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交通運輸專業出國留學

交通運輸專業出國留學

發布時間: 2020-11-21 10:30:22

『壹』 交通運輸專業出國。 想去美國留學讀研,現在上大二,學的是交通運輸專業,去美國讀研如果讀本專業的話有

你的GPA、語言成績成績怎麼樣呢?建議你可以去新通留學上做一個免費的測評,看看你適合去哪個學校。
以英國舉例來說,英國開設此專業的院校有:帝國理工學院,南安普頓大學,紐卡斯爾大學,卡迪夫大學,利茲大學,拉夫堡大學,諾丁漢大學,牛津布魯克斯大學,鄧迪大學,龍比亞大學。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實力最強的具有國際聲譽的就是帝國理工學院。

『貳』 交通運輸專業出國留學

我是學航運管理的,有很多這樣的專業。一般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商學,就是經濟,管理什麼的;另一個是工學,就物流,供應鏈之類。比如什麼卡迪夫,普利茅斯,華威之類的都有選擇,可以上網查一下,有很多的。

『叄』 學交通運輸專業,想出國讀研,有什麼推薦的大學

你學術背景是什麼?加州大學伯克利,德克薩斯州大學,麻省理工,馬里蘭大學,普渡大學,西北大學,密西根大學-安娜堡。這些是比較好的大學主要看你學術背景。

『肆』 出國留學土木工程選哪個國家

建議美國
土木工程包括建築工程、地下工程、結構工程、橋梁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等。另外美國土木工程專業與環境工程也是有很緊密的聯系的,很多學校會把環境工程與土木工程並列在一切。也有的學校單獨設立了土木工程學院,把環境工程並入其研究方向,正是因為有這層從屬關系,在美國土木工程專業中會有環境工程,水利工程的方向。
專業分支
一般來說土木工程專業在國內外都有一些細分的方向,如橋梁、隧道、結構工程、建築工程管理、交通運輸等,國內的土木工程本科生在大二升入大三的時候往往也會選擇方向,就申請而言,結構工程、工程管理是申請人相對較多的方向,而後者申請難度相對較低。
結構工程:是用力學的方法來分析建築物(如:房屋、橋梁、水壩等)和構築物(如:擋土牆、煙囪、構架等)在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和變形,通過控制結構的內力和變形,達到結構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保證一定安全可靠度的目的。因此它經常和建築材料如混凝土,橋梁設計,地震工程、智能結構設計一起研究。
岩土工程:是運用工程地質學、土力學、岩石力學解決各類工程中關於岩石、土的工程技術問題的科學。主要研究土壤力學,地基工程,岩土力學,隧道效應、數值模擬技術、土壤與岩石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等,此外修築水壩,石油、煤礦的開采都要用到岩土工程的知識。
交通運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是研究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基礎設施的布局及修建、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經營和管理的工程領域,主要研究道路安全,運輸計劃,智能運輸系統,交通模擬模擬,交通運作與控制等。現在運輸工程和Geomatics Engineering(地球空間信息學)結合得越來越緊密了。
建築材料:主要研究對象是水泥、砂、石、木材、金屬、瀝青、合成樹脂、塑料等材料,包括它們的組成、微觀結構以及在各種狀態下的承受力,形變,滲透性,彈性,收縮,以及材料的回收利用等,另外還研究新型建築材料的設計、開發、生產。
水力水資源工程:主要是研究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利用和控制。主要運用水力學,流體力學研究水及廢水處理設備設計,洪水分流,地下水及河川的流量控制,流失分析等。相關項目稱為Environmental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建築工程管理:主要是建築工程的施工、規劃、安排、財務控制、庫存、預算、進度估計等等。主要是施行以下3 個層次的項目管理:
未來就業
就業前景:咨詢工程師,政府官員或城市工程師(交通部,環境保護局等),施工工程師,政府實驗室研究人員。土木工程師需要持有從業資格證書,擁有研究生學歷在進入該行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經濟形式會影響土木工程的就業,在經濟復甦之後會出現對就業需求的大幅增加,因此,社會對於該專業的需求趨勢相比於全國的趨勢,有滯後性。
申請說明
硬體成績
1,GT成績:申請土木工程專業,G/T要求是比較有彈性的,申請土木工程專業,如果你有不錯的研究經歷,是完全抵得過G/T上面的不足的。但這並不意味著gt成績不重要,看錄取的結果就可以知道,成功申請好學校的人,gt成績一般都在ibt:95,gre1200以上。所以想申請排名靠前的學校,好的成績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2,GPA成績:申請土木工程專業的GPA跟其他工程類專業一樣也是要求要在3.0以上,同樣一個比較有競爭力的成績是要在3.5以上,所以申請土木工程的學生也一定要在平時保持好自己的GPA。
獎學金
申請土木工程專業競爭是相當激烈的,專業排名比較靠前的院校更是如此,例如UCB更是明文寫出了「只為學生提供有限的Financial Aid 」這樣的字眼。但也有很多院校會為申請者提供形式多樣的獎學金的,如Fellowship、PA、TA、RA及TW等。

『伍』 交通運輸專業 出國留學問題

這個還是要看回你自己的興趣 經濟狀況 如果經濟一般的話 那去英國讀研會比較好 而且英國那麼多所優秀的大學 總會有一所適合你的

『陸』 初中畢業如何提高學歷

你可以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來提升自己的學歷,自學考試學習方式靈活、工學矛盾小、費用低,實行「寬進嚴出」,「教考分離」,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報考的專業,然後去當地教育考試院或者大學的繼續教育學院報名。

准備參加自學考試的考生,首先要全面了解當地已開考哪些專業,詳細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的層次、要求及課程設置等,結合自己的工作、興趣、文化層次、學習能力等,自願報考專業。一般來說,應先報專科段,後報本科段;報考課程建議按專業考試計劃課程設置順序報考。

(6)交通運輸專業出國留學擴展閱讀:

自學考試各專業課程一般分為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一般專科專業的考試課程不少於15門,總學分不低於70學分;本科專業的理論考試課程門數不少於20門,總學分不低於125學分。

自學考試的畢業證書由各省考委頒發,主考院校副署。為體現國家考試的嚴肅性、權威性,自2003年起,自學考試的畢業證書由全國考委統一製作。自考畢業證書自2001年6月起全國已實行電子注冊、備案制度。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向社會提供證書查詢認證服務。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柒』 學材料的考研考東南大學怎麼樣

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84年12月,其科研和教學的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基礎、先導和交叉性的新材料已經成為學院教學和研究的主流。
目前我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涵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按以上四個二級學科方向招生;本科按材料科學與工程大類招生、大類培養,並設有金屬材料、土木工程材料、電子信息材料和先進材料制備與應用四個方向。 圍繞研究型世界高水平大學的建設目標,學院一直以科學研究為先導,積極推進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近五年來,我院承擔了國家「863」高技術,「973」重點基礎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和面上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國防科工委高技術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攻關項目、高技術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八十餘項,參與了神州飛船、三峽水利工程、潤楊大橋、南京地鐵和蘇通大橋等多項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任務先後獲得三項國家發明獎、十餘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發明專利三十餘項,發表高水平論文700餘篇。其研究成果在國防、汽車、機械、石化、能源、道路橋梁、水利工程、房屋建築、地下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為國民經濟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我院發展較快,造就了一支既能勝任教學又能承擔科研攻關的師資隊伍。目前全院在編專職教師40人,正、副教授共31人,博士生導師19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高達78%,更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孫偉教授於2005年順利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設有土木工程材料、電子信息材料、金屬材料、 材料加工工程四個教研室,一個通過國家級計量認證的校級分析測試中心,一個江蘇省土木工程材料重點實驗室,一個江蘇省先進金屬材料重點實驗室。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20名左右,碩士和博士研究生60名左右,本科畢業生中每年接近50%升讀研究生,從2003始,該學院與德國烏爾姆(ULM)大學互派留學生。學院還設有繆昌文獎學金、陳延年、王勁松獎學金、金鼎獎學金、沈榮躍獎學金等多項材料類專門獎學金,為學生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我院十分重視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現已與美國、英國、荷蘭、德國、新加坡、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知名大學建立了良好學術交流和合作渠道,努力實現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我院積極主動地融入國家經濟建設的主旋律中,走產學研合作之路,特別是,為推動江蘇新材料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許多腳踏實地的工作。
半個多世紀來,特別是,材料學院成立的二十多年來,全體師生員工秉承「止於至善」的校訓,繼承和發揚「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校風,集成創新,艱苦奮斗,各項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們有理由相信,東大材料人將與每一位關心和愛護我們的人攜手共進,共同為我國的新材料事業的發展和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新貢獻。

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84年12月,起初由原機械工程學院的金屬材料教研組、金屬材料研究室、分析測試中心組成,之後又相繼並入原土木工程學院的建築材料與製品教研組、原機械工程學院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組。建學院後,經不斷整合充實,綜合實力得以持續提升,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經幾代人艱苦奮斗、長期積累的結果,因而,說到材料學科的發展歷程,就得從20世紀初最早建立的機械工程學院(科)和土木工程學院(科)追述。

1951年以前
1916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設立工藝專修科,以培養中等實業學校機械製造工藝師資為目標,從事專門機械工程教育。根據教學計劃要求,在校內先後建立鍛工場、金工場、鑄造場、木工場,並購辦儀器,添聘歐美工學專家為高深工學之訓練及研究。
1923年,當時的河海工科大學並入原東南大學,使原東大土木工程科實力大為增強,設立了材料實驗室。抗日戰爭前該實驗室已擁有一台20噸萬能試驗機、一台200噸壓力機,為當時國內稀有設備。
1947年春,原中央大學土木學院與導淮委員會合作,由吳中偉(我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主持創建了國內第一所專門從事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的試驗室,該室在推動我國混凝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52年—1965年
1952年,成立金屬工學教研組,隸屬機械工程學院。當年應國家之人才急需,招收「鑄造」專修科,一年後按上級部門指示,學生調整到上海交通大學。
1954年,成立鑄造工程教研組,隸屬機械工程學院,並設置本科「鑄造」專業,同年始招生。
1955年,設立「建築成品及零件生產」專業,並組建了該專業教研組,隸屬土木學院。該專業為國內首批設立,後因聽從原蘇聯專家意見,並入化工學院「水泥」專業。
1956年,根據原高教部意見,恢復在土木學院設立「裝配式建築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製品及構件生產」專業,並開始本科招生。
1959年2月,受「大躍進」的「大辦工廠,大煉鋼鐵」影響,奉命成立冶金學院,一學期後又奉命撤消。該學院部分教師並入鑄造教研組,故鑄造教研組曾一度改名為鑄冶教研組。
1960年,為適應我國建設需要、與全國同步,「裝配式建築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製品及構件生產」專業改為「混凝土及建築製品」專業。
1962年,開始「鑄造」專業的研究生培養工作,當年招收2名研究生,由舒光冀教授指導。
1965年開始,「混凝土及建築製品」專業的研究生培養工作,由姚璉教授指導。
建立專業教研組後,教研組在專業建設、教學計劃的制訂及實施、教學法研究、教材和實驗室建設、青年教師培養等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這段時期比較注重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師生下到生產第一線,學生從中獲得專業實踐,教師從中吸取素材以充實課程教學,使人才培養貼近企業生產實際。

1966年—1976年
經歷「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1年間學校教學科研基本處停頓狀態。
1972年至1977年,「鑄造」專業招收六屆「工農兵」學員,除最後一屆為兩年學制外,其餘均為三年學制。
1974年至1976年,「建築材料及製品」 專業招收三屆「工農兵」學員,學制均為三年。 「文革」使我國經歷了一場浩劫,高等學校作為重災區,知識分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傷害。盡管如此,1972年招收 「工農兵」學員後,面對學員文化基礎存在的嚴重參差不齊狀況,廣大教師還是投入了極大的心血和熱情。經教師們的精心培養,不少當年的畢業生,如今已在各種崗位上成為中堅。

1977年—1984年
1977年,全國恢復統一高考,「建築材料及製品」專業恢復招生。
1978年,恢復「鑄造」專業研究生、本科招生。
1979年,由金屬工學教研組、鑄造教研組和其它單位抽調教師組建金屬材料教研組,隸屬機械工程學院。
1980年,設置本科「金屬材料」專業,隸屬機械工程學院,當年始招生。
1981年,設立「鑄造」專業博士點,是我國首批建立的博士點之一。舒光冀教授首批獲准為博士生導師,為該博士點學科帶頭人。因培養研究生和開展科研工作需要,由鑄造、金屬材料、金屬工學三個教研組抽調教師組建金屬材料研究室,隸屬機械工程學院。同年11月設立「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點,隸屬土木工程學院,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該專業碩士點。
1983年,成立分析測試中心,隸屬機械工程學院。
「文革」結束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全國形勢發生了歷史性轉折,中央相續出台了若干推動國家科技和高教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社會重樹尊師重教之風,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師生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學校各項工作得以迅速恢復,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資源的改善等諸方面均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這一時期,材料學科在「鑄造」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專業領域內,已發展為具有雄厚師資力量,躋身國內一流的學科。舒光冀教授曾任全國高等工業學校教材編委會鑄造分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1984年主持召開了全國首屆高校鑄造專業研究生教學研究年會。

1984年12月至今
1984年,為適應新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促進學科建設,結合學校已具備的教學科研基礎,經充分論證,學校批准,於12月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由原隸屬於機械工程學院的金屬材料教研組、金屬材料研究室、分析測試中心組成,負責組織和進行本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原屬機械工程學院的本科「金屬材料」專業也隨之並入(後按教育部的本科專業目錄,亦稱「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主要承擔「金屬材料」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生、「鑄造」專業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和本學科的科研工作。
1989年8月,為構建校級分析測試平台,分析測試中心脫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並入新成立的東南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1990年,設立「金屬材料」專業碩士點。
1992年,根據學校決定,原隸屬於土木工程學院的建築材料與製品教研組並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原隸屬土木工程學院的本科「建築工程材料」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碩士點也隨之並入。
1994年,依據金屬材料與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發展方向,增設「復合材料」專業碩士點。
1997年,為適應學院科研工作需要,於10月成立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1998年,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指導和學校統一部署的要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統一按「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招生,設金屬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兩個專業培養方向。同年6月,為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構築材料學科實踐教學新體學院,經學校批准,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下設金屬材料實驗室和建築材料實驗室。

2000年,通過申報、評審,於12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含「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和「材料加工工程」三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2003年,學校分析測試中心和原機械工程學院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組並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使學科得到進一步整合提升,同年10月,經批准設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本科專業增設「電子信息材料」專業培養方向。
2004年,增設「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本科專業增設「先進材料制備與應用」專業培養方向。
2005年12月,孫偉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6年3月,根據學科建設需要,經學校決定,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6年6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材料學」學科為江蘇省「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學科。
2006年8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搬遷至東南大學九龍湖新校區。
2006年12月,何德坪教授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一)。
2007年4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重點建設「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室」。

『捌』 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麼史沫特萊會破例把魯迅送到大門口

魯迅-----赤裸裸的漢奸
從小的時候,我們就被強加了一種觀念:魯迅是中華民族之魂!這有1936年魯迅逝 世時身軀上所覆蓋的「民族魂」 旗幟所證。後來讀書,幾乎每個學期都能讀到魯迅先生的大作,比如《祝福》、《阿Q正傳》、《紀念劉和珍君》等等,特別是《紀念劉和珍君》裡面,「真的勇士,是敢於面對淋漓的鮮血,敢於面對慘淡的人生…「 雲雲,更加成為年青人激勵自我的名言。再後來,曾經就讀魯迅文學院作家進修班,更加以魯迅為榮;再後來,自己的文章被一些關心的朋友所勸阻:「你的文章有魯迅風格,千萬要小心」時,也愈發沾沾自喜。不知道是不是爸爸所擔心的「讀書越多越反動」還是終於長大了,到了今天,我忽然問自己一個問題:「魯迅是不是漢奸?」
正是從魯迅之死開始,我才開始懷疑魯迅的人格,懷疑他作為中華民族族魂的資格!想想看,魯迅是死在怎樣的時代?1936年末!!!這個時代是什麼概念?一方面,小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從甲午之戰後成為中國頭號仇敵,繼佔領台灣之後,佔領朝鮮, 1927年5月,國民革命軍北伐關鍵時刻,日本鬼子公然於濟南割鼻挖眼殘殺中國大使以挑釁和試圖掀起侵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佔領東三省,無惡不作;1932年「一·二八淞滬事變」派出精銳陸海空師團攻打上海,遇到國民黨19路軍浴血抗戰,上演「八百勇士」記;1933年侵略熱河,策動外蒙分裂……可以說,日寇無日不在夢想吞滅中國,無日不在增兵中國,在1937年全面抗戰打響之前早已經完成了對北京上海華東華中軍事包圍的准備,所以才能在北京「蘆溝橋一槍」之後短短幾個月內席捲半個中國。另外一方面,國民黨成功推翻滿清罪惡政權後,兩次失去執政機會,一是孫中山主動妥協,以總統之位換取北洋軍閥統帥袁世凱的倒戈,二是國民黨在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勝,黨魁宋教仁在天津被袁世凱刺殺!之後國民黨發動北伐,以軍事的勝利促進政治的統一團結,終於實現形勢上的統一,來面對氣勢洶洶的小日本帝國的殺機。為了在極短時期內達致國家現代化之路,蔣介石先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軍事上,對外引進德國、美國先進軍備,對內採取寬容政策,收編地方軍隊,讓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進入決策圈,統一在軍事委員會指揮之下,比如李宗仁、白崇禧、閻西山、馮玉祥等等,不管他們是不是反對過中央政府,政府都採取寬容妥協政策,以盡可能團結對外,避免犧牲;在經濟財政金融政策上,從1927年到1937年間,國民黨改兩為元,實施法幣,收回關稅自主權,統一煙酒鹽政,大辦交通建設,建立完整銀行體系,開礦興業,支持國貨,使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年增長率百分之二、三十以上的速度成長,甚至有的年度成長率高達百分之百!至於上海,更加成為國際著名的遠東第一都會,發展速度與國際接軌,甚至有了70年後共產黨才有的股市交易制度。在文藝上,不僅這十年是中國報刊最自由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真正時期,各種思潮湧現、名家繁星羅列。文藝要反映時代變化,表達時代的情緒,於是,在這個時代,我們聽到了屬於真正族魂的歌曲《黃河大合唱》,聽到《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聽到戰士們唱著《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聽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生活方式上,中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破除陋習,樹立文明衛生之風,蔣介石宋美齡夫婦親自發起「新生活運動」、「女權運動」,促進國民素質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教育政策上,國民黨更加不遺餘力,建立起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塑造了具有自由競爭有容乃大風度的名牌大學,是今天的大陸所謂名牌大學們所望塵莫及的!可以說,從北伐之後到抗戰之前的十年,是中國迅速醫治封建創傷民族貧弱恢復健康保存體力的十年,是厲兵秣馬整肅軍紀強化國防擴大外交備戰強敵的十年!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你能從魯迅的文章中看到嗎?你能從魯迅的幾百萬言所謂大作中看到日本的殺氣騰騰迫在眉睫的威脅嗎?你能從魯迅的幾百萬言所謂大作中看到國民政府的哪怕是一個積極的進步嗎?
很難置信,在這樣一個枕戈待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百廢俱興經濟騰飛的時代,魯迅的眼裡沒有日本的武士刀在屠殺和正在准備大屠殺,魯迅的眼裡沒有國民黨竭盡全力於內外交困中挽狂瀾於既倒的努力!魯迅的百萬雄文中沒有一個字眼的抗日言論!
相反,我們看到的,是魯迅說:中國就象一個鐵的黑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的人都在昏睡,如果有人醒了,會更加痛苦,還不如睡死的好,除非有外面的人把這屋子打破!(大意) 這樣的話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說中國人沒有自救的能力,只有被日本人侵略佔領殺害才能有生機?相反,我們看到的,是魯迅說:「費厄潑賴(FAIR PLAY,公正游戲規則,即科學文明制度)應該緩行,對資本家的乏走狗(指國民黨)應該痛打落水狗!」我們就不明白,魯迅在那樣一個民族生死維艱的關頭,怎麼就不號召「痛打小日本野心狼?!」相反,我們看到的,是魯迅對國民黨的一切活動都無不盡冷嘲熱諷挖苦誣蔑之能事,諷刺「新生活運動」,諷刺文藝界[國防文學和抗日文學]的口號,我們不明白,文藝家身為時代的記錄者和表演者,怎麼可以對日本的巨大威脅無動於衷?當時軍隊在備戰,人民在奉獻,藝術界發起「抗日賑災義演」、「慰軍演出」、「抗日話劇」,文學界雖然有「國防文學」、「抗日文學」之爭,但都是在盡國民的責任,為什麼所謂的「族魂」卻這樣冷酷無情地諷刺嘲諷這一切的努力?甚至,魯迅的作為,是在諷刺中國一切的一切,包括中葯中醫,包括傳統文明和儒家文化,包括歷史輝煌和科學貢獻,包括衣食住行,沒有一樣看上眼的,什麼,「決不看中醫」,什麼「中國的書縫里,只寫著兩個字:「吃人」!甚至,要徹底廢除中文,什麼「中文不滅,國無希望!」
很遺憾,看魯迅的書,兩個感想:一是國民黨真寬容,可以讓他這樣「反動透頂罪大惡極」的文章橫空出世,公然在《申報》等中國大報刊上發表(即使如此,魯迅並不滿意,出版《偽自由書》).二是中國完了,沒希望了,很消極,很壓抑!看看阿Q,居然被學者認為人人都是阿 Q,我呸-----阿Q那樣無賴無恥,怎麼可以代表中國人形象?如果30年代的中國人有一半是阿Q,我們不等日本人打,自己就滅亡了!而魯迅的眼裡,人人都是阿Q,所以中國被滅亡的命運,在魯迅看來,就是「黑暗的鐵的牢不可破的屋子,裡面的人阿Q一樣地在熟睡中悶死過去!」其它的形象更加不用說,用今天的話說,沒有一個「符合主旋律「,沒有一個是鼓舞人心的「英雄模範「 ,我們看到的,是《傷逝》里萎萎縮縮的小知識分子,看到的是《祝福》里不能抗拒悲慘命運只有被吃掉的「祥林嫂」,一句話,魯迅是揭露了中國社會的黑暗面,不過,魯迅只給我們看「黑暗面」而已,僅此而已,看了之後你會感覺渾身無力,覺得那個時代一片黑暗,你絕對不會想到為國捐軀奮斗,唯一的出路要麼推翻國名黨,就象共產黨所做的一切;要麼接受日本鬼子「打破黑屋子」,就象魯迅的弟弟周作人所做的一切!
我曾經懷疑,周作人和魯迅一向感情良好,日本人侵略中國,周作人迅速成了漢奸政府的高官,是不是曾經受魯迅的影響頗深?如果魯迅是個堅定的抗日主義者,以魯迅的威望名聲,在文章里對日本鬼子如果稍作攻擊,我想在當時的民族精神上,該是多大的促進,該激盪多少年青人保家衛國的心?同時我又想到,魯迅長居上海租界,與日本人內山書店老闆相好,而在戰爭陰雲密布下的中國上海,內山書店是否名為書店暗中卻暗中搜集中國情報?或許我只是個人瞎聯想,然而,在全國一片抗日形勢下,在人民拒買日貨焚燒日店的形勢下,魯迅先生卻躲在日本的書店與老闆喝茶,談中國[5000年只寫著 『吃人』兩個字] ,談中國社會的黑暗丑惡與沒有希望,談[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談要痛打「資本家的乏走狗」--- 國民黨……不是太奇怪了嗎?對了,我也差點忘記了魯迅先生的書曾經就在內山書店出版並由內山書店販賣,如果內山老闆沒有棄暗投明,放棄對日本天皇的效忠的話,那麼,我想魯迅先生的書肯定不會有鮮明的抗日思想,不會對「大日本帝國的利益」 有沖突,才能在日本人的書店販賣!
還有,讓無數魯迅迷們所難以想像的是: 1932年1月28日上海淞滬抗戰爆發,日本人瘋狗一樣進攻上海,當國軍19路軍「八百壯士」浴血奮戰的時刻,魯迅先生在1月29日,就急急忙忙躲到-- ----日本人的內山書店,2月6日,再由內山書店店友(?)護送至英國租界內山書店分店避難,4月於十九路軍抗日最慘烈全國大支援的時候,魯迅在避難 所整理《三閑集》,《二心集》!
盡管無數的學者可以給魯迅塗脂抹粉把他描繪成一個所謂的[民族魂] ,盡管共產黨可以感謝日本人的侵略給了他們奪取政權的唯一生路,也順便感謝魯迅對國民黨的攻擊;盡管魯迅的文章確實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然而,我要說:魯迅,絕對不配當中華民族的 [族魂] !一個對中國的文字都看不慣要徹底消滅的人,一個對中國的歷史看成一片垃圾的人,一個對中國的古代一切文明傳統都看不順眼的人,一個對抗日救難國民黨的努力冷嘲熱諷的人,怎麼有資格做中華民族的「族魂」?!我們今天的人很難想像,一個偉大的導師,在國家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卻可以文章里不發一言,魯迅如果不是無知,如果不是漢奸,最少,他是一個親日的「墮落文人」,是一個大漢奸的親哥哥!有很多年青人崇拜魯迅,那麼,就讓我徹底打碎這個神象:魯迅,在和許廣平小姐結婚後,許廣平這個北京女師大的學運和抗日領袖,在魯迅的約束下,竟然成為一個不能參與社會活動的家庭婦女,為此,魯迅和許廣平曾經發生多次嚴重沖突,幾度面臨離婚處境(其實只是長期同居而已,魯迅早於1905年有發妻,但未盡丈夫義務,與許同居卻又沒有給其夫妻名份)!而「族魂」魯迅,在日記里這樣記載:某月某日晚,「洗腳」一次;某日晚,再「洗腳」一次……「洗腳」者何?和許廣平做愛而已!把和妻子的做愛形容為「洗腳」,這是怎樣的侮辱與傷害?這是怎樣的高傲與自大?本人不才,遍閱史書,魯迅先生所視為糞土的人物們似乎還沒有人對自己的妻子這樣污衊,倒是日本男人,對自己女人的鄙視與高傲,與魯迅先生的「洗腳」頗為類同,從日本女人的跪式服務中、我們可以聯想一二。
還有一個光環,是魯迅自述說:在日本留學期間,看到日本電影,看到麻木的東北民眾,要麼做了被殺的木頭,要麼做了無賴的看客,因此認為,強健民族體魄是無用的,醫治心靈尤為重要,所以憤而退學,開始創作雲雲。我們一向認為那是真的,直到我讀到一篇回憶錄,才知道魯迅很會撒謊。那篇回憶錄說,大約在1918年,身為國民黨教育部幹部的38歲魯迅住在北京的紹興會館里(據),作者作為同事有一天去看望當時的周樹人先生,看到他在家意志消沉,無所事事,旁邊桌子上有一篇小文章,是該凡人打發時間發泄無聊的玩藝,作者看了覺得不錯,就勸他說:既然你無事可作,不如寫寫文藝作品發表;周先生就懷疑地說,「寫作有用嗎?」作者就鼓勵他,然後……我們就知道了,現代史上的神 ----魯迅誕生了!但是,我們也就知道了,所謂在日本留學輟學,是因為看電影受刺激發憤著作以醫治國民精神雲雲,全是扯淡!因為按照時間推算,魯迅在教育部任職時,已經是留學日本之後十幾二十年了,魯迅為何還沒有專業寫作?為何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到寫作的精神醫治作用?還擔心「有用嗎?」 何況就算魯迅當時真受了電影刺激,要寫作,也完全沒有理由在絲毫沒有寫作基礎和經驗的基礎上,忽然輟學專門寫作!我們很難相信,一個初出國門的青年,忽然放棄留學專門寫作以[醫治國民精神],除非他瘋了!何況,作為寫作行內人來說,沒有足夠的文學修養和生活閱歷,根本不具備寫作的能力,也根本達不到他想要的「醫治國民精神」 的效果,這就是魯迅為何在回國十幾年後任職教育部閑暇有空之時才能寫作的原因!而魯迅輟學的原因是什麼呢?據個人推測,一是因為我們眾所周知的魯迅家庭發生變故,父親早死,經濟困頓,難於繼續支持魯迅留學,二是魯迅所就讀的仙台醫專,是一個私立的偏僻鄉下的野雞類學院,魯迅的日語還沒有過關(魯迅散文《藤野先生》里交代他交上去的作業,幾乎布滿了紅XX,藤野先生不僅要改他的答案錯誤,也要不厭其煩地給其修改日語語法和單詞的錯誤),而學習成績也頗為糟糕(藤野先生如此負責和善待魯迅,他所教的那一門課魯迅也就好不容易混了個及格),根本申請不到獎學金,雖然有藤野先生熱心幫忙,也難有起色,這嚴重挫傷了魯迅的自尊心,魯迅既經濟困難,也開始對醫學學習有畏難情緒,覺得前途迷茫,不宜久留,所以就借回國結婚之機輟學,滯留東京5年之久,但由於缺乏發展機會,只好回國擔任師范教員(魯迅自稱:因為母親和其他人渴望得到他的經濟資助,所以回國任職)。這樣說,可能是徹底地打破了「族魂」 高高在上的有力支柱,但是卻最為可信,接近事實。再說句很不客氣的話,魯迅如果真的有一點「族魂」的精神,有半點「醫治中華民族」的氣魄,決不至於在廈門大學、中山大學重金延聘百般遷就學生們嗷嗷待哺如影跟隨的情況下,遇到一點點生活上的不如意就哇哇叫苦然後呆不到幾個月就開溜!須知,廈門大學是新創辦,當然不可能萬事完備,但已經竭盡所能為魯迅提供方便,而中山大學更是可以遷就到聘請許廣平擔任魯迅的助教以方便其工作生活!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在人家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他選擇了做逃兵!要不,為什麼他自己也自嘲是「騙人家的錢」?須知,1926年時局動亂的250--300元光頭大洋/個月,換在今天,相當於月薪3萬元!越看魯迅與許廣平的《兩地書》,就越生氣,越覺得他們無聊兼無恥,互相在比賽唱衰自己的學校,全不知道:教育,本來就是良心的工作!遇到困難,也正好是顯示個人才華的時候!看看「華僑領袖」陳嘉庚,毀家破產為了興學抗日;看看南洋的[族魂]林連玉,一生為了華教而被逮捕和被剝奪公民權;看看「新民之父」許崢嶸,為了辦學傾家盪產甚至不惜向高利貸借款,連累了後代還債30多年!當然,不比那些,就是比比清朝山東的武迅,一生行乞辦學……這些人,這些事,和《兩地書》中那個哇哇亂叫、稍不如意就腳底抹油的魯迅比起來,誰----才是真正的族魂?!
魯迅是有錢兼有閑的人,他的教授薪水在民國是最高薪的職位之一,他的稿費收入在民國是暴富階層的水準(民國前一篇評論文章的稿費可以讓老舍在北京買一個黃金地皮位置的四合院) ,他住在上海灘的外國租界,和日本老闆茶餘飯後親密無間合作愉快,享受著和許廣平經常吊著膀子去[大光明]看西洋電影(見許廣平回憶錄) 然後回家用許廣平「洗腳」(見魯迅日記) 的樂趣,罵著這個給他罵得體無完膚的內外交困忍辱負重的國名黨,自由出版著《偽自由書》,他還覺得這是「偽自由」,他到底還想怎樣啊?
然而,他仍然「出離憤怒」了!他這樣表達對祖國的感情:「我只很確切地知道一個終點,就是:墳!」〈寫在《墳》後面〉)「我們現在有言論的自由么?……假如面前站著一個(處此內憂外患交迫的非常時代的)中學生的話,我說:第一步要爭取言論的自由」(《答北鬥文學社問》 )「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青年必讀書---應京報副刊的徵求》)「象這一般青年被殺,大家大為不平,以為日本人太殘酷,其實這完全是因為脾氣不同的緣故,日人太認真,而中國人卻太不認真,什麼全都是一樣……」《在北平輔仁大學演講》 「兩三年前,是有過非常水災的,這大水和日本的不同,幾個月或半年都不退。」《我要騙人》「在亞細亞的黃人中,現在可以擬為那時的蒙古的只有一個日本,日本的勇士們……」《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是日本帝國主義在膺懲他的僕役---中國軍閥,也就是膺懲中國民眾……」《答文藝新聞社問---日本佔領東三省的意義》「國民黨掌權的時候起…是除了大造監獄之外,什麼也沒有了。」《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在魯迅的眼中,中國的前途只有滅亡一途:墳!在魯迅的眼中,他躲在上海的租界,通過民國大型報刊公開臭罵羞辱國名黨所享受到的超高額稿費,不是自由言論的象徵!在魯迅的眼中,他認為中國的文化等同於垃圾,中國書會害人殺人!在魯迅的眼中,中國青年的動輒被日本人殺戮,不是因為日本人殘酷殘忍,而是因為我們不認真!在魯迅的眼中,我們的大水也沒有日本的水溫柔,什麼都比,卻忘記了日本沒有長江黃河!在魯迅的眼中,日本人是註定要象蒙古人那樣征服中國的,日本的「勇士們」 ,虧我們的「族魂」喊得出!在魯迅的眼中,日本人不是在侵略東三省,而是作為教授來「懲罰」中國政府和人民!在魯迅的眼中,國民黨成立以來到他發表這談話的1934年,除了造監獄沒有別的事可干!
魯迅,某些人所謂的族魂,是怎樣對待我們的祖國和抗日愛國運動的呢?《雙十懷古 》、《九一八》、《黃花節的雜感》、《航空救國三願》、《沉滓的泛起》、《真假堂·吉柯德》、《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為美國<新群眾>而作》……除了尖酸刻薄、無恥攻擊之外,誰能夠看出魯迅這個所謂的族魂所發出的哪怕是一句真心的對祖國的期待、對烈士的崇敬、對愛國行動的積極支持?
當民族的脊樑從世界各地千辛萬苦地為國家民族的經濟建設、國防建設、金融財政建設、交通運輸建設、文化教育建設、統一大業、外交關系努力的時候,當民族的脊樑在奮力呼籲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發起 「女權運動」 、「新生活運動」 、「抗日運動」 的時候,魯迅卻總是這樣給年青人潑冷水:中國的一切都糟糕黑暗,中文中醫等等文明都是垃圾,抵制日貨等於給英美送錢沒有意義……甚至對於中國的青年,他也表示「很失望」,對人性「很悲觀」,那麼,面對黃浦江上那血紅猙獰的日本野心狼的軍艦上的膏葯旗,他老先生實在是死得及時,否則,我們不知道他是不是會成為一個更大的漢奸周作人?
魯迅是大師,胡適、蔡元培、傅斯年也是大師,然而,魯迅是抨擊國名黨不遺餘力,破壞傳統不遺餘力,揭露社會黑暗不遺餘力,而獨獨沒有象其他大師們那樣,擁護國策、學術救國、參政議政、戮力國家的統一和抗日。胡適的實用愛國主義,在今天已經被公認為對國家最有建設性,他在破壞惡傳統的同時,能夠繼承好傳統;能夠在揭露黑暗的同時,勾畫光明的方向,胡適和魯迅,分別代表著中國成熟和幼稚的知識階層。放在和平安定的時期,可能魯迅起到的作用是好的,然而,國難當頭,從根本上說,魯迅所起到的作用,對於抗日危急的中華民族來說,是具有極大分裂力和殺傷力的!就象魯迅所說的,是「匕首一樣」,狠狠地,狠狠地----扎向多災多難的祖國!不幸,魯迅濫用著那多與少的民主,瘋狂攻訐著內憂外患的中國,直接間接地助了日寇一臂之力,讓我們今天還在面對著無聲的中國。
在魯迅的眼裡,誰好呢?反正,他是至死都聲稱「一個也不寬恕」的!而他所不寬恕的,絕對不是日本鬼子,而是現代中國史上偉大的大家們,如胡適、梁實秋等等。雖然,說魯迅「漢奸」 可能是駭人聽聞,但是,說魯迅「族魂」 就更加可笑和無恥、無知!!!
中國的文字是不是應該滅?中國的中醫中葯是不是應該取締?中國的歷史是不是只寫著「吃人」兩個字?中國的儒家文明是否就不值一文?我想不需要多說,歷史已經證明,歷史仍將證明:中華文化是鳳凰涅磐,雖浴火必重生!
附錄:在這里,順便公布《魯迅全集》里「魯迅年譜」 的幾個細節:
1902年,22歲,留學日本,入語言學院;
1904年,24歲,8月入仙台醫專;
1905年,25歲,6月回國與朱女士結婚,返日本時即滯留東京,不返仙台學醫;
1909年,29歲,滯留東京5年後回國擔任浙江師范教員;
1912年,32歲,擔任教育部職務;
1918年,38歲:開始創作,筆名[魯迅];(38歲始聽人勸創作,與留學時日久矣,如民族果病,拖延十數年,族魂何以早早輟學卻十餘年不救治?)
1919年,39歲:1月發表關於愛情之意見;5月4四日「五·四運動」前後沉默;8月買公用庫八道灣屋成;11月修繕,與弟弟周作人共遷新居;(本年是中國近代史開端,但魯迅忙於愛情意見及個人住房,無評論或小說問世)
1920年,40歲:翻譯日本武者小路實篤之戲曲《一個青年的夢》;
1923年,43歲:9月出版第一部作品集《吶喊》,12月買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21號屋;
1924年,44歲:翻譯日本廚川白村論文《苦悶的象徵》;
1925年,45歲:翻譯日本廚村白村《出了象牙之塔》;
1926年,46歲:3月,[三·一八]慘殺案後,避難入山本醫院、德國醫院、法國醫院等達兩個多月(遇難後第一個想到的避難場所是------日本人的山本醫院);9月擔任廈門大學教授,12月辭職;
1927年,47歲:1月任廣州中山 大學文學主任,4月辭職,10月回上海,與許廣平同居;(1927年是國民黨北伐成功並開始執政的一年,魯迅選擇辭職及逃避上海租界與情人同居)
1930年,50歲:10月與日本人內山完造同開[版畫展覽會];
1931年,51歲:6月往日本人[婦女之友會]演講,7月為日本人增田涉講解「中國小說史略」,8月請日本人內山嘉吉教學生木刻術,先生親自擔任翻譯,12月與友人(?) 合編《十字街頭》旬刊出版;(這里有必要指出,在民族存亡 關頭的[九·一八]東北淪喪後,魯迅本年度所做的唯一一件大事就是出版《十字街頭 》,而魯迅以「阿二為筆名發表的,居然是難以啟齒的辱國歌謠:《好東西歌》、《公民科歌》、《南京民謠》、《言詞爭執歌》……比如[文的牙齒痛,武的上溫泉……大家都是好東西,終於聚首一堂來吸雪茄煙],完全諷刺國名黨召開緊急會議協商軍事外交途徑化解民族危機的努力,比如[大家去偈靈,強盜裝正經,靜默十分鍾,各自想拳經,完全醜化參拜南京中山陵發奮圖強的舉動,比如[一中全會好忙碌,忽而討論誰賣國,粵方委員嘰哩咕,要將責任歸當局…… 只差大柱石,似乎還在想火拚,展堂同志血壓高,精衛先生[時為國民黨主席]糖尿病……這樣下去怎麼好,中華民國老是沒頭腦,想受黨治也不能,小民恐怕要苦了……放屁放屁放狗屁,真真豈有之此理]從這些文字,我簡直難以相信這是魯迅的大作,簡直就是日本鬼子配合軍事侵略的心戰傳單,把當時的國民黨說得天下最黑最無能,但是對於日本鬼子,卻一個罵字也沒有!我難以接受這樣拙劣而惡毒的傳單,然而,魯迅全集正式收錄這些作品,而且在「魯迅年譜」 中記載魯迅與 「友人」(?)合編出版這種傳單式的所謂旬刊,卻沒有光明正大地公布那個「友人」到底是 何方神聖?莫非是內山老闆?)
1932年,52歲: 「一·二八」 淞滬戰爭爆發,(日本人瘋狗一樣進攻上海),1月29日魯迅再次避難於------日本人的內山書店;2月6日, 再由內山書店店友(?) 護送至英國租界內山書店分店避難,4月於十九路軍抗日最慘烈全國大支援的時候,魯迅在避難所整理《三閑集》,《二心集》;(值此國家民族燃眉之急,值此日本鬼子瘋狂侵佔上海之際,魯迅卻由日本人轉移來保護去,有「三閑」的功夫,有「二心」的准備,實在是愛國的人們,所難以想像的罷?)
1936年,56歲:病重,10月17日出訪日本人鹿地亘及內山完造,18日病危,19日晨5時25分去世;(魯迅死之前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然而死前最後兩天是外出訪問兩個日本人,之後就去世。其厚待日本「老朋友」程度,難以想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