法 理論知識
硬筆書法是書法藝術百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圓珠筆、蘸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價值廣等特點。它與毛筆的區別在於變軟筆的粗壯點畫為纖細的點畫,去其肉筋存其骨質。
練字的誤區
掌握正確練字的方法
實際上,練字確是一件並不太難的事情,只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關鍵是多臨摹。試想想,寫字,也就是點、橫、豎、撇、捺,再加幾個轉折筆畫罷了,把這些寫好了,再注意一下筆畫之間的搭配,作為一般日常使用的寫字,就行了。寫字其實是一種書寫的習慣,對於寫不好字的人,練字,就是要克服掉不良的書寫習慣,形成一種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水平沒有進步,是因為你還不知道好的書寫習慣是怎樣的,或者是你還沒有注意到這些。多看、多琢磨,反復臨摹好的字帖,就能讓你自然地形成好的書寫習慣了。
初學者練字
練字,首先必須掌握字的基本書寫規范,而不要求風格的統一。每個人書寫風格的形成,均有其復雜的過程,有的人甚至能寫出幾種不同的風格。對於初學者,最好不要注重強烈的個人風格,而應當嚴格要求書寫的基本規范。當您的字寫規范了,您對字的審美意識提高了,再來追求個人的風格。風格大多時候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寫好字要點
要想寫好字,首先要提高審美意識,也即知道字寫成什麼樣才比較好看,為什麼好看;其次,能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想寫出的好看的形狀,這就是你控制筆的能力,也即運筆基本功。所以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和一定的基本功,那就一定能寫好字!無論是提高審美意識,還是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都要求平時多看、多寫、多琢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如果說練字有什麼捷徑的話,那唯一的捷徑就是:臨摹!臨摹!反復臨摹!反反復復地臨摹!
那麼什麼樣的字,才算是比較好看的字呢,一個字的好壞無非是看它的線條與間架結構;對於一幅字而言,除了單個字要寫得好看外,還要看它的布局(即章法)。美的線條當是來龍去脈交待清楚、行筆流暢自如、輕重緩急得當,呈現出美的形態與神態,充滿活力,或輕或重、或緩或急、或剛或柔,歸於自然。而交待不清、呆板遲疑、輕重無常的線條自然就是不好看的了;間架結構,即一個字的筆畫搭配,如筆畫的長短、曲直、擺放的角度,筆畫間的間距、粗細(輕重)、前後照應關系,等等。對於初學者,在字的間架結構上當先求勻稱、端莊為宜,然後才能根據需要與個人的習慣愛好(個性)考慮變化。
布局,也叫「章法」,即字的排列。如字的大小、形狀、排列的位置與擺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應關系,等等。就毛筆書法而言,還要考慮墨色的濃淡、枯濕的變化,不過實用的硬筆書法可以忽略這些。就一般實用的寫字而言,章法布局當做到二點:首先是在一行或一列中,讓每一個字的重心基本在同一條直線上;其次是將字的大小、形狀稍作區分,一般而言,筆畫多的字寫緊湊些,線條盡量細一點,筆畫少的字寫松一點,形狀小的字線條盡量寫粗些。但一般情況下,依然是筆畫多的字大些,筆畫少的字小些。不過有些筆畫少,但屬筆畫舒展的,也可寫大些,如「中」字的豎畫,「安」字的橫畫,「人」字的撇捺畫等,就可以根據前後字的搭配需要而異。在楷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不很明顯;而在行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可以十分明顯,有些草書中更加明顯。另外,在行書中適當誇張個別字的主要筆畫,對整篇來說,也會產生生動美好的效果。比如毛澤東的書法,字的大小變化極大,錯落有致,大氣磅礴,別有一番雄偉的氣勢;比如黃庭堅的書法,在一些舒展的筆畫上經常有很大的誇張,也有一種獨特的增強氣勢的效果;比如米芾的書法,在舒展筆畫時增強了靈動,顯得流暢自如,八面玲瓏;而二王的書法,則是字的大小和筆畫變化適度,恰到好處,既端莊,又秀美,還蘊藏萬千景象。雖然硬筆書法,由於受到很多局限,無法象毛筆書法那麼豐富多彩,但基本的美學原則還是一致的。所以要想在練好字的基礎上,提高硬筆書法水平,一定也要學習毛筆書法。
知道了怎麼樣就能把字寫得比較好看,那趕緊去練喲!帶著興趣去練,勤練、多臨摹,既可以加強控制筆的能力,也可以學習別人好的寫法。多看字帖,反復地臨摹,熟能生巧,這就是最佳的方法。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就一定有大收獲,並且趣從中來呢!說不準練字會給你的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者從此會改進你的人生!其實不是說不準,而是肯定的,練字的好處很多很多,比如對你的文字水平的提高會大有裨益,比如對你的性格的改善會大有裨益等等,在此,因為篇幅有限,不再贅述,自己在今後的練字過程中去體會吧!
『伍』 硬筆書法3級是怎樣的水平簡單明了的解釋一下.
三級算是剛起步不久。
只要你學了書法,可以一開始就考三級,甚至四級,當然也可以從一級開始,一步一步考。
幼兒或小學生首次報考各類別科目,最高限報為三級。申報四級或以上,只能在原級別基礎上逐級報考,不能越級申報。
中學生以上及中、老年考生首次報考各類別科目,最高限報五級。申報六級或以上者,只能在原級別基礎上逐級報考,不能越級申報。
藝術類中等專業以上在讀生、畢業生或專業美術、書法工作者首次報考最高限報為七級。申報八級或以上者,只能在原級別基礎上逐級報考,不能越級申報。
(5)硬筆書法專業術語擴展閱讀:
一、硬筆書法的分類:硬筆書法分硬筆書法藝術和實用硬筆書法,前者主要是強調藝術性,後者主要是強調實用性。
硬筆書法的藝術性,主要是通過線條與結構的變化表現出書寫者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個性,等等。
而實用硬筆書法,即日常寫字,主要是滿足實用,能做到易寫易認即可,關鍵是做到書寫快捷和規范,所以實用硬筆書法,是以行書為主的。
二、硬筆書法的特點:主要與毛筆書法相比較而言。
1.由於硬筆筆尖的材質比較硬,它的線條變化沒有軟筆--毛筆變化大。
2.由於一般使用的硬筆,是以鋼筆等為主,所以線條相當於毛筆來說要細微得多,所以字型也要小得多,甚至比毛筆的小楷還要小。
3.由於筆的材質的緣故,硬筆比毛筆易控制。
『陸』 硬筆書法,求點評。
能感覺到,練過,但下的功夫還不夠。
是不是沒從楷書開始練? 筆畫過於僵硬,缺少彈性。比如: 「後」 , 第一筆 就像一根 短木棍,絲毫沒有 輕重變化;還有 「故」的最後 一捺,也是這樣; 「進」和「職」的 最後一筆 亦然。
頓筆太過。 比如「後」的一橫;「三」的 最後一橫; 「學」的 寶蓋的 最後一筆;
結構不準。比如「故」下邊的 口 顯得太大;「非」的 第二 豎 太長;「來」下邊太空;「事」 第一橫 應該長,下邊的橫 最好 短些。
還得繼續下功夫喲!
『柒』 硬筆書法的速成
所謂速成那些
都是搞培訓的傢伙
為了應付急功近利的家長搞出來的
虛招
如果真管用
那還不都成書法家了
字無百日之功
還得要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來
短時間內掌握一些技巧
把字寫好看一點
規范一點
那是可以辦到的
『捌』 硬筆書法的格式怎麼寫
1、掌握正確執筆姿勢
首先要有正確的執筆運筆姿勢。執筆輕重的調控,書寫坐姿、站姿等要領;其次是要有正確的讀帖方法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結體悟其組合規律,臨帖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等。
2、遵守書寫規律
注意寫字衛生,如桌凳、光線、寫字姿勢等,通過嚴格的學習訓練,不但可以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還可以培養氣質。漢字書寫,落筆的輕重,結構的疏密,運行的緩急,氣勢的強弱,均有章法可循,訓練小學生遵守漢字書寫規律,便是「有紀律「。
3、掌握正確方法
實際上,練字是一件並不太難的事情,只是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關鍵是多臨摹。寫字,也就是點、橫、豎、撇、捺,再加幾個轉折筆畫罷了,把這些寫好了,再注意一下筆畫之間的搭配,作為一般日常使用的寫字,就行了。多看、多琢磨,反復臨摹好的字帖,就能自然地形成好的書寫習慣了。
(8)硬筆書法專業術語擴展閱讀:
「許多有遠見的小學校長紛紛主動在課後的興趣班上開設硬筆書法課程,這也是我一直想做並且也在堅持做的事情。」談及小學生的可塑性,朱春暉先生將小學生比作一張白紙,「這些年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深感書法觀念和基礎工作的重要性。在糾錯與培養之間,我更傾向於選擇後者。」
毛筆與硬筆是兩種性質反差比較大的書寫工具,盡管書寫方法基本相似,但在書寫動作的快慢、方向和技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毛筆入門比硬筆難度大。因此,應該先練習硬筆,然後再練習毛筆,入門會更快。
真正的書法並非靠單純的臨摹、模仿能練就的,而是必須回歸到日常書寫上來,這才是練習書法的真正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讓書法回歸日常書寫本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硬筆書法
『玖』 適合中學生的硬筆書法內容是什麼 (ps:100~130字,含標點、題目、作者)
第七屆全國學生書法作品大賽徵稿啟事主辦單位: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 為紀念建國60周年,弘揚祖國傳統的書法藝術,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展示書法教育的成果,推動書法教育的發展,應廣大師生的要求,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以創新的理念和與時俱進的精神精心策劃了「第七屆全國學生書法作品大賽」。 一、大賽組委會 顧問:沈鵬、王學仲、劉藝、佟韋、路棣 主任:郭振有 常務副主任:張鳳民、劉長興、楊淑琴 副主任委員:林岫、鍾明善、蘇士澍、楊存珍 二、評審委員會 主任:陳振濂 副主任:唐雲來、張牧石、王維義、慕容森 評審委員:張弢、周德聰、姜壽田、李強、古 泥、尹海龍、張建會、肖培金、 邵佩英、冉繁英 三、 徵稿對象:全國大中小學(含中師、中職、青少年宮、群眾藝術館、各種培訓學校、藝術中心及高職、高師)在校學生的硬筆和毛筆書法作品。 四、參賽作品要求: 1、作品內容:書寫內容思想性強,健康向上,具有積極意義,如古今優秀詩文、名言、語文課文等。歡迎書寫自創時文。 2、硬筆作品: (1)小學生鉛筆楷體字作品:尺寸16開,字數在50字左右,可用田字格紙書寫。 (2)鋼筆作品:用鋼筆、碳素墨水書寫,尺寸不得超過16開,字數在100字以上,橫、豎寫均可,楷書為主,行書亦可(小學生可用口字格)。 3、毛筆作品:要求用宣紙,勿用色宣,最大不超過4尺整張宣紙。以楷書、行書為主,篆書、草書(請附釋文)亦可。 4、請指導教師注意:一定要按書法作品的章法、題款和鈐印的基本要求指導學生的作品。 5、每位參賽作者要在作品背面用鉛筆寫明姓名、所在學校、通訊地址、指導教師、組別、郵編、電話。聯系方式以通訊地址為准。請在信封左下角務必註明「鉛筆」、「鋼筆(組別)」、「毛筆(組別)」字樣。每件參賽作品交參評費20元。集體參賽者除以上要求外,要有集體參賽名單。凡集體參賽在50人以上的可自留10%作為通訊費。來稿一律不退。 五、徵集作品時間:從2009年6月20日起至8月底止。截稿日期以郵戳為准。作品及參評費請分開寄至: 天津市紅橋區春和路1號復興中學內 郵編:300121 電話與傳真: 022—27586623 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 張鳳環 收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六、評選及評獎辦法:由大賽評審委員會,採取民主、公開、集中的方法,對全部作品進行評選。10月份作品評選揭曉。 大賽硬筆作品分為四組:小學鉛筆組;小學鋼筆組;中學(含中師、中職)鋼筆組;大學鋼筆組(含大學、高職、高師)。大賽毛筆作品分為三組:小學毛筆組;中學(含中師、中職)毛筆組;大學毛筆組(含大學、高職、高師)。各組分別設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還將特設組織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獲獎作品名單將在《書法導報》專刊、《中國書法教育》雜志及中國書法教育網站(上發布,並擇優刊發部分獲獎作品。特別優秀的作品將收入中國教育學會編纂的《中國藝術教育六十年》(中小學書法卷)。 七、本次大賽結束後,製作精美的作品集、獎牌和獎章,獲獎者可自願訂購,具體辦法另行通知。
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
2009.6.3
『拾』 硬筆書法分類
硬筆書法是用硬筆書寫漢字的藝術。然對『硬筆』概念的界定不出以下二類:一類是鉛筆、鋼筆、圓珠筆、水筆等由西方工業文明所造就的半自動化書寫工具;另一類是較難確證起源的竹筆、羽毛筆等傳統性工具。由這二類工具通過各類媒介而在紙等媒體上留下的痕跡,並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可稱之為「硬筆書法」。書法在當今日趨發展的形式下,線條的藝術性越來越被書界所重視。當代著名書法家沈鵬曾說:「在書法表現的要素中,我看重線條。線條是由條形到神韻的最重要的手段、橋梁,更確切說是基因。」各大書體、各書家字體,各書法作品品位高低的差異,也與其線條特性及水平高低的不同重要相關。書法作品的創造,首先是線條美的獨特的發現和創造。可見,線條是書法的基因,是書法風格和品位高低的標志,是書法創作的首要。
線條這一說法(或曰概念)是否適用於硬筆書法?人們常常認為,鋼筆線條一細二硬三露四單一,故應放棄或淡化對其線條的追求,而應重視對其結字、章法、神韻等的探索。這種看法是「鋼筆字」的一個誤區。毛筆尚且講多大筆寫多大字,鋼筆也應說多粗筆寫多大字,常用鋼筆粗細的單一,與寫出的字相比,主要矛盾是筆細,或曰字大,就其硬筆書法意義而言,應有一套粗細不同、彈性各異的筆,再加之對紙和墊板的精心選擇,事實可以證明,鋼筆線條能夠由單一走向豐富。硬筆書法的成熟就在於其線條的完善,它不僅具備書法線條的一般屬性,而且也應獨具硬質彈性的特性,由此構成了獨立的硬筆書法線條。
硬筆書法的線條如此重要,然而線條在實際中又顯得薄弱,因此我想就本文對其在性質、類型、線條美學價值方面作系統的探討,藉以拋磚引玉。
一、硬筆書法線條的性質
「 硬筆書法線條的性質總體定位在『骨形筋露微肉』六字上。具體有九個性質,曰『九感』:一曰「形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而得其形,其走勢於骨,肇於自然,而微肉裹其外,其形或直,若針、若錐、若枯槁等;或曲、若蛇形、或蘭葉、若扁舟等。二曰『力感』。『善筆力者多骨』,『多力微筋者聖』。骨生於力,鋼筆用力由用力方向及大小而定,並非力大便有『力感』,而是善力者方有『力感』,善力者筆穩筆健且融自然,有力透紙背之感。」(1)三曰「律感」。即節奏之感。由用力大小、書寫速度、線條粗細等諸方面變化的節奏而構成,律感便是諸方面「陰陽」變化的韻律,是心感手感的律動合一。四曰「意感」。它乃線條所借自然諸物之意象,是其抽象的「原始美」,它既單純、基本、典型,又豐富,「沈鵬曾說過『單純包括萬物,豐富趨向一體』。五曰『質感』,即為『內勁之美』,是線條的『真質美』。或挫或巧或丑或媚或俗或雅或今或古等,此感靠字內外功夫去涵養。六曰『靜感與動感』。靜者穩定但單一也,在乎於線條單純、粗狂;動者飛揚也,在乎於線條豐富、變化及線條間的意連。楷書線條以靜為主以動為輔。(2)七曰「個性感」,即「風格感」,是硬筆書法家個人風格、書寫習慣、基本功底、審美情趣等在線條中的反映。「個性感」具有典型性、唯一性、借鑒性和可借鑒性,是書家成熟的表現。八曰「含蓄感」。「線條的單純不是平鋪直過,用硬筆作書最忌平直而過,當暗藏波瀾;線條之含蓄表現為美學思想的「中和」和用筆復合用力漸動和微動(甚至不易察覺)之統一。」(3)九曰「遷移感」,即有移植、改造、提煉、簡約毛筆書法線條的「表象感」,雖然是硬筆書法線條,卻有毛筆味。
現代硬筆書法既植根於傳統毛筆書法之中,又寄否定於毛筆書法之外,全賴出新於硬筆書法特色之上。硬筆書法線條尤為如此。
二、硬筆書法線條的類型
如果說線條性質是它的「內涵」,那麼線條類型則是它的外延。硬筆書法線條的種類也隨著其發生、發展、繁榮而逐步豐富起來,真是千姿百態。「但按線條衍生的源頭對其邏輯劃分,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流暢的線條、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及刻寫之間的線條。」(4)
(一)、偏重發鋼筆特性的「流暢的線條」。這種線條產生緣於鋼筆書寫流利便捷的實用性。提倡這種線條的有八十年代的龐中華、顧仲安等。龐中華在平動基礎上又注意了用力輕重變化,其線條光滑且有粗細之變,由起收筆簡約、實用而美感;顧仲安楷書線條注意了對起收筆的適當強化,然中間用力較均勻,其線條端莊而單一。後來人們開始注意了線條全程書寫,既抓兩頭又重視中間變化,形成了這類線條的規范,這類線條實用美觀,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和實用派硬筆書家所喜愛。
(二)、借鑒毛筆書法線條——「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早期涉足硬筆書法的書家,大都是毛筆書法家,如鄧散木,他十分強調仿效毛筆線條的特徵,但這僅僅是起步,卻是可喜的。「到八十年代的硬筆書法熱,硬筆書界開始注意了毛筆線條用硬筆技法的詮釋,這樣便出現了『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它的出現是硬筆書法發展的必然,是書法傳統鋼筆化的時代的結晶。澀重的線條採用的是逆鋒運筆或勻或非勻用力的筆法,而流暢澀重合一的線條往往採用『小巧靈活的調鋒』,使順峰變為逆鋒或反之而實現。」(5)顯然,這種線條具有傳統性與藝術性,頗有「帖味」,為書界所青睞。
(三)、借鑒篆刻單刀法的「刻寫之間」的線條。「以刀代筆」的甲骨文、單刀法的篆刻、篆刻的邊款、浩瀚的碑林,對以硬質材料為筆的鋼筆書法影響很大。「謝非墨由此提出『將硬筆書法本質界定在寫與刻之間』『並咬定青山不放鬆』。這種線條不僅留有墨跡,而且還有深深的劃痕,作品背面粗糙不平。其筆法筆先沖入紙面,行筆間用力下壓『其穎如錐』,深入進紙,或停或回收筆。其線條具有『簡潔、剛健、稜角分明』的韻味;」(6)這種線條頗有「金石氣」,有時還有濃烈的「碑味」,為書界所喜愛。
三、硬筆書法的線條美
硬筆書法藝術是線條的藝術。線是書法中最基本的元素,線在我國造型藝術中,又是最簡潔、最概括、最單純而又最深刻的,是人類生命的象徵。「日本近代畫家村上華岳說過『線是貫穿整個宇宙的最根本的東西』」。(7)線條是書法家表情達意、精神、氣質、學養得以流露的媒介。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時,首先映入欣賞著眼目的也是線條,也是欣賞者溝通書家的橋梁,通過線條欣賞者可以獲得精神上的美的享受,心靈上得以慰藉、凈化和震撼。線條是硬筆書法藝術的主旋律,是靈魂,作為純藝術的尋繹,書法家可以緊緊抓住線條反復「錘煉」反復「謳歌」。如果說,毛筆的線條能充分自由的在點、線之間快速變幻身形的話,硬筆的線條唯有可憐的拖著自己清瘦的身段翩翩起舞。如此的先天不足使硬筆在表現形態上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點、線方面。
然而在近年來硬筆書法熱潮的興起,在硬壇這塊廣闊的土地上卻佳作紛呈,風格迥異,或秀美,或老辣,或雄強,或生挫……這些都充分證明了硬筆的線條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和特殊的美學價值。那麼,硬筆書法線條的美學價值具體體現在哪裡呢?「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有論毛筆書法的名句『書法貴瘦硬方通神』,正好為硬筆書法的線條題寫了具有前瞻性的絕妙評語。(8)與毛筆書法相比,硬筆書法的基本形態特徵是「瘦」,工具的本質使其特點體現為「硬」這硬非生硬,而是使觀者有綿里藏針般的感受。用風格化的名詞來提煉它的理想??剛健。剛者,堅強也,如千仞鐵塔,穩定壓倒一切,充滿力度美;健者,挺勁也,是彈性的張力與紙面接觸時耕下的軌跡。它決不是拖泥帶水,又非蜻蜓點水。其實,比其毛筆書法來,硬筆要達到筆筆中鋒的程度要快得多。「晉衛夫人的《筆陣圖》中提到:『善筆力者多骨,骨微肉者謂之筋書』」。(9)「米芾在《自述學書帖》中論述的更為深刻:『要得筆,謂骨筋皮肉、脂澤風神皆全,猶如一佳士也。又筆筆不同,三字三畫異,故作異;重輕不同,出於天真,自然異。……。又,得筆則雖細如鬢發,亦圓,不得筆雖粗如櫞,亦褊。此雖心得,亦可學』」。(10)因此,剛為骨,健為肉,硬筆書法線條的本體基調大致可定。
基調一定下,線條在作品中的表現就可以加以衡量了。一幅硬筆書法作品的鑒賞跟其它藝術品一樣,首先關注的當屬整體美。而組成整體的正、負空間的分割,黑白色塊對比的節律,都是線條的長短、粗細、方圓、正側、疏密等諸因素有機調和的結果。抽象地看,是點線在一定時空中按某種一定的節奏所構成的造型。經過對整體的掃描之後,基本的點線品質則是我們要進一步加以賞析的重心。傳統的毛筆書法對點線的追求歷來是擺在一個很高的層次,甚至在評價一位書法家作品時,往往先看點線功力如何,崇尚無一筆無來歷。對硬筆書法來說,工具特性的局限使毛筆書法式的標准稱為不太實際的參照系統,但如果作品的點線任其自編自演,一點也不參照前人的寶貴經驗,恐怕作品的耐看程度要大打折扣了。畢竟,歷史證明:缺乏對線條的理性錘煉將無法產生真正完美的作品,其風格或許能流行一時,但決不會墨澤千秋。二王、顏真卿、米芾、王鐸等歷代書法大師的傑作可以為證。因此,提高一幅書法作品線條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即是提高書法作品的藝術性,在剛健的基調規范下,高品質的硬筆書法線條應具有的審美標准可分為:
(一)力量美 力量感是書寫著力度的運用在觀賞者心理的投射。此力量並非可簡單地理解為物理學上的概念,雖說只要寫字,就肯定要注入力量,但這種所謂的力量,是書法中的一種巧力,是手、指、腕的運作技巧在意識高度協調、控制下且化合了書寫者本身審美觀念、書寫經驗的自然運動。體現的感覺一般是「勁挺」。古代書法術語在這方面有很多強調,如力透紙背、萬毫齊力、全身力到、筆力千鈞。「中國書法在很早的時候就強調筆力,但也有一個過程。在甲骨文時代,筆力表現是無意識的,它受工具的限制,要拿刀刻,當然不會想到筆力有力與否。到漢代隸書的時代,線條應該說表現得比較充分了,但線條的力量感還沒有被絕對重視,線條還是依附於文字而存在。真正主動追求線條力量感,要到漢末特別是魏晉南北朝以後,其標志是蔡浥《九勢》的提出。」(11)硬筆書法雖使用的工具不同,但二者同為書法,就必然有內在的相同的聯系。我覺得硬筆在表現力美方面還要優於毛筆,硬不是生硬,硬是力的象徵。這種力跟自然力是沒有關系的,它完全是一種感覺,是書家在長期書法實踐中功力的積累,力是訓練有素的筆墨技巧的體現。離開了筆力,整幅作品就會顯得毫無生氣。這種「力」賦予了硬筆書法作品的生命意義,「生命來源於運動,有力才能有運動,一運動起來便會對線條直接產生效果:有粗有細,有枯有潤,有長有短,有變化,有生氣,有動感,有質感。」(12)硬筆書法作品力求的就是這種效果,「剛勁之力如鐵畫銀鉤,柔和之力似綿里裹鐵。盡管有風格的不同,然而都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他們的作品中體現出共性的力度美。富有力度感的作品之所以美,是因為它能使觀賞者在這種凝固而靜止的字形中領略到生命的風采、心靈的律動。如果筆力弱薄,書法美就無法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揮。」(13)
(二)節奏美 節奏感的存在就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活潑的存在。我們從節奏感裡面發現了一種活力,然後在活力裡面體驗到了生命的價值。毛筆書法能夠表現出很多書法家的個性,硬筆書法也如此,在硬筆書法線條裡面熔鑄了每一位書家的獨特的生命價值,龐中華是龐中華,王正良是王正良。再進而言之,每位書家生命的活力都體現了線條節奏感的審美價值。如:空間節奏、用筆起伏節奏、空白節奏、方向節奏等。「硬筆雖然筆尖的彈性較小,不能像毛筆『惟筆軟則奇怪生焉』,但要表現線條輕重變化的節奏感,必須重視筆下的提按、起收、行筆變化,即古人謂『一波常過三折』,否則線條便顯得蒼白無力,狀若死蛇,」(14)無一派生機活力。
(三)立體美 這是一個矛盾的說法,因為線條本身是平面化的存在,根本不可能符合三維空間長、寬、高的物理標准,可缺乏立體感,線條就單薄乏味,不耐看。真正的立體感應是沉著、渾厚的並能讓人感受到線條中蘊藏的豐富信息。其實,硬筆工具不像毛筆那樣由「萬毫」製成,它的筆頭構造也就由薄薄的二片鋼片組構;簡單的說,書法所強調的立體感是一種抽象地經過提煉的空間。在創作具體的硬筆書法作品中,又因書體不同、書者的審美趣味各異而自具形態。如寫謝繼東的行書運筆流利,以露鋒為主,線條清勁有力,作者似乎偏愛流暢的力度美。王正良的長篇力作《文心雕龍》則帶有較濃的毛筆位,此作點線內斂,典雅含蓄,秀潤清朗,作者憑借深厚的毛筆書法功底,使觀者領略到了硬筆線條的另一種風采。
綜上所述,如沈鵬所說:「線條是單純的,也是最豐富的;難以單純,所以其豐富更可貴,也更難得。」(15)在層層探索了硬筆書法線條的物質形態、審美標准後,再就深層挖掘的話,勢必觸及線條的本體。應為,線條是作者內在意蘊的外在狀態。「美國藝術家羅伯特.亨利認為:『每一部真正藝術品的背面,是存在狀態的到達。即比尋常的存在瞬間更長的時刻,無論這種活動性是依賴於毛筆、鋼筆、鑿刀,還是藉助語言,其結果不過是這種狀態的副產品。』」(16)概括而言,每幅硬筆書法作品都稱得上是書寫者的一篇「心情故事」,是每一個人生片段的濃縮記錄。對硬筆書法而言,作品是硬筆線條由形到神的美學展露,是對生活當下這一片刻的詩性體驗通過筆尖凝聚在紙上的留痕。因此,每位書家保存的等身作品,既是他書風的演變史,又是一輩子的藝術人生記錄。
作為線條化的硬筆書法更需要藝術線條無窮的魅力,作為逐步走向獨立的硬筆書法藝術更需要硬筆書法線條的獨立。作為硬筆書法愛好者,我們在具體的書寫過程中,如何把握線條的本體基調並巧妙運用,以及怎樣准確表現書寫內容的深層內涵,使之和諧結合,並豐富線條的形態趣味,將是我們長期探索的課題。(出自http://www.jiushu.com.cn/user1/425/archives/2006/20063219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