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學位全國聯考
❶ 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和統招專升本難度誰大
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難度比較大
❷ 同等學歷申請的學位、專業學位和全國統考的碩士學位有什麼區別
同等學歷抄申請的學襲位屬於成人學士學位。成人學士學位是標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
專業學位:一般指有專門職業要求的研究生教育學位,區別於側重理論和研究的學術型學位,主要培養有特定職業背景的高級專門人才。目前我國主要在碩士層次設置專業學位,經批准已經在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法律等39個學科,舉辦專業碩士學位教育,2009年招收的學生范圍擴展到應屆本科畢業生。
碩士是一個介於學士及博士之間的研究生學位(Post-Graate),擁有碩士學位者通常象徵具有基礎的獨立的思考能力。
這三種學位都是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類。
這三種學位國家規定享受同等待遇,只是形式的不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不同類型的學位發活著不同的作用。用人單位也在尋找這自己需要的高學位人才。
❸ 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的區別
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一、培養目標不同;二、考試內容不同;三、培養方式不同。
很多人對於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都有些不明白,這兩個詞是在研究生考試的時候才會出現,所謂專業學位就是專業型碩士畢業之後拿到的學位,學術學位就是學術型碩士畢業之後的學位。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現在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具體說來有以下三點。
三、培養方式不同。專業學位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教學內容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求有為期至少半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於1年)的實踐環節。而學術學位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側重於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❹ 請問一月份MBA聯考和十月份MBA專業學位聯考有什麼區別嗎
在2016年前,MBA考試分為兩種,一種是十月聯考,屬於單證,即參加10月份單獨考試的管理類專業碩士學生,畢業之後只頒發學位證書;另一種是一月聯考,屬於雙證,參加1月全國聯考的管理類專業碩士學生,畢業之後頒發學歷和學位證書。
但從2017年起,國家已經取消了單獨考試,只保留一個每年12月底的全國聯考,只要是每年參加全國聯考的考生,MBA畢業後都會獲得雙證,不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
所以如果你現在想考MBA的話,都是需要統一參加12月底的國家研究生統一考試,根據筆試+面試的成績綜合排名後統一安排招生錄取。
參考資料:HZMBA
❺ 藝術碩士全國聯考是什麼意思
藝術碩士(MFA)屬於專業碩士學位中的一種,它是面向在職人群推出的,其職業指向非常明確,通過邊學習邊考試的方式.它只授予學位證書,沒有學歷證書,即只有單證無雙證。
(一)報考條件
有當年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或本科以上畢業並取得學歷證書(一般應有學位證書),具有藝術創作實踐經驗;或者四年前國民教育序列大學專科畢業並取得學歷證書,有5年(含)以上藝術創作實踐經驗並獲得省部級以上創作或表演獎勵者也可報考。
專科畢業者錄取人數一般不超過本校當年招生限額的10%. 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資格審查表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推薦意見。
(二)考試科目
政治理論、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含藝術學基礎、英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包括口試),共計4門。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考試由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時間自行安排。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實行全國聯考。
(三)考試時間
在每年的十月下旬. 普通研究生是全日制研究生(無論是在職與非定向的),既有學歷又有學位,有雙證即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
只要有本科學歷的即可參加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考試時間在每年的一月份.考試科目共有四門:英語和政治為全國統考,另有兩門專業課由學校自行命題.
❻ 全國統考和法碩聯考有什麼區別
簡單區分下這兩者的概念:
聯考:招收在職人員、以業余時間學習為主的專業學位考試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名為「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簡稱「聯考」。
(參加每年十月份全國39所高校聯考的在職法律碩士,考試科目除政治由各校自行命題外,外語和三門專業課實行全國聯考。)
統考:招收全日制學生的專業學位考試與每年年初舉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一起舉行。
(參加每年一月份全國39所高校聯考的法律碩士,招生對象為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生(含同等學力者),考試科目為政治、外語實行全國統考,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實行全國聯考。)
另外,參加「法律碩士聯考「的考生可以填報兩個試辦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院校。
❼ 報考專業的專業學位是什麼意思 非全日制的全國統考是雙證嗎
專業學位就是我們常說的 專業碩士,與學術學位相對,參加全國統考的是雙證,只不過是在職學習。
❽ 考研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是個什麼情況啊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是中國大陸(部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招收管理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比如MBA)而設定的全國性聯考科目,其科目編號為199。
管理類聯考考試科目:包括「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與「英語二」兩科,總分300分。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卷面結構:數學、邏輯推理、寫作(論證有效性分析、論說文),共三大部分。滿分為200分。
英語二,卷面結構:語言知識運用(即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第一部分四篇、閱讀理解第二部分一篇、翻譯(英譯漢)、小作文、大作文,共六個部分。滿分為100分。
截至2019年5月,管理類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招生包含七個專業學位,分別是:會計碩士(MPAcc)、圖書情報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和審計碩士。入學統一考試採用管理類聯考。
(8)專業學位全國聯考擴展閱讀: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考查目標:
1、具有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有較強的分析、推理、論證等邏輯思維能力。
3、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考查內容:
1、數學基礎。
綜合能力考試中的數學基礎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通過問題求解和條件充分性判斷兩種形式來測試。
2、邏輯推理。
綜合能力考試中的邏輯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各種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和綜合,以及相應的推理、論證、比較、評價等邏輯思維能力,不考查邏輯學的專業知識。試題內容涉及自然、社會和人文等各個領域,但不考查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
3、寫作。
綜合能力考試中的寫作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通過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兩種形式來測試。
❾ 研究生全國聯考和全國統考的區別
統考,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2末或者1月份舉行由教育部統一命題進行考試;
聯考,指的是專門對於在職人員進行的考試,每年舉行兩次,分別在1月與10月進行,考試由學校單獨命題或者與統考統一試題。具體的區別有以下幾點:
報名時間:
統考:每年的10月報名
聯考:10月聯考在每年7月左右開始報名;1月聯考在每年10月中旬開始報名
考試時間:
統考:12末-1月每年的具體時間由教育部規定
聯考:1月與10月,1月份的與統考同時進行,10月聯考在10月倒數第二個周末
目標人群:
統考:統考面對的是應屆本科生、高職或者是具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的學生,部分的在職人員可以參加統考,但是報名專業職能限於聯考的專業。
聯考:聯考是針對在職人員進行的考試
研究生學習方式:
統考:全日制
聯考:周末或寒暑假上課
考試科目:
統考:全國統一命題,數學(部分專業有)、英語、政治、專業課
聯考:1月份聯考數學、英語與統考使用相同的試卷;10月聯考由學校命題
學歷與學位:
統考:有碩士學位證和學歷證
聯考:只有碩士學位證,沒有學歷證
報考專業范圍:
統考:所有學校研究生院開設的專業
聯考:目前有21種專業學位:法律碩士(J.M,不同於1月份法律碩士聯考的那一種)、教育碩士(Ed.M)、社會工作碩士、藝術碩士、公共衛生碩士、體育碩士、藝術碩士(MFA)、公共衛生碩士(MPH)、軍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不同於1月份MBA聯考的那一種)、會計碩士(MPAcc)、工商管理碩士(MPA)、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風景園林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臨床醫學(中醫師承)、高校教師讀碩、中職教師讀碩、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MJC)
❿ 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的考試種類
專業學位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形式。區別於一般意義上側重理論、學術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專業學位教育旨在針對一定的職業背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據了解,在西方國家,專業學位教育是後高等教育里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職業指向非常明確,就是針對職業要求培養職業領域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從專業學位教育的對象來說,都是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並明確了自身今後的職業發展領域,從而選擇攻讀相應的專業學位。
隨著各行各業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擴大,專業學位教育正在成為一種潮流。此外,今後的專業學位教育還將逐漸與特定職業(崗位)任職資格(條件)相結合,成為國際上通行的「職業學位」,即只有獲得這種學位才能進入某一行業從業。
盡管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專業學位的設置,但大多數人對專業學位仍然存在很多疑惑。新聞晨報記者(張智麗葉蘊華)采訪了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田蔚風和復旦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顧雲深,請他們比較全面地解析了專業學位。
目前國內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分為以下幾類: 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我國於1981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當初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就研究生的學位而言,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碩士、博士學位」。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加速培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的高層應用型專門人才,設置了專業學位。
專業學位的職業指向性非常明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專業學位為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
專業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但大多隻設置碩士一級。各級專業學位與對應的我國現行各級學位處於同一層次。專業學位的名稱表示為「XX(職業領域)碩士(學士、博士)專業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