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業2016就業情況
① 中醫專業就業形勢怎樣
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校特色專業中醫學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如何?如何更好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4月17日晚六點四十,由第一臨床醫學院團委舉辦的「中醫專業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與探討」講座在圖書館報告廳拉開序幕。本次講座邀請到了省中醫葯管理局的馮紅德老師。
「馮老師是我校2002屆中醫專業畢業生,也是在場同學的大師哥了。」主持人陳翔老師的介紹,拉近了馮老師與在場同學的距離。
「看到大家目前的就業形勢,我也很著急!」馮老師一開始就袒露了就業形勢的嚴峻。「但是,就目前國家、省里對中醫葯事業的重視,特別是最近的新醫改方案,對大家的就業還是很有利的。國家對中醫葯事業的投入,86年是1500萬,95年是一個億,07年增加到了幾十個億。」馮老師緊接著用一連串的數字說明國家對中醫葯事業的投入逐漸加大,鼓勵中醫專業學生要堅定推進中醫葯事業發展的信心,樹立搞好中醫葯事業的信念。
面對當前很多畢業生把找工作的范圍局限於大城市,馮老師鼓勵大家把眼光放遠,「基層更需要中醫葯,到基層工作是一個成長的過渡,同時也是一個積累經驗的過程。」馮老師剖析說:「目前市級及以上的醫院,對中醫崗位人員的要求至少是碩士。而在大城市的中醫院,病人們看病更偏向於老專家門診,這對年輕中醫師的治病經驗的積累是很不利的。隨著近來新醫改方案的提出和實施,基層醫院的工作設施將進一步改善,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工作者的各項福利保障也將更加健全,進修學習、在職讀研等個人發展的機會也將會增多。」
那麼,中醫專業大學生如何能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馮老師用「個人努力、運氣、專業基礎」三個因素概括。他說:「這三者對找工作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礎,在學校里要多珍惜學習時間,把握學習機會,畢業後走上臨床再能更好的運用。」
在最後的提問互動環節,馮老師就「全科醫師的定義」、「開設中醫門診的條件」、「中醫學專業畢業證書和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證書對就業方向的影響」等一系列學生關心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聽了馮老師的講座,我對自己畢業後找工作更加明確了方向和目標。」05級中醫專業的林同學說。
② 中醫專業前景
實話實說:
中醫是國家的主要醫學科目!
我一直都想學習中醫,年齡大了!38歲了!
只有再讀!
③ 中醫學就業前景如何
最近幾年中醫在外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新醫改對中醫的發展也有有利的政策 不過國內的中醫發展很慢 經濟好的地區還可以 建議觀望 呵呵
④ 中醫葯就業前景如何
中葯學專業是很有發展前景的。西葯療效迅速,但化學制劑副作用大,天然的中葯卻無毒無副作用,這使人們開始重新認識中葯。目前除了日本、朝鮮以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在加強中葯研究外,一些西方國家也開始研究和使用中葯。
從業領域為:中葯檢驗、中葯研究、中葯新葯開發、醫葯院校、葯廠、醫院、醫葯公司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4)中醫專業2016就業情況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中醫學類部分院校會招收文科生。但是學醫都需要有高中理科基礎,運用理科思維思考問題,文科生上學後可能比較吃力,這就要學生自己使勁了。
2、醫療行業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本科所學習的知識可以說僅是普及,與行業接軌緊密還遠遠不夠。想要去好醫院或是在醫學上有所建樹,還是要考研考博。如果真心熱愛中醫,就必須做好長期吃苦的打算。
⑤ 中醫學就業前景
先不說中醫西醫,現在醫患矛盾緊張,而且現在實施「5+3+x」,也就是五年本科,三年規版培權,2-4年的專科培訓,前期耗費時間長,學醫又苦又累。「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不是開玩笑的,很多人會後悔學醫,所以你的目標如果不是特別明確,非醫不可的話,不建議你學醫,中途後悔了浪費時間。中醫的話呢,現在國家也比較支持,有了回暖的跡象,雖然中醫黑不少,但也有很多忠實粉絲。而且很多人想要調理身體也會找中醫。總的來說,中醫就業前景還可以,就是前期耗時過長。
⑥ 現在中醫學畢業生前景如何
作為某老牌中醫葯大學大五學生(一本),我覺得自己最有發言權,在這半年多的求職路上,真的飽含辛酸,總之一句話:中醫專業很難成為醫生,至於為什麼我不說就業難呢?下面我會解釋。
首先,在執業醫師法上,中醫處於絕對劣勢,中國絕大部分省份(福建等省除外)都不允許中醫專業在西醫院(即人民醫院)的西醫科室執業,只可以去中醫科執業,否則是非法行醫,要知道西醫院之所以有中醫科僅僅是因為國家政策要求所有三甲醫院必須有一個中醫類科室,西醫院根本不指望它掙錢,所以中醫科十幾年也不會招新人(寧願返招老中醫),醫師法上也限制了中醫外科,即中醫類專業不能從事絕大多數術科,而西醫臨床專業在執業上幾乎沒有法律限制,手術在很多時候效果都是立桿見影,而且收益很高,這種既掙了聲譽又掙錢的科自然受到絕大多數醫院的青睞,也包括中醫院,所以很多中醫院寧願收西醫生也不要中醫生,而西醫院是根本不會要中醫生(即使你是博士)。
關於中醫專業就業方面,說說我們班的情況吧,現在約有二至三成人考研成功,不足兩成的人成功與醫院簽約,一至兩成人在非醫院就業,剩下一半人仍在為竭力實現醫生夢而去醫院面試,我們班群上一直都有很多招聘信息,但幾乎都是醫葯公司的,醫葯公司對我們這些擁有醫學知識的人才很感興趣,所以我們就業方面並不難,只是成為醫生有點難(剩下那半人如果還找不到工作最後很可能會去醫葯公司)。
最後說一下中醫就業方向,要想在一二線城市或三甲醫院,研究生學歷是最低要求(所以中醫專業的師弟師妹努力考研啊),一本或二本本科學歷是去縣級二甲醫院門檻,大專學歷只能去衛生站了,家裡有關系的朋友可以無視上面的要求,還有最後勸大家一句:女生不要學醫,一方面國家規培政策,要執業須規培三年,加上本科五年,共八年,出來就二十八啦,達到剩女的標准啦,還有女生就業可比男生難多了,因為二胎政策,很多醫院都不想白養你兩三年。
最後說一句:其實中醫學生大多都很努力,也很辛苦,學了中醫還要學西醫(比西醫生苦多了),能力也不差,但中國法律幾乎把中醫發展道路給堵死了。
ps:有條友說中國政策正在大力發展中醫葯,在規定了相關法律,請務必注意,那是針對中葯,打擊生產出售假中葯的,根本和中醫醫生就業關系不大,至於說到大力發展中醫,人大年年都這樣說,實際上並沒有付出行動,十幾年前有很多同行提出打破中醫執業范圍的法律限制,然並卵。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對,希望多多指教。
好多論文查重系統檢測是不專業的,建議同學們可以去Paperfree進行論文檢測,准確率也是可以保證的。
⑦ 中醫發展現狀和前景是怎樣的
中醫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海外市場需求日趨流行
中醫葯行業海外日趨流行
近年來,療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醫葯在海外日趨流行。明星效應的推動也幫助中醫葯得到了更多的曝光。但是,中醫葯的海外推廣並不盡如人意。如今英國中醫葯行業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的「沉澱期」。盡管在爭取英國醫保體制認可上屢屢碰壁,業界仍在為推動英國中醫立法這一終極目標而努力。
海外傳播效果頗豐
中醫起初是為海外華僑華人服務,隨後傳播給了華人圈子附近的外國人。如今,中醫葯在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傳播效果最好,在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也有所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中醫葯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目前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中葯已在俄羅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聯酋等國以葯品形式注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葯院校,培養本土化中醫葯人才。
中醫葯行業發展阻礙分析
盡管海外傳播取得喜人成果,但中醫仍處於相對邊緣的地位,在醫學實踐上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除韓日以外,中醫並未進入當地醫療體系的主流,大都停留在「個體戶式」的診所模式。在中醫接受度較高的荷蘭,中醫有4000多人,卻開有1500多家中醫診所,每間診所受訓的中醫人員亦不過3人,中醫在立法、標准制定、教學體系、職業系統和社會聲譽方面都不樂觀。
立法限制人才缺乏
中醫葯在海外傳播的困境,與立法監管方面的缺陷具有密切關系,英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上世紀90年代之前,包括針灸在內的中醫葯診療方法在英國發展迅速,其對於部分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良好治療效果,贏得了英國主流媒體關注和社會認可。然而,英國政府對中醫葯治療的零監管也使低水平的中醫診所混入市場,中醫診療整體水準出現滑坡。90年代末爆發的「中葯致癌」事件大大損害了中醫葯的聲譽,其負面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2011年《歐盟傳統草葯製品法令》正式實施,占據中葯市場份額達60%的中成葯被禁止出售。目前西方國家對中草葯進口的限制仍然是中醫葯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海外中醫葯人才缺乏
海外中醫葯人才的缺失也是影響中醫葯長足發展的因素之一。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學習中醫的人越來越少,後備人才不足成為一個重要制約因素。部分在英國行醫的中醫葯醫生來自中國,年齡較大,在專業術語的英語表達和新的信息技術掌握方面有一定局限,影響其行醫效果。在英國的中醫診所良莠不齊,通過市場優勝劣汰,服務不佳的診所被市場淘汰也符合正常市場規律。
完善產業加強監管
如今,中醫葯的海外傳播獲得了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來,中央部委和各省區市陸續發布的中醫葯行業發展扶持文件多達50份,據《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稱,中國政府致力於推動中醫葯全球發展,支持國際傳統醫葯發展,促進國際中醫葯規范管理。目前,中國政府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訂中醫葯合作協議86個,中國政府已經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個中醫葯中心。
中醫葯的國際化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沿線各國推進。據《中醫葯「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中醫葯「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30個中醫葯海外中心,頒布20項中醫葯國際標准,注冊100種中葯產品,建設50家中醫葯對外交流合作示範基地。中醫葯已成為中國與東盟、歐盟、非洲、中東歐等地區和組織衛生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
未來,中醫葯在海外的發展應致力於人才供應鏈、產業供應鏈、金融供應鏈的搭建。中醫葯在海外的推廣需要構建相關的政策、市場、科研、教育等全體系專業人才結構;同時搭建貫穿產地種植、生產加工、運輸物流、零售服務終端的產業供應鏈;利用人參、紅豆杉等具有金融屬性的中草葯產品,結合創新金融投資模式,藉由金融渠道推進中醫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推動中醫葯的國際化。
⑧ 中醫學專業的就業前景
中醫這個專業和其他的醫學專業一樣,就業面比較窄,但如果熱愛中醫,想當一名醫生,還是專很不錯的,但屬這幾年,醫療行業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在好的醫院工作,在醫學上有所建樹,必須成為醫學博士,好好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