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專業能力包括

專業能力包括

發布時間: 2020-11-22 03:03:33

Ⅰ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專業知識:這包括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學前教育教師在就職前,必須了 解和掌握學前教育的基礎知識, 了解學前教育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學習這 些知識有助於教師掌握學前教育規律, 提高工作目的性計劃性和工作效率, 也有 助於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還有技能, 學前教師對幼兒的教英語內容涉及到 自然社會語言藝術健康的等各個領域,教師需要有廣闊的多學科知識和教育藝 術,才能勝任。簡單說就是三學六法。 還有專業實踐能力。包括觀察和了解幼兒的能力,組織管理班級的能力,溝通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等

Ⅱ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包括: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

1、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讓幼兒感到溫暖和愉悅。建立班級秩序與規則,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感受到安全、舒適。

創設有助於促進幼兒成長、學習、游戲的教育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為幼兒提供和製作適合的玩教具和學習材料,引發和支持幼兒的主動活動。

2、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合理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將教育靈活地滲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學照料幼兒日常生活,指導和協助保育員做好班級常規保育和衛生工作。充分利用各種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有效保護幼兒,及時處理幼兒的常見事故,危險情況優先救護幼兒。

3、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提供符合幼兒興趣需要、年齡特點和發展目標的游戲條件。充分利用與合理設計游戲活動空間,提供豐富、適宜的游戲材料,支持、引發和促進幼兒的游戲。

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內容、夥伴和材料,支持幼兒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游戲,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滿足。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獲得身體、認知、語言和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發展。

4、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制定階段性的教育活動計劃和具體活動方案。在教育活動中觀察幼兒,根據幼兒的表現和需要,調整活動,給予適宜的指導。

在教育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體現趣味性、綜合性和生活化,靈活運用各種組織形式和適宜的教育方式。提供更多的操作探索、交流合作、表達表現的機會,支持和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5、激勵與評價:關注幼兒日常表現, 及時發現和賞識每個幼兒的點滴進步,注重激發和保護幼兒的積極性、自信心。有效運用觀察、談話、家園聯系、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客觀地、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幼兒。有效運用評價結果,指導下一步教育活動的開展。

6、溝通與合作:使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語言進行保教工作。善於傾聽,和藹可親,與幼兒進行有效溝通。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協助幼兒園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

7、反思與發展: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保教工作。針對保教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制定專業發展規劃,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2)專業能力包括擴展閱讀

基本理念

貫穿《專業標准》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

1、師德為先

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2、幼兒為本

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全面健康地成長。

3、能力為重

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4、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Ⅲ 知識和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知識和技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日常自我保護類知識技能:

1)關於法律方面的簡單知識:

3、生活輔助類:看地圖,隨著手機功能的強大,許多app都成了救命膠囊。以前經常出差、旅遊,可是長期把電話玩沒電了。於是乎,學會了看地圖,歸納旅行最佳路線。省時間,玩的也痛快。

推薦:網路地圖、谷歌地圖。

4、邏輯學屬於有用技能,擴張了整個思維,能推論出有力的結論,使人思維更謹慎。

拓展資料

1.知識

關於知識的解釋,不同的理論流派有不同的解釋: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其實質是人腦對於客觀事物的特徵和聯系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主管表徵,是人類經驗、思想、智慧賴以存在形式;而建構主義則認為,知識並不是對現實的准確表徵,也不是最終答案,而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知識並不能精確地概括世界的法則,在具體問題中,並不能拿來就用,一用就靈,而是要針對具體情景進行再創造。知識的理解只能由學生基於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取決於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歷程。

兩個理論流派對於知識的看法不相同,而我們在當代教學過程中比較認同認知心理學派的觀點,即知識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徵,是認知經驗的概括。

2.技能

技能是活動水平的概括,一般認為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前者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動方式,比如寫字、彈琴;後者是藉助於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比如寫作、閱讀。

Ⅳ 職業能力有哪些類型

職業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一、為了勝任一種具體職業而必須要具備的能力,表現回為任職資格答;

二、指在步入職場之後表現的職業素質;

三、開始職業生涯之後具備的職業生涯管理能力。

例如:一位教師只具有語言表達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對教學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對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對教學問題和教學效果的分析、判斷能力等。並且對學生進行有效積極的教育。這才是一個老師的職業能力。


(4)專業能力包括擴展閱讀

職業能力的社會背景:

任何一個職業崗位都有相應的崗位職責要求,一定的職業能力則是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因此,求職者在進行擇業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能力優勢以及勝任某種工作的可能性。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由專業職業指導人員幫助分析,根據求職者的學歷狀況、職業資格、職業實踐等來確定求職者的職業能力,必要時可以通過心理測試作為參考,在基本確定求職者的職業能力和發展的可能性的基礎上幫助求職者進行職業選擇。

Ⅳ 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與專業能力一樣嗎綜合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嗎也就是說專業能力屬於綜合能力,對嗎

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與專業能力不一樣。綜合能力是指人的綜合素質,專業能專力是指專業的工作屬能力或技能。綜合能力當然包含專業能力。但綜合能力側重的是指個人的綜合素質,具體的指個人的品行(道德品質)、社交(社會活動能力)、敏感度(對事件的處理能力)三要素。專業能力是綜合能力的另一分支。或者說,綜合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Ⅵ 幹部專業化能力主要內涵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專業知識結構。專業結構是指領導群體內有不同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領導成員的數量配備及組合方式;知識結構指的是不同知識積累和背景的領導成員之間搭配組會狀態。現代領導工作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基礎上,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特點,這就要求領導班子成員之間應該具有合理的專業和知識結構,做到專業和知識的互補。
2.智能結構。智能是指人們運用知識的能力,是各種實際工作能力的綜合體現。領導群體的智能結構互補,要求領導班子中有各種不同類型能力的領導成員,使其組合成一個高智能、多功能的有機整體。
3.年齡結構。年齡結構是指領導群體中不同年齡領導成員的比例構成。一般地說,是指年輕幹部、中年幹部和老年幹部的相對構成c個人的年齡和智力有一定的關系,不同年齡領導者的智力有不同的長處和特點,在領導班子中,把不同年齡的領導成員合理搭配起來,可以發揮各年齡段領導者的優點和長處,彌補其缺陷和不足,從年齡構成上優化領導群體。不同行業和不同層次的領導群體,對年齡結構的要求應有所區別。
4.氣質結構。氣質主要是指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優化領導群體的氣質結構,要求把不同氣質類型的領導成員合理地組合在一起,使其性格相容,剛柔相濟,動靜互補,協調一致,合作共事,成為多功能、精幹高效、富有凝聚力和戰鬥力。

Ⅶ 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了解學生是進行有效教育的前提,教育教學活動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都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學生。教師就要善於了解學生,而了解學生可以採取多種方法,向家長了解,向同學了解,看成績單與換行評語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教師的直接觀察,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智力活動、情感表現有敏銳的觀察能力。這是在教育過程中發現問題,捕捉教育時機的重要條件,善於觀察學生的教師能及時發現問題,主動去解決問題。可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反之,問題沒有及時發現,拖延很長時間,到了較為嚴重程度再去解決,教師就很被動。現代教育要求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育過程中得到發展。師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民主的教育氣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因而要求現代教師要善於同學生交往,使學生喜歡和他接近,願意和他說心裡話,顯然,建立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起主導作用,教師必須善於和學生交往,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成為學生信賴的人,同時又成為他們的朋友。
(2)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傳播知識與學生交流的主要手段,從事教育工作必須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教師語言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是語音正確,發標准音,說普通話,表達的內容能被學生順利接受;其次要用詞准確,語句完整,准確傳達思想內容,既保證科學性又通俗易懂,為學生所理解;第三,要系統連貫,邏輯性強,善於運用獨自式語言,講述知識或說明問題層次清楚,重點突出,結論明確;第四,要富於啟發性,有感染力,掌握對話的語言藝術,在對話中善於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勇於發表個人意見,進而形成生動、幽默的語言風格,在交流中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最後,在音量、語速、聲調等方面要符合環境和表達內容的要求,符合學生身心衛生的需要,適中而有變化。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項基本功,在提高文化、業務整體素質的基礎上,在教育工作實踐中要有意識鍛煉,矯正缺欠,才能使語言表達能力達到更高水平。為增強語言表達的效果,教師還應善於利用非語言的交流手段,使其同語言表達相配合,如表情、手勢、姿態,與學生的距離、講話方向等,這些處理恰當則能增強表達效果。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隨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進步,由傳統教育採用的模型、標本、圖表、畫片等發展為幻燈、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捕助教學,對教師運用教育手段的能力必然提出許多新的要求。教師要懂得先進技術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關的知識,並有製作教學軟體的能力,如繪制幻燈片,編制錄音、錄像帶,乃至進行教學用的計算機程序設計。教育現代化必然實現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現代教師的業務素質也就必須包括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基本能力。 (4)組織管理能力。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對學生來說是領導者、組織管理者,必須具有相應的能力。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主要有兩項:一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二是學生集體的組織管理。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使學生遵守課堂常規,又要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處於活躍的思維狀態,還要處理好一些偶發事件,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要求教師具有課堂的組織管理能力。教師對教學的知識內容掌握得再好,教學設計再科學,如果缺少組織管理能力,課堂秩序不好,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相互干擾,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對於學生集體的組織管理,教師同樣起著關鍵作用,善於組織管理的班主任,總是給學生提出富有鼓舞作用的集體奮斗目標,發揮每個人的長處,進行適當納委託,把全班同學組織起來,形成集體的核心,樹立正確輿論,培養優良班風,充分發揮集體的自我教育作用,寓教於管,使學生在團結友愛、積極上進的集體中健康成長。教師缺乏組織管理能力,往往費時很多,學生集體還是沒有形成,教育難以順利進行。
對學生的組織管理有時需要藉助家長和社會力量的支持,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存在密切聯系,教師提高組織管理能力,需要了解社會,積極參與社會活動,清楚家庭和社會給予學生的種種影響,這是提高組織管理能力所不可缺少的。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是對學生而言的,只有很好把握學生的年齡特徵,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恰當的管理,才能達到預期目的,這是教師組織管理能力的特點。
(5)教育科學研究能力。教育是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現代教育教學活動的規律,需要不斷地研究與探索。每位教師在完成教書盲人的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要不斷總結經驗,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通常是與工作實踐相結合的,從實際工作中提出課題,結合教育教學改革任務進行實驗研究,通過對實際情況的觀察,積累第一手資料,從中進行分析探索,求得對教育教學規律的認識。教師在參加教育科研的過程中,要有正確選擇課題、科學設計研究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做好觀察記錄、積累系統資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科研能力。教師雖不同於專職研究人員,從事研究的主客觀條件都有一定限制,但基本的研究能力卻是同樣應該具備的,否則就無法承擔起教育規律研究者的角色。現代學校普通要求教師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中發揮創造性,進行一定的改革實驗,定期提出研究報告或論文,因而教師必須懂得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教育科研能力,這是現代教師素質的必要組成部分。
教師的基本素質彼此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在一名合格教師身上構成統一的整體,現代教師的提高應是整體性的。國內外關於教師素質的研究表明,教師專業能力是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內容,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決定因素。也就是說,教師專業能力與其工作效果有較高的正相關。

Ⅷ 專業能力資格證書,包括什麼

資格證書是一種參加某種工作或活動所應具備的條件或身份的證明。具體包含以下幾種

1、教師資格證書

國家對符合教師資格條件的公民依法授予教師資格的法定憑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各類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中擔任教師工作的人員,必須持有教師資格證書.

2、會計資格證書

是具有一定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資格證書,是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條件,是證明能夠從事會計工作的唯一合法憑證,是進入會計崗位的「准入證」,是從事會計工作的必經之路。

3、中國市場營銷資格證書

4、調查分析師證書

該項證書考試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與國家統計局合作開發和聯合實施的考試與培訓項目

5、機械工程師資格證書

該項資格證書考試是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與教育部考試中心聯合作開展的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項。

6、勞動和社會保障崗位資格證書

(1)該項資格證書考試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培訓中心與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共同推出並組織實施。

(2)勞動保障系統幹部、企業勞資人員、相關崗位工作人員及有志於從事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社會考生都可以報考。

(8)專業能力包括擴展閱讀

資格證書等級體系

1、職業資格證書

職業資格證書是反映勞動者具備某種職業所需要的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證明。職業資格證書與職業勞動活動密切相聯,反映特定職業的實際工作標准和規范

2、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按照國家職業標准,通過政府認定的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和從業資格進行評價和認證的國家證書制度

3、國家職業資格五級

初級技能:能夠運用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

4、國家職業資格四級

中級技能: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並在特定情況下,能夠運用專門技能完成較為復雜的工作;能夠與他人進行合作。

5、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高級技能: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和專門技能完成較為復雜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規性工作;能夠獨立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指導他人進行工作或協助培訓一般操作人員。

6、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和專門技能完成較為復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掌握本職業的關鍵操作技能技術;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技術或工藝問題;在操作技能技術方面有創新;能組織指導他人進行工作;能培訓一般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7、國家職業資格一級(高級技師)

能夠熟練運用基本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職業的各個領域完成復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熟練掌握本職業的關鍵操作技能技術;能夠獨立處理和解決高難度的技術或工藝問題;在技術攻關、工藝革新和技術改革方面有創新;能組織開展技術改造、技術革新和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具有管理能力。

Ⅸ 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專業技術人員

技術員,指能夠完成特定技術任務的人員,也就是已經掌握了特定技術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可以從事該技術領域的基本工作的人員。技術員經過幾年的實踐後可以晉升為工程師。我國各個行業的技術員都要求有專業技工院校知識及實操經驗。
1.熟悉圖紙,與班組長一起,將索要施工的項目圖紙弄清、弄透,做好圖紙交底紀錄。
2.技術交底。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都要將這一工序的技術要求、工藝流程、操作規范、安全規范、質量規范等向施工的班組長交代清楚,做好交底記錄。
3.隨時檢查技術交底的實施情況,做好總結。
4.隨時積累保存技術資料,為技術檔案的歸檔做好准備。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