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幼師專業應該先了解那些
1. 當幼師,首先要做什麼
1、要有執著的事業心。
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瑣碎和平凡的,同時情況又是復雜多變的,有時孩子的行為會出現問題,有時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師特殊的照顧,在這樣艱巨的工作下,許多教師不免會出現煩躁情緒,而這種情緒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使他們感到焦慮不安。所以教師應該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充分的准備,堅定信念,保持一顆執著的事業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個性特徵。一個對自己工作沒有信心,消極懈怠的人是無法做好工作的。幼兒教師自身充滿自信、自尊的人格,處理問題時也表現出自信都將感染幼兒,給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模仿榜樣。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個性品質。
幼兒雖然年齡幼小,但是也喜歡美好的形象。孩子們會說:「陳老師真好看,和媽媽一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教師什麼都懂,其形象在他們眼中無比高大,老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是敬仰和崇拜的對象,老師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師要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喜歡舉止大方,親切活潑,穿著得體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舉止。
4、要有愛心和童心。
教師不僅要愛漂亮的孩子,也愛長相一般甚至醜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僅愛聰明的孩子,也愛發展速度緩慢甚至遲鈍的孩子;不僅愛聽話的孩子,也愛調皮的甚至有許多問題行為的孩子;不僅愛家庭背景富裕、社會地位高的孩子,也愛平民甚至家境貧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師通往每個孩子的心靈世界的橋梁。一位好的幼兒教師往往是幼兒的「忘年交」,是幼兒群體中的一分子,他們保持了一顆純真的童心,積極參與孩子們的各種活動,和他們一起游戲、講故事、說悄悄話。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教師就能夠和幼兒之間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就會在幼兒內心引起「共鳴」,同時教師會在生活中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更加愛孩子,由此,教師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5、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
教師要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示關注、接受和鼓勵幼兒的談話。
如教師關注地用目光注視幼兒,用點頭、撫摩孩子表示鼓勵和對孩子談話的興趣,使幼兒感到「老師很喜歡聽我說」。教師在傾聽孩子說話時要有耐心,細心揣摩和理解幼兒語言中所蘊涵的意義。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使幼兒了解教師的想法。如在講故事的時候,一個孩子老是打擾別人,影響其他小朋友聽故事。教師可以說:「當聽我講故事時打擾別人,別的小朋友就很難聽到故事,你自己也聽不到,這讓我覺得很失望。」
6、要有較強的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
教師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兒教師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在設計教育活動時,能夠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准備大量的教學具,讓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以啟發誘導的方式和發散式的提問形式,激發幼兒學知識的願望,要變讓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正確的師生關系。
7、要有自學能力。
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能,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跟上時代的變化。
2. 新生入園前幼師應該做好哪些准備
每到新生入園的時候,不是家長最崩潰的時候,也不是園長最崩潰的時候,而是幼師最崩潰的時候!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嚎啕大哭,幼兒教師才是真正奮斗在戰斗一線的勇士。在做好面對開園時手忙腳亂的安撫、善後工作的心理准備的同時,幼師也可以做一些緩解入園焦慮情況的准備。
✎入園前與家長溝通
入園前,幼師可以進行家訪,或直接開展一次入園前的家長會,既可以讓家長了解園所情況,又能讓我們了解幼兒家庭情況,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以及習慣等,等到孩子入園後,我們在和孩子接觸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也更容易消除孩子的緊張感。
注意事項: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一定要獲取家長的信任,千萬不要表現出對溝通沒什麼興趣的樣子,也不要敷衍了事,最好記得拿一個本子,認認真真記下與家長溝通的內容。
✎入園時多和孩子互動
孩子剛到幼兒園,對環境不熟悉,自然會哭哭啼啼的不想讓爸媽走,我們不要著急,要懂得設身處地的為孩子著想。當孩子第一次來幼兒園時,可以給他一個溫暖的微笑,然後輕輕用手撫摸他的頭發,試著溫柔的問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喜愛。
當孩子乞求通過我們去找爸爸媽媽的時候,我們應該感到開心!因為這說明孩子已經開始信賴我們啦,並認為我們能幫助他解決問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安撫他,告訴他,當太陽公公要落山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你了。
注意事項: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孩子一直哭個不聽,安慰也無濟於事的話,最好讓他自己獨處一會兒,然後組織其他小朋友們一起游戲,或者一起去邀請他的加入。
✎入園後照顧好孩子的生活
新入園的孩子年紀都小,很多事都無法自己完成,這就需要我們的幫助和介入。我們可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幫助孩子做他還做不好的事情,比如吃飯時喂他,上廁所時陪他以及幫助他清理衛生等等。
注意事項:我們幫助孩子們做他們還做不好的事情,只是暫時的,孩子終究要長大,因此最終的目的是讓他們自己學會,而不是更加依賴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學會「適合而止」。
✎及時進行初步常規訓練
當新入園的孩子們適應環境之後,我們就要對他們進行常規訓練,教他們懂禮貌,講衛生,從日常生活出發,不斷改善他們原本的不良習慣。如讓孩子懂得禮貌問好,懂得排隊,有秩序的進餐和午睡;能夠聽懂我們的指令和要求;能識別自己的物品,不串用其他小朋友的;能夠輕拿輕放,懂得珍惜公共物品等等。
注意事項:孩子們往往忘性很大,很多事教很多次也於事無補,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制定一些相應的獎勵制度,來吸引孩子們能夠遵守並做好。
✎做好幼兒相關的准備工作
孩子們入園之前,我們還要提前准備好幼兒園的環創,給新入園的小朋友們提供一個充滿樂趣的環境,讓他們覺得幼兒園是非常漂亮和有趣的,這樣他們就願意來幼兒園了。
當然,我們還要准備足夠的玩具和工具,每個課程必備的用品一定要充足,孩子們玩的玩具、手工要用的材料已經各個區角必備的物品,都要齊全和完整,如果有損壞的,也要提早更換,更要注重用具的衛生和安全狀況,切不可敷衍了事。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假期結束了,正式開始了新學期的教學生活,我們都知道,幼師行業的壓力很大,但是每位幼師每天都是真誠的微笑,迎接著可愛的孩子們!面對工作,每個人都會心累,老師自然也是如此,但我們仍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情,讓自己保持積極的態度,畢竟,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更好的面對生活!
最後,向大家分享一個很實用的親子活動方案~
活動名稱:呀,我的新家
活動准備:
1、准備一些有趣的卡通貼紙,貼紙上印上不同的動物、水果、花草等小孩熟悉的、容易辨識的物體。貼紙不需要太大,如兒童手掌般大小即可。
2、准備充足的水果和小點心。如西瓜、桃子、香蕉、小西紅柿、葡萄,麵包、蛋糕、動物形狀的小餅干、小塊的玉米、紅薯等。
3、著重注意教室里玩具區、圖書區、角色扮演區的布置,要規整有序,有吸引力。教室門口擺放幾個可愛的毛絨玩具。
4、准備一些幼兒喜歡的小玩具(價格不要太高)作為親子活動的小獎品,如小玩具熊、雪花片、小積木等。
5、游戲所需的其他物品。
活動流程:
1. 入園接待(8:30—9:00)
老師要提前到崗,八點半左右就應在教室門口等待孩子與家長的到來。同時在自己身上貼好貼紙,作為「身份」的標志,比如貼了一個月亮,老師就可自稱「月亮老師」,貼紙位置要選擇胸前等顯眼的位置。班主任負責主要的接待工作,配班老師協助,照看好孩子安全。
當家長與孩子到來時老師要熱情歡迎,並蹲下身來,專門問候孩子:「嗨,寶寶,你好,我是月亮老師,歡迎你來幼兒園,今天老師准備了好多有趣好玩的東西哦。」這時,老師把提前准備好的許多貼紙拿出來,讓孩子自己挑選一個喜歡的,作為孩子身份的標志。
如孩子選了一張蝴蝶的貼紙,老師這時就要幫孩子把貼紙粘在身上,並與孩子交流:「哇,你選了一隻這么漂亮的蝴蝶,老師幫你把這只蝴蝶貼在身上好不好?你看,老師也是這樣做的。那你以後就是我們班的蝴蝶寶寶啦,你的媽媽就是漂亮的蝴蝶媽媽。教室里有好多好玩的玩具,先進去玩一會吧!」
用貼紙確定「身份」的方式本身有極強的趣味性,寶寶會因自己特殊好玩的名字而高興,有助於寶寶接納幼兒園新環境;同時避免了老師短時間記不住眾多孩子姓名,叫不出甚至叫錯孩子名字的尷尬現象。
有些孩子對幼兒園有抵觸情緒,來園後不願與老師交流,這時老師可利用教室門口的毛絨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先與玩具玩一會,再給孩子貼紙,確定孩子的稱呼。
2.我的新家有什麼(9:00—9:40)
待家長與孩子到齊以後,正式開始「我的新家」主題活動。
這一時間段主要是讓家長和孩子全方面了解幼兒園,建立和老師的初步感情。班主任和配班老師、保育員一一向家長和孩子做自我介紹,再由班主任帶領家長和孩子參觀幼兒園的環境,保育員和配班老師全程陪伴。
簡單的參觀結束以後,集體回到教室休息,讓孩子自由玩耍,這期間,老師可以指導孩子「玩的藝術」,比如教孩子組裝玩具,搭建積木,拼插雪花片;或者在角色扮演區和孩子一起扮演玩耍,老師當個病人,孩子當個小醫生;也可以帶領孩子去圖書角自由閱覽,贊揚孩子好讀書的習慣……
3.我的新家真好玩(9:41—10:30)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初次踏入幼兒園,老師千萬別著急給孩子建立常規,反復說教,明確此次活動的目的,游戲能讓孩子快速愛上幼兒園。
這一環節主要以集體游戲為主,針對當天的天氣狀況,室外和室內游戲的比重可適當調整。除了帶班老師和保育員之外,園長、年級組長、廚師等許多人員都可以參與,讓孩子盡早熟悉幼兒園的「新面孔」。
4.我愛我的新家(10:31—10:55)
游戲結束,這時家長和孩子體力消耗較大,老師帶領孩子和家長一起去盥洗室,鼓勵孩子自己洗手,並用毛巾把手擦乾凈。
示例:「寶寶們,剛剛做游戲小手是不是摸了好多東西呀?許多東西上有細菌,是不幹凈的,所以現在像老師這樣,伸出手來,把手放在水龍頭下面,自己洗干凈,好不好呀?雖然爸爸媽媽在身邊,可是老師相信你們自己就能把這件事做好,老師待會給自己洗手的寶寶發禮品哦!」(老師一邊說,一遍洗手做示範,以豎起大拇指或者挑選榜樣的方法鼓勵孩子獨立洗手)
洗完手,引導家長和孩子去餐飲區喝水並坐好,分發提前准備好的水果、小點心,告訴孩子這是老師精心准備的給所有小朋友的獎品,一定要敞開肚子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5.活動總結(10:55—11:05)
班主任做活動總結:「寶貝們,今天玩的開心嗎?幼兒園里有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還有這么多小夥伴陪伴,大家一起做游戲、唱歌,多快樂啊!今天大家表現都非常棒,月亮老師可喜歡你們了!來,給自己鼓個掌,加油!(老師帶頭鼓掌)過幾天咱們幼兒園還會舉行這樣的活動,到時候有更多好玩的玩具和游戲,還有更多好吃的等著你們,一定要來哦!再見,月亮老師愛你們~~」
老師引導家長和孩子有秩序地離開,並盡量和每個孩子有一兩句單獨的告別。
3. 我准備學習幼師應該准備什麼東西
一般,各地的大專、職業學院都設有幼教專業。
學幼師不需要准備什麼,可以包括相應專業即可。
如果不能參加高考,許多縣市都設有職教中心,裡面也有幼師專業,這個也可以報考,入學條件也不高。
一般來說,如果熱愛幼教事業,首先要喜歡孩子,有一顆童心,平時多和孩子們接觸,一起玩耍,學習一些兒童心理方面的知識。
幼教多招收女孩,如果具備能歌善舞素質的,這樣的女孩更受學校和用人單位歡迎。
4. 學幼師先從什麼下開始
你多大呀?學幼師肯定要學最基礎的,理論上要學幼兒教育學心理學,還有教學教法等。技能技巧上要學很多,幼師是個多面手,什麼都要會的。最好是通過系統培訓,還有考幼兒教師資格證。
5. 做為一名幼兒教師首先應該做到什麼
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牢固的專業技能,這一點不予否認。但縱觀幼兒園無考試制度這一特點,我覺得一個幼兒園教師更應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因為我是幼兒園教師,我就要對孩子負責。當一個個可愛、單純的臉龐出現在自己面前時,我就得明確自己的責任,知道我眼前的這些未來的花朵正期待著自己的悉心照料,而真正明白這一些得做到以下幾點:第 一,充分做好准備上好每一節課。雖然幼兒園教育下的幼兒沒有考核要求,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有希望得到新知識的權力。當然這也是家長送幼兒來園的最直接,最實際的目的。而作為幼兒園老師來說,得時時刻刻將這些牢記心頭,充分做好准備,上好每一節課。進而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盡量讓幼兒在每一節課之後都有所獲益。第 二,平等對待每一位幼兒。幼兒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教師難免有時有偏坦心理,但是只要你細心觀察,其實不難發現,那些被自己擱置在遺忘的角落裡的孩子其實也有閃光點,只是當初自己將他們列入「黑名單」後沒有仔細去挖掘他們而已。就拿我們班的園園小朋友來說吧,剛來幼兒園時,她十分膽怯,不敢和老師及夥伴們交流,吃中飯時沒吃飽也不敢要老師添飯,起初由於她的這些舉動,老師經常會將她同能力差的幼兒歸入一類進而不去管她,可是在一次和家長的長談之後,我決定進一步深入了解並改變這個孩子。還記得有一次戶外活動玩走平衡木,其他孩子都一個個排著隊走到了平衡木上,但她卻一個人遠遠地看著她們,後來我走上前去,扶著她的小手,對她說:「來,老師幫你走過去,老師相信你一定行的。」聽了我的話,她踉踉蹌蹌地走完了平衡木,並露出了一絲微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一如既往地關注著這個孩子,最後令我欣喜的是,她慢慢地改變了自己,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第 三,教師應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讓幼兒有模仿的榜樣。有時在幼兒園班級里,經常會看到孩子們搶著拿杯子喝水,搶別人手裡的玩具,故意劃破桌椅等等一系列不規范的行為,針對幼兒的這些不規范行為,教師每次都會給予指出,但收效甚微。靜下心來反思幼兒的這些沒有責任心的行為,不難發現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根源之一來自於老師。我們都知道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所以一不留神,老師的某一沒有責任心的舉動將會直接影響到幼兒,例如:教師隨意拿幼兒帶來的食物食用,就會在幼兒心中產生這么一種錯覺,那就是:別人的東西可以拿來隨便用的,我們老師都這樣,我也可以的。而這種錯覺一旦在幼兒心中紮根,就會養成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將會影響幼兒以後的學習生活,所以教師以身作則,讓自己有責任心的一舉一動去培養幼兒良好的責任心就顯得十分重要。 因為我是幼兒園教師,我就要對家長負責。家長將孩子交給老師。交出的是他們的信任。作為老師來說應將這份信任化作一份責任。盡心盡力把每位幼兒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另外,由於幼兒的諸多年齡特徵,平時多與家長溝通,做好家園互動工作也顯得尤為重要。之前的那位園園小朋友要不是與家長及時溝通,她的問題可以到現在還未被發現。 因為我是幼兒園教師,我就要對幼兒園負責。對於每一位幼師來說,幼兒園給自己創建了一個學習、發展的平台。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將這個平台搭建得更壯觀。 因為我是幼兒園教師,我就是對國家負責。幼兒園是每個人第一次接受正規教育的場所,孩子在幼兒園教育下打下了扎實的認知的基礎。對於她今後走上社會,為祖國作貢獻,百利而無一害。所以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好好地去培育。另外,孩子們往往會從幼兒園教師那裡定下教師的形象,所以平時注意一言一行,是讓教師的光榮形象深入人心的一個重要途徑。 因為我是幼兒園教師,我就得不斷反思自己,雖然幼兒園教師難免也會遇到工作,生活上的種種不順心,但是我們得時刻記住於漪老師說過的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累累傷累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也確實讓挫折磨練自己的意志,讓自己在挫折中「強大」起來,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曾記得我的同學也和我說過這樣的話:現在的孩子是不好管教的。但是,我想你既然選擇了做幼兒園老師,就要想辦法做好,孩子們是需要溝通的,你對他們好,他們才願意接近你,才會聽你的話,你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這樣才跟孩子們一般高,他們才願意跟你說他們的秘密。
6. 幼兒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素質
1、要有執著的事業心。
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瑣碎和平凡的,同時情況又是復雜多變的,有時孩子的行為會出現問題,有時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師特殊的照顧,在這樣艱巨的工作下,許多教師不免會出現煩躁情緒,而這種情緒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使他們感到焦慮不安。所以教師應該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充分的准備,堅定信念,保持一顆執著的事業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個性特徵。一個對自己工作沒有信心,消極懈怠的人是無法做好工作的。幼兒教師自身充滿自信、自尊的人格,處理問題時也表現出自信都將感染幼兒,給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模仿榜樣。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個性品質。
幼兒雖然年齡幼小,但是也喜歡美好的形象。孩子們會說:「陳老師真好看,和媽媽一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教師什麼都懂,其形象在他們眼中無比高大,老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是敬仰和崇拜的對象,老師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師要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喜歡舉止大方,親切活潑,穿著得體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舉止。
4、要有愛心和童心。
教師不僅要愛漂亮的孩子,也愛長相一般甚至醜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僅愛聰明的孩子,也愛發展速度緩慢甚至遲鈍的孩子;不僅愛聽話的孩子,也愛調皮的甚至有許多問題行為的孩子;不僅愛家庭背景富裕、社會地位高的孩子,也愛平民甚至家境貧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師通往每個孩子的心靈世界的橋梁。一位好的幼兒教師往往是幼兒的「忘年交」,是幼兒群體中的一分子,他們保持了一顆純真的童心,積極參與孩子們的各種活動,和他們一起游戲、講故事、說悄悄話。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教師就能夠和幼兒之間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就會在幼兒內心引起「共鳴」,同時教師會在生活中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更加愛孩子,由此,教師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5、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
教師要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示關注、接受和鼓勵幼兒的談話。如教師關注地用目光注視幼兒,用點頭、撫摩孩子表示鼓勵和對孩子談話的興趣,使幼兒感到「老師很喜歡聽我說」。教師在傾聽孩子說話時要有耐心,細心揣摩和理解幼兒語言中所蘊涵的意義。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使幼兒了解教師的想法。如在講故事的時候,一個孩子老是打擾別人,影響其他小朋友聽故事。教師可以說:「當聽我講故事時打擾別人,別的小朋友就很難聽到故事,你自己也聽不到,這讓我覺得很失望。」
6、要有較強的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
教師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兒教師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在設計教育活動時,能夠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准備大量的教學具,讓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以啟發誘導的方式和發散式的提問形式,激發幼兒學知識的願望,要變讓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正確的師生關系。
7、要有自學能力。
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能,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跟上時代的變化。
7. 幼師需要具備哪些必備的能力
(1)教育計劃制訂能力。幼兒教師需要根據教育要求和幼兒的特點制訂符合本班幼兒實際的、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具體內容有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和日計劃。在日計劃中,要對幼兒的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和戶外體育活動做出精心的安排,並能夠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調整活動內容。
(2)班級組織和管理能力。班級管理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班級環境的創設、一日活動的指導、家長工作的組織,還包括節日活動、運動會、親子活動、畢業典禮和隨機大型活動的策劃與組織。
(3)行為觀察和指導能力。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教育活動設計、組織、管理的起點,同時伴隨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因此,觀察能力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能力。 教師要能根據幼兒的年齡段發展特點對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教師要有觀察的意識,逐步錘煉觀察能力,具備橫向觀察和縱向觀察能力、整體觀察和個別觀察能力、計劃觀察和隨機觀察能力等。
(4)研究總結與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師是專業人員,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教師要在人職初期客觀地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問題,確立自我發展的目標。在教育實踐中要善於觀察與思考,能夠及時反思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積累教育經驗,並能大膽參與園本教研活動,勇於發表個人看法,汲取他人的教育經驗,使自己成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
8. 幼師是要學什麼的
掌握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園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幼兒教育研究方法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觀察幼兒、分析幼兒的基本能力以及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具有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國家和地方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學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
主要課程:教育學、教育史、教育學概論、普通心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教育社會學、學前衛生學、兒童發展心理學、聲樂、舞蹈、美術、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心理學、幼兒保健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統計學,人體解剖生理學,游戲學原理、教師口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