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排名 » 小學德育專業基礎知識

小學德育專業基礎知識

發布時間: 2020-11-23 22:59:59

⑴ 請問桂林新華書店有:《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兩本書賣嗎

這是今年廣西教師考試的科目,但是目前哪裡都沒有這兩本書,換種說法就是,還沒有編纂出來,今年是第一次統考,沒有指定教材,但是你可以買正聯教育藍皮書,是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個人覺得廣西的考試,看廣西出版的書比較靠譜,去年的事業單位很多題目就是從正聯教育這本書出的,採納喔

⑵ 教育知識與方法中德育原理都有哪些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學制二年,按三年業余學習時間安排教學計劃。
本科為學制四年。
實行學分制。學生注冊後八年內取得的學分均為有效。
專業設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集中實踐環節。
1、必修課:10門(42學分)
2、限選課:2門(8學分)
3、選修課:文史方向16門(共76學分,任選18學分即可)、理科方向17門(共63學分,選18學分即可)
4、集中實踐環節:教育教學調查、教育實習、調查報告(共8學分)文科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現代漢語基礎、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基礎寫作、書法、文藝理論、兒童文學、中國文明簡史、聲樂基礎、美術基礎、人文社會基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法、小學藝術課程教學法、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理科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高等數學基礎、數學分析、代數學、幾何學、數學史、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自然科學基礎、數學實驗、計算機基礎、人口資源與環境、科學技術史、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法、小學自然科學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分析學、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英語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語法、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歌曲與表演、翻譯理論與實踐、語言學概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分析學、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⑶ 如何加強中小學體育基礎知識教學

一、認真備課,按質按量上好課
體育教師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學生的年齡、性別、特點以及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認真備好課,按質按量上好課。課堂教學,不僅要「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在傳授知識、技術和技能時,體育教師要立足長遠,課堂教學要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豐富的個性、品質,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創新精神。總之,教者要多花心思把課上得活潑、生動,從而培養學生濃厚的體育興趣,養成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讓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熏陶。
二、培養體育意識,提高健康水平
俗語有雲:健康是生活的本錢。在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的今天,我國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是我國實現「九•五」計劃的有力保證。著名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有句名言:「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的確,健康水平的提高對科學、對國家來說其影響是深遠的,對個人來說將是終生受用。我們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長期開展體育教學,有效地增進學生的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興趣和習慣,為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推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奠定基礎。
三、體育課堂教學要注重德育的滲透
思想道德素質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精神文明搞不好(即忽略了思想道德的培養),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因此,從小就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學校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選用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副教材,如:《搶收搶種》、《掩護戰友》、《搶救傷員》等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特別是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時時處處注重學生高尚思想和優良品德的培養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體育教師也要處處以身作則,在發揮自己的德育作用中,用自身良好的品德修養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
四、體育教學要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在這段話中,不難看出,體育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在系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身體鍛煉,能有效地消除大腦的疲勞,促進大腦的發育,提高大腦抵抗疲勞的能力,同時,為學生所從事用腦的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譬如:課堂上,觀察教師示範動作以及同一動作不同表現形式的對比、體育游戲的練習和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練習,都能有利於發展學生反應、記憶、觀察、想像、思維等智力因素。由於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只有遵循逐步漸進的規律,取用符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的教材,通過長期的、系統的體育教學,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⑷ 浙江2010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

教育學、心理學考試復習大綱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主要涵蓋教育學、教育心理德育和師德教育、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班作常識、現代教育技術基礎與應用、時事政治等8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 教育學原理
(一)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歷史發展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起源和學校教育的產生。
4.教育發展的歷史形態。
(二)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1.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2.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3.教育學的學科特點和發展趨勢。
(三)教師與教育學
1.教育學的價值。
2.教師如何學習教育學。
二、教育與社會的關系
1.教育與社會經濟。
2.教育與政治制度。
3.教育與社會文化。
4.教育與社會人口。
5.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三、教育與個體發展的關系
(一)人的發展概述
(二)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主要因素
1.幾種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觀。
2.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與教育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內涵和層次結構。
2.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1.不同價值取向的基本觀點。
2.在確立價值取向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我國的教育目的
1.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實質。
2.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
3.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內容。
(四)教育目的與當代素質教育
1.素質教育提出的背景與特徵。
:2.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比較。
3.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五、學校教育制度
(一)學校教育制度概述
1。學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影響學制的因素及當代學制發展的特徵。
(二)學制的形成與發展
1.歐美現代學制的建立。
2.我國學制的形成與發展。
3.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二—(三,義務教育
(四)終身教育
六、學生與教師
(一)學生
1.學生的本質屬性。
2.學生的地位。
3.當代學生的特點。
(二)教師
l。教師職業的產生與發展。
2.教師角色和教師勞動的特點。
3.教師的職業素養。
4.教師專業發展。
(三)師生關系
1.師生關系的概念及其作用。
2.師生關系的構成。
/3.師生關系的模式。
4.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七、教育途徑與課外教育活動
{一)教育途徑概述
(二)學校課外活動
1.課外活動的概念、特點與意義。
,2.學校課外活動的基本內容。
3.學校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4.學校課外活動的實施要求。
(三)綜合實踐活動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界定。
2.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
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
4.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其開發。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學
一、教育心理學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1.教育心理學的定義。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3.教育心理學的學科體系。
(二)教師的專業成長

1.從新教師到專家教師:新教師的特點、教師專業發展階段。
2.專家教師的特點:專家教師與新教師的差異、教學專長、心理品質。
3.教師的成長及培養:影響因素、教師發展中的刻意訓練、塑造完整的教學人格。
、學生心理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與教育
1.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基本觀點、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在教育上的意義。
2.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基本觀點、在教育上的意義。
(二)社會化發展與教育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含義、教育意義。
2.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含義、教育意義。
3.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因素:父母教養方式、同伴關系。
,三、學生個體差異與教育
—)學生的認知差異
1.認知方式差異。
2.認知能力差異。
3.認知結構差異。
4.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二)學生的性格差異
1.性格的概念。
.2.性格的個別差異。
3.性格差異的鑒定。
.性格差異的教育含義。

(三)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1.特殊兒童的概念。
2.特殊兒童的類型。
3。特殊兒童的教育。
四、學習與學習理論
(一)學習的概述
1.學習的定義。 遺
2.學習的生物與社會意義。
3.學習的分類:我國流行的學習分類、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奧蘇伯爾的有意義言語學習分類、廣義知識觀的分類。
(二)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1.經典條件作用。
2.操作條件作用。
3.社會學習論。
4.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三)認知主義的學習觀
1.早期的認知學習研究:格式塔心理學家的頓悟說、托爾曼認知地圖論。
2.現代認知學習觀:布魯納的發現學習論;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信息加工理論。
(四)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1.建構主義的不同傾向。 『
2.不同建)f義學習觀的主要分歧。
. 2.不同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主要分歧。
3.建構主義學習觀的共同點。
4.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教學含義。
(五)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
1.人本主義心理學概述。
2.馬斯洛與康布斯的學習理論:馬斯洛的學習理論、康布斯的學習理論。
,.羅傑斯的學習理論: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由為基礎的學習L原則。
4.人本主義思想在教育上的實驗。
五、廣義知識的學習
一)陳述性知識的學習
1.陳述性知識的表徵。
2.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和條件(六步三段兩分支)。
—』3.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與保持的策略。
(二)智慧技能的學習
1.知識與技能的關系。
2.程序性知識的表徵。
3.智慧技能的習得過程和條件:智慧技能的層次、辨別技能的形成、概念學習、規則學習。
(三)認知策略的學習
1.認知策略的性質。
2.認知策略的分類。
3.認知策略學習的一般過程和特點。
4.認知饞傘學習的條件。
。六、動作技能的學習
(一)動作技能的性質
1.動作技能的含義。
2.動作技能的分類。
3.熟練操作的特徵。
(二)動作技能的習得與保持
1.動作技能學習的理論。
2.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與習得的指標。豳匡
3.動作技能的保持。
(三)影響動作技能學習的因素
1.有效的指導與示範:指導與發現的比較、指導內容的影響、指導方法的影響、示範。
2.練習:練習的分布、練習中的整體與局部;心理練習、練習中的情
婪干擾效應。
3.反饋:反饋的含義與分類、反饋在動作技能學習中的作用。
七、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改變日醫
(一)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1.態度的含義。
2.態度的學習的過程與理論。
3.促使態度改變的方法。
4.鞏固態度的方法。
(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
1.價值觀概述。
2.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
八、問題解決與遷移
(一)問題解

1.問題及問題解決。
2.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
3.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問題解決的策略。
5.問題解決與創造。
(二)為遷移而教
1.學習遷移概述。
2.傳統遷移理論。
3.當代的遷移理論及其教學含義。
4.為遷移而教的一般建議。
辦、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概述
;1.動機與學習動機。
2.動機與需要、誘因的關系。
3.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
4.學習動機的分類。
(二)學習動機理論
1.強化論。
2.需要層次說。
3.自我效能感理論。
4.成敗歸因理論。
5.成就動機理論。
(三)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
1.內部條件:學生的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成就與年齡特點、學生的性格特徵和個別差異、學生的志向水平和價值觀、學生的焦慮程度。
2.外部條件:家庭環境與社會輿論、教師的榜樣作用。
3.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的培養、學習動機的激發。
十、學習的測評
(一)測評理論概述
1.測評中的基本概念。
2.測量與評價的功能。
3.測量與評價的主要類型。
4.有效測評的必要條件。
(二)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技術
1.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步驟。
2.常見題型的編制技術。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規
一、教育法基本理論
(一)教育法概述
1.教育法的含義。
2.教育法的特點:教育法作為一般社會規范和法律所具有的特點、;教育法區別於其他社會規范和法律的特點。』教育法區別於其他社會規范和法律的特點。/.::
3.教育法的功能。 :
(二)教育法律關系
1.教育法律關系概述:概念、特徵、類型。
2.教育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
3.教育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三)教育法的淵源
1.憲法:規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導思想和立法依據、規定了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法律規范。
2.教育法律。
3.教育行政法規。
4.地方性教育法規。
5.自主性教育法規。
6.教育行政規章。
二、教育法的制定、實施與監督
(一)教育法的制定
1.教育法制定的含義。
2.教育法制定的程序:教育法律議案的提出、審議、通過、公布。
(二)教育法的實施
1.教育法實施的含義。
2.教育法實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教育法的遵守。
.4.教育法的適用。
5.教育法效力:時間效力、空間效力、對人的效力。
(三)教育法的監督 …
1.教育法監督的含義。
2.教育法監督的類型: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社會的監督。
三、教育法律責任與教育法律救濟
(一)教育法律責任
1.教育法律責任的含義。
2.教育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損害事實的存在、損害行為違反教育法律、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3.教育法律責任的類型: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
(二)教育法律救濟
1.教育法律救濟:教育法律救濟的含義、特徵。 ,:, :
2.教育法律救濟的途徑: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仲裁渠道、調解渠道。
3.教育申訴制度:教師申訴制度、學生申訴制度。 …,、一
4.教育行政復議:教育行政復議的含義和特徵、受案范圍、程序。
5.教育行政訴訟:概念和特徵、受案范圍、管轄、程序。
四、學校、教師和學生
1.學校:學校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違法行為與預防、學校安全教育。
2.教師:教師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國家教師制度、教師違法與,,預防。
3.學生:學生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未成年人保護與犯罪預防。
4.學校安全教育。
五、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論
(一)教育政策概述
1.教育政策的含義: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其與相關概念的區別、教育政策的功能。
2.教育政策的類型和體系結構。
(二)教育政劈的制定、執行、評價與監控
1.教育政策的制定。
2.教育政策的執行。
3.教育政策的評估。
4.教育政策的監控。
附: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5.《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lO-2020年)》(摘要)
第四部分 德育和師德教育
一、德育范疇、功能、目標與內容
(一)德育范疇
1.小德育與大德育。
2。我國「大德育」形成的歷程。
3.我國大德育出現的原因。
(二)德育功能
1.德育的個體性功能。
2.德育的社會性功能。
三,德育目標
1.德育目標及其分類。
2.新時期我國中小學的德育目標。
乙(四)德育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
2.集體主義教育。
3.德目教育。
4.民主與法制教育。
5.理想教育。
6.心理品質教育。
二、學生品德的形成與發展
(一)品德要素的發展
1.道德認識的發展。
2.道德情感的發展。
3.道德行為的發展。
(二)品德發展的一般規律
1.個體品德發展是諸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品德發展是個體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現的。
3.心理內部矛盾是個體品德發展的動力。
4.個體品德的發展與形成具有長期性與反復性。
三、德育的原則與方法
(一)德育原則
1.課堂與生活相結合原則。
2.疏導性原則。
3.長善救失原則。
4.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
5.靈活施教原則。
6.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7.教育影響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二)德育方法
1.說服法。
2.陶冶法。
3.榜樣法。
4.鍛煉法。
,5.獎懲法。
四、師德與師德規范
(一)師德概念
.1.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
2.師德與教師道德之間的區別。
(二)師德規范
1.師德規范的基本范疇。
2.師德規范的核心內容及其解析。
3.我國師德規范存在的問題。
『五、師德教育
(一)加強師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師職業特性的要求。
2.教師勞動特點的要求。
3.當代教育變革的要求。
4.來自師德現狀的要求。
(二)師德教育的方式與途徑
1.職前教育中的師德教育。
2.職後教育中的師德教育。
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部2008年9月1日頒布)
第五部分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一、課程理論與實踐
(一)課程概述

1.課程的概念。

果程類型。.3.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4.課程理論流派。
(二)課程目標
1.課程目標的內涵。
2.課程目標制定的因素。
3.課程標准和課程內容。
f三,課程資源 ……:上-
1.課程資源的內涵與類型。
2.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四)課程設計
1.課程內容的選擇。
2.課程組織。
3。課程設計模式。
(五)課程實施
1.課程實施的內涵。
2.課程實施的基本取向。
3.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4.邁向成功的課程實施。
(六)課程評價 !.-
1.課程評價。
2.課程評價的主要模式。
3.課程管理。
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內容
1.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2.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3.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理論與實踐
(一)教學概述
1.教學的概念。
2.教學的基本任務。
3.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二)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三)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的基本概念。
2.教學過程的本質。
3.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4.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四)教學組織形式
1.班級授課制。
2.個別教學。
3.分組教學。
(五)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的內涵。
2.常見的教學模式。
(六)教學評價
1.教學評價的概念。
2.教學評價的功能與意義。
3.教學評價的類型。
4.教學評價的原則p
四、教學技能與教學智慧
(一)課堂教學基本技能
1.導入技能。 —-一…
2.提問技能。
3.講授技能。
4.板書技能。
5.結課技能。
6.「三筆字」技能。
(二)說課
1.說課的類型。
2.說課的內容。
3.說課的評價。
(三)教學智慧
五、課程與教學研究
(一)教育論文的寫作。
1.教育論文的含義。
2.教育論文的結構要求。
3.撰寫教育論文的一般步驟。
(二)教育敘事的寫作
1.教育敘事的概念。
2.教育敘事的特點。
3。教育敘事的分類。
4.教育敘事的標准。
5.教育敘事的寫作。
(三)教育隨筆的寫作
1.什麼是教育隨筆。
2.教育隨筆的特點。
3.教育隨筆的結構。
4.教育隨筆的寫作。
—(四)教育劉》叫」
(四)教育案例的寫作
1.什麼是教育案例。
2.寫教育案例的作用。
3.教育案例的結構要素。
4.教育案例寫作應注意的事項。
(五)教學反思的寫作
1.什麼是教學反思。
鸞。移什麼。
2.「教學反思」思什麼。
3.如何寫好教學反思。
4.教學反思的內容。
5.寫好教學嚴/6l:
5.寫好教學反思的方法。
6.寫教學反思的注意點。
(六)教學工作計劃的寫作
1.教學工作計劃的概念。
2.教學工作計劃的分類。
3.教學工作計劃的特點。
4.教學工作計劃的結構。
(七)教學工作總結的寫作
1.教學工作總結的概念。
2.教學工作總結的結構。
3.教學工作總結的撰寫要點。
第六部分 班主任工作常識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歷史和現狀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義與任務
(三)班主任的角色期待與角色沖突
1.班主任是學歲產—.山
1.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
2.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
3.班主任是學校教育計劃的貫徹者。
4.班主任是各任課教師的協調者。
(四)班主任的素質與要求
(五)班主任的教育幸福
二、班主任主要工作內容
(一)了解學生
(二)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1.班集體的教育價值。
2.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
(三)班級日常管理
1.個別教育。
2.建立學生檔案。
3.操行評定。 +一
4.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
(四)班級危機管理
三、班主任工作的原則、方法與藝術
(一)班主任工作的原則
1.學生主體原則。
2.因材施教原則。
3.集體教育原則。
4.民主公正原則。
5.嚴慈相濟原則。
6.以身作則的原則。
二,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說理教育法。
2.激勵法。
3.榜樣示範法。
4.角色模擬法。
5.暗示法。
6.契約法。
(三)班主任工作的藝術
四、班級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一)班級活動內涵
(二)班級活動的類型
1.思想道德引領類班級活動。
2.學習提高類班級活動。
3.個性發展類班級活動。
4.社會適應類班級活動。
(三)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原則
1.生命化原則。
2.民主化原則。
3.個性化原則。
4.開放化原則-
(四)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的過程
(五)班級活動的評估與拓展
第七部分 現代教育技術基礎與應用
一、現代教育技術基礎
1.教育技術內涵。
.2.教育技術發展。
3.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改革。
4.教育技術應用。
二、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基礎
—-(一)教學設計
1.需求分析。
2.學習者分析。
3.內容分析。
4.目標分析。
5.教學策略制定。
(二)教育技術基礎理論
1.教育技術基本觀念。
2.教育技術基本要素與過程。『
3.教育技術中的教師。
4。教育技術中的學生。
5.教育技術中的知識與資源。
6.教育技術應用與角色。
(三)教學媒體理論
1.媒體與教學媒體。
2.演示型教學媒體。
3.交互型教學媒體。
4.過程型教學媒體。
5.評價型教學媒體。
6.教學媒體發展。
三、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
(一)演示型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
1.演示型多媒體課件特徵。
2.演示型多媒體課件設計。
3.Powerpoint多媒體課件開發。
4.演示型多媒體課件應用。
4.演示型多媒體課件應用。
(二)交互型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
1.交互型多媒體課件特徵。
2.交互型多媒體課件設計。
3.交互型多媒體課件應用。
(三)社會性支持軟體教育應用
1.社會性支持軟體類型及教育應用特徵。
2.社會性支持軟體教育應用。
.四、教育技術應用
1.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教育技術在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3.教育技術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
4.教育技術在知識管理中的應用。
h改育技術在學習評價中的應用。
第八部分 時事政冶

⑸ 小學教育專業都要掌握哪些專業技能

小學教育專業知識技能:

1、掌握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

3、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

4、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

5、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小學教育專業主幹課程:

1、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普通話、教師口語、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學、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現代漢語基礎、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初等數論、數學分析、應用數學。

2、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小學自然課程與教學論、小學社會與品德課程教學、小學藝術課程教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比較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

(5)小學德育專業基礎知識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專業自考課程:

近現代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英語(二)、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課程與教學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中小學教育管理、比較教育、小學藝術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學校管理心理學、教學設計、德育原理、教育社會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哲學。

⑹ 誰可以提供一下廣西教師招聘考試大綱內容

①廣西教師招聘考試大綱內容包括考試題型,考試分值,考試內容等等。
②每年3月份會與考試公告一起,發布廣西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與說明,其中包括廣西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 《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考試大綱和廣西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 《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③以下提供部分考試大綱內容,僅供參考。
2015年廣西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 《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是全區統一的選拔性考試,從教師應有的職業素質、專業水平、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考試結果將作為我區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的筆試成績。
二、考試目標
能夠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應聘者掌握教育學、教學法方面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分析、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對報考群體初步篩選的目的。
三、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的通知》(教師〔2012〕1號)精神,結合教育學和教學法基礎知識以及廣西實際確定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教育學。
1. 教育與教育學。
(1)了解教育的涵義及構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態及其歷史發展脈絡。
(3)能夠根據現代社會的特點以及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對教育現象做出正確的評價。
(4)了解教育學發展過程中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與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與社會發展、教育與人發展的基本關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3)掌握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及其相互關系。
(4)掌握我國現階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實現教育目的的要求。
3.學校教育制度。
(1)了解學校教育制度及其發展。
(2)掌握我國的學校教育制度。
4.教師與學生。……未完……

⑺ 我國一直以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視,利用教育心理學解釋我國德育教育現狀不樂觀的現象

教育學,心理學考試復習大綱

教育的基本知識教育,教育心理學道德和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教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階級基礎常識,現代教育技術的內容主要包括八部分的應用,和時事政治。

第一部分的教育原則

(一)教育理念和教育發展的歷史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3。一代的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起源。

4。教育發展的歷史形式。

(二)的出現和發展教育學

1。教育學學科和任務。

2。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3。教育學學科特點和發展趨勢。

(三)教師教育

1。教學價值。

2。教師如何學習教育學。

二,教育與社會的關系

1。教育和社會經濟。

2。教育和政治制度。

3。教育和社會文化。

4。教育和社會人口。

5個。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三,教育和個人發展之間的關系

(一)人類發展概述

(b)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

1的主要因素。幾個因素會影響人的發展觀。

2。影響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因素。

(三)個體生理和心理發展和教育規律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荒涼

(一)概述

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的內涵和層次結構。教育目的

(二)教育價值取向的目標

2,基本觀點建立不同的價值取向,應該指出的是,價值取向

(三)教育的目的

教育目的在中國及其精神實質。

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3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內容在中國的教育。

(四)教育宗旨和當代素質教育

背景和素質教育的特點。

:2的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比較

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

五校教育系統

(一)學校教育系統概述

學校系統的概念

因素影響的學術結構和特點的發展現代學制。

(二)學術結構的形成和發展

在歐洲和美國的現代教育體系的建立。

2中國的教育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教育的改革。

2 - (3,義務教育

(四)終身教育

六,學生和教師

(一)學生

本質屬性的學生。

2狀態的學生。

當代學生特點

(二)教師

升的出現和發展的教學專業

教師和教師的作用'勞動的特點。

教師的專業水平。

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概念和作用。<BR /組成的師生關系。

/ 3型的師生關系。

4。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七的教育手段和課外活動

{一)教育概述手段

(二)在學校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特點和意義

學校課外活動的概念。

3種形式在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

學校課外活動的實施要求。

(三個課程性質)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1。定義

2綜合實踐活動;

3,課程的特色綜合實踐活動。

4實踐活動的內容和發展概述

第二部分的教育心理學 BR />,教育心理學和教師專業成長

(a)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科學的定義。的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

(二)教師的專業成長

新教師專家教師:新教師,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特點。

專家教師的特點:專家教師和新教師的差異,教學專業知識,心理素質。

3教師自我成長和發展影響因素刻意培訓,教師專業發展,並創建一個完整的教學個性的學生和教育

心理發展(一)認知發展和教育

1。皮婭周傑倫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思想,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在教育意義。

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教育的意思。

(二)社會發展和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含義,教育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意義,教育意義。

個體社會化因素的影響:親子關系,同儕關系。

三個個體差異的學生和教育

- )學生的認知差異

確認已知的方式的差異。

差異認知

認知結構差異

4。教育意義的認知差異

(二)學生的個性差異

字元的概念。

.2個人的個性差異。

確定的個性差異。

差在品格教育意義。

(三)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的概念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心理和教育。

2種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3個孩子有特殊需要的教育。

,學習和學習理論

(一)學習

定義學習左

研究的概述生物和社會意義。

學習分類:中國流行的學習分類,加涅的學習成果奧蘇貝爾的有意義言語學習分類,廣義的概念,知識的分類。

(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古典調理。 BR /> 2操作性調理。

社會學習理論。

行為學習理論教學。

(三)學習認知觀點

1早期的認知研究:格式塔心理學家的頓悟說托爾曼認知地圖理論

認知學習: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的現代概念;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理論,信息加工理論。

(四)建構主義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傾向

2個不同的成立)F義學習概念的主要區別是

2不同的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主要區別是

3建構主義學習中常見的

建構的教學學習。的意義。

(五)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本主義心理學概述

馬斯洛梳子學習理論:馬斯洛的理論學習,學習梳子理論

羅傑斯的學習理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哲學,自由的原則的基礎上學習大號

4的意識形態教育實驗。

5個廣義知識學習

一)陳述性知識學習

表徵的陳述性知識。 - '3促進陳述性知識的學習和不斷學習策略

(二)智力技能知識和技能之間的關系。

程序性知識表徵

智力技能採集流程和條件:智慧技能水平,識別技能的形成,概念學習,規則學習。

(3)認知策略學習

(1)性質的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的分類。

認知策略學習過程和特點

認知學習貪婪傘。運動技能學習

(一)運動技能自然

運動技能的意義。

2。分類的運動技能。

3。熟練的操作特性<BR / (二)運動技能和收購保持

理論學習運動技能。

技能形成的階段收購指標匡斌

3。運動技能保持

(三)影響因素學習運動技能

有效的指導和示範指導,並找到了比較,指導內容,指導方法的示範影響。

2,做法:將行使分布,整體與部分,心理練習,行使鍛煉現狀

貪婪的干擾效果。

反饋:反饋的含義分類運動技能的學習,反饋的作用。

七,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和變化的意義?日本醫療

(一)態度的形成和改變態度

2的學習過程和理論的態度。 BR /> 3,促進態度的轉變。
4態度

(二)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

價值觀?

值?形成和鞏固發展。

八,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案的遷移

(一)

決定

問題和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

3,影響因素解決問題的策略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和創造性。

(二)轉讓教

1概述學習遷移。
> 2。傳統的遷移理論。

當代的遷移理論及其教學意義。

4。為遷移而教,一般建議

這樣做,動機

(一)動機概述 BR />;動機和學習動機。

動機和需要激勵的關系。

動機

4。動機分類。

(二)激勵理論

加強

2層次的需求說

自我效能理論。的成就動機理論

(三)影響因素的動機歸因理論。 1的內部條件:學生需要與建議結構,成就和年齡特徵,個性特徵和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水平的野心和價值觀,學生的焦慮程度。

2的外部條件:(一)家庭環境和輿論導向,教師為榜樣。

動機和激勵文化:文化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

十,學習評價

基本概念評價概述的理論

評價。

測量和評價的職能

有效評價的主要類型的測量和評估是必要的條件

(二)教師成就測試技術和教師成就測試步驟。的

常見的模具制備技術。

第三部分教育政策和法規

「教育法」的基本理論概述(一)教育法

「教育法」的意義。

「教育法」的特點:教育法「作為一般的社會規范和法律的特點,」教育法「的特點是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和法律。「教育是區別於其他社會規范和法律特徵/ ::

教育法功能:

(2)教育法律關系

教育法律關系概述:的概念,特點,類型

教育法律關系的要素:教育主體的法律關系\對象,內容:

教育法律的產生,變化和原產地消除

(三)教育法「憲法」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思想和立法的基礎教育法,提供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法律規范。

教育的行政法規。

4地方病教育法規。一個

獨立的教育法規。

6,教育和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教育法,決策,執行和監督

(一)「教育法」開發

教育法「頒布的意義。

教育法:教育法律制定的程序,提出這項議案的審議公布

(二)教育法」實施

教育法律意義。

2教育法「實施的基本要求:根據法律規定,法律必須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教育依法合規。

0.4教育法適用

(5)教育法的有效性:時間效應,空間效應,效益的人。

(三)「教育法」的監督......
>「教育法」監管的意義。

教育法監督類型:國家,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社會監督的監督管理,監督國家權力的監督機關。 />,教育責任和教育法律救濟

(a)進行教育責任

教學的含義法律義務。

教育責任構成要件:損害事實的存在,損害違反教育法律,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違法和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教育法律

教育責任類型: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二)救濟
>教育法律救濟:教育的意義的法律補救,特點::

教育的法律補救辦法:行政渠道,司法,仲裁渠道調解渠道。

教育申訴制度:教師申訴制度上訴制度,

教育行政復議的含義和特點的教育行政復議案件的范圍,程序

教育行政訴訟的范圍的概念和特點管轄程序

四所學校,教師和學生

的學校:學校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侵犯和預防,學校安全教育。

教師:教師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全國教師的制度,教師違法,預防

學生:學生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和預防犯罪。

4。在學校的安全教育。

V教育方針的基本理論的教育政策概述

(一)

教育政策的意義:教育政策的概念及其差異的相關概念,教育政策

類型教育評估教育政策和體系結構

(二)教育和政治分裂的制定,執行,評估和監測

教育決策。

教育政策的實施。

3。政策。

教育政策監測

附:

1。人民中華民國「教育法」

2。教師法人民共和國的中國
>「義務教育法」,「中國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5。」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lO-2020)」(摘要)

第四部分的道德與道德教育

道德領域,職能,目標和內容

(一)道德領域

小道德道德

形成「道德教育」課程。道德

(二)道德功能

道德的個別功能。

2。道德的社會功能。

三個德育目標

道德教育的目標和他們的分類。

中國的小學和中學,在新的德育目標。

B(四)道德教育的內容

愛國主義教育。

集體主義教育。

美德教育

民主的法學教育和法治。

5。理想的教育。

6。心理素質教育。

開發

道德的要素的形成和發展學生的道德

(一)發展的道德意識的

道德的情感發展。

道德行為的發展。

(二)道德發展的一般規律

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發展,個人的道德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道德發展。

矛盾的個體道德發展之間的心理力量。

個體道德發展並形成長期,反復
三(一)道德原則,道德原則和方法

1。原理結合課堂生活。

轉移的原則。

長期良好的保存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喪失原則。

靈活的教學原則。

6。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的原則。

(2)德育方法

說服法。

培養方法。

一個例子方法

4個練習。

激勵法。

四職業道德和道德的規范

(一)道德

.1職業道德的概念是教師職業道德的。

區分職業道德和教師的道德

(二)道德規范

道德規范領域。 2的道德規范和分析

本集團的道德准則的核心內容。

'五,道德教育

(一)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要求教師的專業特點。

教師勞動的特點要求

當代教育的改革要求。從道德現狀的要求

(二)德育途徑

1道德教育的職前教育。

後教育在道德教育。

附件: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部2008年9月1日頒布)

第五部分的課程和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

,課程理論和實踐

(一)課程概述

過程的概念。

果型3約束當然是主要因素。

課程理論流派。

(2)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的內涵。

2。當然目標設定的因素。

課程標准和課程內容。
> F三,課程資源......: -

1,課程資源的內涵和類型。

2。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四)課程設計課程內容的選擇

課程設計模式。

(五)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內涵 2課程實施的基本取向 BR />實施課程的因素。

成功課程實施。

(6)課程評價 -

3課程管理。 BR />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內容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

2。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理論和實踐

(一)教學概述

教育觀念

教學的基本任務。

3個基本方面的教學工作(二)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三)過程中教學

1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基本概念。

教學過程的性質。

3的基本規律的教學過程。

4個基本階段的教學過程。

(d)本組織形式

班級授課制。

2個別化教學。<BR

/小組教學

(五)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內涵。2常見的教學模式

(六)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概念。
>教學評估的作用和意義。

3型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原則p

四,教學技能和教學智慧

(一)課堂教學基本功進口的技能 - 一個...

問題的技能。

教學技能。

黑板技能

結課技能。

6筆字「技能教學智慧

(二)教訓

課程類型。

教訓

3課的評價。

(三)

5,課程與教學研究

(一)教育論文寫作。

意義的教育論文。

教育文章結構的要求。

3寫教育文章

(二)教育敘事寫作

教育敘事概念的一般步驟。

教育敘事特點

教育敘事分類。

教育敘事的標准。

教育敘事的寫作。

(c)教育徵文

什麼是教育隨筆。

2。教育隨筆的特點。

結構教育徵文

教育徵文。

- (4)教育劉稱為「

(d)教育案例寫作

1,什麼是教育案例。

2,撰寫教育案例的作用。

案例教育結構元素。

4。教育案例寫作應注意寫作

(5)教學反思1。什麼是教學反思。

欒移位。

2,教學反思「的思想。

3。如何寫教學反思。

4。教學反思內容。

5個。書面嚴謹的教學/ 6L:

5。寫教學反思。

。 6。寫教學反思的關注點。

(6)教學計劃,編寫

1。教學工作計劃的概念。

2。分類教學計劃。

3。教學計劃的特點。

4。教學計劃的結構。

(7)教學總結寫作

1。總結教學的概念。

2。教學總結工作的結構。

3。摘要寫點教學。

第六部分班主任工作知識

類的工作原理概述

(一)班主任工作的歷史和現狀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義和使命<BR / (三)教師的角色期望和角色沖突

1。老師歲的學生生產 - 。山

1。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

2。教師是類工作的領導者。

3。教師學校課程實施。

4。教師協調員任課教師。

(四)教師和教師教育質量幸福

二,主要任務,教師

(一)了解學生

(二)要求

(五)組織和培訓類組

1。班集體的教育價值。

2。班集體的形成和培訓。

(c)班主任每天的日常管理

1。個別教誨。

2。建立學生檔案。

3。進行評估。 + A

4。班主任工作計劃和總結。

(D)類危機管理

,一流的工作原則,方法和藝術

(一)班的工作原理

1。學生主體原則。

2。因材施教。

3。集體教育的原則。

4。民主公正。

5個。閆差的經濟原則。

。 6。樹立一個好榜樣的原則。

二,班主任工作方法

1。推理教育法「。

2。勵磁。

3。 「示範法」的一個例子。

4。模擬方法的作用。

5個。引伸法律。

。 6。合同法。

(三)藝術類工作

4,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

(一)類內涵

(二)課堂活動類型

。思想道德帶領全班活動。

2。學習類課堂活動。

3。個性發展類班級活動。

4。社會健身課的課堂活動。

(三)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的原則

1。生命的原則。

2。民主化原則。

3。個性化原則。

4。開放的原則 -

(四)的過程中,設計和組織課堂活動

(五)評估之類的活動,並擴大

第七部分的基礎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基礎

1。教育技術的內涵。

。 2。教育技術的發展。

3。教育技術和教育的改革。

4。教育技術的應用。

二,理論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

- (一)教學設計

1。需求分析。

2。學習者。

3。含量分析。

4。目標。

5個。制定教學策略。

(二)的基本理論,教育技術

1。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

2。的過程中,教育技術的基本要素。 「

3。教育技術教師。

4。學生在教育技術。

5個。教育技術知識和資源。

。 6。教育技術的應用和角色。

(3)教學媒體的理論

1。媒體和教學媒體。

2。示範教學媒體。

3。互動教學媒體。

4。基於流程的教學媒體。

5個。評估為基礎的教學媒體。

。 6。教學媒體的發展。

,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開發

(一)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開發

1。多媒體課件的特點。

2。多媒體課件的設計。

3。簡報多媒體課件開發。

4。多媒體課件的應用。

4。多媒體課件的應用。

(二)互動式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開發

1。互動多媒體課件表徵。

2。互動多媒體課件設計。

3。互動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程序。

(三)社會支持教育軟體應用

1。社會支持的類型特點和教育應用軟體。

2。社會支持教育軟體應用。

。四,教育技術應用

1。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

2。自學習的教育技術。

3。教育技術的研究。

4。教育技術在知識管理。

變化SIT學習評估。
第八部分的時事政治

⑻ 教師資格筆試考試大綱有誰知道

《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

一、考試目標

1.理解並掌握教育教學和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能運用這些知識和理論分析、解決中學教育教學和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問題。

2.理解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規律,掌握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具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能力。

3.掌握中學生學習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能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4.理解中學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異性,掌握心理輔導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級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學習環境、課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知識,具有設計一般課外活動的能力。

6.掌握教師心理,促進教師成長。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1.了解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義及構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態及其歷史發展脈絡;理解教 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與社會發展的基本關系,包括教育與人口、教育與社會生產力、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教育與精神文化等的相互關系;理解教育與人的 發展的基本關系,包括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人的個性形成,以及影響人發展的主要因素--遺傳、環境、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及它們在人的發展中的各自作 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變化,包括中學生的身體外形、體內機能、腦的發育、性的發育和成熟。

3.理解義務教育的特點;了解發達國家學制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了解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熟悉我國當前的學制。

4.掌握有關教育目的的理論;了解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教育方針,熟悉國家當前的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及實現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及其相互關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等。

(二)中學課程

1.了解不同課程流派的基本觀點,包括學科中心課程論、活動中心課程論、社會中心課程論等;理解課程開發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兒童、社會以及學科特徵等。

2.掌握基本的課程類型及其特徵,其中包括分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顯性課程、隱性課程等。

3.了解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涵義和相關理論。

4.了解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標及其基本的實施狀況。

(三)中學教學

1.理解教學的意義,了解有關教學過程的各種本質觀。

2.熟悉和運用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的特殊性規律(直接經驗 與間接經驗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思 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教學的教育性規律),分析和解決中學教學實際中的問題。

3.掌握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及要求;掌握和運用中學常用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了解教學組織形式的內容及要求。

4.了解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觀點與趨勢。

(四)中學生學習心理

1.了解感覺的特性;理解知覺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類,掌握注意的品質及影響因素;了解記憶的分類,掌握遺忘的規律和原因,應用記憶規律促進中學生的有效學習。

3.了解思維的種類和創造性思維的特徵,理解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和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了解學習動機的功能,理解動機理論,掌握激發與培養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5.了解學習遷移的分類,理解形式訓練說、共同要素說、概括化理論、關系轉換理論、認知結構遷移理論,掌握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措施。

6.了解學習策略的分類,掌握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

7.理解並運用行為主義、認知學說、人本主義、建構主義等學習理論促進教學。

(五)中學生發展心理

1.掌握中學生認知發展的理論、特點與規律。

2.了解情緒的分類,理解情緒理論,能應用情緒理論分析中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

3.掌握中學生的情緒特點,正確認識中學生的情緒,主要包括情緒表現的兩極性、情緒的種類等。

4.掌握中學生良好情緒的標准、培養方法,指導中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緒調節 。

5.理解人格的特徵,掌握人格的結構,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及埃里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理解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掌握性心理的特點,指導中學生正確處理異性交往。

(六)中學生心理輔導

1.了解心理健康的標准,熟悉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抑鬱症、恐怖症、焦慮症、強迫症、網路成癮等。

2.理解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包括強化法、系統脫敏法、認知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等。

(七)中學德育

1.了解品德結構,理解中學生品德發展的特點。

2.理解皮亞傑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理解影響品德發展的因素,掌握促進中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理想和傳統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等。

4.熟悉和運用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 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 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分析和解決中學德育實際中的問題。

5.理解德育原則,掌握和運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徑。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學就業指導等的意義及基本途徑。

(八)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1.熟悉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2.了解課堂管理的原則,理解影響課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課堂氣氛的類型,理解影響課堂氣氛的因素,掌握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條件。

3.了解課堂紀律的類型,理解課堂結構,能有效管理課堂;了解課堂問題行為的性質、類型,分析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掌握處置與矯正課堂問題行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掌握培養班集體的方法。

5.了解課外活動組織和管理的有關知識,包括課外活動的意義、主要內容、特點、組織形式以及課外活動組織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協調學校與家庭聯系的基本內容和方式,了解協調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聯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師角色心理和教師心理特徵。

8.理解教師成長心理,掌握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的理論與方法。

(1)1958年我國曾提出過「兩個必須」的教育方針。「兩個必須」是指

A.教育必須為當前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B.教育必須為階級斗爭服務,必須與社會活動相結合

C.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D.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必須與工農相結合

(2)人在心理活動和行為中表現出的穩定的動力特點是

A.人格 B.性格 C 能力 D.氣質

2.辨析題(判斷正誤,並說明理由)

(1)美育就是指藝術教育。

(2)負強化等同於懲罰。

3.簡答題

(1)我國中學應貫徹哪些基本的教學原則?

(2)如何組織有效的復習?

4.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列材料,運用教育與社會發展相互關系的有關理論進行簡要評析 。

我國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陽初在20世紀30年代曾提出過「教育救國」的理論。他認為中 國落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農民存在貧、愚、弱、私四大病害 ,只要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廣大農村推行相應的四種教育,即生計教育、文藝教育、衛生教育和公民教育,這樣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國自然 就富強了。但實踐證明,這種設想只是善良的願望,並未成功,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教育救國」,喚來喚去還是一句空話。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李明學習非常用功,平時各科成績都還不錯,但每逢大考前他就非常緊張、煩躁、害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覺,第二天進入考場頭腦就一片空白,結果成績總是不理想。老師與同學都認為,李明的考試成績與平時的努力程度不相稱。

問題:

①運用情緒相關知識分析李明同學面臨的問題。

②作為教師,你會採取什麼措施來幫助他?

⑼ 老師幼兒教師招聘也是考這兩科嗎《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和《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

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科目主要是《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和《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兩門科目
考試時兩門科目的考試時間分上午和下午,一般是上午考《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下午考《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這兩科的考試分值都是100分。
如果想要考教師公招考試,那麼得趕緊准備學習了,一般每年的考試時間在5月中旬,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准備,加油哦!
建議多做題,通過做題來歸納總結一些思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