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2016臨床護理專業就業前景

2016臨床護理專業就業前景

發布時間: 2020-11-21 14:29:26

① 未來護理行業動態分析

相關的專業調研報告你可以查看一下,或許有你需要的內容。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醫療護理行業服務模式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第1章:中國醫療護理行業發展背景
1.1 醫療護理相關概念
1.1.1 醫療護理的定義
1.1.2 醫療護理的內容
1.1.3 醫療護理的核心
1.2 醫療護理服務模式
1.2.1 醫療護理服務模式
(1)功能制護理模式
(2)責任制護理模式
(3)整體護理模式
(4)過渡期護理模式
(5)遠程護理模式
1.2.2 醫療護理服務模式演變
(1)從功能制護理到責任制護理的轉變
(2)從責任制護理到整體護理模式的實施
1.3 醫療護理行業風險管理
1.3.1 醫療護理風險
(1)診療風險
(2)技術風險
(3)誠信風險
(4)經營風險
(5)人才風險
1.3.2 護理工作面臨的風險
1.4 報告研究單位及研究方法
1.4.1 報告研究單位介紹
1.4.2 報告研究方法概述
(1)文獻綜述法
(2)定量分析法
(3)定性分析法
(4)案例分析
(5)多角度分析
(6)政策法規資料
(7)政府部門統計及數據資料
第2章:中國醫療護理行業發展現狀與調查
2.1 醫療護理行業市場環境分析
2.1.1 醫療護理行業政策環境
(1)醫療護理行業相關標准
1)《護士條例》
2)《母嬰健康素養》
3)《護理工作核心制度》
4)《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准》
5)《護理院基本標准(2011版)》
6)《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11版)》
7)《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准》
(2)醫療護理行業相關政策
1)《衛生部關於專科醫院設置審批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
2)《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3)醫療護理行業相關規劃
1)《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年以來)》
3)《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
4)《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
2.1.2 醫療護理行業社會環境
(1)醫療護理缺陷概念
(2)醫療護理缺陷因素
1)醫生因素
2)護士因素
3)醫院因素
(3)醫療護理缺陷對策
1)提供優質服務,優化護患關系
2)樹立法治觀念,強化法律意識
3)加強相關教育,消除糾紛隱患
4)尊重病人權利,維護病人權益
5)加強護理管理,深化護理改革
2.1.3 醫療護理行業人力環境
(1)我國注冊護士數量
(2)我國注冊護士分布
1)醫療機構注冊護士
2)綜合醫院注冊護士
3)專科醫院注冊護士
4)中醫醫院注冊護士
(3)我國注冊護士結構
1)國有機構注冊護士
2)集體機構注冊護士
3)聯營機構注冊護士
4)私營機構注冊護士
5)其他機構注冊護士
(4)我國注冊護士比例
1)醫護比
2)床護比
2.2 醫療護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2.1 醫療護理行業發展階段
(1)以疾病為中心的階段
(2)以患者為中心的階段
(3)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階段
2.2.2 醫療護理行業管理現狀
(1)現代醫院護理管理熱點
1)護理安全管理
2)護理人性化管理
3)實施護理績效考核
(2)現代醫院護理管理成就
1)質量管理規范化
2)管理人才專業化
3)管理重點技術化
2.2.3 醫療護理行業存在問題
(1)護士整體素質偏低
(2)護理管理體系不健全
(3)傳統醫護關系仍然存在
(4)護士缺乏對新工作的深入了解
2.2.4 醫療護理行業相應對策
(1)提高護理人員整體水平
(2)轉變護理人員護理觀念
(3)提高護理人員溝通技巧
(4)加強護理人員知識培訓
(5)建立一套合理護理標准
2.3 現代醫院護理現狀調查分析
2.3.1 公立醫院護理現狀調查
(1)公立醫院護理服務內容
(2)公立醫院護理服務價格
1)護理服務價格內涵
2)護理服務定價原則
(3)公立醫院護理服務供給現狀調查
1)護理服務供應主體
2)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4)公立醫院護理服務需求現狀調查
1)護理服務需求總量
2)護理服務要求提高
2.3.2 民營醫院護理現狀調查
(1)民營醫院護理特點調查
1)醫院市場競爭激烈
2)護理專業發展緩慢
3)護理人員流動頻繁
4)護理質量標准不統一
5)護理隊伍結構不合理
(2)民營醫院護理發展對策
1)增強服務營銷意識
2)做好全方位護理服務
3)規范護理操作流程
4)採取形式多樣的「三基」培訓
5)重視對骨幹力量的引進與培養
2.3.3 基層醫院護理現狀調查
(1)基層醫院護理現狀調查
1)護理組織結構
2)臨床護理模式
3)護理管理職能
4)護理服務質量
(2)基層醫院護理發展對策
1)建立護理資訊系統
2)合理地配備人力資源
3)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4)公示等級護理服務標准
2.4 慢性病醫療護理模式研究
2.4.1 居民慢性病患病情況
(1)居民兩周患病情況
(2)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1)按性別分慢性病患病率
2)按年齡分慢性病患病率
3)按疾病分慢性病患病率
2.4.2 慢性病護理研究情況
(1)慢性病研究的結構
(2)慢性病研究的演變
(3)家庭護理干預的研究
2.4.3 慢性病護理服務形式
(1)家庭護理
(2)康復護理
(3)網路化護理
2.4.4 慢性病自我護理模式
(1)自我護理概念
(2)慢性病自我護理模式
1)事先影響因素
2)可行影響因素
3)自我護理模式特點
第3章:中國醫療護理行業服務模式深度研究
3.1 責任制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1.1 責任制護理發展概述
(1)責任制護理發展定位
(2)責任制護理基本理論
(3)責任制護理基本特點
3.1.2 國際責任制護理發展歷程
3.1.3 我國責任制護理發展歷程
3.1.4 我國責任制護理發展誤區
(1)生活護理定位偏低
(2)扁平化排班方式出現盲區
(3)責任制整體護理形式化
(4)脫離病人需求的護理服務錯位
(5)文書記錄缺位或缺乏邏輯連續性
3.2 功能制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2.1 功能制護理概念
3.2.2 功能制護理優點
3.2.3 功能制護理缺點
3.2.4 功能制護理應用區域
3.2.5 功能制護理發展歷程
3.2.6 功能制護理特點分析
3.3 整體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3.1 整體護理發展必要性
(1)客觀條件成熟
(2)主觀意願驅使
(3)現實矛盾突顯
(4)社會發展需要
3.3.2 整體護理的含義
(1)整體護理概念
(2)整體護理優點
(3)整體護理缺點
3.3.3 整體護理遵循原則
(1)人本觀原則
(2)整體觀原則
(3)優質服務原則
(4)連續護理原則
(5)經濟價值原則
3.3.4 整體護理工作模式
(1)臨床護理路徑概念
(2)臨床護理路徑優點
3.3.5 整體護理在臨床實踐的深化
(1)人性化護理模式
(2)個體化護理模式
(3)多元文化護理模式
(4)「按職稱上崗,三位一體」護理模式
3.3.6 整體護理發展前景展望
3.4 全程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4.1 全程護理模式的建立背景
3.4.2 全程護理模式的運行分析
(1)全程護理模式的基本模塊
1)門診診療期間導醫護士的服務
2)住院期間責任護士的護理服務
3)出院時的指導及康復期的隨訪
(2)全程護理發展的阻力因素
1)管理難題
2)成本控制問題
3)人員素質問題
3.4.3 全程護理服務的流程再造
(1)服務流程再造及運行
(2)再造流程的關鍵銜接點
3.4.4 全程護理服務的流程管理
(1)流程管理概念
(2)流程管理做法
3.4.5 全程護理服務的流程再造效果
3.5 過渡期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5.1 過渡期護理模式概述
(1)過渡期護理模式定義
(2)過渡期護理模式地點
(3)過渡期護理模式對象
3.5.2 過渡期護理模式要素分析
(1)過渡期護理模式基本要素
(2)過渡期護理模式工作內容
(3)過渡期護理模式發展歷程
3.5.3 過渡期護理模式特徵分析
(1)實施有效的過渡期護理具有挑戰性
(2)過渡期護士是實施過渡期護理的主體
(3)過渡期護理模式突出綜合性和個體化
3.5.4 過渡期護理模式的效果評價
3.5.5 過渡期護理模式對我國護理工作的啟示
3.6 居家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6.1 居家護理基本概述
(1)居家護理概念
(2)居家護理內容
3.6.2 居家護理模式發展現狀
3.6.3 居家護理模式發展建議
(1)採取多形式的居家護理
(2)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
(3)完善居家護理操作常規
(4)加強居家護理護士培訓
(5)協同社會各職能部門
3.7 FCC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7.1 FCC模式的概念和內涵
(1)FCC模式的概念
(2)FCC模式的內涵
3.7.2 FCC模式的特徵與原則
(1)FCC模式的特徵
(2)FCC模式的服務原則
3.7.3 FCC模式的臨床應用分析
(1)FCC模式在產科的應用
(2)FCC模式在兒科的應用
1)FCC模式在疼痛控制方面的應用
2)FCC模式在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3)FCC模式在ICU護理中的應用
4)FCC模式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3.7.4 FCC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1)FCC模式存在的問題
(2)FCC模式發展前景展望
3.8 長期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8.1 長期護理模式的定義
3.8.2 國際長期護理發展狀況
(1)國際長期護理的發展
(2)國際長期護理的特點
1)長期護理法規制度健全
2)長期護理服務內容全面
3)長期護理服務對象特色
4)長期護理服務形式類別
5)長期護理從業人員資格
6)長期護理服務監督制度
7)長期護理服務財政支持
3.8.3 我國長期護理發展現狀
3.8.4 我國長期護理發展模式
(1)家庭式長期護理
1)服務特點
2)服務形式
3)服務局限性
(2)機構式長期護理
1)服務特點
2)服務形式
3)服務局限性
(3)社區-居家式長期護理
1)服務特點
2)服務形式
3)服務局限性
3.8.5 我國長期護理模式比較
3.9 無陪護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9.1 無陪護護理模式概念
3.9.2 無陪護護理模式實施現狀
3.9.3 無陪護護理模式SWOT分析
(1)優勢分析
(2)劣勢分析
(3)機遇分析
(4)威脅分析
3.9.4 無陪護護理模式存在問題
(1)護理人力資源不足
(2)患者過度依賴家人陪護
(3)家屬心理願望及思想顧慮
(4)對家屬相關疾病護理知識的教育開展困難
3.9.5 無陪護護理模式發展建議
(1)完善醫院護理支持系統建設
(2)加強護工和家屬的陪護管理
(3)利用激勵措施,發揮護士潛力
(4)探索合理的無陪護護理收費機制
(5)發展社區護理,減輕醫院護理負擔
(6)補充總量,分層級配置護理人力資源
3.10 遠程醫療護理模式發展運行分析
3.10.1 遠程醫療護理發展分析
(1)遠程醫療護理概念
(2)遠程醫療護理發展途徑
(3)遠程醫療護理發展狀況
3.10.2 遠程醫療系統的構建探討
(1)遠程醫療護理系統的構思
(2)遠程醫療護理系統的設計
1)遠程急救系統
2)醫學資料庫和投稿系統
3)患者信息遠程管理系統
4)遠程醫療護理會診指導系統
(3)遠程醫療護理系統的技術支持
(4)遠程醫療護理系統的管理制度
(5)遠程醫療護理環境下社區護士劫色
1)照護與指導者
2)組織與管理者
(6)遠程醫療護理系統建立的困難
1)建立遠程醫療護理系統費用昂貴
2)遠程醫療護理診斷的准確性偏低
3)遠程醫療護理系統安全性偏低
4)遠程醫療護理的立法有待完善
第4章:中國母嬰護理模式與風險管理分析
4.1 母嬰護理市場需求分析
4.1.1 婦女醫療護理需求分析
(1)婦女疾病狀況分析
1)婦女疾病患病情況
2)孕產婦死亡率
3)孕產婦死亡疾病
(2)婦女醫療需求特徵
(3)婦女醫療需求前景
1)婦科疾病醫療需求前景
2)孕產婦醫療需求前景
4.1.2 兒童醫療護理需求分析
(1)兒童人口數量統計
(2)兒童患病及死亡率
1)兒童疾病患病率
2)兒童死亡率
(3)兒童醫療需求特徵
(4)兒童醫療需求前景
4.2 母嬰護理模式及應用分析
4.2.1 產時護理模式演變
(1)丈夫陪伴分娩
(2)助產士導樂陪伴分娩
(3)三位一體家庭式分娩
4.2.2 FCMC護理模式及應用
(1)FCMC護理基本認識
1)FCMC服務原則
2)FCMC核心內容
3)FCMC效果評價
(2)FCMC模式VS傳統模式
1)基本理念
2)服務態度
3)服務方法
4)治療決定
5)分娩教育
6)房間設備
7)服務環境
8)醫療效果
9)護理工作
10)保護隱私
11)分娩支持
12)嬰兒陪護
13)探視陪伴
14)顧客滿意度
(3)FCMC模式優劣勢分析
1)FCMC模式優勢分析
2)FCMC模式劣勢分析
(4)FCMC模式臨床應用分析
1)產科健康教育
2)病房環境管理
3)產時分娩支持
4)產後護理工作
5)出院指導及產後訪視
4.2.3 早產兒護理模式及應用
(1)早產兒生理特點
1)外觀結構
2)體溫調節
3)呼吸系統
4)神經系統
5)消化系統
6)肝臟及造血功能
(2)FCC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
1)FCC對早產兒父母的影響
2)FCC在早產兒護理中的模式
(3)FCC模式存在問題與對策
4.3 母嬰護理風險與應對措施
4.3.1 母嬰護理中存在的風險
(1)孕產婦及家屬護理風險
1)孕產婦及家屬認知的沖突
2)孕產婦本身疾病導致的風險
3)孕產婦特殊需求導致的風險
(2)新生兒住院期間護理風險
1)護理缺陷
2)新生兒窒息
3)新生兒燙傷、摔傷
4)新生兒被掉包、被盜
(3)醫療設施設備導致的風險
1)醫療設施不安全因素
2)醫療儀器不安全因素
(4)醫院感染的風險因素
(5)產科護士與患者溝通存在的問題
4.3.2 母嬰護理中的應對措施
(1)加強產科護理人員自身建設
(2)加強護理風險管理
(3)加強新生兒的安全管理
(4)加強醫院感染管理
(5)推行同理心溝通
4.4 母嬰護理實訓中心建設分析
4.4.1 母嬰護理實訓中心建設意義
4.4.2 母嬰護理實訓中心研究現狀
4.4.3 母嬰護理實訓中心建設的構想
(1)實訓中心裝備建設
(2)實訓中心環境建設
(3)實訓中心功能建設
(4)實訓中心師資建設
4.4.4 母嬰護理實訓中心建設框架
(1)產前檢查室
(2)待產、分娩室
(3)嬰兒沐浴間
(4)母嬰同室
(5)配奶間
第5章:中國老年護理市場現狀與前景展望
5.1 老年護理供需市場分析
5.1.1 老年護理需求分析
(1)人口構成情況
(2)人口老齡化現狀
(3)失能老人現狀分析
1)城鄉失能老人總量
2)城鄉失能老人特徵
(4)老年護理市場需求狀況
1)家庭養老功能弱化
2)老年護理人員缺乏
3)老年護理學科發展滯後
4)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突出
5.1.2 老年護理供給分析
(1)老年護理機構分析
1)養老機構數量
2)養老機構類型
3)養老機構設施
4)養老機構人員狀況
5)養老機構收住對象
6)養老機構護理服務
7)養老機構運營管理
8)養老機構入駐狀況
(2)失能老人支持機構
1)家庭的支持
2)社區與非政府組織的支持
5.2 老年護理模式與探討
5.2.1 老年護理模式分析
(1)老年護理院
1)概念
2)適應對象
3)優劣勢分析
(2)養老院
1)概念
2)適應對象
3)優劣勢分析
(3)家庭病床
1)概念
2)適應對象
3)優劣勢分析
(4)居家養老
1)概念
2)適應對象
3)優劣勢分析
(5)社區照顧
1)概念
2)適應對象
3)優劣勢分析
5.2.2 長期老年護理模式探討
(1)社區-居家長期護理模式應成為首選
(2)老年長期護理以全人護理模式為目標
(3)建立獨立的老年長期護理服務體系
(4)老年長期護理相關配套措施及時跟進
(5)社會養老不能取代家庭養老的基礎地位
5.3 社區老年護理現狀與展望
5.3.1 社區老年護理需求狀況
5.3.2 社區老年護理現狀分析
(1)國外社區老年護理發展現狀
(2)我國社區老年護理發展現狀
(3)我國社區老年護理存在問題
5.3.3 社區老年護理形式分析
(1)老人院及老年公寓護理中心
(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服務站
(3)日漸老年護理服務中心
(4)家庭探視社區護理中心
(5)老年臨終服務中心
(6)社區福利及資源介紹中心
5.3.4 社區老年護理服務形式
(1)家庭病床
(2)護理專家門診
(3)社區衛生服務
5.3.5 社區老年護理主要內容
(1)家庭訪視
(2)健康體檢
(3)康復護理
(4)健康教育及咨詢
(5)臨終關懷
5.3.6 社區老年護理發展展望
(1)建立完善社區服務體系
(2)提高全方位的護理服務
(3)發展老年護理人才培養
5.4 老年護理存在問題與建議
5.4.1 我國老年護理存在問題
(1)老年護理機構運營不佳
(2)老年護理供需矛盾突出
(3)老年護理院功能定位不清
(4)缺乏明確的保健評估標准
(5)社區老年護理籌資渠道單一
(6)老年護理隊伍建設亟需加強
5.4.2 我國老年護理對策與建議
(1)政府提供相關政策法規支持
(2)充分調整老年護理機構布局
(3)改善老年醫療護理保障體系
(4)加大老年護理政府投入力度
(5)建立合理的老年護理評估制度
(6)建立社區綜合服務網路
5.5 國際老年護理經驗借鑒
5.5.1 日本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1)日本老年護理特點分析
(2)日本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5.5.2 瑞典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1)瑞典老年護理特點分析
(2)瑞典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5.5.3 美國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1)美國老年護理特點分析
(2)美國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5.5.4 德國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1)德國老年護理特點分析
(2)德國老年護理對我國的啟示
第6章:中國老年護理供需現狀市場調研分析
6.1 老年護理需求狀況調查
6.1.1 調查區域老人基本情況
(1)一般情況
1)性別
2)年齡
3)文化程度
4)職業情況
5)婚姻狀況
6)住房情況
7)照料情況
(2)經濟收入
1)經濟來源
2)收入金額
(3)經濟支出
1)經濟支出狀況
2)醫療費用支出
3)僱傭護理支出
4)最高意願支出
(4)醫療保險參保情況
6.1.2 調查區域老人疾病和健康狀況
(1)疾病狀況
(2)健康狀況
1)行動
2)自己照顧
3)日常活動
4)焦慮/憂郁
5)疼痛/不舒服
6)自我健康評分
(3)護理需求
6.1.3 調查區域老人養老方式意願情況
(1)養老方式意願
1)養老方式意願
2)居家養老理由
3)住養老院理由
4)選擇護理院/醫院理由
(2)對政府護理補貼的看法
1)是否願意接受
2)補貼金額
3)補貼方式
4)籌資來源
6.1.4 調查區域服務提供第三方調查
(1)持續接受如服務時間
(2)主要服務需求
(3)最適宜的服務方式
(4)醫院住院老人出院意向
6.2 老年護理供給狀況調查
6.2.1 調查區域護理型醫院服務情況
(1)調查區域總體情況
1)老年護理院
2)社區醫療機構
3)家庭病床
(2)調查區域服務情況
1)住院床位配置情況
2)醫護人員配置情況
3)醫療護工配備情況
6.2.2 養老機構服務情況
(1)總體情況
(2)抽樣調查情況
6.2.3 居家養老服務狀況
(1)總體情況
(2)抽樣調查情況
6.3 老年護理供需關系比較
6.3.1 老年護理供需估算依據
6.3.2 老年護理供需估算方法
6.3.3 老年護理供需估算結果
第7章:中國臨終關懷護理模式與有效路徑探析
7.1 臨終關懷護理相關概述
7.1.1 臨終關懷護理涵義
(1)臨終關懷基本概念
(2)臨終關懷護理內容
1)基礎護理
2)飲食護理
3)疼痛護理
4)心理護理
5)死亡教育
7.1.2 臨終患者護理分析
(1)臨終關懷服務對象
1)臨終患者
2)臨終患者家屬
(2)臨終患者心理反應及護理
1)否認期
2)憤怒期
3)祈求期
4)抑鬱期
5)接受期
7.1.3 臨終關懷服務團隊
(1)團隊組成
(2)醫護人員
(3)社會工作者
(4)宗教人士
(5)志願者
7.2 我國臨終關懷服務機構運營
7.2.1 臨終關懷服務機構分析
(1)臨終關懷機構數量
(2)臨終關懷機構類型
1)臨終關懷醫院
2)臨終關懷病房
3)家庭/社區臨終關懷
(3)臨終關懷經費投入
(4)臨終關懷需求情況
(5)臨終關懷服務人員
7.2.2 臨終關懷機構運營探討
(1)臨終關懷機構運營困境
1)缺乏支持,獨立難支
2)收費名目少,投入大盈利小
3)觀念意識落後,民眾公信力不夠
(2)臨終關懷運營有效路徑探析
1)發揮政府職能,營造市場氛圍
2)臨終關懷的市場化前景展望
3)臨終關懷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構建
4)臨終關懷機構的市場試點設計
7.3 我國臨終關懷發展現狀與建議
7.3.1 世界臨終關懷發展歷程
7.3.2 我國臨終關懷發展現狀
(1)我國臨終關懷發展歷程
(2)我國臨終關懷社會需求
(3)我國臨終關懷發展特點
1)局限性
2)資源相對不足
3)政策支持和社會資助急需
7.3.3 臨終關懷發展對策建議
(1)臨終關懷服務形式的建議
(2)臨終關懷服務內容的建議
1)音樂療法,幫助緩解患者疼痛
2)注重姑息治療,開發新型止痛葯物
3)關注心理治療,重視臨終患者個體需求
7.4 我國臨終關懷護理模式與探討
7.4.1 臨終關懷護理模式演變
7.4.2 臨終關懷護理模式分析
(1)跨專業合作運作模式
…………

② 護理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200個字

參考 前瞻《2016-2021年中國護理行業服務模式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護理教育仍以中專教育為主,大專、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僅佔一小部分。我國目前有570餘所中專護 (衛)校,有7所高等醫學院開設了護理碩士點,19所開設了護理本科教育,50餘所開設了護理進修大專班。同時 我國還擁有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的護士在職教育、護士繼續教育系統,教育形式對提高在職護士的綜合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我國的護理教育層次和水平仍然偏低,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日前,衛生部出台了《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要求壓縮中等教育、擴大高等及研究生教育。2002年護理本科專業全國招生7793人,專科招生31095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占招生總數的.5%;專科以上層次的護理教育規模占整個護理教育規模的27.55%; 2003年統計,我國護理教育在校人數:護理碩士研究生128人,本科生22457人,高職68566人,,中等衛生(護士)學校護理專業28240人,成人學校和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共有護理專業在職和在校學生166459人。2004年9月,山東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首次招收護理博士研究生。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香港、
日本、德國、英國的醫護比例超過1:4;芬蘭、挪威、加拿大等國家醫護比例超過1:6;我國2001年統計醫護比例為1:0.613;許多國家每千人護士都在3人以上,部分發達國家達到每千人護士25人以上,我國每千人護士只有0.97人。
我國護理發展的趨勢:
按照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提出,2010年醫護比例達
到1:1,到2015年,護士數達到232.3萬,與我國現有126.7萬名護士比,凈增長103.6萬
人;平均每年增11.5萬人.如能達到這個目標,每千人中護士就能達到1.5。
加臨床一線護士總量,實現護士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根據診療技術的發展和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設置護理崗位,統籌護士人力資源,保證臨床護理崗位的護士配備,扭轉目前醫院臨床一線護士缺編的狀況。

③ 本科學歷的護理專業學生就業前景怎樣

護理專業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予以重點扶持。世界衛生組織對各成員國衛生人才資源統計結果顯示,許多國家護理人才緊缺。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衛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相差更遠。據不完全統計,到2016年我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40萬人,平均年凈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

④ 對於臨床醫學,就業前景如何

原標題:2019年高考志願填報全解析——醫療行業背後熱門專業就業及薪酬情況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高考熱門本科專業類排名及介紹》,醫療行業屬於前瞻評選出來的十大熱門行業之一。本文,前瞻帶你解讀醫療行業背後的熱門專業就業及薪酬情況。

葯學類專業就業及薪酬情況

——就業率波動上升,月收入穩步增長

2015-2017屆全國葯學類專業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就業率呈現波動變化趨勢,2017年就業率提升至92.5%,較2016屆增長1.1個百分點。從半年後的薪酬水平來看,葯學類專業畢業生三年來月收入均呈上升趨勢,其中2017年畢業生半年後月收入提升至4370元,較2016屆增長11.4%,增速較快。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高考志願填報全解析——醫療行業報考專業、院校及前景》。

⑤ 2016年護士職業考試有什麼科目

2016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科目參見:2015年護士資格考試科目
上午9:00-11:00 專業實務
下午14:00-16:00 實踐能力
此外,2016年護士資格考試范圍:
(一)適用人員范圍:經國家或有關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從事護理專業工作的人員;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畢業生。
(二)專業及級別范圍:護理專業分為初級資格(含士級、師級)、中級資格(含護理學、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社區護理六個亞專業)。
(三)考試科目設置初、中級,初級護士資格考試設置"基礎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等4個科目。初級護士考試在兩天內完成四個科目的考試,考試方式採用筆試方式。

⑥ 大專臨床醫學生畢業前景

畢業後有沒有前景跟你的專業沒關系,跟你自己是否有上進心,是否願意花時間去拼搏有關系。臨床醫學的專業門檻很高,畢業後就業不難,但是學歷水平太低,基本進步了好醫院。如果想去好的醫院,建議升本,然後再考研,既然在高考時已經落後一步,那應該有奮起直追的覺悟。
這是我的想法,希望能幫到你。

⑦ 護理專業的就業前途在哪裡

身為一個醫學生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你們學醫的不好找工作,畢業了就失業了,學了那麼多年出來真的到了醫院還是要熬,熬個十年八年的才能真的成為一個獨立的醫生。」這些情況不發生在學臨床專業的人人身上,護理與專業的人也是這樣。

在我身邊就聽到過很多不和諧的聲音,護理不就是扎扎針,緩緩葯,量量體溫,沒什麼技術含量。這些聲音真的會使我身邊的學護理的同學覺得前途一片暗淡,感覺沒什麼就業的前途。但是之前我看到過一份調查,護理專業的就業率可是排在前十的,那就說明這個專業的就業還是很有前途的。

就業前途跟你的學歷也是細息息相關的。如果你是一個醫專的畢業生,那在一些三四線的二甲及二甲一下的醫院還是很搶手的,對病人的一些基礎護理是離不開你們的,如果你是一個本科生,那就可以考慮一些三甲醫院了,因為你的知識貯備互相對多一些,可以輔助醫生完成一些相對復雜的操作,而且一些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也很需要有專業知識豐富,經驗重復的護士來完成多一些重症病人的監護。

如果你覺得這些工作都不適合你的話你也可以選擇考研,你也以選擇繼續考本專業的研究生,這樣你以後的就業面可以更好一些,也可以去到條件更好的醫院,即使你以後不像從事護理這個行業也可以考一些基礎醫學方面的研究生。

⑧ 醫學裡面什麼專業最熱門,就業前景好

答:核心觀點——現在是2016年,等到畢業時2021年,今年熱門的專業,到了五年後,未必熱門。如果是本碩連讀(畢業時2023年),建議臨床專業;如果是本碩博連讀(2025年),同理,臨床專業。【2020年元旦修訂版】

【版權聲明】原創帖,嚴禁復制-粘貼!版權歸robin1123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原創者為robin1123,2016年-2020年。

本人簡介:1995年獲醫學碩士學位,在西醫院校學習8年;西醫綜合性醫院從事醫療工作近5年,後離開醫院進入企業;堅持自學心理學30多年,所以,對中國大陸心理學現狀有一定的了解;中醫我沒怎麼學過,只能算是入門級,但小時生病均由中醫治療。(說明,即使有版權聲明,我依然發現,在網路知道這里,依然有2則復制帖,我也很無語了。。。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

回歸正文(2020年元旦修訂版,僅供參考。以下序號僅用於區隔內容與觀點,並沒有先後順序):

【事實部分】

1. 醫學 可分為中醫、西醫 。學位為醫學學士、碩士、博士。理工農醫師中的「醫學」。

2. 葯學,不等於醫學。葯學專業的學位為理學學士、碩士、博士,理工農醫師中的「理學」,所以,學習中葯學,與中醫是兩個體系;同理,西葯葯學,與西醫醫學也相差甚遠,雖然有些基礎課是相同的。

3. 心理學與情商: 絕大多數西醫醫生並不了解心理學,甚至沒有選修過醫用心理學,所以,不要以為醫生的情商就一定會高。

4. 西醫醫學 可劃分為臨床醫學 、預防醫學、口腔醫學、(醫學)心理學 等。

5. 西醫醫學院內培養的方向有兩個:臨床類、非臨床類(又稱為基礎醫學類)。後者,如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等。

考慮到貧富差距大了之後,看似體面的醫生也成了仇富的對象。實則醫生的收入要三看:看城市、看醫院、看科室的。有些兒科醫生的收入也是很不體面的。由於中國大陸的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現在的醫生是人人喊打,打打殺殺,所以,現在的醫生大多不願意子女學醫。試說一下國內外的概況(個人觀點,供參考):

【觀點部分,供參考】

  • 合法收入概況:就臨床醫療系的年收入而言,外科優於內科,婦產科優於兒科,海外也如此。

  • 醫院科室與細分專業:有一點需要提醒的,在本科學習臨床醫療專業時,是不分專業的,也就是說,內外婦兒科你都得學習,到了醫院才會細分科室,再分配到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產科。也有個別的,遵循畢業生的個人意願,分配到影像學科室(超聲、CT、核磁共振室、同位素室、放療室等)。

  • 眼科,一般適合於女性醫生,力量要求不高,但手部動作的精細度要求非常高,適於心細、手巧的男生女生。

  • 口腔醫學系,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臨床醫療系,它是單列的,隨著國民經濟的提升,牙齒的保健與治療與矯形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它也是未來很有錢途前途的一個熱門專業,當然,金字塔尖上的,永遠是少數人。這個,你要明白。

  • 口腔醫學分為口腔內科(口內)、口腔外科(口外)、口腔矯形,其中,以矯形科為熱門。

  • 預防醫學 ,如果家裡有人在公務員體系的,建議學這個,進入疾控中心之後,仕途穩定且可能存在有錢途。

  • 護理專業:現代西醫細分領域。適於助人傾向的利他者。也有男生選修護理專業的,畢業後為男性護師。在醫院內部,地位高於護校畢業的護士。但,對於外行而言,這個專業貌似是雞肋。老年化社會後,護理專業的需求會提升,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願意投身於臨終關懷這一領域當中,沒有足夠的耐心、同理心、同情心,是難以堅持下來的。

  • 醫學心理學,主要是用於治療心理疾病、心理干預,由於教育心理學也可涉足,所以,師范大學也會開設心理學專業。但從臨床上來看,醫學 心理學的更強調治療,針對亞健康及心理疾病人群,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更強調針對正常人(如教育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應用心理學、……),但兩者都會衍生出針對亞健康或突發事件的心理干預與心理輔導的策略方案(如災後心理重建 、心理輔導、心理疏導、心理干預)。就業前景一般。理由:(1)目前截止至2015年年底,大陸仍未形成風氣,,去求助於心理醫生。(2)普通民眾誤以為心理有問題,是品德不佳。(3)即使沒有心理疾病,也可求助於心理醫生,原因:預防與干預。所以,教育大眾是歷經數代人的努力之事,如果進入,你得做好心理准備。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 2016年說過的話,說是就業前景一般,現在得改改,叫做「未來就業情形可能會比較糟也可能比較好,總體趨勢是向好。」

  • 心理學專業:時間已經到了2020年,未來仍然很看好,但得評估一下自己的壓力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程度、助人傾向,如果是利己型的,不建議走上這條道路。利他型的男生女生可以考慮。

  • 心理學專業:自1981-2000年,心理學專業都是看上去很美、理想很豐沛、現實很骨感的狀況,不過,隨著2020年的邁入,中國農村城鎮化的進展以及00後02後進入勞動力市場,普通民眾對於心理醫生的需求數量也會增長。但,由於中國大陸缺少針對心理醫生的心理導師群體,至少不成體系,由於沒有體系的支持,中國的心理醫生生存狀況一般。自己也會經常受到各方壓力,包括作為情緒垃圾筒無法宣洩,且醫生的醫德/倫理要求必須保守病患的隱私,這會進一步危害 中國心理醫生的心理健康。

  • 心理學與高校:中國高校也隨著擴招,學生數量龐大了很多,加上00後、05後未來也將進入高校,新新人類的精神健康狀況堪憂,所以,高校也會招募不少心理學專業的,但往往都是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同時擁有心理學的碩士學位。即同時擁有教育學、心理學學位。

  • 心理學與企業:心理學的畢業生,現在還有一個去處:企業。現在的企業很多都有設立心理救助專門部室,也有企業會EAP的需求,即「員工幫助計劃」。相對而言,企業會要求有經驗的心理專業人士。

  • 中醫學:其實,中醫是實踐科學,除了學校教的,還應該遍訪名醫(名中醫),在他們後面學個半年十個月,甚至更久,方能體會真傳,才會真正有效。目前中國高校流水線上培養出來的中醫,實則半掉子中醫,太缺少中醫傳統的智慧了。

  • 中醫學的傳統分科法:可分為中醫骨傷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等,其中,婦科與兒科疾病,以中醫比西醫有效得多,恢復時也快得多。一些慢性病,如慢性骨髓炎,東直門醫院有專方,比西醫療程有效。(西醫只會用抗生素,無效的病人仍可找東直門醫院-健康報上有報道)

  • 中醫的正確分法:在我看來,中醫應該劃分為三大類:a內治法(湯劑、內服的丸丹散)、b外治法(推拿按摩、針灸、外用的膏丸丹散等)、c自我強身健體類——氣功/瑜伽/拉伸運動法/韻律操,缺一不可。前二者是醫生對病人,後者氣功是病人自己增強抵抗力的妙法。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 關於學習醫學出國深造:由於海外的現代醫學體系,從學校畢業出來就是博士學位,沒有醫學碩士、醫學學士這一檔,且,西方是高校時直接讀一個本科,然後再進醫學預科學校、醫學院去讀書,所以,每一位學生都是先有一個基礎的本科專業,然後再根據興趣、家族實力來讀醫,所以,出來的自然是學制太長,到主治醫生基本上都是 35-40歲了,與中國的主治醫生大多處於26-30歲間,相差太多。當然,現在中國國家衛生部推行規培制度,導致的是學制延長,但收入嚴重倒掛,使得中國如果貧寒子弟,學醫是學不起的。——在我們那個時代,是本科在國內讀醫的話,那麼,出國大多是報考醫學基礎類的碩士博士專業,例如:病理生理學的、遺傳學、生物化學專業的,即使在國內讀的是臨床醫療專業,出國時也變成了基礎類專業而非臨床類專業。

  • 國外的醫生收入,口腔科、外科比較吃香。兒科又累又沒什麼錢主要是看醫生的個人興趣與自我激勵。

  • 中醫在國外不被認可。也有例外,例如:針灸,無論是自學還是在國內正規訓練,只要通過一定的認證,均可在加拿大合法執業。

  • 中葯材,在美國等國家,只能以「食品補充劑 」的形式進口,不是葯品。所以,學習中醫的大學畢業生,如果考慮到要出國的話,這條道路要三思。不過,針灸在西方普遍得到認可,例如,加拿大、澳洲等國家衛生主管部門是認可的。美國貌似是在2019年也在考慮認可其療效。

  • 臨床是有點累。但, 有時,一份付出一份收獲,所以, 累,有時也是值得的。 當然,要看你個=人的價=-值-觀了。

  • 結論: 今年熱門的專業,到了五年後,未必熱門。至於 是不是要學醫,自己琢磨。

【版權聲明】原創帖,嚴禁復制-粘貼!版權歸robin1123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原創者為robin1123。

⑨ 2016年學護理專業怎麼樣以後有發展嗎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千萬別在醫療行業幹了,更別學護理專業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又正好不是學醫的,趁年輕趕快轉行吧。因為你就算幹了十年二十年的,也不會有啥出息,反而福建人為了保自己的人,會把你的工作機會擠得越來越少。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又正好不是學醫的,趁年輕剛開始工作在醫療行業混個工作經驗也就得了。千萬不要混過3年以上,因為混得越久,越沒意思。累到死薪可以加點,但是想要升職,那是跟本不可能的。就算升了職,其他福建人也會把你搞下來。最後,就連最後一點尊重也得不到。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千萬別學護理專業啊。如果你不是學醫的,你還可以轉業,但是學護理就連專業的機會都沒有。每個月就拿那麼點工資,還要讓你感恩,因為我們(福建人)給你們提供了N多就業機會。(可是他們(福建人)從來沒有考慮過他們是怎麼剝削別人的)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千萬別學護理。福建男人在外打工,很少在外面搞誰誰誰,但是超喜歡在醫院內找MM。而護士MM涉世未深,年紀小,貪玩,反而成了首選。(經過幾次對福建人的「打擊」,這一點都稍微好點了,但是還是不少哦。)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千萬別學護理。讓福建人他們自己學吧,他們自己當,但是你有看過幾個福建人自己做護士的?!他們自己都不做,讓別人做!(為什麼?!)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真心千萬別學護理。除非你有關系又有把握可以到公立醫院,不然,呵呵……做了護士,還是趕快找人嫁了吧。至少外人,還覺得你是個護士。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醫生還是可以暫時乾乾,畢竟,醫生還暫時沒有人能代理。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還是別當醫生了吧。因為福建人出了什麼事,他們一定會說,醫生這個職業怎麼怎麼樣,醫生多麼多麼辛苦。(其實別人討厭的是你們福建人,而不是醫生)

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就千萬別跟他們做生意了,因為他們也不會跟你做生意。(福建人只跟自己人做生意,但是賺的是別人的錢)

福建人團結是好事,但是現在的福建人把對東南亞人的習慣也帶回國內(請注意哦~不要每次別人說你們不對不好,就說中國人怎麼怎麼樣了,你們是中國人嗎?!是的。但是我們也是中國人)。

反正最後一句話,如果你不是福建人,就別跟他們混了。讓他們自己內部自己搞,得了。因為除了醫生,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其他人……真的是……

管他什麼民營醫院不醫院的,還是到公立醫院看病吧。或者到民營醫院前,先查查這個醫院是不是福建老闆或管理是不是福建人吧,不然,給了別人,花了冤枉錢,欺負了自己的人(除了福建省市以外的省市在福建私立醫院工作的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