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本科階段如何規劃
『壹』 結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談談大學生人生規劃的意義和實現路徑
新東方的徐小平說:「人生沒有設計,你離挨餓只有三天。」「哈佛爸爸」高燕定說:「人生設計在童年,別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合理的人生規劃將給你帶來一個怎樣不同的將來?如何解決目前面臨的困惑?新浪教育頻道特別邀請了新東方著名人生規劃大師徐小平與「哈佛爸爸」高燕定做客新浪嘉賓聊天室,進行人生設計領域最前沿的思想碰撞,有關中美教育文化差異的大師級解讀。以下為本次聊天的實錄:
徐小平:高先生給我們帶來了兩本書,高老師的女兒在哈佛讀書,去年畢業進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現在即將成為一名傑出的律師,高老師編了兩本書,一本是《人生設計線路圖—美國升學與前途》,這本書我讀了好幾遍,寫了序,裡面關於很多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入學的秘密和經驗,做的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子女有意到美國讀本科,甚至早點去讀高中,這么這本書會有巨大幫助,介紹美國的書很多,我也都讀過寫過不少序,但是這本書值得向大家推薦,這是為了你子女的前途。
下一本書叫《人生設計在童年》,當時高先生說在耶魯和哈佛有無數的「哈佛爸爸」T恤,哈佛不是高燕定生的,但是哈佛有一個學生是他生的。
我們今天由這本書開始談美國教育。我先問第一個問題,去美國讀本科是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選擇的道路?
高燕定:我覺得是的,只要有一定的英文基礎,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
徐小平:這個英文基礎,有沒有一個底線?我可以說你好,我可以去嗎?
高燕定: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至少有一個托福475分,這是最低的基礎。還要看你自己的期望值是多少,你想上什麼樣的大學。
徐小平:我想上哈佛。
高燕定:那我就不知道。
徐小平:哈佛多少分?
高燕定:很難說,600分是基本的分數。
徐小平:據我所知哈佛是650。錢的問題呢?我有托福了,但是一分錢沒有?
高燕定:如果家裡沒有一分錢肯定不行,你至少還要考托福的費用或考SAT的費用,還有報名費,除此之外都不必了,如果你沒有錢,又被哈佛錄取了,你可以上學,哈佛有新的規定,任何一個家庭只要年收入少於4萬5,可以拿到全獎,這個全獎不是常常一般概念說的自己要出兩千三千五千,不是的,你可以一分錢都不出。
徐小平:這么說我也可以去哈佛了,我托福肯定過475?
高燕定:475可以到美國留學,但是不可以上哈佛。
徐小平:475分是可以去美國讀書的,好多學校很多的官方錄取線都是450和475,這個不是什麼好學校,但是比沒有學校要好得多。同時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新聞,賴斯寫的信,當然不是寫給我的信,簽證官不能以這個人的英文不好拒絕他,也不能因為他要去的學校很爛拒絕他,所以美國留學迎來了一個新的世紀,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個時刻我們請到了高燕定先生有重大的意義,美國留學一個國家的大學幾乎囊括了所有國家的大學的總和還要翻一番,很多美國大學使人們望而生畏,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新的時代到來了。
我想問一下兩本書有什麼差異,功能和目的你分開寫的意義在哪裡?
高燕定:這么講吧,這本書《人生設計在童年》我花了4年寫的,《人生設計線路圖—美國升學與前途》是我花了4個月寫的。這是2002年開始寫這本書,為什麼?我想提出一個理念,人生是可以設計的,可以從童年開始,我提出來如果有了科學理性的人生規劃,人們可以不靠伯樂按部就班可預見性的獲得人生必然的成功。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剛才徐老師已經說了,寫到一半的時候,看到他,就抨擊它,你這么給人生道路上出很大問題的人做人生規劃。
徐小平:因為這個比較容易。
高燕定:都是20幾歲到40幾歲的人,但我覺得到了這個時候就太晚了,人生規劃要從童年開始,很多人會認為說,我這里自我介紹一下,從我女兒5歲時候到美國,我就給她設想了她今後應該是上哈佛,學法律,當律師,整天給她灌這個迷魂湯,很多人會認為把自己的願望強加給孩子身上,很多人會問你的孩子這樣子會愉快嗎?會幸福嗎?這是她想要的嗎?其實很多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認為人生設計只是家長的設計,他們不知道,實際上設計要家長和孩子一起來設計,真正非常重要的是應該由孩子自己來設計自己人生。
說到設計人生和人生規劃,我就想給大家推薦,美國有一個美國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或者是指導規范,這個規范要求職業指導要從6歲開始,這是美國國家職業信息協調委員會公布的,全國國家職業發展指導規范,要求把所有的人分成四個階段,從小學到一個階段,初中一個階段,然後高中一個階段,成人一個階段。四個階段,每一個人都進行三個環節的人生規劃。
徐小平:講講哪三個環節?
高燕定:第一個是自我認識,第二個叫做要探索教育與職業的關系,第三個才是職業決策,或者是職業規劃,大家所講的職業規劃,或者是人生設計,或者是人生規劃,都是誤認為,其實他們都把第三個步驟作為僅有的一個步驟,實際上要經過三大環節,自我認識,教育與職業關系,和職業決策,這三步,不是說一下子就走到第三步了,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不是一下子就到。剛才說的自我認識,不是家長的認識,而是孩子的自我認識。因為找工作,找職業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家長的事情,所以家長強加在孩子身上的職業是不對的,人生設計是錯誤的。
徐小平:但是家長的意識、價值觀和職業背景會影響孩子,怎麼協調影響與被影響者之間的關系呢?
高燕定:我們大家知道,很多藝術家,他們的孩子比如說也成為藝術家,在美國,很多律師的孩子,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律師,是子承父業,家庭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在裡面。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從律師,我們就講從律師這個方面來講,律師這個方面,它社會地位比較高,收入比較高,當然很多人也想去走這條路,那些律師家庭可能有很多的資源,一般家庭可能就沒有這方面資源,不懂得怎麼走這條路,怎麼樣這條路走的比較好,這是個問題。 所以非律師家庭,沒有律師背景的家庭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三個環節的探索,自我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系,做自我設計這三個內容非常廣泛,有60、70項的指標。包括小學生,他們也要達到這60、70個指標。
徐小平:這個是相當復雜的系統,相當難以把握的概念,我現在代表新浪網友問一個問題,你說的人生設計在童年,這個人生設計有沒有一個什麼一兩句話能夠讓我看了以後,我就可以設計到的東西?或者你的人生設計的基本理論是什麼?
高燕定:基本理論就是說要經過長期循環往復的過程,一個人的職業方向要經過循環往復的過程,才可以有自己真正熱愛的方向。現在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一個很長的職業預備期,這是我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我們現在很多學生沒有經歷一個很長的職業預備期,這么一個鍛煉。
他們認為我大學畢業了一定能找到工作,這其實是計劃經濟的一個產物,我們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習慣了大學畢業就一定找到工作,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這不對,怎麼大學畢業都找不到工作,覺得亂了。好象現在這個社會有問題,其實不是社會有問題,自己有問題,而是我們的教育有了問題了。因為我們的教育沒有意識到沒有知道,沒有承擔起社會的責任,教育應該承擔社會的責任,他們要讓學生知道,他們學習的目標不是為了去上大學,最後的目標要走到職業場上去,要為社會服務。
徐小平:這可能是人生設計最基本的精髓,我來提煉一下,我跟高先生在討論,人生設計的精髓,無論在童年還是在老年,老年就不必設計了,替孩子設計,但是在童年上大學不是目的,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走向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是這個概念吧?
高燕定:對,有這么一個情況,很多人認為,我再重復一下,很多人認為上大學一定能找到工作,造成很多人上大學他們沒有很好地去努力學習,或者說沒有很好的去練就某些職業的技能,他們沒有去進行三大環節。
徐小平:認識自我、認識教育和職業的關系。
高燕定:然後確定職業決策,這是循環往復的過程,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我這個不適合做,認識有這方面或者是那方面的長處或者是短處,第二步採取尋找,我這個職業,某一些職業,需要什麼樣的知識背景,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技能,才去不斷去提高自己,然後到了第三步,再來決策,看看這兩樣工作是不是對自己合適,然後再做出決策,但是這個決策不是說做到這里就完了,就停住了,再回去,再自我認識,循環往復,這個時間很長。 我見了很多的學生,他們就是到了高中、大學畢業的時候才想起來,我現在該做什麼工作,看看現在什麼東西賺錢多,但是你想想看,賺錢多的職業有的是,問題你是有多少本事呢?
上學不是目的:找到工作才是最終目標
徐小平:講到這兒,我本人比較興奮起來,高先生講的所謂的循環往復,三個認識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有三個代表,但是人生設計有三個認識,第一是認識自我,認識你的興趣,你的能力,你的愛好、特長,包括你的爸爸媽媽給你帶來什麼,咱們的爸爸媽媽是律師,也許可以做律師,爸爸媽媽是被律師搞進去的人,也許也做律師。認識自我,這個認識自我的目的是為了走向社會,同志們,為了獲得職業的成功。我想做計算機,我有能力做計算機,計算機是不是有前途,教育和職業的關系。在我的教育裡面,很多人不知道該做什麼,我現在讀一下網友的問題,我們用人生設計理論來幫他一把。
網友:我是長安大學,土木工程管理的大三學生,我的性格很內向,對我自己的描述就如同徐老師某些書里寫的那些人一樣,我從來不在學校參加學生會的任何工作,不是活躍的分子,不喜歡和同學們打交道,但是和班上的同學關系比較好,也不積極參加體育、文藝活動,沒談過戀愛,徐老師說參加不參加活動學生活動,決定一個人出去是否有意義,至少是商業意義上的出息。
徐小平:我解釋一下,主要是商業活動上的意義。
網友:這對我打擊很大,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感覺已經晚了,都大三了,功課也多了,學校的各個職位都有了人,我想向兩位請教,對我這樣的性格,我怎麼走出來,如何進行度過下面的大學生活?
徐小平:這個孩子已經認識到了自我,我的自我是非常內向,不願意和陌生人打交道,怎麼設計?
高燕定:這是一個問題,我真的不想打擊他,如果他能夠從6歲就開始經歷這三個過程的話會好得多,現在你說怎麼辦呢?他要自己很努力,首先學土木工程,並不是建築,和建築是不一樣的,但是土木工程如果在美國的話,就是做一些大型的建築,飛機場,公路、橋梁、隧道。在中國土木建築可能也包括蓋房子,美國的土木建築也包括蓋房子,但是叫民用工程。
做個工作的人一定要認識到,學這個專業將來從事這個職業,一定要認識到,它肯定是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性格內向其實是非常大的一個致命的問題,我覺得如果跟他面談的人,肯定會看這個人的性格如何,如果是內向,我覺得你就只能夠待在辦公室裡面畫圖紙,很多人認為工程只要是能畫圖紙就行,這是不對的。你肯定要和客戶交談,要了解客戶很多的要求。如果你只管畫圖,中間還需要一個人跟客戶交流,那樣是浪費的,如果雇這樣的人做僱主的話,他可能就會覺得不會想要這樣的人。我剛才說有60、70種技能,剛才說的職業規劃有60、70種指標是需要訓練的,他缺少這一點。
徐小平:我補充一點,作為一種普遍真理,作為一個普通的一般性的大學生,一個普遍的真理,人人都應該學會和人打交道,和人交流,把自己的思想告訴別人,讓別人接受,理解別人的思想,或者在反駁別人的思想的時候,讓別人理解你反駁的理解,這幾乎是任何人都應該有的,有些人是外向的,有些人是內向的,但是無論是外向還是內向,總得要面向社會。中國的教育這個是很大的問題,作為一個學生而言,你應該克服羞怯,你可以不跟客戶打交道,總得跟女朋友打交道,大學生不談戀愛是不對的,總得走過這個。所以我想勇敢一點,實在不行多給我寫信。
第二個問題。
網友:徐老師您好,我女兒現在在英國讀高中,大學報的經濟專業,我希望他學這個之後,大學畢業再讀法律,這個行嗎?
徐小平:高先生的女兒都是讀了文科之後讀哈佛的法律?
高燕定:這個不要求你是什麼專業,你可以是學音樂,可以學文學的。
徐小平:你也可以學法律。
高燕定:可以。
徐小平:SAT其實和GMT是一樣的,是美國NTS一樣的考試,上法學院的一定要考這個,考這個決定在進法學院的檔次,在30—40%的意義上。
高燕定:在高端的話,差一分兩分就可以決定你可以進和不可以進這個學校。
徐小平:在美國讀法律是可以不需要就是讀法律的。
網友:臨近畢業……確實有點彷徨!
徐小平:完了。
高燕定:就是這個問題。
徐小平:還有,臨進畢業怎麼能彷徨呢?你的女兒在哈佛彷徨嗎?
高燕定:沒有,高中一畢業的夏天就買了三本書,加上幾本SAT的習題,開始做練習。
徐小平:再說一下,說說你女兒在5歲還10歲生日的時候,對著攝像機鏡頭說了什麼話,把這個故事講出來,雖然我知道。
高燕定:這不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從小就跟她講,學法律當律師。到了10歲生日的時候,我們給她辦了一個很盛大的PARTY,過完了這個之後,看看你有什麼話說,她就發表了現在演講,今天是我的10歲生日,最後她講我要上哈佛,我要上法學院我要當律師,就這樣。
徐小平:在這個故事裡面,核心就是要上哈佛,不是一個目的,她的目的是要做律師,這是中國和外國一個本質區別,中國讓他上北大、清華,上完了以後怎麼辦,有一個北大的學生也跳樓了,當然也有很多想跳樓的,爬到二樓遇到我不跳樓了,上大學要有目的,我講了好多次,你知道嗎?
高燕定:上大學的目的就是要工作,大學只是一個過程,只是一個驛站。
徐小平:驛站就是車站,美國還落後,是驛站,我們是車站。
高燕定:只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終點,終點就是要找工作,把上大學當做終點,上大學就沒事了,中學變成大學,大學就不學,或者是少學。
自我認識是孩子的自我認識而非家長的
徐小平:就上面一個問題,我有一個問題講挑戰你。
網友:假如你5歲10歲讓女兒做醫生,你的女兒決定保證是醫生,在她沒有獨立判斷的時候,讓她做律師就做律師了,這個符合人性嗎?
高燕定:如果安全職業發展三大環節來進行運作的話,是非常人性。因為首先就是說自我認識不是你的認識,不是我的認識,不是家長的認識,是孩子自己的認識。他自己認識了,他在進行不斷的調整來淘汰,來提煉自己的職業方向。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多人,我每次去演講,每次都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來,就是說你5歲給他設定了這個目標,如果他不喜歡呢?問題是他不喜歡可以調整,我們一再強調,自我認識不是家長的自我認識,而是孩子的自我認識。
徐小平:其實中國人有人是成年以後再調整的,我就不說我的故事了,新東方的俞老師想做詩人,寫的詩也沒有用處,結果做了新東方的老師,還有一個老師,剛開始想做詩人,做詩人不合適,後來去賣羊肉串,不適合,就做了新東方的老師,我後來我問他,你沒有上過大學,怎麼能教GRE呢?要知後事請看老羅語錄。
高燕定:我在書的後面把這個東西翻譯成中文,特別我把小學生部分的,特定翻成中文,這是美國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小學生能力指標,這裡面有很多個指標,就是說你如果經歷了從很小的時候,從6歲的時候,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循環往復的進行職業規劃,科學的職業規劃,我覺得是一定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的。
徐小平:接著高先生說的話我講說幾句,在這個殘酷的現實,在網上與我對話一次話沒什麼用途,真正的意義在於,我們的教育者,政策的制定者和政策的執行者,校長們、老師們應該有這種強烈的意志,教育目的,孩子大學畢業以後,之後真正的職業出路在哪裡?這個要搞清楚,我們的學生才不會迷茫。迷茫是中國學生的普遍的現象,大學生就業難成了從總理到我都著急的事,到我們的孩子、家長。一個社會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當然我們正在做這項工作,有待於各方面的努力,最終的解決在於我們的教育得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能夠改變一些思路。原來學習,學士、碩士、博士不是為了變成烈士,而是為了變成律師,為了成為一個職業人士。 高先生現在我們讀下一個問題,大家問題比較多。我讀一個短一點的。
網友:我的兒子現在在美國讀高中,現在准備考SAT,希望二位老師對考美國大學提供一些意見?
徐小平:這個意見比較一般,我問你一個問題,現在SAT開始在中國流行了,我想問一下高老師,SAT對於未來三五年之內它在中國的發展如何?以及它對上美國大學,拿獎學金有什麼意義?
高燕定:我覺得現在很多人認為,SAT它對拿獎學金有很大意義,現在就是說有SAT了,就可以拿到獎學金,其實我認為,從今後的發展來看,有了SAT的成績應該不能保證能拿到獎學金。應該它可能將會成為大學錄取的一個必要的條件了,因為水漲船高,前幾年考了托福能進美國大學,不是的,現在很多人考SAT,SAT變成了必要的條件了。雖然在美國很多大學的網站裡面,可能會說SAT對外國學生不是必要的,沒有提這一條要求,當然在實際的操作中間,已經是成了一個必要條件了。所以有了SAT的成績,我認為不見得就一定拿到獎學金。 獎學金還有其他的因素了,像最好的那些大學,像哈佛、耶魯等等,他們給不給獎學金,絕對不在於你的成績有多好,有過高的成績,這個人有都優秀,僅僅只取決於你這個學生的家庭的經濟背景。我在《人生設計在童年》裡面告訴他,仔細的非常詳細的獎學金的計算方法,是根據家庭的經濟收入和經濟背景決定你獲得多少獎學金,跟你這個學生是次優秀還是優秀沒有什麼關系。
徐小平:哈佛、耶魯在美國是頂級大學,獎學金是根據需要分的,首先要符合錄取條件,而不是根據你的優秀來決定的,這一點對於許多貧窮的孩子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只要你托福、SAT考好了,能按需分配獲得多的獎學金。是不是每個美國大學生想上學就必須得考SAT?
高燕定:你如果想上非常差的學校不必要考,對上中下以上的學校都要考,你可以考一個很低的分數,但是都要考。
徐小平:高一就480,我估計再考一下能考到620。
高燕定:怎麼規劃要看他自己,我怎麼見到這個人,沒有好介紹殺他的背景,怎麼規劃。
徐小平:托福夠600的話,進入美國前50名的大學沒有問題。
高燕定:最好再考一下SAT。
徐小平:這是高先生的建議。遍
網友:我在北京也算是有房有車了,但因為在北京多連打拚,至今只讀到學士學位,丈夫很有才幹,生活上需要我打理,他希望我做一個全職太太,我也這樣,我希望自己出國留學,再完成一個響當當的學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質。我的專業是英語專業,我想去美國讀法律,但是我又不想放棄,請問怎麼辦?
徐小平:她是一個全職太太,收入不錯,但是她不甘於自己只有一個本科學歷,想去美國讀法律。你對這位女士的問題怎麼回答?
高燕定:我的回答就是說你可以去看徐小平的《圖窮對話錄》,他對這一類的問題已經做了很多解答了,是不是?
徐小平:這個問題還沒設計好,還是得去看一看,假如你留學,三年法律學下來,肯定會跟丈夫產生很大的文化上的差異,文化上的差異是兩個靈魂結合的凝固劑。
網友:我是法律專業本科,打算考研,現在我不知道怎麼在專業方向上進行選擇了,懇請老師指點?法理學、民商學都有興趣,這些不同的法律的專向,學哪個好?
高燕定:看他自己的興趣。我們怎麼能夠幫他解決學哪個好,你是想說,學哪個好,好的意義是什麼?好找工作,好賺錢,還是什麼?
徐小平:還是好找對象。
高燕定:找對象應該都好找。
徐小平:你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高燕定:我覺得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他是哪個好,是好找工作,還是什麼好。
徐小平:這實際上反映了中國學生一個問題,中國學生的思維是學歷思維,不是市場思維。哪個好,就業好,你自己知道哪個法律專業就業好,賺錢好,公司法、保險法,肯定賺錢最多。假如社會正義好,去做犯罪法,就是說做辯護律師,所以這個裡面他這個人生缺少一個什麼,既不是自我認識,也不是不知道教育與職業的關系更不是不知道自己學什麼,這三個設計理論底下的東西,他沒有價值觀,學了法律他卻不知道自己要為社會做什麼,這是很多中國學生的核心問題。
高燕定:他提出這個問題,是讓人沒有辦法回答的問題,你說我學哪個好我怎麼知道學哪個好,學哪個都好,有一個很壞的話沒有這個東西存在了。
徐小平:學犯罪法,這個是最壞的,恰恰是中國最需要的,保護每個人的利益嘛。就這個學生的問題再說兩句,經常有學生問我,我是學心理學好,還是學教育學好,還是學社會學好,北大才子陸步軒賣肉,賣的也挺好,賣肉很好,成都火腿腸也是賣肉,裡面中國人失去了價值觀、理想主義,怎麼可能有前途,活的快樂呢,這個同學好好思考一下,請原諒我說的比較嚴厲,如果要是面談的話會更加嚴厲。
網友:計算機和市場營銷,這兩個專業畢業後,在一家知名軟體公司做銷售,兩年下來覺得銷售對一個女孩子不大合適,想轉型做市場?去小公司怕待遇不好,去大公司怕沒經驗,得不到重視,不知如何規劃,請兩位老師給建議?
高燕定:我覺得她如果從小就開始經歷,還是那句話經歷那三大環節的話不會有這樣的困惑,我發現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學畢業的時候,找這份工作試試看不行,再找另外的工作試試看不行,僱主會覺得這些人,三天兩頭,今天這個跳槽,明天到那兒去的,這就是就業難的原因。這個問題也是我沒法解決的問題。
徐小平:這個問題我錯了,高先生他還沒有像我這樣天天跟學生打交道,我跟他們打交道,我知道。銷售你想想,我剛才讓你說的話你沒說,這個學生應該看看我寫的《郵箱里的燈光》,這是我們設計好的,但是你沒說。裡面有一篇文章,叫銷售員之生,房子、汽車、保險,這是我國產業的幾大支柱,都需要銷售員,沒有銷售員就沒有房產業,也就沒有保險業也就沒有了汽車業,這個對女生不合適,我覺得對你更合適,笑的甜美一點,銷售更多。我有一個學生,中專畢業,一年下來能賺一千萬人民幣,已經超過了很多留學的碩士、博士了,要讓千家萬戶得到溫暖,這個神聖啊,工作的目的,學習的目的,我們如何走向社會,追求自己的幸福,這不是我們要談的話題。 現在的時間也差不多了,幾個問題問下來,自然提到了價值觀的問題,你理解我的意思嗎?
高燕定:我理解。
徐小平:是什麼意思?
高燕定:價值觀。你自己認為你做這個工作是對你合適,你就做,你認為做這個事情有價值,就要做。
徐小平:你最後再講講,成年以後就沒法設計了,到了成年了,但是女兒這些成長起來,你作為中國家長,美國家長,這兩者的融合體,內心有沒有什麼掙扎?
高燕定:我覺得沒有什麼掙扎,孩子在美國成長,但是自己是一個中國家長,你可能希望孩子要按自己的方法成長,如果把我算一個美國家長的話,你覺得孩子應該讓他自由發展,其實這是錯誤,很多人以為美國孩子都自由發展,這是錯的。曾經有一對夫婦,男的是美國人,女的是中國人,他們從嘉州跑到德州來找我,問我,怎麼規劃他們的孩子,而且還主要是他的美國丈夫來問我這些問題,當時他的孩子是7歲,大孩子是7歲,小的孩子只有兩歲,這說明什麼問題?其實在美國家庭裡面,也有這樣的,他們也會從小規劃他們的孩子,所以不能說中國家長就一定是這樣,美國家長一定就是那樣,我在這裡面就是心態擺的比較好,當然從小給孩子管迷魂湯,我也做過很好的調查,在美國學法律不會錯,不會是很不好的專業。 其實拿到法學學位以後,出來的職業的可能性會很多的,有一個人就寫了一本書,就講法律職業的轉換手冊,裡面有介紹了三百種律師可以從事的職業,有三百種之多,肯定是夠了。 再回到你剛才說的問題,中國家長和美國家長裡面的掙扎的問題。我覺得中國家長可能會要求孩子比較多,但是啟發的比較少。美國家長可能會啟發的比較多,強制的、管制的比較少。我在這里做的挺好。我誘導的比較多。
再問你一個問題,我也留過學,我們的經歷差不多。你本人遇到過什麼折磨沒有?跟教育相關的東西,教育的沖擊,心靈的頓悟,或者是扭曲,這樣的東西?有沒有?我是有的。 比如說到了國外,做論文,比如說我寫出來的東西,寫中國怎麼繁榮,怎麼偉大,老師說數據呢?出處呢?我們是不講這個的,不找科學依據,這個寫英語論文就徹底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能不能貢獻一個這樣的東西?
高燕定:想不起來。 謝謝大家。
『貳』 普通大學法學本科生應該如何做好自己的學習規劃
大學期間取得的證書對求職一般沒多大用,只是用來得獎學金的,要是獲得了國家級的什麼競賽獎到是對求職有很大的幫助。大一大二期間,有能力就多搞點事,輔修+輔導班+平時學習是完全沒問題的,反而讓大學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對於考研,本來是大三的事,但是這個一般是之前沒有目標的人的規律,你有目標,就提前准備,輔修+考研是完全沒問題的,不用把考研看得那麼神秘。
但是大學不要總是帶有功利性得去學習,培養自身能力才是第一位。我是武漢科大的,過來人的一些看法,希望你有個好的大學生活
『叄』 法學專業女生大學四年規劃怎麼寫謝謝啦…
考驗,一切為了考研,女生讀這個專業不考研基本沒什麼出路,除非你家後台很硬。也不要立志當律師了,女生做律師很吃虧的。總之一句話考驗,過司考。
『肆』 本科法學如何規劃美國留學
只要考一個高分的托福
然後畢業前一年開始找個律所實習,同時申請美國的LLM
讀完一年的LLM
再就地申請JD
讀完JD考一個bar就成了
『伍』 我是一個二本院校的大一學生,學習法學專業, 在大學期間該如何規劃自己呢同時在大學期間可以做哪些事
你很棒,大一的時候就知道規劃自己,不像我們那個時候,四年大學過來,什麼都沒有學會。
法學專業的,你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畢業之前能拿到律師資格證,最好是A證。在法學方面,你可以根據你的特長與愛好,再選擇法學領域內的一個主攻方向,努力打好基礎,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和教師資源,多學習專業知識,以後,你會成為某一法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如果你還嫌不夠,你還可以到學校附近的律師事務所見習,當然,這只能是你大三才能做的事。不建議你去打工端盤子擦地的什麼,那個沒有技術含量。
『陸』 法學專業本科生,想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你3-5年的職業規劃是怎樣的,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若是從未做過行政方面的工作,建議從基層做起。如果提升過快對於基層事物不了解內那麼也容不好解決和評斷問題。當然,人一直都是在學習中的。
3-5年規劃可以這么說:
我的職業目標是能夠在企業做到行政總監(或與行政有關的其他高管崗,盡量往大了說,沒關系)。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和學習1-2年內從基層爬向行政主管職。3-5年內能在公司當上行政經理。當然,也可以順帶提下希望公司能夠提供培訓之類的話。
建議:你求職的方向是行政崗,那麼就得從行政崗的組織框架來定未來的工作方向,切忌在面試官提及與行政崗脫離的職業規劃。
可能有些涉及到公司規模,體制等,但是,基本上按這種模式差不多。希望你好運哦。
『柒』 即將畢業的法學本科生都有怎樣的職業規劃
網路文庫上找到一篇法學畢業生的職業規劃,你可以點進去參考一下。
『捌』 法學專業的學生怎樣規劃大學生活
法學拿了畢業證基本上也沒什麼好的就業途徑,法學專業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提早准備司法考試,只有通過司法考試才有可能有好的發展,一定要早著手,等畢業才開始研究司法考試試題就等於在校時間都浪費了!
『玖』 職業規劃,法學專業,求前輩指點
不喜歡做公務員,對女孩子的職業規劃,本人建議可以考慮兩個:一去大型的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作商事法務。這條路經學習面廣泛,活躍,信息更新快,擴張和進步較大,而且依拖公司,收入也相對穩定;但是要求高,英語、司法考試、專業功底,個人形象等,做好吃苦准備,當然前景錢景一並也很好,順便建議考個證券從業資格,不難;二是去好點的有分工的律師事務所,專供商事法務這塊,你不是喜歡經濟嗎?但是女孩子建議不走律師職業,本人女,學長,偏好第一種但是沒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