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專業基礎與實務中級
㈠ 汽車專業的證書有哪些
汽車內飾裝調工;汽車維修電工;汽車維修工;汽車銷售資格證書;.汽車零部件資格證書;汽車駕駛考試證書。汽車行業資格證書可分為三類,每個類別均有中級和高級之分,一般在汽修技校畢業後,都可以報考相應的證書,通常從中級開始。
1汽車行業都有哪些資格證書
目前,汽車行業資格證書可分為三類,每個類別均有中級和高級之分,一般在汽修技校畢業後,都可以報考相應的證書,通常從中級開始。具體證書類別如下:
1、A類(分中級和高級):汽車內飾裝調工;汽車維修電工;汽車維修工;汽車鈑金工;汽車噴塗工。
2、B類(分中級和高級):汽車維修企業管理師;汽車(碰撞)估損師;汽車配件營銷師;汽車碰撞修復師;電子電器系統維修師;發動機維修師;變速器維修師;底盤系統維修師。
3、C類(分中級和高級):汽車從業資格。
A類高級證報考條件
1、年齡滿27周歲(含)以上,從事本專業工作10年以上(需開具工作年限證明);
2、持有與汽車相關專業大專學歷;
3、大專在讀最後一年,年齡滿20周歲以上;
4、考取汽車相關中級證書3年以上(以證書發證登記日期算起);
註:以上四點條件符合其中一條方可報考。
B、C類高級證報考條件:
1、中專或者同等以上學歷;
2、取得汽車相關專業職業資格證(中級或高級)一門以上。
註:以上兩點條件符合其中一條方可報考。
2哪個證書含金量高
汽車維修工證書
汽車進出廠檢驗檢測,這個工作流程是永遠不會缺少的,也是必須的。 有崗位就得有人才,肯定得有專業的人員,並且持證上網!才有資格。 所以,既然有「檢驗員」這個重要的崗位,必須要有相應當職業等級證書。 至於您指的從業資格證書,應屬勞動力市場那一類證件,這個證件也可以申請辦理,至於以後有無政策,就得看國家行業標准了,從業資格證只是證明個人有這個「資格」從事某行業的某個崗位工作。並非證明技能「等級」方面,當然,據勞動人事官網說明,也可以認證的。至於具體如何辦理及證件性質,則以政府執能部門公告為准。
汽車維修工證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要考這個證書的話需要提前上報資料,要到正規的技能鑒定中心或者是鑒定所考,考完以後是可以在國家證書網站上能查詢到,查不到的都是假正。
㈡ 汽車中級工怎麼考
1、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報考中級工:
(1)取得所申報職業(工種)的初級工等級證書滿三年;
(2)取得所申報職業(工種)的初級工等級證書並經過中級工培訓結業;
(3)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畢業並從事與所學專業相應的職業(工種)工作。
2、汽車中級工考試分兩項,一項是理論考試,一項是實際操作考試,理論就不用說了,實際操作主要是集中在汽車底盤、發動機和整車電路的簡單故障排除上。
3、考試前要多看看中級維修工專用書,很簡單的,只要懂一點汽車上的技術,考試是沒有什麼問題,實際操作也要靠你平時的動手。
㈢ 汽車專業中級職稱答辯都會問什麼問題
專家組應該在之前就看過你的論文了。答辯的時候一般是圍繞你的主答辯論文提問題。主論文一定要搞通、搞透。其它的一些問題不太重要,就些常識性問題吧。
㈣ 《汽車專業基礎與務實》汽車專業中級職稱相關的書在哪買啊,買什麼書
汽車工程專業參考書目:
1 汽車理論與設計:
《汽車理論》,余志生,機械工業回出版社;《汽車理答論》,吳光強,人民交通出版社;
《汽車設計》,王望予,機械工業出版社
2 車輛工程: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第2版)》,馮博琴 吳寧,清華大學出版社
3 汽車造型:
《汽車造型設計(流程.實踐)》,劉芝鷺,清華大學出版社)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工程基礎知識和理論,扎實掌握車輛工程專業基礎知識和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業、高新技術公司從事各種車輛(包括汽車、改裝車輛、特種車輛)的研究、設計、製造、檢測、實驗、開發、應用研究等工作以及能從事運行管理、經營銷售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㈤ 汽車中級證考試復習提綱
汽車專業基礎與實務(中級)》考試大綱
前 言
根據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關於工程技術等系列中、初級職稱試行專業技術資格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京人發 [2005]26號)及《關於北京市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評審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京人發[2005]34號)文件的要求,從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術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試行考評結合的評價方式。為了做好考試工作,我們編寫了本大綱。本大綱既是申報人參加考試的復習備考依據,也是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命題的依據。
在考試知識體系及知識點的知曉程度上,本大綱從對汽車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應具備的學識和技能要求出發,在考試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個層次的要求,這3個層次的具體涵義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確、透徹的基礎上,能熟練自如地運用並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熟悉系指能說明其要點,並解決實際問題;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應用范疇。
在考試內容的安排上,本大綱從對汽車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的工作需要和綜合素質要求出發,主要考核申報人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理論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大綱第二部分的無軌電車運行與保養涉及的內容,是從事無軌電車運行與保養的申報人額外需要復習的知識,其他申報人不需復習。
命題內容在本大綱所規定的范圍內。考試採取筆試、閉卷的方式。
第一部分 專業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及要求: 1. 機械制圖
1.1. 掌握機械制圖基本知識,包括國家標准《技術制圖》和《機械制圖》的有關規定、
幾何作圖、平面圖形尺寸標注、投影知識、組合體視圖、圖樣畫法(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局部放大圖、簡化畫法)、標准件、齒輪與彈簧的畫法;
1.2. 掌握零件圖,包括零件表達方案的選擇、零件圖的尺寸標注、零件圖的技術要求; 1.3. 熟悉裝配圖,包括裝配圖的尺寸和技術要求;裝配圖中的零、部件序號;裝配圖的
畫法;讀裝配圖和拆畫零件圖。 2. 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
2.1. 熟悉機械機構原理,包括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輪系傳動比計算。 2.2. 掌握機械應用,包括帶傳動、圓柱齒輪傳動、圓錐齒輪傳動、蝸桿傳動、鏈傳動、
螺紋連接、軸、軸承、密封、彈簧。
2.3. 熟悉機械零件設計,包括機械零件設計准則、軸的結構設計和強度計算。 2.4. 掌握公差與配合知識。 3. 液壓與液力傳動
3.1. 熟悉液壓系統和典型零部件,包括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及組成、液壓泵和液壓馬達、
液壓缸及附件、液壓閥、液壓基本迴路、典型液壓系統(如汽車起重機液壓系統)。 4. 工程熱力學
4.1. 熟悉工程熱力學基礎理論,包括理想氣體的性質、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
律。
4.2. 了解傳熱學基礎理論,包括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物質的導熱特性。 5. 電工電子學基礎知識
5.1. 熟悉車輛電器基本知識、工作原理及電路圖。 5.2. 了解汽車各控制系統之間通訊網路的基本知識。 6. 物理學、材料學、力學 6.1. 熟悉普通物理學知識。
6.2. 掌握常用工程材料基本性能及金屬熱處理方法。 6.3. 掌握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基本知識。
https://wenku..com/view/.html
㈥ 歷年汽車專業基礎與實務中級考試試題,誰有啊,我找了許久了。
答案: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
㈦ 中型高級與中型中級車輛怎麼區分
感覺不哈 合理。20-30座客車劃入大型客車,就是沒人反映這個問題。弱者
㈧ 汽車技術服務與管理專業可以憑土建中級職稱么求教
不能,不是一個類別
㈨ 汽修技師等級證高級和中級用途區別是什麼
1、報考條件:
高級證和中級證申報條件不同,高級證需要的條件更難更復雜。
2、工作:
高級證比中級證更受企業的歡迎,更好找工作。
3、收入:
高級證比中級證能獲得更好的待遇,獲得更高的傭金。
4、學歷:
有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可以直接考的中級證。
有高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可以直接考的高級證。
(9)汽車專業基礎與實務中級擴展閱讀:
1、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2、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本職業學徒期滿。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取得高級技工學校或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高等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專以上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
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經本職業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8年以上。
高級技工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滿2年。
高級技師(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
取得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