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如何復習一注結構專業
A.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兩個多月的時間怎麼復習,重點放在哪裡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模擬題及解析(上午卷1) 第一套:
http://wenku..com/view/a37bfc7102768e9951e7387d.html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模擬題及解析(下午卷1):
http://wenku..com/view/934c31c04028915f804dc27c.html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試題:
http://wenku..com/view/008e7dc69ec3d5bbfd0a7489.html
2010年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試題及答案:
http://wenku..com/view/7374376925c52cc58bd6be0f.html
B. 一級注冊結構師專業課怎麼復習
一級結構師專業考試大綱
一、總則
1.1了解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結構極限狀態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
1.2熟悉建築結構、橋梁結構和高聳結構的技術經濟。
1.3掌握建築結構、橋梁結構和高聳結構的荷載分類和組合及常用結構的靜力計算方法。
1.4熟悉鋼、木、混凝土及砌體等結構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材料的質量要求和基本檢查、實驗方法;掌握材料的選用和設計指標取值。
1.5了解建築結構、橋梁結構及高聳結構的施工技術。
1.6熟悉防火、防腐蝕和防蟲的基本要求。
1.7了解防水工程的材料質量要求、施工要求及施工質量標准。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
2.1掌握各種常用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設計方法。
2.2掌握基本受力構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局部受壓及受沖切承載力的計算;了解疲勞強度的驗算;掌握構件裂縫和撓度的驗算。
2.3掌握基本構件截面形式、尺寸的選定原則及構造規定。
2.4掌握現澆和裝配構件的連接構造及節點配筋形式。
2.5掌握預應力構件設計的基本方法;了解預應力構件施工的基本知識。
2.6掌握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抗震設計計算要點及構造措施。
2.7了解對預制構件的製作、檢驗、運輸和安裝等方面的要求。
三、鋼結構
3.1掌握鋼結構體系的布置原則和主要構造。
3.2掌握受彎構件的強度及其整體和局部穩定計算;掌握軸心受力構件和拉彎、壓彎構件的計算。
3.3掌握構件的連接計算、構造要求及其連接材料的選用。
3.4熟悉鋼與混凝土組合梁、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的特點及其設計原理。
3.5掌握鋼結構的疲勞計算及其構造要求。
3.6熟悉塑性設計的適用范圍和計算方法。
3.7熟悉鋼結構的防銹、隔熱和防火措施。
3.8了解對鋼結構的製作、焊接、運輸和安裝方面的要求。
四、砌體結構與木結構
4.1掌握無筋砌體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2掌握牆梁、挑梁及過梁的設計方法。
4.3掌握配筋磚砌體的設計方法。
4.4掌握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方法。
4.5掌握底層框架磚房的設計方法。
4.6掌握砌體結構的構造要求和抗震構造措施。
4.7熟悉常用木結構的構件、連接計算和構造要求。
4.8了解木結構設計對施工的質量要求。
五、地基與基礎
5.1了解工程地質勘察的基本方法。
5.2熟悉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
5.3熟悉地基和基礎的設計原則和要求。
5.4掌握地基承載力的確定方法、地基的變形特徵和計算方法。
5.5掌握軟弱地基的加固處理技術和設計方法。
5.6掌握建築淺基礎及深基礎的設計選型、計算方法和構造要求。
5.7掌握土坡穩定分析及擋土牆的設計方法。
5.8熟悉地基抗液化的設計方法及技術措施。
5.9了解各類軟土地基加固處理和樁基的一般施工方法和要求。
六、高層建築結構、高聳結構及橫向作用
6.1了解豎向荷載、風荷載和地震作用對高層建築結構和高聳結構的影響;掌握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的取值標准和計算方法;掌握荷載效應的組合方法。
6.2掌握常用高層建築結構(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和筒體等)的受力性能及適用范圍。
6.3熟悉概念設計的內容及原則,並能運用於高層建築結構的體系選擇、結構布置和抗風、抗震設計。
6.4熟悉高層建築結構的內力與位移的計算原理;掌握常用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截面設計方法和構造措施;熟悉鋼結構高層民用建築的設計方法。
6.5熟悉高聳結構的選型要求、荷載計算、設計原理和主要構造。
七、橋梁結構
7.1熟悉常用橋梁結構總體布置原則,並能根據工程條件,合理比選橋梁結構及其基礎型式。
7.2掌握常用橋梁結構體系的設計方法。
7.3熟悉橋梁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及其抗震構造措施。
7.4熟悉各種橋梁基礎的受力特點。
7.5掌握橋梁基本受力構件的設計方法。
7.6掌握常用橋梁的構造特點和設計要求。
7.7了解橋梁常用的施工方法。
C. 明年畢業滿2年想考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還有一注基礎課,復習二注是做施嵐青的書上的題呢還是看規范呢
先考二注,對工作很有幫助,因為復習二注就能理解規范,規范有很多本,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熟悉的,所以先考二注
規范是重中之重,設計所有的依據都來自規范,題也必須做的,尤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題要熟練,施的書有兩種,應試指南和應試題解(名字好像不是這),都弄懂就行了
D. 我是一個在職結構工程師,想考一級注冊結構師,但每天復習時間只有2~3個小時,請問如何制定復習計劃
這個也要來咨詢啊。公司里考過注冊的問一下,什麼都知道了吧。
我說得時間多了,你不願意接受。說了少了,你過不了害了你。
還是說一下吧:施嵐青的書做一遍,歷年的題做到6分鍾內完成並符合要求,規范通讀。
如能達到上述的內容,基本上是能通過考試了,
你先混凝土的測一下,然後復習一下,看一下達到6分鍾內完成一題的程度要用多少的復習時間,混凝土在80分的卷子中的百分比是知道的,這樣就可以推測出總的復習時間了。再一計算,每天要多少時間,這樣計算我想理工科畢業生都會的吧。如時間不能保證,則不要去考了。等時間有了再考不遲。
E. 如何在半個月內復習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
關於復習,這里給你一些思路: 復習效率: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復習方法:1、章節復習,不管是那門學科都分為大的章節和小的課時,一般當講完一個章節的所有課時就會把整個章節串起來在系統的講一遍,作為復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做,因為既然是一個章節的知識,所有的課時之前一定有聯系,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採用聯系記憶法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線串起來,更方便我們記憶。 2、糾錯整理:考試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3、思維導圖復習:思維導圖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將知識用思維導圖畫出來進行整理記憶,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識的脈絡和重點,並且記得牢固。
望採納,謝謝
F.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怎麼復習啊
買本復習教程一般蘭定筠或者施嵐青的; 習題集 模擬題集各一本; 規范20本; 真題;
看完了即可
其餘的看你自己天分
G. 不是學設計的,考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難嗎
不是本專業,考結構師會難一點,土建所有專業里,難度最大的就是結構專業,科目最多的是建築專業。結構專業中的難點是三大力學,理論,材料,結構力學。幾乎所有理科的科目全有涉及,工科里少有的對高數,微積分,物理要求與理科生一樣的專業。
(7)2個月如何復習一注結構專業擴展閱讀:
初始注冊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1、聘用單位出具的受聘人的聘用合同復印件(至申請注冊時聘期不得少於1年,且合同中應有本人簽字)。
2、聘用單位出具的受聘人職業道德證明,該證明材料由申請人自提出申請之日前最後一個服務期滿2年以上的設計單位或允許其執業的其他機構出具方為有效。
3、縣級或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能堅持正常工作的體檢證明(近3個月內體檢有效)。
4、大專院校設計單位人員申請注冊時,應出具申請人是在職教師或設計單位在編人員的證明文件;若為在職教師,還應按 「高等學校(院)在職教師注冊須知」中規定,出具相應的證明材料。
H. 如何在半個月內復習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
時間的按排:從現在開始,到考試總的可利用的時間(天數)是Y 天(每天可復習時間按不小於4.5小時以上為一天,9.0小時以上為二天,且最多可計為二天,不足4.5小時的但大於2.5小時的可計為半天,小於2.5小時的,不計)則取X=(Y-30天),找近三個的基礎考試卷,統計分析出各門課程(與大學課程對應)占總分的比例,設比例是A1,A2,A3,...An,...,將X於An為權重進行分配,得出a1,a2,...an,,,,這樣就知道每一門課要復習的時間(an)。
I. 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課要復習多久
穩妥的話,要兩個月,平均每天要保證一個小時左右,買本一注的那個復習書就行,都出了四五版了,證明它的質量不錯,當然上述是在你的基礎課學得還可以的情況下而言,你已上碩了,照此復習應該沒問題
J. 一注結構大家復習的進度怎麼樣了
吸取了本來人考基礎課的經自驗,參加任何考試,如果不做好准備就上戰場,不然會被虐的很慘,結果自然不理想。遇到復習(閱讀及理解規范)效率不高,可以做題來彌補,可以在自己的書桌前貼上一張小紙條(時刻提醒自己此行的目的地)。
關鍵字:做題、做題、做題,重要的事真的需要說上不止三遍,因為在考場上如果你沒有對時間的感知能力,就最好帶上手錶或鬧鍾,我是幸運的,在考前我已經購買並帶了鬧鍾(其實我之前做真題用手機定時3:30來完成),我坐在第一排,考場的牆壁上掛了一個大鍾,抬頭即可看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